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

传播媒体论文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1篇

(1)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来源的普遍性:它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反映人类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动态和成果,力显社会生活的全貌。(2)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强烈的实效性和敏感性: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人们更追求事件的实效性、反馈信息的敏感性。(3)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具有普遍性:它能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所接受,是面向全人类的。

2.大众传播媒介对现代体育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成为媒介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

2.1大众传媒促进了人们体育观念的变化,铸造了适应时展的体育精神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众传媒则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手段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不断改变着受众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意向,使人们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2.2大众传媒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任何一种传媒对体育运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电视对竞技运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大众媒体的全方位介入,使得竞技体育比赛可以经由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立体化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充分满足了人们关注和参与竞技体育的需求,同时也使竞技体育的影响扩大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极大的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了竞技运动的吸引力。

3.大众传播媒介给体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3.1大众传媒对当代体育构建了新的文化屏障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间阻隔传播,不断造成信息的发出、传递、接受三维之间的“中断”。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大众传媒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对话、交流的同时,也隐含了可恶的离间、挑拨甚至欺骗。所以,在当代大众的体育生活中出现了“羸弱的体育爱好者”的现象。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体育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身体,而作用于人们的视(听)觉,体育也有“操练”转变为“观看”,体育的观众在不断增加,而真正的sportsman却在相对减少,“真义体育”即将被大众传媒蹂躏的面目全飞,体育本是人类加强沟通与交流的领域,而今却因大众传媒的介入使得这只能成为“理想”,人们也只能在孤独和冷漠中单独进行,这一点无疑是对当代体育的巨大“反讽”。

3.2大众传媒创造大众客体,重构主客体关系大众传媒的这种重构主要表现为主体对媒介的适应,主体已成为当代大众传媒的奴役而非对媒体制约的主体。大众传媒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对世界丰富性的感受,大众日益依赖于媒介,变为媒介的“囚徒”[7]。对当代体育而言,这是极具威胁性的。在大众传媒上,体育不断的被点缀、装饰,应接不暇的体育赛事、节目、话题在不断的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消费习惯。大众传媒使大众懒于去思考,只是一味的接受,这使得大众对体育的审美能力减弱,趣味趋同,使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坚毅品质和创造精神也遭受严重消蚀。

3.3大众传媒制造新的文化霸权,体育精神受到严重挑战成熟与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的大众传媒秉承了来自社会深层的物役性,在市场与效益的胁迫下,“不断通过极力便捷的信息通道操纵大众的生活,并演示生活境界低俗化的真相。从而将电脑化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化的价值标准强加给所有社会阶层和个人。以金钱神话的意识权力话语方式控制大众的思想,使钱成为意义困乏时代金光闪闪的现代童话[8]。”但近期神话背后隐藏的却是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张扬和理想主义的消解,中国当代体育也呼唤着对体育精神的呵护。

4.结论与建议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2篇

BI也可称为企业行为规范,是指在企业理念指导下的企业领导及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状态、表现与过程。企业及其品牌形象取决于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行为表现、对企业理念的理解程度和对企业行为规范的执行程度。医疗机构的BI是践行经营理念的内在相关管理流程网络,以及其中细化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外树立医院形象,打造医院品牌建设的载体。VI指的是企业统一的视觉形象,是通过具有一定规则的、设计定型的、统一的视觉图形设计系统。VI分为基本设计要素和应用设计要素。基本设计要素包括医院的LO-GO、整体基色调、诊疗环境、诊疗设施、医务人员衣着打扮等。应用设计包括医院文化建设、传播医院正面形象等。医院形象的塑造,必须靠MI、BI和VI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以MI为总领,通过制订和落实各项BI并运用VI进行不断的增强效果,从而达到MI的目标,医院得以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广泛高速度传播。没有这种信息的有效传递,深居小巷之内的酒再香,恐怕也不能成大气候。任何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一定的介质,即我们所说的传播媒体。众多传播媒体中,以大众传媒使用最广,形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微博、微信、QQ等)、内容最为丰富,技术发展最快。

2.1传播机构高度专业化

大众传播工作要由专业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如记者、编辑、制片人、主持人、网络制作人等。

2.2传播对象高度大众化

大众传播拥有大量的受众,涉及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层。

2.3传播内容大众化

由于面对整个大众,大众传播的内容一般要求能够为大众所关心、所接受,能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读者、听众或观众。

2.4传播手段高度技术化

现代大众传播必须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如印刷、摄影、微波、通讯卫星、电波等等,其技术程度越来越高。

2.5传播活动高度化

由于使用现代的传播技术能够大量高速地复制和传递信息,使传播活动能够大范围覆盖,高速度进行,具有强大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现代大众传播的这些特点把它与医院形象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后者的感受对象也是社会公众。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充分借助大众传媒的功能树立医院形象的思想和方法。

3医院形象与现代大众传媒的关系

3.1医院与大众传媒关系现状

媒体信息传播是一个医院实现发展目标的最有效手段,创造既有市场又有艺术魅力的媒体传播方式,追随服务对象意向,可以比较准确地到达目标受众,起到在长期的传播实践中形成的传播契约关系的作用。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形成一种具体的形象,通过运用统一的视觉设计手段,向公众传播,创造企业的个性,使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感。医院必须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获得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新闻媒介包括纸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腾讯、微信等,现在医疗市场被媒体认为是一个能迅速吸引关注的话题,媒体会抓住医院在医疗技术、诊疗环境、服务过程、经营情况以及患者的一个问题,进行宣传和传播,而且不同的媒介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针对需要宣传的问题的对象和时候性选择不同媒介进行传播。

3.2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需要媒体的正面宣传和传播

①积极主动地与媒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公众舆论影响面大,可以对就医选择起引导作用。要懂得新闻宣传规律,医院最好设置对外宣传部门,配备具备新闻传媒或具有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人员,这样便于与媒体沟通和建立关系。经常把医院的正面新闻信息提供给新闻媒体,如医院的发展规划、新技术项目、医患之间的好人好事、医院发展中碰到的困难等内容,把这些内容通过媒介传播给群众,争取各界和老百姓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理解和了解。要到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医院的医疗技术、科技成果,介绍新项目、新技术,宣传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等,使社会了解和认识医院。②重视公益宣传,积极和传播媒体举办公益活动。医院可以在各种节假日、纪念日、特殊日子,积极与大众媒体联合举办健康宣教活动,包括联合开办健康宣教讲座、健康互动栏目、义诊义医、赠送健康教育资料和药品。主动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塑造一个诚实可信的公益形象,这会为医院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形象。

3.3了解媒体的不同特点,为医院形象宣传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宣传媒体形式

由于信息传达技术的进步,媒体承担情报传达的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所以想要建立企业形象的经营者都必须特别关注媒体的信息传达作用在企业实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3.1.1要想使得医院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医疗条件外,对自身形象的宣传广告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如今这个信息快速传播交流的时代,如能在宣传广告上占尽先机,对自己的发展无疑将起到很大的帮助。聚焦媒体,就目前来说,宣传广告媒体的投放有以下几种方式: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网络、流动车辆和招牌等。运用各种媒介组合,在树立医院形象的引导期采用密集型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强大的攻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患者对医院的关注。媒介组合:以报纸电视为主,车体广告、招牌、灯箱广告为辅。节假日配合广告宣传,在新闻媒体上,做适当的报道。

3.1.2根据医院形象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宣传媒体与宣传形式。

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点,同一话题采用不同的宣传媒介,将会取得不同的宣传效果,医院应针对不同宣传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如导诊人员介绍、图文展示、新闻采访报道、拍摄宣传片及编发内部刊物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同时,为了使医院宣传产生更直接的效果,应增强宣传内容的通俗性、广告性等特征,拍摄、制作、撰写反映医院文化、技术力量、相关健康常识、好人好事等的电视节目、“拉拉宝”、墙报、大型图片展、LED显示屏等,这样可以更加刺激群众的眼球,达到健康宣教目的,又能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树立医院良好形象。①医院形象战略中的理念宣传较适合于使用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它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间断刊登,这样做既节省开支,又能激发读者断点记忆功能,增强读者的印象。宣传册以实用和就诊导航为特点,在色彩和内容上尽量突出医院的特点,为患者提供各种信息。②医院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内容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电视、广播或者户外招牌、流动广告载体(如交通工具)等媒体形式。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得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电视作为一种快速的信息展示交流平台,对人的视觉冲击也最大。它以直观的画面,声音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信息需求者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也最大,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传播保证了电视媒体的宣传效果。广播电台是电视的一个互补,它具有移动性强,收费低廉的特点,收听方便,对开车一族效果明显。主要宣传医院的新技术项目、强势科室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流动广告载体则较适合于进行导医导诊服务的开展。③网络是当今大众媒体中适用性最广,互动能力最强、传播最及时、费用较低的一种,它几乎适用于医院形象战略中的每一项内容。

4结语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对外传播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西方媒体所主导的国际传播面前仍然显得十分弱小。由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与无知,以及一些国外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使得不少西方媒体对我国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夸张的报道,特别当我国爆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中国的政府与媒体有时无法主导国际舆论的走向,而是由那些对中国怀有偏见甚至敌意的西方媒体主导。实际上,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全球传媒业的发展环境与竞争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媒体的重要使命就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媒体,提升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媒体的格局进行了深度的调整,中国媒体的国际地位提高明显,我国的国际传播机构开始实施战略转型,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占据海外阵地,增强参与国际媒体市场竞争的力量,力争在世界传媒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占据先手,逐步打破“西方媒体强,中国媒体弱”的不良国际舆论格局。当然,必须明确的是,面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要想加快提升我国对外传播能力与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对外传播人才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过硬的政治素养。

2当前环境下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传媒舞台中,我国的国际传媒与过去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得到很好的加强,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对外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其中,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对外传播工作者如果没有高度的政治素养,就不可能在纷繁复杂、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判断,引导舆论导向的正确走向。笔者就对外传播工作者的政治素养问题,对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部分员工进行了访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目前,绝大多数对外传播工作者在政治态度上拥护党的改革开放路线,业务学习尚可,但对政治学习处于应付状态,认为只要能够完成单位的政治理论学习任务就行了,很少有人自己安排其他的政治理论学习,甚至有个别员工认为,学习政治理论根本没有用处。同时,他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信仰状况不容乐观,仅有少数人表示坚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多数员工表示说不清楚。

3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中表现出的问题,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对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的要求存在偏颇

在对外传播实践时往往忽视了传播的规律及其合理内核,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强调媒体的无产阶段党性及指导性之上。但是,真理并不是“赤裸裸”地就能为人所接受,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包装。因此,在对外传播中我们要有坚定的立场,“同时还要有极大的狡猾,要有原则而又很灵活”。那种不看对象,不问效果,太露、太硬的宣传方式,看似最讲党性,实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同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对外传播要求我们用事实介绍中国,从而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是真正了解中国,而不是去教育和批评外国人。当然,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区别是,我们认为新闻媒体应当具有动员、引导及教育等功能,但国际上认为新闻媒体的作用仅仅是提供新闻信息,强调的只是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很少提及教育功能。正是因为这种存在一定偏颇与不足的政治素养要求,使得当前的对外传播工作者如果坚持这种意识形态,往往得不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使得他们放弃了对政治素养的追求。

3.2对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的培训十分匮乏

目前,许多对外传播工作者仅限于关注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对于自身的政治素养却关注甚少。相对来说,目前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高等院校,对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数字表明,设置英语专业的高校达1000多所,英语专业在校生达百万,但问题很多,主要是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过分注重专业课程,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传授,忽视对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缺少特色,毕业生不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对外传播工作者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体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往往只注重岗前的培训教育,忽视在职和跟踪教育。在教育效果的追求上,大部分也只是为了完成硬性指标,实效性低。而在具体教育中忽视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

3.3对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的创新性重视不够

东西方的文化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时候,必须重视创新的培养思路、培养的创新措施,仔细分析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的价值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及风险习惯的不同,明确哪些地方能够引起共鸣,哪些方面可能会引起分歧甚至对抗,从而采取最合理的方法与措施来减少对外传播中的障碍。与此同时,我国对外传播始终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忽视了“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异同,在对外传播时往往照搬对内宣传的模式与内容,将对外传播视为对内宣传的一个扩展与延伸,使得我国的对外传播长期以来脱离了国外受众,有时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截然相反的结果。当然,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对外传播重要原则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为了追求对外传播的“正面性”,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了报喜不报忧的作法,对国内发生负面重大事件往往不对外传播,媒体保持的沉默。即使报道一些重大事件,也是以正面取向为主。事实上,问题正是出在这里,正面报道负面事件无法达到预期的正面效果。

4全媒体环境下提高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的措施

所谓的“全媒体”实际上指的是将最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的媒介形态分类完全打破,无论是哪一个媒体、哪一家机构想要获得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地利用所有的传播手段,而不再是仅仅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传播“到达率”。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对外传播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重视当前的全媒体环境,在全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的培养。

1)进一步明确全媒体环境对对外传播人才政治素养的要求。

对外传播事业是一种政治性特别强的事业,这就要求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政治修养,拥有政治家那样的政治头脑和外交家那样的敏锐。对外传播工作是国家在国际社会展示形象、宣传自我的重要途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站在一个较高的着眼点,在政治立场坚定的同时,沉着冷静、思路开阔,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对外传播工作者能够透过表面看本质,抓住事件的要害。一个没有高度政治素质的对外传播工作者是无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大是大非考验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从而引导国际舆论的正确导向的。2003年的“非典”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当“非典”开始时,不管是全国各地的抢购风还是外国政府对中国产生的信任危机等,都与众多媒体的传播工作、舆论引导不足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对外传播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只有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的人才,才能肩负对外传播的历史使命和发展重任,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求精求深。

2)有效提高政治意识及政治敏感性。

归纳来看,“政治意识”完全可以归结为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的态度、政治的信仰及政治的认知,不但包含了个人与民族的政治文化、政治思想,也包含了社会各阶级的意识形态。实际上,不管是哪一种社会形态,政治都能够代表该国或地区阶级、制度及社会文化的思想。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媒体人,传播的声音都必须与国家的声音一致,即使是西方所有的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政治意识,或者政治意识偏离、淡薄,都是违背国家意志的行为,都是国家政权所不能容忍、不能允许的。从“大局意识”来看,对外传播工作者是否能够在工作时始终坚持国家的大局,是否能够始终坚持这样的眼光与胸怀,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得失及国家形象的传播。从“责任意识”来看,对外传播工作者首先是媒体人,必须具有足够的责任意识,对外传播工作者在工作时输出的是国家形象、国家的政策走向及中国的文化等,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给国家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安全。对于对外传播工作者而言,责任重于泰山。从“阵地意识”来看,对外传播工作者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能否牢牢把握住国家的政治主权、经济主权及文化主权,通过文化产品的传播影响国际政治意识及价值观,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实际上,无论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还是“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其形成与确立都必须依靠对外传播工作者绝对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外传播工作者政治信仰的培养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强学校的政治理论课程,让对外传播工作者在学校学习阶段就能够明确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明确自己未来所从事传播工作的要求与性质,将对外传播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与自身的人格形式结合起来,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动教授的情况,帮助未来将从事对外传播工作的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二是保证入职后的政治素养再教育。无论是传媒单位还是传播工作者个人,都必须加强对政治素养的培训与再教育,将自身政治素养及思想道德素养放在第一位;每一个对外传播工作者都必须主动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及阵地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与热血奉献给国家及对外传播这一神圣的职业。同时,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严格地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增强职业自律,杜绝个人主义及利己主义的出现,更不能以权谋私。

3)灵活处理对外传播的“内外”性。

我国对外传播的传统是“内外有别”“内外无别”两种情况。“内外有别”是指以国内为主的宣传模式,传播主体占据主导地位,而受众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在宣传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宣传方向与宣传内容;“内外无别”是指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太考虑国外受众的接受习惯及心理,宣传报告生硬枯燥,宣传效果较差。试想,如果在对外传播中全部使用新闻联播中的“套话”和“官话”,甚至将那些令国人都无法接受、感觉讨厌的东西传播到国外去,国外的受众又怎么可能认可呢?实际上,传播受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他们对信息的接受是有选择的。全球共有上百个国家,无论是社会制度、文化还是民族或宗教习惯都存在极大的不同,在全媒体背景之下,当前对外传播的“内外性”传统观念必须调整。应当注意到,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对外媒体与对内媒体的界限已经逐步消失,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全球所有的国家与地区提供了对外传播的技术条件与环境。现在已经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对外报道”或“对内报道”,绝大多数媒体都已经开始网上传播,报道及信息通过互联网瞬间就会传遍全球。“对内新闻”同样会被国外媒体所关注,成为其报道的素材,为其所用。当然,“内外无别”的对外传播状态也应当进行调整,不能用“对内传播”的规则来完全要求“对外传播”,应当调整后使其更适合对外传播的要求。一方面,应当考虑全球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确定国外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及需要等;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尊重在传播过程中不同受众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实现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及规范化,从而真正获得对外传播的效果;三是必须加强对海外舆情的针对性研究,真正实现“对内掌握国情,对外了解世界”。当发生重大的新闻事件后,我国的主流媒体应当及时全面地实现对外传播,用事实及中国议程引导和塑造舆论,从而防止错误的国际公众舆论凝聚起来。从而实现用国际的“声音”来报道中国,告诉国际社会“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立场是什么”。

5结语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4篇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媒介向媒体转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发展,传播学也被纳入整体的现代化体系之中,书籍、杂志以及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广播、电视都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传统媒介的传播被大众传播集团的话语整合,媒介被媒体所替代,大众传播媒体在自身所建构的话语体系中取得话语权的优势地位,同时也生产了大众媒体环境下的文化。

大众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将政治意识逐渐渗入其中,以信息生产代替了知识的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中,书籍和杂志并没有消失,原因在于他们在大众传播时代将自己的媒介属性嵌入大众媒体之中,倚重自身的媒介特点,放大自我气质的优势。传统大众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等方面对书籍、杂志等媒介的话语进行了冲击,但是当文字媒介的媒介属性不能被完全替代时,它们就可以在媒介偏向的领域维系自身的影响力,并通过与大众媒体以拥有的共同媒介气质为依托进行融合,进而扩大影响力。如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面临第二次转向,这次转向的发生是新媒体的出现所倒逼而生的。新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上都已经突破传统媒体建构的神话。

传播主体已经由传播集团扩展到了每一个个体,话语权的集中程度已经瓦解,传受方式不再是一方占据强势地位,互动性和主动性都在技术的支撑下空前增强,受众的注意力得到重新分配,传统媒体所建构的传播秩序也已经发生动摇。此时,被传统媒体话语整合下的媒介属性再次浮现出来,凡是能够传递信息、承载文化的媒介都成为新的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传播学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中去,把关注的对象由媒体再次转向媒介。这也是新传播环境中提高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二、打破局限

传统媒体探究提高传播影响力应突破被局限的视野,从恢复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和传播秩序的探索中解放出来,进入更加广阔的视野。新媒体一方面部分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又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媒组织结构上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往往出现相互交融的情况。将研究对象聚焦在媒介上可以回归到传播学媒介研究的本质上,提高传播力的途径也会更加多样。因此,回归媒介成为传播研究对象是提高传播力的最有力途径。所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电子技术支撑下诞生的广播电视对于报纸杂志来说是新媒体,如今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是新媒体,总体而言,就是由于信息传播的技术支撑发生变化导致的媒介性质在时间、空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发生改变。对此,提高传播影响力应该走在媒介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端,运用新媒体亦即新媒介的优势思维来充分发挥自我气质。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5篇

(一)创造多元花的文化形式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及提升,在事实上,一种新的媒体,在社会中是以一种文化存在,在社会中得到传播,这种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也必然存在对各种新的文化传播,这样的传播在社会的宣传中,就必然会建立起新的文化秩序,显然,这种相应的媒介技术,在得到重新包装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地定义和理解。譬如说在云南省蒙自市就开始出现利用Wifi无线网络摄像机建造监控工程的形式,展现了科技进步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再比如说,在有些歌曲表演开始时,会去尝试使用虚拟影像和其他的一些高科技技术,就能够去创造一种新的形态,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形态,这样的文化形式,就能够使新时代的文化传播,在社会传播中,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参与性。

(二)新媒体为多元文化对接带来机遇新媒体要当代社会中实现文化传播,它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社会中存在共享性;同时,还要具有新媒体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的特征,其能够按照市场规律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使社会传播得到更大的利用,才能达到对社会的高效率传播,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云南省蒙自市来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但是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就必须要将传统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得本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使当地民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范围达成共识。目前的社会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正以一个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解决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我们也能够注意到,新媒体逐渐形成了以图像为主导的后现代文化景观,视觉表达成为当今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从而使得消费特征变得更加碎片化、分众化和速食化。

二、如何加大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提升作用

(一)加大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当前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要求有着深刻的变化,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高科技,就能够及时地创新文化,这样,社会就能够培育新的文化氛围,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使新媒体在时代高点进行文化创新,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要把运用高科技作为推动文化建设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这显然说明了在社会发展中,高新科技水平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科学合理地适配新媒体资源新媒体智能化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城市精神的改变,也就是可以将传统文化变为职能文化。然后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使当代的旅游文化服务和文化保护行业得到发展,可以得到顺利的更新换代,也可以通过新媒体适配,合理安排新媒体,使当代的新媒体发挥灵活的特点。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文化企业的创业成本,这样就能够确保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利用技术力量促进社会资源整合在文化事业发展过程当中,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推动要素,对于我市来说,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为可观,但是与沿海城市相比依旧存在着差距,我市理应以创新精神为切入点,催生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从而有效延伸文化产业链。事实上,这样做也能够将产业发展的空间进行有效可靠地延伸,在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实践当中,也足以证明,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途径。

三、结束语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6篇

基于手机的强大功能和极具诱惑的未来发展潜力,全球部分主流媒体已敏锐嗅出了手机摄影对于新闻媒体颠覆性的干扰功能,他们不得不在纸质媒体、节目内直接采用手机摄影图片,通过此举,来提升新闻报道的及时性、真实性,满足受众的新闻阅读需求,客观上,也提升了媒体的新闻资源的来源渠道。如今,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对事件的最先接触者不是记者或媒体(偶然的路过除外),而是离事件最近的行人,而他们一旦拍摄到相应的图片,就会极具第一时间、现场价值,能维持原状地展现现场场景,这样的图片,媒体想要拒绝使用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拒绝。从国内外发是近些年来,国内媒体对于时效性较强的手机拍摄图片的采用正日益增多。例如,2005年8月26日,《京华时报》(北京)把手机拍摄的和平门地铁站火灾图片当作头条新闻,效果震撼,随后,《羊城晚报》等纸媒日益开启手机拍摄图片时代,纷纷在报刊辟出专门版块,用于手机图片的,效果同样日益向好。与此同时,电视平面媒体对于手机录制的影像、拍摄的图片采用率也日益走高,无论是电视新闻还是影视作品,其中的手机制作的新闻作品日渐增多。

从专业角度来看,手机拍摄的作品显得粗制滥造,水准低下,但是,有一点让手机作品彻底战胜了其自身的这种不足,那就是新闻性、现场感、真实性,公众了解新闻无须过分专业,只要知道事件的性质等就可以。因此,粗制滥造在这里被忽略了。强烈的现场感让公众趋之若鹜,也迫使纸媒、平面媒体、编辑对其刮目相看,进而对其实施加工、制作、。可以说,手机的出现,让社会公众的资讯来源渠道更加广泛,许多难为人知的事实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便可以瞬间传遍全球,带来强烈的震撼效果。与其说手机拍摄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等决定性因素,不如说手机作品具备了居民立场、平凡观点,这种及时真实的事实保存、展现,与受众的需求零距离,从而让人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亲近感,这种内在因素是任何编辑也无法进行人为加工的,而且其诱惑力又迫使他们不得不用。正因如此,这些新闻作品才让专业的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巨大的生存压力。

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让专业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无所不在的潜在拍摄者。普通公众不会受到专业的媒介制作者们所持的功利因素、各种不同立场干扰,他们的目的是记录、保存、,还原事实真相,因此手机作品就具备了客观、公正、准确的特征了,这也正是它深受受众喜爱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说,谁忽视了这一点,谁将因此而受到事实的惩罚。固守既有现实,不跟进手机拍摄生活,显然是与事实脱节,与世界远离的。而如果想运用手机作品,则又要求手机图片编辑人员要有较高的图像识别技术,他们必须随时注意普通公众的嗅觉的同时还要能甄别“数字造假”作品,这样才可以保证所用图片的真实客观。同时,对于优秀的手机图片作品的专业处理也考量编辑人员的心态,媒体必须具备合理调配手机摄影爱好者与专业摄影记者这两种作品的创造资源。这样,才可以发挥更高质量、更高质索的新闻图片带给传媒以更大更好的影响和发展。这样相互利用,互相促进,才可以保证手机拍摄人员、新新闻摄影、摄像、媒介的共同前进。

二、手机媒体促进新闻制作形式的改变

通过手机,媒体从业者能及时获取更多新闻素材,能迅速实现新闻采集、制作、等一系列新闻动作。众多媒体的手机报料平台已经极其常见,这就从根本上提升了记者工作成效,也为其多种采访手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从而让公众可以第一时间无限接近新闻事件本质,新闻内容从未有过的丰富。这也迫使凤凰卫视、CNN、CCTV等国内外新闻平台对手机新闻作品的利用率大幅提升,同时,千万里之外的电话连线也让新闻更具真实感,大量节约了新闻制作的时间、物质成本,而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却前所未有的获得提升。例如,最近美国在伊拉克境内打击ISIS极端组织的新闻报道,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新闻中知道,这就是手机新闻与传统媒体结合下的现实效果。

三、小结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7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谓之为“新”。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为人们所推崇。在高校,新媒体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流行。当前,为提高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乃至区情教育的有效性和师生参与度,高校纷纷应用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技术比较敏感的高校进而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校园媒介的跨界融合,借助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校园媒介融合的战略布局。高校新媒体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在应用化操作层面,高校更多的是集合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的优势,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整校推进”的路径开发社交平台,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期望实现校园传播的无缝对接。其中,客户端通常分为电脑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主要基于windows、MAC、unix(linux)三种主流电脑操作系统,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安卓)、ios(苹果)、windowsphone(微软手机)、Symbian(塞班)等系统。此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应用是高校在新媒体浪潮中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种行为。但随后人们发现高校新媒体并没有显示出无往而不利的局面,技术高地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产出。事实上,如果只注重技术,没有师生的广泛参与,没有用户的极速顺畅体验,没有去中心化的思维,校园新媒体则会流于形式,只剩下空洞没有反馈的呆板宣传符号。只有开放、互动、快速迭代,符合校园年轻人体验的媒体才能得到广泛响应,凝聚了校园自媒体、校园拍客、播客、创意者的传播符号才能凝聚人气,积累用户。

二、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一)用户思维:先圈住师生群体,再谈内容传播

工业时代,我们强调围绕产品进行流程再造或者销售推介,这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高校就是学校定制好所谓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红色文化的传播。即便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依据学生反馈,从而修正教育模式或者传播模式和技巧。但这里面潜在的逻辑还是有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结果,还是以内容为王。这和工业化思维是一个版式———围绕产品而不是用户去进行整合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具有互联网式的全景观和距离感,“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征要求高校新媒体传播的思维模式要与之呼应。高校不仅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实现“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链条,集师生之智,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整合、推介到区情教育的线上线下互动尽可能地让师生卷入到新媒体传播当中。积极卷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体系中的师生,已经模糊了传者与受体的界线,同一个议题在新媒体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和夯实,使之有了立体感和即时性。这种传播模式让师生与新媒体之间的粘性不断增强,媒体的社会性功能也进一步拓展。师生群体不仅参与,而且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中的一分子,“粉丝经济”开始呈现。师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内化为一个或者多个社群,圈住了这些社群也就圈住了用户,从而内容传播水到渠成。校园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利用和培育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用户粘性作为最核心的基础,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出发,巧妙融合社交媒体来整合高校传播链条,完成理论宣讲、舆论引导阵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构建。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桂电在线”、“微博协会”、“数字海棠杂志社”等8个新媒体社团十分注重校园热点的响应速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体验,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校园媒介反应迟缓的弊病,每到学生就业招聘时期,手机客户端向每个用户推送招人单位、要求等学生关注的内容,当学生还在家过春节时,学生的个人课表等教学安排以及开学提醒就发送到了学生的手机,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再造新的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系统

大多数高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主题网站、橱窗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通常思政宣传、新闻播送的采编流程是采集素材、编辑校对、传播输送这三大步骤,校园传统媒体包揽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两大环节。当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后,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了媒介融合,在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有了更多新的模式。作为受体的学生很多时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区情教育、校内外热点新闻的内容生产者,实现了媒介传播的流程再造,其模式为师生生产内容———全媒体校园平台整合传播———更多的师生消费内容。在这个框架之下,内容的生产重心出现了转移的倾向。校园新媒介的平台思维,即高校自身搭建的连接师生的媒介网络不强调该网络化平台本身的价值,而是专注于提高该平台对师生的吸引力,最终该平台的价值是通过满足师生对资讯的需求来体现。当平台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很多师生就聚集在该媒介平台上,平台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教育等功能。新媒介只是该平台上的若干插件,根据需要进行插件的取舍,进而进行思政教育或者整合传播。比如,顺应新媒体而开发的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目前有上千家高校在平台上注册,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手机报,让苹果、安卓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原汁原味地阅读校报。平台有电子邮局,能够将高校报刊同步自动免费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校友、领导、家长的邮箱里面。此外,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与新华通讯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显著位置进行了相互链接,其中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浏览与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理念上的突破。目前,高校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多是以全媒体平台的格局展现,全媒体平台不仅反映了新媒介的技术通道,更多的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道,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势,投入到传播渠道上来,主要表现为不断延伸媒介的触角,优化访问速度和反应时间,提供不断迭代的软件功能,创造新的资讯共享方式等。在免费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吸引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师生用户的群体性汇聚,构建新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在其中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思政教育。

(三)跨界思维:协同创新,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

新媒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更是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考量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媒介的协同创新正是在跨界思维之下进行的交叉、跨越。新媒介在发送迅捷、数据驱动、热点扩散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但在深度研讨方面未必比传统校园媒体来得扎实。因此,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校园媒体,而是要寻求两者融合之道。高校管理者和媒介研究者也发现,大量的师生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是自发创造话题,提取新闻热点,然后发散状传播。这无疑是自组织的传播行为,但当这种内容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影响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跟进。因而,要取得稳定和宣传的效果,高校媒介机构要在线上主动参与新媒体自组织,线下利用传统校园媒体对事件进行宣讲,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传播局面。这是基于新技术支撑的结果,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各种互动模式是师生潜在诉求的集体释放。在某种层面上,新媒介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选择运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交相呼应,互为补益渗透到高校理论宣讲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语

传播媒体论文范文第8篇

委内瑞拉的社区媒体起源于草根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至2008年底,委内瑞拉已经有400家社区电台和34家社区电视台,这些社区媒体几乎遍布全国,使占人口相当比例的底层民众具有了媒体接近权和表达权。与商业媒体追求商业利益、漠视社区底层新闻、排斥社区底层诉求不同,这些社区媒体站在社区的立场上,通过社区成员报道社区内的人、事、物,呈现社区普遍关注的议题,表达社区共同的诉求,进而推动社区目标的实现。在委内瑞拉社区媒体大家族中,位于首都加拉加斯的瓜地亚电视台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瓜地亚是加拉加斯西面一片广大的贫民社区,与商业电视台不同的是,瓜地亚电视台是由该社区的居民自身创建并管理的,也是委内瑞拉第一个合法的社区电视台。首先,在目标定位方面,与商业电视台竭力将观众塑造成“受众商品”不同,瓜地亚电视台始终定位于非营利目的,强调给社区居民赋权,强调民众的参与和社区的发展。

当然这种定位首先是法律规定的,正如上述“有机通讯法”的规定,社区电视台必须是非营利的。另外,瓜地亚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由本社区人员构成,这不仅体现了参与的理念,也决定了该电视台的社区服务性质。无论是电视台的名称CatiaTVe(西班牙语意为“瓜地亚看见你”),还是电视台的口号(“别看电视,来做电视!”),都体现了民众参与、传播者与受众融合的参与式传播理念。其次,在人员构成方面,瓜地亚电视台规定工作人员主要由社区民众构成,从而代表社区利益,而不能代表社区外利益。早在1989年,电视台创始人就有了强烈的拥有自己的媒体、自己的影像的愿望。通过为期4个月的“社区视听制作入门工作坊”的培训,使得参与报道的社区居民具备独立完成脚本、拍摄和剪辑任务的基本技能,再由电视台提供设备,让每4至7位培训过的志愿者按地理或社会领域组成“社区独立视听制作小组”,以社区集体的视角和意识形态进行节目制作和信息传播。在这些“社区独立视听制作小组”中,有相对一部分社区志愿者是当地来自艺术和传播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既有一定的视听传播基础也有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瓜地亚电视台的报道领域、报道深度,提高了传播效果。最后,在节目内容制作上,瓜地亚电视台紧紧围绕社区发展需要,大量从社区选题,从当地政治运动的纪录片、公共服务告示到不带政治倾向的文化报道,无论题材内容如何多元,但都紧扣社区本土,服务于社区。

综述所述,以瓜地亚电视台为代表的社区媒体在身份地位、目标定位、人员构成、报道内容等方面具有与商业媒体显著不同的特征。对比前文所述参与式传播的三大要素,不难发现,以瓜地亚电视台为代表的社区媒体的三大特征正好与参与式传播的主体、模式、功能三大要素一一对应。社区媒体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于社区本身,促进了传者和受众的融合,符合参与式传播的主体要素要求——BYTHEPEOPLEINTHECOMMUNITY;报道内容主要围绕社区进行,充分调动社区成员参与,采用交流和对话的方式报道新闻,促进问题的解决,符合参与式传播的模式要素要求——FROMTHEPEOPLEINTHECOMMUNITY;报道目的是给社区成员赋权,提供发言载体和讨论平台,以促进项目的推进和社区的发展,符合参与式传播的功能要素要求——FORTHEPEOPLEINTHECOMMUNITY。

二、委内瑞拉社区媒体对我国社区报的启示

李良荣教授在一篇关于社区报研究的新作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我国社区报发展的三大问题所在,即身份未明、功能未定、前途未卜。委内瑞拉社区媒体的参与式传播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社区报的身份和功能问题,也就给我国社区报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前途光明的康庄大道。首先,社区报应该由社区自己运营。当下,我国社区报无论是传媒集团创办的社区报、都市类报纸和区县报转型而来的社区报,其工作人员大都是职业的传媒工作者,对目标社区了解不够充分,服务的主体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而不是社区本身,结果导致社区报接地气不足,更多地是关注报纸的宣传效果和广告效果,而相对忽视了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报纸的服务效果。借鉴参与式传播的主体要素要求,社区报应该以街道乡镇创办的类社区报模式为主,大报可以对街道乡镇社区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原本生活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报道技能,当然社区报也可以在社区招募志愿者作为通讯员或兼职记者、编辑,这样既保证了社区报的专业性,又保证了社区报的社区身份,从而实现新传媒环境下传者和受众高度的融合,进而保证社区报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社区报应该真正关注社区,关注社区民众,用社区民众的视角报道社区。这要求社区报不仅要内容来源于社区,反馈也要来自社区,通过记录社区的人、事、物,让社区民众诉说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奋斗与痛苦,从而充分调动社区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不断以社区报为平台实现社区集体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当下我国社区报虽然定位为地理意义上的社区传播,但是总体上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题材内容虽然有一定比例取自社区,但是却以外部的视角进行报道,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民众的需要。另一方面,当下社区报还没有真正融入社区,没有充分调动社区民众的参与,其沟通、交流的平台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这就要求社区报的编辑记者深入社区,倾听社区民众的需求和呼声,真正做到急社区民众之所急,想社区民众之所想,在参与互动中不断调整社区报报道的内容和形式。瓜地亚电视台70%的节目由社区制作,我国社区报虽然不能完全照搬这个比例,但是社区报中由社区成员采编的稿子在初期应该不少于50%,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个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