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乡镇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报告范文

乡镇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报告范文

乡镇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报告

主持单位:**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协助单位:中国**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二○○九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则

1.1项目由来

**镇位于**市**区,紧邻**市中心城区,是**市的北大门。东依**镇,南邻**区**镇和**乡,西接**区**,北接**区**镇。随着**老城区开发已具规模,其吸纳人口和产业聚集的潜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建区十六年来,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今后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扩展空间之一。由于**城市结构式组团集中型城市,由于开发**区**镇片区基础建设,必须解决与其它各片区组团之间的交通通道,以及解决**镇片区作为**市城市北大门,承担疏通国道212线过境车辆的作用。同时,**河的防洪问题也是影响整个**镇城镇安全的重要因素。

**河蜿蜒曲折,左岸较平、地势较低,加之原有河道防洪标准未达到20年一遇洪水要求,故极易引发河堤两岸地带遭受洪灾。同时因两座石河堰的影响,更加剧了洪水的危害。

此外,河道管理不明确,有弃土、垃圾乱倒、乱堆现象,多年未曾进行清淤,目前河内水草丛生,污水横流,淤塞严重,致使本已狭窄的河道断面更趋于萎缩,影响了河道行洪能力的发挥,每逢汛期,遇有大雨,洪水难以及时排放。加之右岸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如遇干旱,导致河水发臭,水环境极差,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场镇形象。

**河左岸为为规划的“**镇职教园”,目前场区内以农场环境为主,无重要的建筑物;右岸为场镇所在地,农贸市场桥上游150m,下游110m部分楼房修建靠近水边或临水坡地上,房屋采用桩基础,离水面最近处仅为4m,其余河段无重要的建筑物,沿河两岸均无已建堤防。左右两岸以公路桥连接,规划路网未形成,主要过境道路穿越城区,干扰影响较大。

目前,**镇区内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部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管渠,大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由于污水量大、河流自净能力差,水质已急剧恶化。

为适应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对河道整治、完善道路及管网等配套设施已是势在必行。因此,为完善并加快实现**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市**区建设局拟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进行河道整治、完善道路及附属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根据工程内容,本项目确定总投资10247万元人民币,其中拟向世界银行贷款6500万,主要用于工程建设本身,地方配套3747万元,主要用于征地、附属设施、设计、地勘等其他费用。四**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8月24日出具了本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外[2009]106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重点分析项目建设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该项目进行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同时由中国**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协助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同工程设计、地勘人员一并进行了详尽的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走访当地群众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世行贷款四**小城镇发展项目**市**区**镇基础设施建设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四**省环境保护局、四**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市环境保护局、**区环境保护局、**市环境监测站以及建设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1.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经四**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世行贷款四**小城镇发展项目**市**区**镇基础设施建设子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外[2009]1067号)文件批准。

本项目符合国务院国发[**]40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的要求,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明确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

综上,本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253号令规定,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环境,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必须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在于:

(1)详细调查和了解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及环境质量现状,获取工程建设区域的环境背景资料,找出项目建设的可能环境制约因素;

(2)根据工程建设、运行特点,结合工程区域环境现状,对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和识别,预测工程建设的可能环境影响,评价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及其可能导致的环境变化趋势;

(3)针对项目建设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提出防治或减缓的对策措施,使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程度,达到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工程建设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建设规模及内容

2.1.1拟建项目规划情况

(一)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镇城市规划》和《**市职教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位于**市职教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内,职教园内道路规划中,两条横向主干道和一条纵向主干道构成整个园区的道路骨架体系。两条32米的横向主干道,一条为教育园区的主干道,一条为生活居住区的主干道。园区中部的32米纵向主干道为园区与联系的主要道路,该道路向北与**工业园联系,向南向**镇联系,本项目左岸滨江路属于规划道路之一。

(二)配套设施规划

根据《**市**镇总体规划》和《**市职教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供水工程:**镇镇区距**市区仅3.5公里。**场镇原有建有一自来水厂,因**河水质差,水量不足等原因,现已停用。目前,**镇供水管网已与**市城市供水管网并网,场镇用水将由**市自来水厂统一供应。

排水工程:城镇污水量为2.85万吨/日。城镇拟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规划接纳场镇生活污水及拟建职教园产生的废(污)水,经截污干管收集的废(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经无害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或直接排入水体**河。污水站最终规模为3万吨/日,占地3ha。

(三)**河相关规划

——**镇城市规划

防洪规划:**镇域内**河防洪按20年一遇设防。

2.1.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为**市**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河道综合整治、沿河两岸的截污干管、新建道路及道路配套设施等。

1、**河综合整治:起于潆新公路黄石岩桥,止于欢喜桥,两岸整治总长约5.2km,其中左岸2.52km,右岸2.68km,整治内容包括堤防建设、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和景观绿化。

2、截污干管建设:两岸埋设截污干管总长度约4.322km,其中左岸截污干管起于潆新公路黄石岩桥,沿河左岸堤顶公路绕行,止于欢喜桥,线路长2.608km;右岸截污干管起于**镇来龙桥,沿河右岸绕行,止于污水处理厂,线路长约1.714km,截污干管建设内容包括管道埋设、检查井、倒虹管等。

3、沿河左岸滨江道路建设,总长度约2.616km,宽24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及路面、雨污水管、弱电线预埋、路灯、行道树等。

2.1.3工程组成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

表1项目组成表

类别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环境问题

施工期营业期主体程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河疏浚工程本次河道疏浚范围为**河2.75km河段,起于潆新公路黄石岩桥,止于欢喜桥处。清淤平均深度0.6m,疏浚总方量约45360m3。淤泥、恶臭、

水土流失、

施工噪声防洪正效益、恢复植被、改善环境

复合式生态护坡工程本项目整治**河2.75km,起于**河黄石岩桥,止于欢喜桥处,采用复合式生态堤岸5.2km(其中左岸2.52km,右岸2.68km),即常年洪水位以下为C15填砼基础和挡墙(5.01万m3),挡墙上部采用粘土岩石渣碾压填筑均质斜坡堤身,堤身采用生态袋;采用C15细石砼压顶(576m3);生态防护及景观绿化面积58300m2;同时河堤工程每隔300m左右设置M10浆砌条石河梯步。工程总土石方量44.5万m3,填方量25.84万m3,弃方量为18.66万m3

道路工程路线

工程依据**河道整治地堤线及规划路网,起于黄石岩桥桥头,与既有潆新路平交,止于**镇两河口村原欢喜桥以北95m处,与规划建设的纵向主干道平交,总长度约2.616km,宽24m,设计速度30km/h,公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III级,永久占地面积94亩,拆迁建筑面积2614.1m2。占用土地、植被破坏、拆迁工程交通噪声汽车尾气

管线事故

风险

路基

路面

工程宽度为24m,断面布置:5m人行道+7m车行道+7m车行道+5m人行道=24m,路基挖土石方6440m3,路基填方325240m3,外借填方量318800m3;路面采用10cm沥青混凝土,面积36624m2,路基采用35cm天然砂砾石底层和2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土石方

水土流失

施工扬尘

施工噪声

施工废水

市政管线工程管线工程沿道路右侧布置于人行道下。

①雨水管线:D450~900,C30承插式钢筋砼管,2608m;

②污水管线:D300~800,C30承插式钢筋砼管,2608m;

照明

设施全线设置双臂道路灯175套

交安

设施路面标线523平方米、标志标牌(单悬臂式铝合金标志)15处

道路

绿化总计绿化面积5232平方米,绿化植树665棵

截污干管工程两岸埋设截污干管总长度约4.322km,其中左岸截污干管起于潆新公路黄石岩桥,沿河左岸滨江公路绕行,止于欢喜桥,线路长2.608km;右岸截污干管起于**镇来龙桥,沿河右岸堤顶绕行,止于污水处理厂,线路长约1.714km,左岸截污干管倒虹过**河与右岸截污干管碰管,采用直径D300~800的C30承插式钢筋砼管,截污干管建设内容包括管道埋设、检查井、倒虹管等。土石方

水土流失

施工扬尘

施工噪声

施工废水管线事故

风险

辅助

工程施工场地1个,位于两河口村2社较空旷地带,占地面积2亩,主要为原辅料临时堆放点和机械停放点;本项目不设沥青搅拌站,外购商品沥青。噪声、废气----

临时堆场1个,位于**河下游较空旷地带,占地面积1亩;用于淤泥晾晒

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不设施工便道

施工营地就近租用民房,不新建施工营地

挖填方道路挖方量6440m3,路基填方325240m3,外借填方量318800m3,借方由**教育园区场地平整产生的弃方和本项目河道整治和截污干管工程弃方供给;

截污干管工程挖方量12966m3,填方10373m3,弃方量2593,用于本项目道路路基填方;

河道疏浚总方量约45360m3,晾晒后用于堤岸绿化;

复合式生态护坡工程总土石方量44.5万m3,填方量25.84万m3,弃方量为18.66万m3。水土流失

施工扬尘

施工噪声-----

拆迁安置拆迁建筑面积约2614.1m2,拆迁户数14户拆迁扬尘

建筑垃圾----

工程占地工程永久占地300亩,主要是针对道路占地和河岸两侧生态护坡工程占地,其他的如管线工程均为地下铺设,不占用土地。--------

2.2施工方案

2.2.1施工组织

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及专职的监理部门,以便对施工计划、财务、外购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质量要求、施工验收及工程决算进行统一管理。成立专职的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计量与支付,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建议项目采用招标方式、分项组织施工力量进行施工,通过工程招标选择资质条件优良的施工队伍,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严格的合同管理也有利于工程的实施。各施工单位进行周密的施工进度计划,组织精良的施工队伍,配合先进的机械设备,采购充足的建筑材料;加强各分项工程施工的精密衔接与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应结合本项目区域特有的气象水文资料,比如气候湿润、河流汛期与雨季基本一致的特点,路基工程、排水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安排在枯水季节施工,以免雨季造成水位上升或雨水冲刷对工程的影响,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当采用分项目招标施工时,对合同的划分应注意挖填方数量的相对平衡,避免产生跨越合同单元的土石方调运给施工带来的相互干扰。各分项工程应遵循从准备工作→认可施工报告→施工→验收合格→转入下道工序的原则。作好各分项工程和各工序施工间,特别是道路工程与环保工程之间的衔接、协调与配合,做到有条不紊。

2.2.2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1、河道疏浚工程

本次河道疏浚范围为**河2.75km河段,起于潆新公路黄石岩桥,止于欢喜桥,清淤平均深度0.6m。经统计计算,疏浚总方量为4.536万m3。本项目河道疏浚淤泥用于堤岸绿化。

2、堤身结构形式

本项目整治**河2.75km,起于**河黄石岩桥,止于欢喜桥处,采用复合式生态堤岸5.2km(其中左岸2.52km,右岸2.68km),包括常年洪水位以下的砼基础和填石砼挡墙,挡墙上部的生态护坡工程,以及细石砼压顶和下河梯步工程。

(1)砼基础和填石砼挡墙工程

根据地基冲刷深度,本项目防洪堤基础埋设深度为3.0m和3.5m,基础采用C15砼,总方量为1.83万m3,挡墙高度为常年洪水水位以下,挡墙高度约为6m左右,采用C15砼,总方量为3.18万m3。全线土方开挖量33.51万m3,砂卵石开挖量10.99万m3,基槽卵石回填量为4.2万m3,挡墙背后土方回填21.64万m3。

(2)挡墙以上堤身边坡工程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挡墙上部堤型采用削坡和粘土岩石碾压填筑的均质斜坡式堤。根据堤身的稳定计算,结合已建堤型和滨河道路的走向和运行情况,粘土岩石渣碾压填筑的均质斜坡式,采用的边坡1:2.5~1:3;墙后回填部分的边坡为1:1.5;削坡而成的堤身根据地形及堤身稳定要求,在堤身预留马道,马道宽3m,马道以下采用1:3削坡,马道以上采用1:2~1:2.5削坡,坡面采用三维土工网植草绿化。

(3)生态护坡防护工程

本项目堤岸生态绿化工程5.2km(左岸2.52km,右岸2.68km),绿化红线宽度11m,总绿化工程量58300m2。

(4)下河梯步工程

**河河堤工程每隔300m左右设置下河梯步一处,以方便市民的休闲,增加工程的亲水性,以及便于河道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维护,下河梯步布置在河堤红线的外侧,总宽度为2m,采用M10浆砌条石铺砌,梯步下坡方向与河流水流方向一致,下河梯步应设置栏杆。

2.2.3道路及配套工程

本项目道路工程仅为**河左岸滨江道路,道路总长度约2.616km,路宽24m,道路工程量总计62784m2。

道路配套设施工程内容包括:照明设施、交安设施、市政管线工程(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弱电线预埋、路灯等)、绿化工程。

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量统计如下表2-2:

表2-2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量统计

工程类型工程量滨江路

道路道路长度2.616km

道路宽度24m

行车道14m(机非混行)

人行道5m×2

路面类型沥青砼

建设类型新建

管线雨水管道D450~900,C30承插式钢筋砼管,2608m

污水管道D300~800,C30承插式钢筋砼管,2604m

电力通道13095m

照明设施双臂道路灯175套

交安设施路面标线523m2

标志标牌15处

道路绿化绿化面积5232m2

绿化植树655棵

2.4.5截污干管工程

右岸截污干管工程量及工程特性见表2-3。

表2-3右岸截污干管工程量及工程特性

管线

类型序号名称规格材料单位数量

污水

管线1污水管D300~800C30承插式钢筋砼管米1714

2污水检查井1100×1250砖砌矩形座68

2.4.6工程特性

本项目工程特性统计见表2-4。

表2-4项目工程特性表

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及特性

道路工程长度km总计2.616km,

道路平面交叉处总计2处,

1处与潆新路T型交叉和1处机耕道十字交叉

桥涵工程/不涉及

道路绿化工程m2总计5232m2

照明及交安设施km沿全路段2.616km布置

管线工程污

网滨江路配套截污干管m总长2608m,D300~800

右岸截污干管m总长1714m,D300~800

滨江路配套雨水管网m总长2608m,D450~900

河道疏浚km总长2.75km,疏浚总方量为4.536万m3

河堤工程km总长5.2km

堤岸生态绿化km总长2.75km×2,绿化面积58300m2

占用土地永久占地亩300

临时占地亩3

中施工场地亩2

临时堆场亩1(临时占用堤岸生态绿化用地)

土石方平衡土石方的挖方万m350.9766

土石方的填方万m359.4013

借方万m38.4247

弃方万m30

拆迁建筑面积m22614.1

2.3项目进度安排

(1)道路及截污干管工程

工程计划2010年1月开工,预计2010年12月竣工,总工期12个月。

(2)**河综合整治工程

工程计划在一个枯期内完成防护堤,工程工期12个月,回填土及绿化工期安排在2011年7月-2011年12月,2011年12月完工验收。

2.4规划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2.4.1规划符合性分析

2.4.1.1与相关规划符合性

(一)**镇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2004-2050)》提出**镇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为:“实施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合理配置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面向城市,服务城市,依托城市,与城市产业互动,加强区域合作,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产业经营模式,提高民营经济成分,提高产业技术含量,产业整体推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市**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建设目标为:带动**经济发展,促进**镇建设,加快**镇城镇化的步伐;建设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校园和生态居住区。

相关规划内容简述如下:

根据**镇总体规划,规划将城镇**河两侧地区设置5-20m的滨江休憩带;同时根据《**市**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网规划为:两条横向主干道和一条纵向主干道构成整个园区的道路骨架体系。两条横向主干道,一条为教育园区的主干道,一条为生活居住区的主干道。园区中部的纵向主干道为园区与联系的主要道路,该道路向北与**工业园联系,向南向**镇联系,同时沿**河规划为滨河路观光景观线。

因此,本项目**河综合整治和道路及截污干管项目符合**镇总体规划和**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二)防洪规划符合性

根据《****总体规划(2004-2050)》,防洪规划:**镇域内**河防洪按20年一遇设防。

根据**市**区水利局“关于《世界银行贷款四**小城镇发展**镇基础设施建设子项目》的防洪意见(南顺水[2009]107号)”,**河多年没有维护河道,影响河道畅通,本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河的防洪能力,从防洪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可行。

因此,本项目**河综合整治工程符合规划要求。

2.4.1.2用地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00亩,为道路工程和堤岸绿化工程用地,其中道路工程占地面积94亩,管线工程沿道路敷设,不涉及占地;河堤及绿化工程占地206亩。

根据**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关于本项目建设的用地意见,本项目用地范围在**镇城市规划区内,用地属于国有土地,符合**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因此,本项目用地符合规划要求。

2.4.1.3道路、管线工程规划符合性

根据**镇总体规划和**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道路属于规划中的次干道,属于滨江景观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项目**河左岸滨江路的建设符合**镇总体规划和**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详见线路网规划(附图3)。

因此,本项目道路建设符合路网规划要求。

根据《**镇总体规划》预测,**镇城用水量将达到3.56万m3/d,由**市区管网供给城镇污水量为2.85万吨/日。位于城镇下游设污水处理厂,规划城镇管网收集的生活污水全部进入集中污水处理站,经无害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或直接排入水体**河。污水站最终规模为3万吨/日,占地3ha。

根据《**市**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城市用水由**市供水管网供给,预测整个园区用水量为1.8万m3/d,预测该教育园区产生的污水量约1.2万m3/d,全部污水经管网收集并输送至**镇规划的城市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

另外,根据《**镇工业集中发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规划区污水量为1.00万m3/d,该工业区污水管与工业园区管网并网,片区污水进入**镇规划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镇规划的污水处理厂远期处理规模为5万m3/d,受纳水体为**河。

因此,本项目给排水管网建设符合**镇给排水规划。

2.4.2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区人类活动频繁,项目沿线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古迹及饮用水源取水口,在项目沿线原无明显的环境制约因素,本工程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和天保工程林地,项目用地规模适当,符合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原则。(相关证明详见附件12)。

本项目沿线无无名木古树,不会对名木古树产生影响。

本项目涉及河道综合整治,因此特进行水体功能保护调查:根据**市**区水利局“关于《世界银行贷款四**小城镇发展**镇基础设施建设子项目》的防洪意见(南顺水[2009]107号)”及现场调查,本项目工程路线经过的河流以及项目河堤下游8.5公里范围内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源集中取水口。

根据**市**区建设局出具的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选字第[2009]16号)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2009]34号),本项目建设符合**镇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建设规划的要求,选址合理。

因此,本项目用地合法,选址合理,符合相关规划。

第3章环境影响评价

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属非污染型的工程,除施工期产生部分污染物外,工程营运期无任何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因此本项目分析的重点为施工期及营运后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及生态等环境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3.1.1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项目道路工程所需要的沥青为外购,不设置沥青拌和场,因此本次评价不对沥青搅拌产生的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进行评述。

Ⅰ、施工场地车辆、燃油机械尾气

由于施工场地车辆和各种燃油机械比较集中,尾气排放源强相对较大,主要污染因子以CO、THC为主,为非连续间歇式排放。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施工场地较空旷,空气流通较好,因此项目施工场地车辆、燃油机械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Ⅱ、施工扬尘

本项目施工粉状物料在运输、堆放等工序中将有扬尘产生,车辆运输过程也有道路扬尘产生,如果防护不当,特别是在风力较大时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将产生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要基础开挖,平整土地,施工过程中扬尘对环境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施工现场扬尘尤其是在风力较大和干燥气候条件下较为严重。根据类比调查,施工场地上风向50m范围内TSP浓度约0.3mg/m3,施工工地内TSP浓度约为0.6~0.8mg/m3。下风向50m距离TSP浓度约为0.45~0.5mg/m3,100m距离TSP浓度约为0.35~0.38mg/m3,150m距离TSP浓度约为0.25~0.28mg/m3,一般至150m处能够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工程在车辆行驶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量减少70%,施工道路及场地拟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施工车辆采取篷布加盖措施,施工车辆运输路线选择尽量避绕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工程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3.1.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源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和工程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项目施工需借助于各种机械进行,据调查,目前常用的机械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等,各主要施工设备在作业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值见下表。

表6-1施工设备噪声源强表

序号机械类型声源特点距离设备5m处噪声值

1轮式装载机不稳态源90

2平地机流动不稳态源90

3振动式压路机流动不稳态源86

4双轮机流动不稳态源81

5三轮压路机流动不稳态源81

6轮胎压路机流动不稳态源76

7推土机流动不稳态源86

8轮胎式液压挖掘机不稳态源84

9摊铺机流动不稳态源87

10卡车流动不稳态源92

11沥青撒布车流动不稳态源85

2、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

施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出施工期间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

Lp=Lpo-20lg(r/r0)-ΔL

式中:Lp—距声源r(m)处声压级,dB(A);

Lpo—距声源r0(m)处的声压级,dB(A);

r—距声源的距离,m;

r0—距声源1m;

Δ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外),dB(A)。室外噪声源ΔL取零。

根据预测公式,计算出各类施工机械在满负荷运行时的噪声值距离衰减值见下表。

表6-2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序号机械类型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dB(A)

5405060100150200300500

1轮式装载机9071.947068.4263.9860.4657.9654.4450

2平地机9071.947068.4263.9860.4657.9654.4450

3振动式压路机8667.946664.4259.9856.4653.9650.4446

4双轮机8162.946159.4254.9851.4648.9645.4441

5三轮压路机8162.946159.4254.9851.4648.9645.4441

6轮胎压路机7657.945654.4249.9846.4643.9640.4436

7推土机8667.946664.4259.9856.4653.9650.4446

8轮胎式液压挖掘机8465.946462.4257.9854.4651.9648.4444

9摊铺机8768.946765.4260.9857.4654.9651.4447

本项目建设场地呈线状,另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本项目施工场地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根据上表的预测结果,建设项目施工期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在60m处约为54.42—69.42dB(A)之间,基本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昼间标准的要求;工程施工期距离噪声源150m和500m以外方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昼间60dB(A)和夜间50dB(A)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施工期对区域声环境有一定影响,夜间影响范围更大。因此,建设单位应合理优化工程组织,夜间禁止施工。评价认为施工期噪声会对区域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施工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3.1.3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废水

工地施工废水为拌和废水、设备及车辆冲洗水、作业面冲洗养护废水等,该废水悬浮物浓度较高,PH值呈弱碱性,并带有少量的油污,类比同类工程,其浓度SS约2000~4000mg/l,石油类<10mg/l,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可循环使用。

由于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产生点较为分散,难以集中处理,环评要求在各施工场地修建临时沉淀池,临时沉淀池10~20m3不等,设备冲洗点应修建隔油池,设备冲洗水经隔油后进入临时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隔油或沉淀处理。施工废水经过12小时以上沉淀处理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SS可降至200mg/l以下,可循环使用,如用作道路、设备冲洗、环境绿化、防尘增湿等,禁止施工废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2、生态护坡施工废水

①涉水围堰施工废水

项目涉水施工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斜江河水深较浅,因此,选用土袋围堰施工。在土袋沉入水中的初期,可能会产生部分土壤颗粒被水流冲进水域内,使局部水环境混浊度提高。但随着层层土袋的互相错缝与压实,土袋内的土壤颗粒被水流冲进水域的可能性会减少。围堰工序完成后,这种影响亦不复存在。

类比资料表明在采用土袋围堰施工在施工点下游800m左右的SS基本降到10mg/l。在下游1000m左右时远低于评价标准,基本恢复河流的本地水平。

②挡土墙施工废水

1、本项目防洪堤采用竖直挡土墙结构,挡土墙根据原地面线高程高度有所不同,挡土墙每15m为一段,每段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cm,每5m设置一10×10cm泄水孔。

沿河岸河床挖掘基坑作为基础,基坑开挖后,如基坑遇砂砾土则直接砌基底水泥稳定砂砾,如遇粉土则换填砂砾土后砌基底水泥稳定砂砾。挡土墙体采用75#浆砌块石,挡土墙道路一侧设粘土层、反滤层作为道路排水通道。在挡土墙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造成坑内泥沙直接进入大夏河,造成地表水质混浊度增加,悬浮物浓度短期内明显升高。基坑采用人工开挖,无其他污染物进入水体。

2、挡土墙体施工过程中采用浆砌片石砌护,建筑材料如块石、水泥、砂浆等洒漏直接进入大夏河,造成地表水体混浊度增加,悬浮物浓度短期内升高。建筑材料中PH较高,对地表水体影响甚微。

3、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渗水

本项目河道清淤淤泥晾干过程中产生带恶臭废水,这部分废水悬浮物较高,SS约1500~2000mg/l,直接排放对地表水影响较大。

本项目淤泥晾干场拟选择在距离居民点较远或居民点下风向较空旷地区。晾干场位于河道两侧,为避免淤泥渗水直接排放对地表水影响较大,要求施工单位在淤泥晾干场四周设置导排沟,在导排沟汇集处修建沉淀池,收集晾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晾干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由抽水泵抽排入**河,减少淤泥渗水中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另外,禁止在雨季开挖淤泥。

4、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区域距离场镇较近,不设供施工人员生活食宿的施工营地,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350mg/l、BOD5:200mg/l、NH3-N:150mg/l、SS:250mg/l。经类比分析,本项目施工人员高峰期可达60人左右,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m3/d。

工程施工期作业人员分散,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较为困难,可通过场镇周边公厕就近收集处理。

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所涉及的**河、闹溪河等均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存在,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基础施工的结束,这种影响将逐渐消失。

3.1.4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中地下水环境影响主要在基础、地下室开挖过程中,若地层中有水头较高的承压含水层,在开挖过程中如不采取一定措施,可能会产生突涌,导致基坑失稳。为确保施工安全,有必要对基坑开挖采取降排水措施。本项目采用近年来成熟可靠、技术经济效果较好的降水井方法进行开挖基坑的降排水工作。采用此法降水,一是要在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防止出现流砂,保证基坑内正常施工作业;二是要防止基坑外的地下水位下降对周围已建建筑物、管线、道路路面所造成的各种危害。

为了保证项目基础、地下室开挖的正常施工,减少对周围邻近建筑、地下水环境的不利影响,需采取如下措施:

(1)应优先采用挡水作用较好的支护结构,如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砼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并尽可能把降水井点立管埋设在靠近支护墙的内侧(基坑一侧),井点立管的深度应浅于支护墙的深度。

(2)合理确定井点立管的深度,控制降水曲线。当基坑附近无建筑、管线、道路时,坑中井点水位应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米为宜;当邻近有建筑、管线时,井点主管埋深可适当提高,其深度以保证基坑不出现流砂为宜。

(3)合理控制抽水量或离心泵的真空度,确保不对周围建筑地基及其主体结构等造成负面影响。在开挖基坑时,井点降水用最大的抽水量或真空度运行;在垫层、桩承台、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可适当调减抽水量或调小真空度,使基坑外的降水曲面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但要在坑内、外设置水位观测井,及时控制水位。

(4)降水井钢筋笼采用整体吊装入孔,为了吊装时有足够的刚度,要求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下放钢筋笼时不能转动或上下串动,防止滤网破损,导致泥沙涌入水井。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其垂直度。在钢筋笼下放到位后,井点管四周及时用粗沙回填灌实,距地面1.5m深度内用粘土回填密实。

(5)为防止由于降水对砂卵石层可能产生的潜蚀作用而破坏其天然结构,降低土层强度,在管井抽水时应严格控制井内出砂量,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降水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

(6)根据基坑规模和深度以及基坑周边的环境情况,结合眉山地区的基坑设计和施工经验,本项目基坑建议采取喷锚支护措施。基坑支护应进行专门设计,设计所需岩土参数综合了本项目的勘察成果和眉山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经验。

由于项目场地内表层为第四系堆积人工填土,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粘土、粉质粘土、粉土、中砂及卵石,稳定性较好,且项目施工开挖时间较短(约3个月)。因此,项目地下室开挖对地下水影响只是暂时性的、局部的,随着项目基础开挖施工结束,其影响将随之而消失。

3.1.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道路工程为新建项目,根据土石方平衡估算,本项目道路工程无弃方产生,施工开挖土石方用作工程回填用土和绿化用土;按照“临时弃土少占地,就近回填”的原则,道路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堆放于施工红线内,临时堆土应采取防水防风措施。

本项目总挖方量为50.9766万方,填方量59.4013万方,河道疏浚工程的淤泥、管线工程和堤岸工程弃方可用作借方,因此总计需借方量为8.4247万方。

河道清淤过程中,清除河底淤泥,预计淤泥总量为45360m3,刚清理出来的淤泥含水率较高,需晾干,可用于堤岸生态绿化工程和路基填方。

4、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高峰约60人,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5kg,工程施工高峰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0kg。环评要求施工期间,对生活垃圾采取分类化管理,并在施工驻地周围建立小型的垃圾临时堆放点,聘请专人定期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运送途中要避免垃圾的溢洒。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对临时垃圾堆放点的维护管理,避免垃圾的随意堆放造成垃圾四处散落,并应定期对堆放点喷杀菌、杀虫药水,减少蚊虫和病菌的滋生。

本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都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1.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道路绿化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植被,以绿化为主;**河两岸绿化工程以绿化为主,兼以景观和自然河岸的加固。对工程用地界内受征地影响的树木,将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树木进行移栽。绿化公共的物种的选择中,优先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根据区域内分布的植物物种和沿线苗木调查,结合工程区的立地条件,本方案推荐植物物种:乔木,当地生长迅速,易成活的杉木、柏树、桑、果等;灌木:黄荆、马桑、杜鹃、乌泡等;草本类:狗芽根、芭茅、丝茅、马胡草及蕨类等。该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树木规格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低规格小苗虽然成活率较高,但生长速度较慢,高规格大苗成活率较低,因此根据苗圃供应情况,灌木可选用1年生的苗木,乔木选择2—3年生苗木。

根据区域现场调查,本项目区域内生态环境较稳定,本项目绿化植物物种优先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对区域生态安全影响不大。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安全问题,应制定严格的绿地施工和生态安全管理制度。

①合理配置植物群落,提高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在对城镇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种植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配置,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又能形成完美的植物景观。使之成为具有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文化环境型的植物群落。

②适地适树,多选择本地树种。城镇绿化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品位,本地树种对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比较适应,病虫害较少而易于管理,应得到重视。

③本环评要求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④要加强有关部门的联合,在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外来入侵物种防治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清除治理工作。要定期对辖区内外来物种引进和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当发现引进的外来物种是入侵物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和清除,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3.1.7拆迁安置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的社会经济影响主要来自于拆迁安置的社会影响。

1、拆迁数量

本项目用地范围涉及的**镇两河口村1、2、4、5、6组和赵家沟村6组用地范围都已统征,属于国有土地,目前两河口村2、3、4、5、6组由“职教城”建设项目正在拆迁补充安置,本项目新征地范围内仅涉及14户农户的房屋拆迁,拆迁建筑面积2614.1m2。拆迁建筑主要为砖混结构。具体数量见表6-5。

表6-5项目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估算表

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拆迁建筑物m22614.1

拆迁民房户14,约61人

2、拆迁安置方案

项目征地补偿、人员安置、住房安置标准以《**市城市规划区征地房屋拆迁补充安置暂行办法》(南府函【2009】214号文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安置。

(1)补偿方式

被拆迁户按照相关标准,以货币补偿或在本镇规划区内代购商品房的形式进行补充,保证不降低涉及拆迁户的生活质量。

3、拆迁安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搬迁安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拟建项目的实施,提出如下环境保护措施:

①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情况,制定有利于该项目拆迁安置的优惠政策,以帮助拆迁户重新就业,使拆迁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②对拆迁安置过程中的旧房拆除施工中要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地合理进行,在施工中采用严格防尘、防污染等措施,防止施工中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综上所述,本工程拆迁安置计划较为合理可行,对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不大。

3.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3.2.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交通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

1、扬尘

根据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TSP、PM10等监测因子均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本项目新建的滨河道路为沥青路面,建成营运后,道路扬尘污染较小,因此,只要加强管理,保持路面清洁,道路扬尘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2、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交通道路沿线,随着距道路边线距离的增加,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预测浓度逐渐降低。根据类比得到在距离道路路面中心线200m处CO浓度约为0.27~1.21mg/m3、THC的浓度约为0.0275~0.3687mg/m3、NOX浓度为0.032~0.078mg/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项目建成以后,随着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汽车尾气排放量也呈增加趋势。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加强交通管理,限制汽车尾气超标车辆上路;同时在道路两侧边沟外种植绿化带,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因此,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项目在营运期汽车尾气不会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2.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路面冲洗产生的路面径流。

1、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区域道路建成后,路面为不透水的沥青路面,在运输过程中洒落路面的少量尘土、油污及垃圾等污物,降水时被冲刷随路面径流进入地表水,对地表水造成一定污染,尤以降雨初期时的污染最为严重。路面径流流入附近地表水体。

为减轻路面径流对地表水体的影响,路面径流在工程设计中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如排水沟等,路面径流通过排水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经过降解或沉积,其浓度对河流的影响降低;加强营运期道路的管理,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物,保持路面清洁;有条件时可采用植被控制措施,即:在道路沿线两侧密植植物,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生物吸收等作用,能将污染物从径流中有效分离出来,达到改善径流水质和保护地表水体的目的。

2、风险事故对水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道路均为城镇道路,主要承担日常出行、城乡通车等功能,不承担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工作,因此风险事故较小,对水环境影响较小,主要包括过路车辆漏油、交通事故等影响。

本评价建议相关部门制订有毒有害物质外泄的应急处理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及时处理、清除,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面水体而造成污染事件。

3.2.3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经预测,项目营运期间交通道路两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镇职教园”的规划,滨河路东面后期主要为教育用地,为减小交通噪声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本评价建议当地规划部门对道路两侧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在道路两侧预留一定的噪声缓冲带,噪声敏感建筑如教学楼、住院部等不应建设在临道路一侧,同时,建议采取一定的吸声降噪措施,如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增大种植密度、选择吸声效果较好的植被,特别是在噪声敏感点较多的区域,选择高大植被,如此可降低交通噪声5~8dB(A)左右;加强交通管理,在居民、学校等噪声敏感点较多的地方,禁止汽车鸣笛,设置减速带等,加强道路噪声监测管理。

综上,本评价认为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滨河路运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2.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营运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道路清扫垃圾、道路维修过程产生的垃圾,产生量不大,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理,其环境影响较小。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4.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1.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符合国务院国发[**]40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的要求,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明确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

综上,本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4.1.2规划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综上分析,评价认为项目符合城市发展规划,选址合理可行。

4.1.3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河评价河段水体中各项评价参数基本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要求。闹溪河评价河段水体中COD、BOD5、NH3-N监测数据超标,其余监测值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其现状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3)声学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声环境现状基本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4.1.4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①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随建设期的结束而停止,不会产生累积的污染影响,在加强对扬尘排放源的管理,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情况下,可以将工程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评价认为工程各施工活动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无明显影响。

②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作业面冲洗养护废水、机修含油污水、设备及车辆临时冲洗水等。施工废水主要通过10~20m3不等的临时沉淀池处理后综合利用不外排;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机修和冲洗点设置临时的废水收集池,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可用作施工作业面洒水降尘综合利用,禁止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水体或下水道;在做好梅家桥河沿线建筑垃圾管理、及时清运、加强雨季施工管理,杜绝弃渣等固体废物下河的前提下,绿化整治施工作业对评价段水体水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评价认为在做好各项污染治理和预防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实施活动对评价区水环境无明显影响。

③声学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中需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以控制,设备选型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做到定期保养和维护,严格规范操作;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人、物、材料等,并有专人指挥施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工,尽量缩短施工噪声对民众的影响时间段;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高噪固定声源采取远离居民点和学校等布置,并采取必要的隔声、降噪措施;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高噪设备严禁夜间22:00~06:00在居民集中区进行机械施工,如因施工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强噪声施工,应首先征得当地环保、城管等主管部门同意,同时做好周边群众解释工作,避免发生扰民纠纷;作业时间应避开中考、高考时间段,同时在午休时间减少施工,最大限度减轻对群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综上分析,项目施工活动噪声对周围环境存在一定得影响,通过采取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后,评价认为施工噪声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施工结束其影响即可消除。

④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开挖土方采取回填利用处理,施工中无弃土外排;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送当地管理部门指定的建筑废渣专用堆放场,避免影响施工和环境卫生;生活垃圾集中暂存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评价认为采取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本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处置,环境影响较小。

⑤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变现为水土流失影响,其具有短期性和临时性,在采取相关水土保持措施后,其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⑥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在做好移民拆迁活动严格按照国家及**市相关拆迁安置政策进行,加强施工期交通管理、合理分流,确保不对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等造成较大干扰,做好文明施工管理等措施的前提下,评价认为项目施工活动对社会环境不利影响较小。

(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①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评价认为项目实施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不改变其现有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和级别。

②水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认为本项目营运期校内各类污水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外排污水能够实现达标排放,项目实施对当地地表水体金马河、龙水河等评价河段水体水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③声环境影响分析

评价认为,在落实噪声治理措施的前提下,可确保项目场界噪声达标,做到噪声不扰民,同时有效避免场外噪声对项目自身的不利影响

④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原则,各类废物去向明确,环境影响较小。

4.1.5污染治理措施有效性分析

对施工及营运期间“三废”和噪声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和预防后,项目实施不改变评价区域各环境要素功能和级别,评价认为采取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均技术、经济可行。

4.1.6建设项目的环保可行性结论

评价认为,本项目贯彻了“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控制污染方针,采取的“三废”及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均技术、经济可行。工程实施后不会改变地表水、环境空气、声学环境的现有功能。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外环境对本项目无明显制约因素,在确保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选址在**市**区**镇两河口村、赵家沟村范围内建设是可行的。

4.2要求及建议

(1)本工程必须保证足够的环保资金,以实施与本项目有关的各项治污措施;

(2)建议在施工招标阶段就明确各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3)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环境法规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建设项目施工中的自觉行为和实现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4)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应将环保责任制纳入施工招投标合同,施工监理中应配备环保专职人员,确保施工期环保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