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整体推进。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据三官村村委会领导介绍,三官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

(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对候选人要素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村委会选举办法》规定的三种投票形式,流动票箱投票仅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数村没条件进行大会集中投票,而不少村民又不想去固定的投票场、投票站投票,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卖票”现象。因而,村级民主选举的规定与选民本身的需求明显地相背离,选举中投票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选民民主意识的强弱。

(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村委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的条文规定不可能顾及全面。虽然地方法规的《选举办法》能给一定配套,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在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空隙较大,有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的虽有行为模式,但没有法律后果;有的内涵模糊,不好统一理解等。这里仅列举几点,以见一斑:一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标准难把握。《村委会组织法》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委会选举办法》第十三条对候选人的推选条件作了细化。如果选举委员会资格审定时,认为虽有被选举权但不符合推选条件的人被海推为候选人后,他可否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就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在选举委员会与选民有较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二是选举中的“拉票”现象难处理。拉票行为,既有正常、合理的行为,也有不合理,甚至带有“贿选”等痕迹的行为,同时又会有两者兼之的。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加以妥善处理,法律依据不足就带来了选举中的杂音。三是选举结果的有效性难认定。在一些细小环节上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妥,有的可以即时得到纠正,有的却事后难以操作,一旦选举结果产生后,如何认定其有效性就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

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需求与可能。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一方面,村委直选具有通过一定法律规范实现广泛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乡村客观现实应具有支付法律运行成本的能力。因此,在规范民主选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社会需求的各个要素对法律规定的制约作用及相互关系。有时候,就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言,具有规范某个法律行为的需要,但不一定具备其相应的成本支付能力。

(2)效益与成本。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法律的运行成本越低,那幺它的效率越高。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在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运行中,如何求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对平衡,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3)周密与简便。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在有些地方推行的无候选人直选,之所以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且取得成功,组织严密、形式简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整体推进——民主选举中的对策措施:

(1)在引导与磨合中,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农村民主自治的软环境。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理念与思想,再好的民主选举的法律规定也会走样变形。不断丰富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是营造民主法治环境的大课堂。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只有他们认识到自己由权力的对象不同村里不同的条件所决定。

对于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常人口少且居住集中的村采用村民会议,而人口多且居住分散的村采用村民代表会议。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实行民主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调查中发现,三官村在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走进他们村委会的办公室,就能看到整整齐齐挂在墙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如治保调节委员会成员,治调干部规定,治保调节信息员职责、帮教小组及其职责、护村队及其职责、禁毒禁堵宣传小组及其职责等等。从这上面来看,确实三官村的自治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规范。村里的负责人对我们介绍了他们平常的工作方式,方法。三官村是一个很大的村,总共有600多户,共2800多人,整个村的座落是比较狭长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要召开村民大会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因此村里决定什么大事情就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参考。三官村总共分成16个小分队,每一个小分队的队长要管理人员几十致上百人不等。队长是从他们队下由村民推选上来的,这点做得很民主。村里决定或是传达事情就是通过村长,书记等向队长们来共同探讨,具体的再由队长去负责实施他们队里的细节工作。在三官村村委会的外面有一个醒目的村务公开栏,上面详细具体的把村里的各项计划以及许多村里的开支,收入公布在上面。

为使我们的调查更加完整,我们用问卷的方式从村民口中了解一些情况。通过这个问卷,增加了村领导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的真实可信程度,同时也从村民的看法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调查的一些数据如下:(1)有42.1%的村民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2)有58.8%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这一点。(4)85.7%的村民认为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5)农民遇到不合理的负担项目,有50%的人士向上级领导,部门反应,有38.9%随大流,有11.1%选择了拒收,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向法院起诉。(6)村民比较愿意统一搞,占了44.4%,另外还有33.3%愿意干部群众干部带头,农民志愿,有22.%的是乡村起头,农民志愿。实际上的时候有一些看法与这个基本相近。

从以上的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以后应该是农民们对这些事情多了解了,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总体上村民对本届的村委会还是挺满意的,唯一不足指出,要多对本村,以及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实行民主决策,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委决策上的本质体现;加强民主决策,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个重大课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的质量,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我国有八亿农民,实现村民自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而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决策关系重大,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决策的因素更为复杂,民主决策可以将决策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民主决策对农业更具特殊意义,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往往是一着不慎,几年难翻。其二,决策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需要民主决策的事,一般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不可能把一些琐事拿来“民主”一番。既然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没有群众民主参与,村民自治就失去重心。其三,民主决策影响其它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检验,所选的村委会成员素质高,决策一般会民主,反之,民主决策就会走形;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民主决策才能使决策科学,而科学的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如前所述,民主决策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当然就是民主监督的重点了。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对安吉县三官村随机抽选的60位村民做了问卷调查。对“民主决策”所问的5个问题中:

(1)知道本村开展过村庄规划的占53%,其余对此不了解;而对村镇规划75%的村民表示满意,19%村民不满意,其余的则表示无所谓。

(2)对于村里的重大决策应该如何做出?有39%和35%的村民认为应该有村里的领导决定或由全体村民讨论后由领导人决定:另有17%和9%的村民认为应由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决定。

(3)在74%的村民眼中在乡村工作的干部是最有影响力的,其余则认为有能力在外面的人。

(4)48%的村民觉得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一般;38%的村民认为没有地位;另有14%的认为有一定的地位。

(5)50%的村民偶尔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14%被经常邀请;有36%的村民从未被邀请。

应当指出,农村的村务决策均已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基础上运作,但离有关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决策的要求和原则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村民群众对重大村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远未达到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要求

首先,按有关法律和制度规定,村民群众拥有自主决定本村重大事务的权利。以上数据表明,并非所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在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重大村务事实可被区分为二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一类为重要村决策,主要由村社区领导集团集体决策。另一类是特大村务决策,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一定程度地吸纳了村民群众直接参与议决过程。但是,这种参与的机会不多,而且对决策的实际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其次,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在村务决策实际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代表会议,均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村民会议特别是议决重大村级事务的决策性全体村民会议,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基本不召开,当遇到与全体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村级事务,往往通过召集村两委会和村民小组长、自然村长联席会议,或村两委会和党员联席会议,有时也召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全体党员联席会议进行决策。

2、村领导集团决策村务对民主决策制度原则有一定的偏离

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形成和倾向看,未能充分反映村民群众的意愿。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村领导集团应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实际状况看,首先应当肯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决策确实是以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基础的。然而,从决策形成和决策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村领导集团的决策是各种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交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倾向。不可否认,现实中相当部分的重要决策并不一定反映和代表多数村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村级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但是,正是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总是在具体的村治环境中进行的。受环境因素影响,村级事务决策的实际运作难免发生对民主决策制度安排的偏离。在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级民主决策,多数表现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特点。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实际上主要掌握在少数人,特别是村第一把手(一般为书记)手里,与民主决策的制度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决策机制或许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但有可能因决策权过于集中而容易出现决策的重大失误、决策脱离群众。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基本还处在“干部治理”或“精英治理”阶段,离“群众自治”还有一定距离。村民自治有一个从干部治理——精英治理——群众自治逐步演进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目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创造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果在条件不成熟的背景下主观、盲目、强制性地推行“群众自治”和民主决策,极有可能造成危害农村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各种负面影响。

四、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要领导人民,当好家、作好主,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根本利益。

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其主要内容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否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否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等。自身的高度自觉,人民的民主监督,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人民民主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以此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进一步对农村民主监督问题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我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举行“三下乡”活动,到安吉市三官村展开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据文卷调查结果显示,81%的村民对现任村委会表示满意,对村委会干部表示相当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数据表明,在三官村有61.9%的村民对当前的村务不太清楚,47.6%的村民不清楚村里是否有村务公开栏或村务公开室。而据村委会干部介绍,村里有相应的民主监督政策及举措,实践分队的同学们也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楼下看到了内容详尽的村务公开栏,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夏季,对以长江沿岸地区的人们来说,要时刻做好防汛准备,而对于山东大部分地区来说,则是做好防旱工作。山东省境内的宁阳县,曾是一个美丽的农业县,由于最近几年的干旱。宁阳县各城镇的粮食产量停留在98年水平甚至还有些下降。

今年暑假走访了最南的一个城镇,发现干旱给他们带来的危害着实不小,许多地方由于井水短乏,造成一些农业绝产。有一个沙庄村今年的受害情况就整个城镇来说是中等的。那里的农田,干的崩崩的,用锄,用铲,都是十分困难的。人们从早到晚,不分昼夜。由于地下水短缺,从水井带了流出的水量可以和茶碗里倒出的水相提并论,以往井里有水,不是太缺乏的时候,交易亩的大概用7,8个小时。用电大概有35良,可今年,浇一亩地14个小时还多。而电每小时大约4度。这种情况无疑是给人们雪上加霜,水流的地方,能有水浇地,多也罢少也罢,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事,花钱多少不说。至少还有玉米吃。想那些无水之地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干。想象一下吧,天地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游人曾夸张的说那些地方放一把火就可以让整块田着火。可以想象田里的苗都快成什么样了?

人们为了浇地,打了不知多少井/可是都没有多少水,甚至是没水。这样的劳作,耗时又耗力,可回头看对村里没多少帮助,我采访了一个打井队队长,究竟谁的情况了解一下,井水的多少一是:地下水的水位,二是:井的位置。若是能打在比较浅的地方,还有能打出水来,在目前这种水位越来越低的情况,竞若能搭载泉眼上市最好的事了,可泉眼又能有几个呢?而目前的打井还不能准确的找出它的位置。而人们只好望着新打的井感叹了。

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现象,早就不是什么隐蔽的问题了。只不过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以我家乡来说,我们现在没安上自来水,以往的用水是靠压水机来满足的,今年暑假期间竟然旱到压水机都不行了,只有靠挑水来维持日常的用水情况,而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地下水下降太快,而地下水水位下降太快的原因,有时人们无节制的用水,以及人们无意见的对地下水的破坏。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各大中小学校早已放假。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笔者来到省旅局,对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详细的调查:

去年以来,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十一”、“五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国庆至今年春节、“五一”,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几个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动了我省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假日旅游带动假日经济大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日均近3亿元,比去年国庆增长12%。全省各地的热点旅游区再度火爆,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共接待海外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亿;去年刚刚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市接待游客达到1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五一”期间,适逢**岛举办**文化旅游节,七天时间上岛人数达12万人次。**市有卖票的48个景点共接待26.8万人次,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币,比增215%。过去属温冷地区的**山接待3万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五一”期间,**机场进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飞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机场起降航班达170架次。5月1日,进出**国际飞机乘飞机出游人数达4900人。从5月1日开始进出**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日均到发客流量达4万余人,超过春运,全省增开了30多对旅游专列。**、**、**始发的中短程旅游列车趟趟爆满,其中观光游客占80%以上。**至**的“**之列”专列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挂四节车厢,仍超员30%。节假日期间,**火车站发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85%。公路客运也不逊色,如**特运总公司节日客运量达113065人次。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等地大型商场销售平均增幅约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中一半顾客是来**旅游的外地人。**年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年增长6%,但接节假日的销售却增长了70%。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数320万人次。这么多认得吃喝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新晨

虽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通知放假时间太迟;

(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

(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第一,人人将心比心。知道我招生的人几乎是每一个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工资是多少?有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每个帮老师招生的人都是为了钱去的吗?只要是与钱有关的大家就会毫不吝啬的放过你。我想,这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会和利益扯上关系,各自为了自己不同的目的,将心比心,勾心斗角。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是任何东西都是能用钱解决的。我们人生一辈子,很短暂,为了每个人不同的梦想,我们要做好多事。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很多东西是在无形中所获得和理解的。并不是用钱能买来的。就像我这次招生,把这当成一次锻炼的机会,扩宽自己的视野。尽管其中我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所获得的收获比那失去的会更有用,并将会影响我一辈子。从而我也更早的认识了这个社会的某些现象,为以后自己进入社会打下好的心理基础。我不敢说我比别人清高,我只希望大家不要把每件事由于利益扯上关系。

第二,高三老师的品德问题和高三学生的无知(这里我想说的只是一部分人)。在我招生的过程中,我真的为有些人感到悲哀。有些学校为了拉到更多的生源,不惜一切代价,贿赂毕业班的老师,要他们老师帮他们宣传。他们也不看看这个学校究竟怎么样,就给他们的学生瞎指点,有的几乎第一志愿填的都是同一所学校。我不敢说我们学校比别人好多少,但我能大胆的说,我们学校的品德要比你们好。敢问那些受贿的高三老师,你们的良心会受到谴责吗?这次选择有可能就决定别人一辈子的命运啊!想想那些高三的有些学生,难道老师所说的和所做的就真的那么正确吗?即便你们没出去认识世面,你们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啊!什么好,什么不好?为了自己的未来,你们总是有办法知道自己要读什么样的大学。学校并不在乎公办的就一定民办的好?钱多钱少的问题?我要看的是这个学校是不是国家承认的,有一定师资力量的,你能学到东西的学校。虽然大家都不懂,但我相信一个高三的毕业生能辨别一些是非。因此,我只能说部分高三老师品德有问题,部分高三学生很无知。

第三,矢志不渝的不离不弃,你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我的同学都认为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往外跑的人,一周不出去一次就代表我不正常了。我自己也承认,的确如此,我不可能是个宅女。可没想到这次帮老师招生,一切不可能的都变了可能,我当场了名副其实的宅女。其实我来这里主要是帮老师招生的,不是来玩的,所以我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把老师交代的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因此,我就没那么有时间闲逛了,再说这里也没什么好逛的,也就天天呆在宾馆里。在这段时间里,我其实多次呆不下去了,心里有点烦恼,我为什么要这样?没办法,和姐姐经常聊天,我的心态才好些,不然,以我的性格,是真的呆不下去。也因此,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我觉得这就像我生命中的一个奇迹:我真的能这么安分的在一个地方呆这么久。所以,以后我做什么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常常放弃了。矢志不渝的不离不弃,我们大家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求职之路难”是很多求职者的感叹。以前,经常在报纸、电视等媒体看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多、就业非常困难。那时,我对此毫无概念,好像离我很远。当我自己在暑假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后,我发觉:大学生的就业真的是一个引起各界关注的全社会的问题。

8月初,我以“大学生就业前景”为社会实践调研课题,走访了**市人才市场、**市人事局、以及**市机关党工委等单位,听取介绍,查阅信息。以下是我的实践和调研结果综合: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年,这个数字将变为

四、五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社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从需求的单位类型看:目前,该市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占整个人才需求的一半多,达到54%,各级国家机关需求占35%,事业单位仅占11%。

2、从需求的单位性质看:金融部门无可厚非地占据了首位,占到37%;法律类次之,占到31%;财务会计类名列第3,占到11%;其他如小语种外语类、计算机类、物业管理类、人才管理类和信息开发类等社会应用型人才,均为今后外企需求人才的几大热点。

3、从需求的人才类型看: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单位所欢迎的一种社会人才,占到社会总需求的67%,这是市场上真正短缺的人才;其次为创新型;再而分别为技术型、应用型、智能型等。

4、从需求的人才素质看:“热爱国家”是众多选取票数最多者,占97%;“有事业心”紧随其后,选取率占95%。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自信心”为首,占到94%;“与人合作能力”的选取率占88%。

5、从需求的人才专业素养看:众多的社会单位选择主要集中于“掌握宽阔的基础理论知识”,占62%;“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占86%;“掌握精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占65%;“了解一些跨学科知识”占65%;“了解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占57%;“了解一般的社会科学知识,占70%;“了解一般的人文科学知识”占73%。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社会单位对所需人才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已从过去的“深厚”,转换为“宽阔”,亦即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社会人才方为社会单位欢迎。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四、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举措

1、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3、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

4、进一步明确未来就业求职的发展格局。

伴随着高校扩招,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连续走低。据教育部统计,20**年6月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年底就业率上升到80%;20**年时值“非典”,经党中央、国务院全面统筹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0%,高职专科就业率为55%;20**年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61%;20**年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2.6%。

五、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大学生就业难”。这是当前大部分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就业率连年下降就是有力的证据。一方面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目前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弹性降低,而城市有将近5000万的下岗职工,农村有大约1.5亿的剩余劳动力,加之413万的大学毕业生,使本就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在城乡选择方面偏好大中城市,在地区选择上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这都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变得十分“困难”。

2.“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大学生就业难”只是表面现象,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个“伪问题”。首先从供给数量上看,虽然从**年开始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但20**年也仅为413万人,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5%;以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20**年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算,**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80.7%。我国即使按20**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故中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其次从就业需求上看,当前对大学生还有着旺盛的需求:一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资源还极度匮乏;三是仅仅看就业率并不能说明整个就业问题,因为,当前高校仅把签发就业协议和派遣证作为就业率的计算方法并不科学,还存在着不少大学生隐性就业(即就业单位没有解决户口但已经就业);还有部分大学生是自由职业者或自主创业,这些大学生实际上已就业,但由于不符合发放派遣证的条件,学校没把他们列入就业行列,这就导致了就业率缩水的情况。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可能把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夸大了。

以上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又各有道理。在笔者看来,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恰恰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尴尬困境:一方面,大学生总量不多但部分地区(如大中型城市)和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因在市场上“供给过量”找不着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打着“高薪”的灯笼却招聘不到满意的毕业生。这一尴尬困境体现的是中国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市场———政府———高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六、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1.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其次,短时间内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第三,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新晨

2.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阶段”,现在的大学生,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要比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专生还要多。因此,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靠、要”心理和“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就业心态;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同时注意提高自身能力,主动多方面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令人欣慰的是,“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中指出,有66.10%的学生月收入期望值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这一现象表明,目前大学生的高标准就业观念已经在改变。

3.市场:优化结构,协调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需要利用价格杠杆来协调劳动力资源(包括大学生)在各行业、部门间的分配,以此优化市场经济结构;同时,应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做好与高校、社会等的互动,如与学校“联合”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等,使各项资源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第一,人人将心比心。知道我招生的人几乎是每一个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工资是多少?有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每个帮老师招生的人都是为了钱去的吗?只要是与钱有关的大家就会毫不吝啬的放过你。我想,这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会和利益扯上关系,各自为了自己不同的目的,将心比心,勾心斗角。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是任何东西都是能用钱解决的。我们人生一辈子,很短暂,为了每个人不同的梦想,我们要做好多事。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很多东西是在无形中所获得和理解的。并不是用钱能买来的。就像我这次招生,把这当成一次锻炼的机会,扩宽自己的视野。尽管其中我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所获得的收获比那失去的会更有用,并将会影响我一辈子。从而我也更早的认识了这个社会的某些现象,为以后自己进入社会打下好的心理基础。我不敢说我比别人清高,我只希望大家不要把每件事由于利益扯上关系。

第二,高三老师的品德问题和高三学生的无知(这里我想说的只是一部分人)。在我招生的过程中,我真的为有些人感到悲哀。有些学校为了拉到更多的生源,不惜一切代价,贿赂毕业班的老师,要他们老师帮他们宣传。他们也不看看这个学校究竟怎么样,就给他们的学生瞎指点,有的几乎第一志愿填的都是同一所学校。我不敢说我们学校比别人好多少,但我能大胆的说,我们学校的品德要比你们好。敢问那些受贿的高三老师,你们的良心会受到谴责吗?这次选择有可能就决定别人一辈子的命运啊!想想那些高三的有些学生,难道老师所说的和所做的就真的那么正确吗?即便你们没出去认识世面,你们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啊!什么好,什么不好?为了自己的未来,你们总是有办法知道自己要读什么样的大学。学校并不在乎公办的就一定民办的好?钱多钱少的问题?我要看的是这个学校是不是国家承认的,有一定师资力量的,你能学到东西的学校。虽然大家都不懂,但我相信一个高三的毕业生能辨别一些是非。因此,我只能说部分高三老师品德有问题,部分高三学生很无知。

第三,矢志不渝的不离不弃,你一定能坚持到最后。我的同学都认为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往外跑的人,一周不出去一次就代表我不正常了。我自己也承认,的确如此,我不可能是个宅女。可没想到这次帮老师招生,一切不可能的都变了可能,我当场了名副其实的宅女。其实我来这里主要是帮老师招生的,不是来玩的,所以我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把老师交代的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因此,我就没那么有时间闲逛了,再说这里也没什么好逛的,也就天天呆在宾馆里。在这段时间里,我其实多次呆不下去了,心里有点烦恼,我为什么要这样?没办法,和姐姐经常聊天,我的心态才好些,不然,以我的性格,是真的呆不下去。也因此,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我觉得这就像我生命中的一个奇迹:我真的能这么安分的在一个地方呆这么久。所以,以后我做什么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常常放弃了。矢志不渝的不离不弃,我们大家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二)调查内容:

1、村民的家庭生活状况。

2、农村的教育情况。

3、农村医疗情况。

4、农村基层民主情况。

(三)调查范围:

1、被调查地域:梧州藤县太平镇

2、被调查对象;上述村落内11岁-60岁的村民。

(四)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04年7月10日--7月16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等。

调查阶段:2004年7月18日--7月23日,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04年8月1日--8月25日,资料汇总统计、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途径:

1、调查方式:以抽样调查、统计调查为主,结合实地考察。

2、调查人员:担任本次调查任务的是三下乡志愿者宣传组带队老师张帆及部分宣传组同学。

(六)问卷填写及回收情况:

在调查中除文化程度低者由调查员询问并填写问卷外,其他人群均由被调查者本人独立完成。在本次调查中,有效问卷144份。占全部问卷总数的72%。此外,重点访谈和实地观察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农民问题调查数据及现状描述

(一)农民的家庭生活情况

在问及现住房屋类型问题时,18%的村民居住在土坯房中,有18%的村民居住在瓦房中,有31.9%的人居住在平房中,有31%的人居住在楼房中。

在问及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时,5.2%的村民认为在经济上比较宽裕,29.8%的村民认为钱基本够用,36.5%的村民认为钱不太够花,28.5%的人认为经济上非常紧张。

在问及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时,1%的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个体经营收入,3%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基层干部收入,25%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出售农产品收入,69.4%的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

在外出打工的情况调查中,62%的村民在本地打工,38%的村民在外地打工。在本地打工的村民中,有12.9%的人不愿意再回到村里生活;而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中,则有21%的人表示不愿意再回到村里生活。

(二)农村教育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村民中,有55人只有小学及以下学历(其中有4名未成年人只读了小学,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67人具有初中学历,有16人具有高中/中专学历,有5人具有大专学历,只有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在问及学校乱收费现象时,13.9%的人表示学校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有21.5%的人表示学校有乱收费现象,但不多,有18.7%的人认为学校乱收费的现象极少,而33.3%的人表示学校没有乱收费现象。

在问及教育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时,其中有13.2%人表示能够负担得起,占家庭收入比例小,有42.4%的人表示能够负担,但占家庭收入比例大,而有36.1%的表示负担很重,需要借款读书。

在问及村民对待教育的态度时,有34%的人表示读书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幸福,赚钱是次要的,有52.1%的人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多读书才能多赚钱,而3.5%的人认为只要能赚钱,读不读书不重要。在如何处理孩子读书很好,但家里钱不够的问题上79.8%的人表示要借钱贷款供孩子读书,有9.3%的人愿意变卖东西供孩子读书,但也有10.9%的人表示只好让孩子退学。

(三)农村医疗情况

在问到“家里人生大病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上,有58.3%的人表示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病治好,但也有35.4%的人表示去附近的医院治疗,尽量少花钱,更有6.3%的人只用土法治治,实在怕花钱。

在问及是否有一年内接受过一次身体检查时,仅有一位村民接受过检查。

在问及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时,50.7%的人表示不知道,有32.6%的人表示知道该险种,但买不起,有13.9%的人表示想买,能卖,但不放心,仅有2.8%的人已经购买了医疗保险。

(四)农村基层民主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144位村民中,仅有12人(8.3%)知道村干部有几名。

对于村干部的产生方式,36.1%的人认为是由村民选举的,有43.1%的人认为是上级决定的,村民选举只是走形式,而20.8%的人不知道村干部是怎样产生的。

对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95.1%的人不了解。

在“你村有没有村务公开栏”问题中,有32.6%的人表示说有,但有43.1%的人表示说没有,还有24.3%的人不知道村里应当设置村务公开栏。

在“你村有没有民主理财小组”问题中,有9.7%的人表示说有,50.7%的人表示说没有,而39.6%的人说不知道村委应当设置民主理财小组。

在对村干部满意度的调查中,27.8%的人表示满意,25.7%的人表示比较满意,22.9%的人表示不满意,而23.6%的人表示无所谓满意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水平有待大步提高。

请看下列数:18%的村民居住在土坯房中,有18%的村民居住在瓦房中;36.5%的村民认为钱不太够花,28.5%的人认为经济上非常紧张;25%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出售农产品收入,69.4%的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打工,但政府没有建立相应的农村劳动力疏导体系,农民的外界信息较少,多数集中在本地,而本地的经济结构及就业容纳量与农民的打工需求之间的矛盾,直接使导致农民家庭收入不高。

(二)农村教育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所调查的村民中,有86.1%的人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村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这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教育消费负担过重。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调查显示,42.4%的人表示能够负担学费,但占家庭收入比例大,而有36.1%的表示负担很重,需要借款读书。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少。二是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教育乱收费现象。三是当地计生工作未落实到位,大部分家庭都有2个以上的孩子,在收入不见增长的前提下,教育所占的家庭收入比例越来越大。

第二是村民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正确。52.1%的人认为多读书才能多赚钱,而3.5%的人认为只要能赚钱,读不读书不重要。大多数人将教育与赚钱画上了等号,甚至认为金钱第一。当有了赚钱的途径,人们就不再重视教育,比如当孩子成年后就外出打工赚钱,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家里有大学生的家庭只占2.8%。

(三)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未落到实处。

大家都知道生病求医,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的医疗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当家人生大病时,有35.4%的人表示去附近的医院治疗,尽量少花钱,更有6.3%的人只用土法治治,实在怕花钱。因为村民收入不高,而药价虚高,医疗费用过高,所以导致农民大病看不起的情况出现;二是农村的医疗卫生体制不健全。在问及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时,50.7%的人表示不知道。如果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不健全,势必会导致农民医疗需求同医疗工作及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距离,会成为当地农民奔小康的瓶颈。

(四)村民自治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问题出在农民。从该部分的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出,仅有12人(8.3%)知道村干部有几名。有43.1%的人认为是村干部是上级决定的,村民选举只是走形式,而20.8%的人不知道村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对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竟然有95.1%的人不了解。这些数据体现出当地农民民主意识淡薄,对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够重视。有的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民主权利,更不清楚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而且相当多的农民对于体现他们基本民主权力的民主选举极为漠视,缺乏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

另一方面问题出在村官。调查显示,22.9%的人表示对村干部的工作不满意,而23.6%的人表示无所谓满意否。有43.1%的人表示说村里没有村务公开栏,还有24.3%的人不知道村里应当设置村务公开栏。有50.7%的人表示说村里没有民主理财小组,而39.6%的人说不知道村里应当设置民主理财小组。这些数据都体现出村干部工作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组织领导能力欠佳,没有按照组织法一一落实农村基层民主工作,村务公开等工作问题多多。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边远乡村的农民对于参与民主活动的观念比较淡漠,对民主的需求也处于较低的层次上。

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则由于其文化水平所限,与外界交流少,容易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左右和侵蚀,其民主观念比较淡薄,民主意志易于动摇。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广开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聚集,不仅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还可能成为农村地区的不安定因素。转移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一方面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第一要通过推进农村非农化,特别是加强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特征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一部分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第二要以小城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通过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第三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改善创业、就业和再就业环境。

另一方面做好配套服务,为农村人才搭平台、给政策、创环境。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打造市场配置平台,让农民有事干。鉴于实际情况,应着力采取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民向两广劳务市场转移。二是打造创业指导平台,让农民知道如何干。要坚持产业聚才、政策兴才的原则,放开各种限制,出台扶持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加大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充分激发农村人才的创业热情。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和劳务信息网络,促进农村人才有序流动。针对农村信息渠道窄、就业门路少的弱点,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和劳务信息网络,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核心在于教育。因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才有保障。当地的教育还应当完善下述几条。

第一,严格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坚决抵制乱收费现象。各学校的学杂费必须经过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或市、县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学校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并主动向社会公开。省、市、县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做好教育收费政策信息的沟通、传递工作,并督促学校建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及时开展收费公示工作。同时还要加大监察力度,抑制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乱收费行为。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存在适龄学生已经失学或正面临着失学的危险的情况。因此建议政府对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小学、初中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收杂费、课本费和校内服务性收费。由于学杂费减少给中小学带来的资金缺口,政府要拨出专项经费进行弥补。

第三,加强宣传,向农民灌输正确的教育意识。宣传途径有很多形式:可以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教育观念,通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或在走访家长时向学生家长灌输正确教育观念,也可以通过村广播、贴宣传标语、发宣传单等方式,加强教育观念的宣传。

(三)加强改革和监管,不断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水平。

一是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体制,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针对农村人民收入水平低,小病"不想"看、大病看不起和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的情况,建议着手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目标是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但工作开展情况不是很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让虚高的药价降下来。监管药品价格,政府要唱主角,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调整政府定价目录,重新制定并公布列入政府定价目录药品的价格;二在价格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抑制虚高价格;三是研究改进政府定价方式,进一步提高价格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四是推行医药价格明码标价制度,加强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

(四)培育农民民主意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进农村有序发展。

村民自治不仅加强了村委会班子建设,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素质,而且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然而,这里的民主自治工作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尚需进一步加强。

第一,加强民主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不是先天产生的,民主参政意识的提高,需要教育和引导。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宣传,致力于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法治观念,并动员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民主政治活动,使他们敢于参加村民自治机构的竞争和竞选,敢于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寒假的到来,使大家都异常兴奋。我想是对过年的渴望和对放假的喜悦吧!

有一个寒假到来了。不过各自的寒假安排定然是截然不同的。经过我的调查分析,我把它们分成这几类:1.自主完成作业类;2.被动完成作业类;3.拖拉完成作业类:4.已完成作业类。

从以上几类中,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还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习惯。那么,下面就请听听我的分析吧!

1.自主完成作业类

这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一到家就做作业,先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就有很多省出来的时间,可以进行安排。如走亲戚,看下学期的书,进行补习辅导。就这样的学生,我想他们的成绩肯定很好,而且自觉性也一定很高。

2.被动完成作业类

他们是在父母的强刑下做作业的。我认为,这样的作业质量,一定不是很好。由此可见,这类学生的自觉性不好。如果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我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但是一定不是很好吧!由我见来,这种教育方法,只能用一时,而不能持久性的用。在家里是效果好,可是到了学校,那可是说不准了。所以,学习就得靠自己,别人是帮不了得。

3.拖拉完成作业类

下面这类学生,大概是因为太兴奋了。回到家就完游戏,大电脑。家长对他们说可以做作业了。他们便搪塞:“马上好,马上好。”可是过了一会儿,还是不见他们做作业。据调查“他们等先玩够了,开心过了以后,才去做作业,有时侯是在要在去报到的前一个星期才做。这样的做法可对。太沉迷于电脑:1.会损害自己的眼睛,使得自己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2.有可能会使你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这可不是件好事呀!

4.已完成作业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