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居民小区合作治理调研报告范文

居民小区合作治理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05-31 08:20:08

居民小区合作治理调研报告

3号院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也是一个后单位小区。最近十年来,各相关主体为建设和谐小区做出各种努力,获得初步成果。小区三次引进物业管理公司,两次失败,最近一次终于获得成功,目前运行良好。业主委员会亦于今年九月选举成立。小区管理走上良性秩序。本调研报告围绕安全自治为中心对小区治理做一个简要回顾和总结,既向上级和为小区做出贡献的人们作一个汇报,又为今后该小区秩序和谐及社区管理创新提供借鉴。

一、小区基本情况

3号院居民小区属路街道西路社区。该小区原是大学家属区(与大学仅一墙之隔),始建于年,至年共建成住房29栋(占地面积约5.9万平方米),都是多层建筑,现有居民计846户(包括出租房113户),其中1-27栋住户大多为大学、水利科学研究院职工及家属,28栋和29栋一半是省司法厅职工及家属楼。单位制时期,3号院与大学保持着密切关系,小区公共事务主要由大学的工会和后勤处负责解决,居民可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福利资源及生活设施,因而对大学形成了高度的依赖性;至年住房制度改革,大学将小区住房转卖移交给居民个人之后逐步退出对小区公共事务的管理,3号院开始进入后单位时期,成为国家行政体系中基层治理的一个单元。年4月社区居委会成立,办公地点即在3号院,该小区事务改由居委会承担,大学只作为小区的共建单位协助小区管理。年市实行“撤居并居”工程,3号院被划入西路社区居委会管辖。年3号院进入了市政府针对老旧小区实施的“小区出新”计划,在政府专项资金补贴支持下,该小区在年先后完成了雨污分流、小区出新等整改工程,大大改善了小区的基础设施环境,随后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在年9月经选举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小区基本的组织体系得以初步健全,从此开创了小区管理专业化、组织化、有序化的新局面。

3号院小区具有后单位老旧居民小区的特性。该小区具有诸多有利因素,如小区居民同质性强、总体素质高、小区住户规模适中、小区院落封闭性强、离大学空间距离近、共建单位配合好等。该居民小区还有一些重要特点:一是居民小区。与机关、商业、企业、学校等小区相区别,该小区是居民集聚区。小区内除三个小商店和一个家政服务点以外,全部是居民住宅。二是老旧小区。与新型商品房居民小区相比,它是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居民住宅小区,小区规划不适应现代城区居民生活方式,小区内缺少文化体育设施、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车库等,小区空间拥挤,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后单位小区。后单位是相对于单位制和无单位归属而言,现有商品房新型小区,没有单位归属,由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不隶于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关,该小区属于后单位小区,是指与原所属单位仍然有多方面的联系。仅以该小区与大学的联系为例,直接关系方面来看,房屋维修基金仍由大学管理;大学仍然承担小区某些基础设施的维修,如小区道路、路灯、绿化、消防;退休职工福利关系、日常管理、文化体育活动等仍由大学提供有关设施及服务。若考虑文化因素,该小区职工思想观念等具有较浓厚的单位制遗留。

二、小区治理实践

3号院自建立之初,作为大学家属院至今天社区所属小区,从管理到治理全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家属区期间,自年至1999年。在此期间,尽管小区也开始属地化管理,街道及居委会参与进来,但主要由所属单位管理,小区属于大学的一部分,小区作为所属单位一部分进行管理,大学主要由校工会归口管理。第二个阶段是小区治理期间,自年开始至今。本文主要调研分析的是这个阶段,小区在行政划上属于地方政府,大学仅以“共建单位”名义参与小区部分工作,且并非占主导。

这个过程的真正起点时间是年。经住房制度改革后,小区内住房转卖给居民个人,小区内房产产权发生变更,住房个人拥有产权,个人可以自由支配房产。随之,大学基本上退出小区主要管理,而且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城市社区治理环境发生变化,小区治安、环境卫生、宠物管理、绿化、水电设施、居民服务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新问题新情况大量出现,自年以来,私家车大辐增加,小区治理不断提出新问题,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到目前为止,小区房产变更约占总数的15%,小区人口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大约经历了十一年时间。

通常来说,小区是社区的一部分,社区建设的内容与小区建设内容大体相当,它涉及多个方面,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计划生育等。3号小区治理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小区治安,其他主要有居民住房以外的事,如环境卫生、绿化、道路、消防设施、邻里关系等,可以归纳为小区居民居住环境。在小区治理过程中,主要是围绕能否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展开的。所以,这里讨论的,就是围绕引进物业管理公司为主线开展的小区治理,各相关主体做出种种努力,做了各种探索,到今天终于有一个好的阶段性绩效。

该小区治理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事件有:

1、引进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两次失败。小区在年实行住房私有化,开始向后单位时期转变,但居民受“单位制”影响还是希望能由大学将小区管理起来,大学虽已从社区事务中退出但为稳定教职工情绪、解决小区管理问题,以便将小区管理顺利移交给居委会,主动牵头策划实施了引进物业公司的尝试。大学工会通过多方调研后召开了小区楼栋长会议并在居民中发调查表征求意见,调查表回收70%,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居民不同意引进物业管理公司。为尊重民意,未能引进物业管理公司。

年上半年发生“”。“”期间,小区管理严格,小区秩序优良。在此期间,小区关闭一个大门,只剩下一个大门。为了既保持“”期间形成的良好秩序,又可利用机会,下半年,居委会再次将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提上议事日程,但还是因为完善物业管理配套设施的前期投入资金短缺和物业管理费问题不能与居民达成一致,第二次引进计划终究没有成功。

2、小区治安管理越来越难。在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失败的情况下,居民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小区环境,特别是小区治安环境。为此,居委会组织成立了“3号院安全自治领导小组”,实行门卫制度。在此过程中,仍然希望引进物业管理公司,但终究一直未能启动。实行门卫制度,每户每月交费5元,全年60元,用于聘请门卫管理人员的费用。实际施行情况表明,交费情况不好。每年除约三分之一住户主动交纳以外,还有三分之一住户经催交能够交纳,其他住户在居委会上门收交时有部分住户交费,但仍有许多住户因各种原因不交。门卫收缴率每年情况不同,总体上难度越来越大,收交率逐年下降。这种情况影响门卫管理开支,而且影响安全自治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到年,危机突出,安全自治管理领导小组几乎停止活动,被迫换届。经过努力,产生新的小组,改为“3号院安全自治管理小组”。年5月成立新一届小区安全自治管理小组以后,明确门卫管理、车辆管理和成立业主委员会三大目标,但实现情况不好,车辆管理和成立业委会两个目标基本无法实施,即使门卫管理也越来越难。

3、成功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和成立业委会。经过居委会和大学两位区人大代表连续三年提请区人大建议,终于年纳入市“小区出新”计划,年底开始实施雨污分流和“小区出新”工程,小区环境面貌一新。以此为契机,年12月17日物业管理公司入驻小区进行正规化物业管理,试用三个月后,小区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物业管理三年的正式合同。今年9月经选举成立业主委员会。

至此,小区治理取得积极成果,主要有:

第一,建立起小区组织体系。小区有序管理是组织化的过程,其前提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这一组织体系大体由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四位一体的组织所构成。该小区原有党组织、居委会,但多次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未能成功,多年来拟成立业委会也未能实现,所以,长期处于缺少基本组织要素,组织体系不完善的状态。这次顺利引进物业管理公司、选举成立业委会,实现小区治理主要组织完备,建构起相对完善的小区组织体系。一年来,各个组织之间相互配合,工作正常,能够及时解决小区出现的矛盾,小区治理正在有序推进,能够较好地组织居民小区参与,初步出现小区治理组织化。

第二,形成居民小区参与骨干力量。没有居民参与,不可能实现小区治理。居民是小区治理的基础力量,而居民参与是通过骨干力量实现的。居民小区参与骨干应是一个群体力量,大体有三个层次,包括第一层次的领袖人物,可称为小区领袖,他们是“出头的人”,愿意站出来担当第一把手,出任小区自治组织的负责人;第二层次是骨干成员,他们是小区自治组织的主要成员;第三层次是积极分子,他们是小区自治组织的成员和小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一般来说,小区不缺积极分子,甚至不缺骨干成员,最缺的是小区领袖。该小区存在着积极分子和骨干成员,但曾经出现过担任小区自治组织负责人断档。这次从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过渡到业主委员会,其中成功之处在于原安全自治管理小组组长、业委会筹备组组长到业主委员会主任易人,实现顺利过渡。这是保证小区组织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人才保证。

第三,明显改善小区治安环境。以前小区出现自行车、助力车、电动车、摩托车被盗,甚至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无序停放车辆严重,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入驻一年来,情况良好,运行正常,小区治安很好,其他方面也有序运行。年没有出现车辆盗窃案,仅发生两起失物事件。物业费收缴率达到75%以上。业委会工作情况亦正常开展。小区管理获得居民普遍满意。

第四,推进小区治理发展。这次小区出新后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成立,为后面小区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经小区出新后,小区基础设施、小区环境明显改善,能否维护小区出新成果,改变小区出新前治安问题较多,偷盗较严重、小区自治组织维持不下去、门卫费收不上来等问题,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经过一年来的运行,小区出新成果获得保持,小区其他工作正在推进。目前,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三者积极配合,梳理了小区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已做出安排,小区治理正在顺推进。

第五,积累小区治理经验。要主动争取上级党组织和政府关心支持小区建设,为小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小区治理过程中,要抓住机会积极推进小区治理向前推进;要发现和推动小区积极分子参与小区治理实践,发现小区领袖并发挥其领袖作用;积极宣传小区建设的理念和措施,向居民解释遇到问题的原因,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实践等。这些小区治理实践积累的小区治理和小区自治的经验,为小区今后治理乃至和谐小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社区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此外,还培育了小区治理和小区和谐文化,小区治理成果发挥了社会辐射影响力。

三、小区治理的经验

3号小区治理实践,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当然也有不足或教训可以总结。总结这些经验或教训,对于小区后续治理及对于其他小区治理都有参考价值。

1、用先进小区治理理念指导小区治理实践。党和政府关于社区建设的理念,应是小区治理实践的指导思想。同时要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社会建设与管理、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继承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3号小区治理实践中,离退休同志之所以积极参与小区自治活动,他们的理念和精神主要是时代培育形成的优良品德,包括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优良精神,她(他)们牺牲休息时间,不计报酬,忍受被人骂被人误解,做了大量对小区治理有益的工作,说明时代许多的优良品质和精神仍然值得发扬光大。事实上,这些优良品德和精神本身就是古今中外人类优良品德的组成部分,不会因时空变迁而失去意义。当然,小区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区,一定要按照规律办事,创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把小区治理好。3号小区治理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获得的小区治理知识将会产生更广泛的意义。

2、小区治理绩效是多元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小区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功劳,而是多种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多种力量,或者可以称为多元主体,小区成果是多种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大概是大家的共识。分析多元主体在小区建设的作用,探讨这种共同努力的规律,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纵观3号小区样本,主要小区主体有政府主体、社区自治组织主体、居民主体、物业管理主体、社会主体和专家主体。小区治理取得重要进展,是相关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绝不是某一主体或某几个主体努力的结果。就该小区治理而言,如果没有街道、区政府、区人大、区住建局等支持“小区出新”,如果没有街道及“两站一中心”直接主持下进行“小区出新”,没有社区居委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如果没有大学等共建单位的多种支持,如果没有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没有皓伟物业管理公司善于学习改进,如果没有一批小区骨干成员参与小区自治,……小区治理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3、小区治理行动要抓住时机和策略。小区治理成功与否有诸多因素,抓住时机并采取好的策略,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其中时机是客观的,抓住时机、采用策略是主观的、人为的。这次小区引进物质管理公司、成立业主委员会,运行效果较好,重要的契机是“小区出新”。“小区出新”改变小区破旧的面貌,同时给居民带来心情舒畅、对未来更好的期待。路街道、社区居委员会、安全自治管理小组及业主筹备小组、小区管理委员会都看到这是小区治理升级的有利时机,同心协力,做了大量征求意见、开会协商的工作,终于引进了物业管理公司和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在此期间,经统计,有关会议举行40余次,许多当事人经受了各种阻力考验。物业管理公司入驻初期,曾经出现曲折,物业管理公司与其他小区主体能够协商,终于在磨合过程中逐步实现各相关主体的和谐,共同为小区治理做出了贡献。比较之下,前面两次未能达到治理目标,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能够抓住机会。比较之下,越是到后来,困难越多,阻力越大,难度越大,而取得成功就在于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4、小区治理基本力量是发现培育和积累过程。小区治理的基本力量是多方面的,根据形成的规律来分,大体有四类。第一类是政府行政力量。主要有政府机构,主要指政府系列的机构和部门,如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即使是社区居委会,它不属于政府系列,但也是通过行政力量获取的小区治理力量。第二类是准政府行政力量。主要是共建单位,它们是通过相应的制度规定获取的小区治理力量。第三类是居民小区参与力量。这类力量需要通过发动获取小区治理力量。第四类是社会力量。这支力量有待公民社会建设,只有当公民社会(文化)发育到相应的程度,有了社区参与的公民文化和社会组织,才有可能。现阶段而言,社会力量还处于潜在状态。上述力量,第一、二类具有先致性,通过有关规定所赋予的,获得这些力量相对比较容易。最难的是第三类力量,即居民小区参与力量。这是有待发动、培育的力量。从小区治理实际需要来看,这是目前最需要、也是最缺的力量。这支力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参与度,包括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人数比率和参与小区治理活动的程度;二是居民中能否产生小区领袖、骨干和积极分子。从3号院小区治理实践看,这是一个发动、发现、动员和培育的过程。目前为止,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居委会完成的。她们出于实践理性,接受工作压力,能够主动去做,从原社区居委会到西路社区居委会几任主任和书记都做出了努力,而且取得了成果。

四、建构小区合作治理模式

社区建设是永恒主题。3号院小区治理取得积极成果,来之不易。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过去积累形成的,有些是新出现的,其中有些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小区治理是一个过程,远非一时一日一事能够完成的。现阶段,该小区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仍然十分困难。主要有:小区内停车位少,车辆管理中矛盾突出;消防设施陈旧、消防通道经常被占用,存在严重消防隐患;门口菜店占道经营,存在安全隐患,引起许多居民不满,缺乏化解办法;违章搭建现象时有出现,私自种菜影响环境,解决起来也有困难;建筑垃圾常常没有及时清运,影响环境卫生,也给居民造成不便;少数居民不交物业费,影响物业管理正常运行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矛盾,有待小区治理过程中逐步化解矛盾,实现和解。

保存小区治理的现有成果,化解上述存在的问题,仅仅是短期的目标。小区治理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社区治理的一部分。小区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小区自治,保证建成和谐小区,使居民有一个和谐幸福的生活小区。从该小区治理的实践和长远目标看,需要找到一个小区治理模式,力争在这个小区治理模式下,实现小区治理有序化。

根据理论研究和小区治理实践,拟建构小区合作治理模式。该小区治理模式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格局具体化。以中央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精神为基本精神,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管理格局为基本参照,将此模式具体化,找到适合小区治理模式。

第二,以合作治理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有关研究,中国已有三种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即行政型社会治理模式、合作型社区治理模式和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拟参照合作型社区治理模式。

第三,组织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

第四,提升小区参与组织化程度。

第五,加强培育小区治理文化。

致谢:大学社会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研究生参与3号小区治理工作,他们担任秘书工作、访谈、门卫值班、上门收门卫费等工作,并以小区治理为个例撰写硕士研究生论文,为小区治理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成果是本调研报告的重要参考,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项目支持: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社区管理创新研究”;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重点项目“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研究”);市区委组织部“中心城区社区组织建设研究”。

被举报文档标题:居民小区合作治理调研报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baogao/diaoyanbaogao/60203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