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用工短缺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企业用工短缺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05-28 09:56:48

企业用工短缺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用工的瓶颈问题,根据市委领导意见,从8月1日至8月10日,我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企业招工难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数据综合收集、座谈了解、入户调查等形式进行,重点调查了工业园、、、等地57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情况。现将调查情况与有关分析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企业用工短缺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我市也不例外。尽管市委、市政府和各地各部门为解决这一难题,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用工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壮大,影响了招商引资的进程,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我市企业用工短缺的表现

通过调查,发现我市企业用工短缺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五性”:

1、普遍性。这次调查走访的工业园、、、等四地的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和企业主都反映,现在企业用工普遍紧张,普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在调查的57家规模以上企业中,若实现满负荷,需15900人;现实际缺工2141人,占企业满负荷生产所需人数的13%。共有30家企业明显存在缺工现象,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3%;另外的27家企业也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只不过通过员工加班加点的办法缓解了用工紧张的矛盾。用工缺口较大的企业有5家,其中恒信达缺工400人、金士达缺工300人、宏大卫材缺工220人、新发塑料缺工200人、裕民塑料缺工200人,这五家企业共缺工1320人,占调查企业中总缺工人数的62%。

2、行业性。调查中发现,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缺工多,其他科技含量高一点的企业缺工少。缺工多的行业依次为无纺布加工、医用卫材、服装加工、纺织,其他行业如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行业缺工较少,而零售、宾馆服务等行业基本不缺人。本次调查的57家企业,涉及无纺布企业17家、纺织企业8家、卫材企业8家、服装企业3家、食品加工企业5家、机械制造企业7家、化工企业2家、建材企业2家、其他企业5家。在缺工的30家企业中,12家无纺布企业缺工835人,占调查缺工总数的39%;4家卫材企业缺工580人,占总数的27%;2家服装企业缺工440人,占总数的21%;5家纺织企业缺工154人,占总数的7%;3家机械制造企业缺工70人,占总数的3%;2家食品加工企业缺工40人,占总数的2%;2家其他企业缺工22人,占总数的1%。

3、季节性。调查中发现,我市企业用工不稳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开春前后、农忙时节缺工较为严重,其他时间缺工较少。在本次调查的57家企业13759人中,本地员工12967人,占94%;外地员工792人,占6%。我们在调查时,正值农忙季节,一些本地员工因抢收抢种回家忙农活,致使企业生产不能正常运转。如12家无纺布企业缺工835人,大都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走访座谈时,一些企业主都说,季节性缺工是一种暂时现象,农忙时节一过,员工就会再来上班,用工紧张的情况会有所缓解。

4、渐进性。调查中,企业反映,年以前,企业基本上不存在招工难的现象,年以后,由于各地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新招引企业的陆续投产和本地已有企业的发展、扩规,造成企业用工日益短缺,用工缺口不断加剧。如康寿公司新上服装生产线缺熟练车工200人,聚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缺生产工人80人,伟杰公司新上无纺布透气膜生产线需新招工人200人等,由于难以招收到生产人员,镇政府通过对各村下达招工任务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这在年以前是没有的现象。

5、两面性。从总体上看,本地企业用工短缺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发展不够的表现。这一问题具有两面性。坏的一方面是制约了企业当前的生产,但从好的一方面看,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如瑞鑫公司购进的一台热合机,相当于50—60名工人手工操作;金士达公司历年来购进的20台纱布折叠机,每台相当于20—30名工人手工操作,今年又投资212万元从德国引进消毒包装机等等。同时,国家正在用退税政策调整、国税抵扣技改投入等手段刺激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

(二)我市企业用工短缺的特点

我市企业用工短缺出现了三个转变:

1、由技能型工种招工难向熟练型工种招工难转变。过去,我市熟练工较为充裕,技术工较为紧缺,而目前,车工、钳工、焊工等技能型工种缺工较少,而熟练缝纫工、挡车工、无纺布折叠工等工种大量缺员。本次企业缺工的2141人中,熟练工1766人,占82%;技术工375人,占18%。由于招不到工,不少企业不敢大胆接单,如永信包装,满负荷生产需60人,现仅有25人,企业因员工队伍不稳定、招不到人等原因而不敢扩大规模,连本镇的一些订单都不敢接、不能接。

2、由招工难向留人难转变。前段企业招工困难,现在留人更困难,陷入“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困境。如汽车,今年1—7月招工242人,其中年初在“全市年春季招工洽谈会”招工59人,市劳动力市场为其招工50人,工业园为其招工103人,企业自主招工30人;而1—7月员工流失260人;现有职工150人,缺工30人。又如,市劳动就业局今年4月份在县为华新水泥公司招27人,现仅有1人在该厂工作,流失26人。

3、由企业选择员工向员工选择企业转变。年以前,我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导方是用人单位,现在这一局面已经发生转变。过去都是企业选择员工,每家企业招工,基本上是一个岗位有几个、十几个甚至更多求职者来竞聘,而现在,企业招聘信息后,应聘者廖廖无几,许多企业不得不安排大量人力、物力,或下乡、下村,或远赴外地招人,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如公司刚落户我市时,每招100名员工,就会有300多人前来应聘,而现在招工较为困难,一开年企业就要到我市边远乡镇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招工。金仕达、亲亲食品也是这样。

二、我市企业用工短缺原因透析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市企业用工短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色决定了我市企业必然用工短缺。我市企业主要以纺织服装、无纺布卫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等五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板块为主,这种产业结构在早期保障充分就业、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其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的先天不足和本身固有的特点客观上也导致了用工难。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总量大。五大板块共有规模企业180多家,需员工10.5万人,基本上占到全市企业员工人数的53%。我市虽然是人口大市,但也是一座外向型城市,人喜欢在外创业,每年都有近20万人外出打工,留下来可供企业使用的劳动力极为有限。据有关部门统计,年底,我市共有劳动力79万人,但实际可供企业使用的劳动力只有24万人。而随着近年来大力度招商引资,企业数量大增,工人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全市企业仅需就业人员20万人,年,全市企业则需就业人员25万人,需工量基本上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递增,预计以后需工量增幅会更大。在劳动力总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供需出现了矛盾,企业用工难就不可避免。我们这次调查统计的五大板块企业共缺员工2049人,占缺工总数的96%。二是劳动者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同和归宿感不强,进而对企业缺乏应有的忠诚度。五大板块科技含量普遍不高,比如无纺布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不需要技术。新发公司的老板讲,即使是刚进厂的职工,经过半天的培训,也可以上一线进行生产。对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很多员工都不想把他作为终身职业,只是作为一种临时就业办法。可以说,这些产业自身缺乏吸引力是用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竞争劳动力的优势。我们的五大板块,基本上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利润低??成本,因而在吸引员工上缺乏竞争优势。宏祥无纺布厂的老板讲,今年国家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平均12%下调到现在的平均8%,如果再增加职工工资,企业就会亏本。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不稳定。阿卜沃德食品公司的一名一线工人说,去年上半年,由于公司订单多、订单大,日夜生产,赶产量,她最高一个月曾拿到过1200多元,今年公司订单不充足,工厂就时常放假,她平均每月只能拿四五百元。由于员工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因此只好走人。

2、用工理念滞后和企业生产生活条件简陋是用工难的直接原因。一是少数企业不注意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凡是用工难的企业,生产、生活都较为落后,凡是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企业,用工难问题都不突出。亲亲集团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约需员工450人,但用工问题并不突出,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们管理非常到位。他们在职工工龄每满6个月,就增加20元,满2年增加120元。每年7-9月高温季节,都要给职工发90元的降温费。在春节放假时,发2个月的工资和300元的路费。职工月平均工资大都是1000元左右。平时还搞一些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凝聚人心。招来395名女工,他们从不拖欠职工工资,还包食宿、包往返车票,出全勤的每月发补助,职工流失率不到1%。金仕达公司每年对生产能手实行重奖,一等奖奖电动车、二等奖奖手机、三等奖奖生产用品。与此相反,那些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企业,即使招进了工人,也很难留住。市劳动就业局到给市呢绒厂招了22名工人,不到一个月,走了20个,员工都说,工资低,而且我们觉得在这里工作没意思。二是部分企业用工观念落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企业数量的增加,用工市场已由供方向需方转变,员工选择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大。而有些企业家仍停留在以前那种劳动力低成本无限供给的思维定势中,一味在年龄、性别、学历、经历等方面抬高门槛,用工难再所难免。城区一家服装厂,招收200名缝纫工,要求年龄在18-25周岁以内,女性,有工作经验,招聘会赶了几场,结果只招了30多人。旺旺集团的一位老总讲,他们在出现招工难苗头以后,马上调整策略,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适当放宽,所以旺旺集团尽管也感觉用工紧张,但基本没有影响正常生产。粗略估计,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企业在用工上人为设限,存在“重女轻男”、避“中”就“青”的现象。三是一些老板思想观念错误。有的老板认为,职工来我这里打工,就是端我的饭碗,赚我的钱,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不能摆正职工和企业的关系,因而工作环境差,住宿条件简陋,也不想办法去改善。我们在调查时,听镇里一位负责人介绍,前几天,气温高达37℃,该镇聚园公司老板为节约电费,也不给职工开空调。这家企业员工来一批走一批,一直不能正常生产。四是有的老板政策观念不强。少数企业老板政策观念不强,只顾眼前利益,舍不得投入,不给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这次调查的57家企业共有员工13759人,但仅有4332人办理了养老保险、2932人办理了工伤保险、2044人办理了医疗保险,分别占应保人数的31.5%、21.3%、14.9%。同时,一些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接受劳动部门的监管,有时侵害职工权益,使许多劳动者心存顾虑,不愿到企业工作。

3、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加剧了用工难。一是劳动力市场规模不大,功能滞后。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所属的市劳动力市场,是我市企业和求职者交流的重要平台,但规模太小,接待能力十分有限,仅能容纳80人同时求职,根本不能承办大型招聘会。年,在市劳动力市场举行了一场招聘会,由于位置太小,企业把摊位都摆到了马路上,影响了交通秩序。二是供求信息不畅。我们连续五年在市政广场举行春季劳务交流大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但远不能适应畅通供求信息的需要。市劳动保障部门曾建立了一个市镇村三级劳动力资源库,搭建企业、政府和劳动者相互交流信息的网络平台,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有效运行,造成企业空岗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不及时,对接不上。三是职业技能培训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培训力度不大,而且培训内容单一化、趋同化,针对性不强,与我市产业结构需工脱节。去年,全市共培训员工1.8万人,其中培训电脑8000人、文秘800人、机械工1200人,缝纫工1000人,企业需要的没培训,培训了的企业又不需要。同时,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培训也是薄弱环节。四是政策服务环境不优。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后,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孩子上学难,遇到企业恶意拖欠工资等行为,劳动执法遇到阻力较大,不能较好地维护农民工权益,农民对进城务工有顾虑,导致用工难。

4、劳动者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适应是用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岗位技能差。今年初,天轮机械公司招聘90名机械工,但符合条件应聘的很少,公司不得不招学徒工培训,为保证用人需要,公司还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办班,组织40人到高校充电。据统计,全市目前缺机械工280人,缺缝纫工5000人。二是缺乏职业道德。亲亲集团一名女职工下班时,准备将生产的果冻带回家,被企业管理人员发现后,以跳楼相威胁。三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现在企业打工的年轻人当中,很多都是八十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养尊处优,实际工作中怕苦怕累,眼高手低。我们在联亮纺织等企业调查时,很多年轻人表示,宁愿到商场、超市等相对轻闲的行业每个月拿400-500元,也不愿到企业加班加点,每月拿1000元。四是择业观念不正确。一些年轻人爱面子,认为去发达地区、大城市、大企业打工很有面子,在本地打工没面子,即使外出打工待遇差别不大,也舍近求远。

三、对策建议

经过调研,我们感觉到,各地各部门都比较重视劳动就业工作,为劳动就业双方做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破解当前的“招工难”问题,必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结合实际,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1、强化就业服务,为就业双方创造条件。一是层层强化招工责任,建立健全招工的激励机制。要宣传和借鉴工业园在招工上强化本地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作法。今年初,工业园为服务中心下达了为企业直接招工800人的任务,并与中心工作人员工资资金挂钩结账。目前,服务中心已为企业直接招工780人,全年可突破1000人,届时,工业园将兑现5万元的奖金。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乡镇、村(居)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及时采集本地闲散劳动力和企业缺工情况,逐级上报,然后由劳动部门对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另一方面,建设“市劳动力信息市场网站”,把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缺工情况在网上进行公布,同时通过报纸、电视、广告等形式,就业和招工信息,形成信息采集、传递与交流、反馈的信息网络体系,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供求信息。三是进一步改扩建我市劳动力市场。尽管今年我市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完善,但离市场需要的标准还很远。建议市委市政府借鉴等地经验,拨出专项资金扩建我市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真正达到“三化”的要求,方便就业双方常年、定点、直接接触,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成为供需双方最迅捷、最可靠的交换场所。四是发展农村松散型劳务关系。目前,无纺布企业出现了将散活委托给农户分散给加工的现象,较好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要鼓励工业企业把散活往农村延伸,向农户延伸,这样既能缓解用工短缺的问题,又有助于农民增收。五是发展跨地区的劳务合作。依托市就业中心,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设置定点窗口,为企业和外来工架起就业桥梁;做好外来工流动就业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开展“以工带工”的招工形式,鼓励他们带更多的同乡来我市就业。六是加强劳动监察。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增强经营者依法用工的意识,提高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认识;要以劳动合同管理、工资发放等为重点,加强劳动用工年检和日常巡查工作,形成强有力的劳动保障监管机制,及时预防和处理违法行为。

2、改善务工环境,吸引留住更多人才。“人”在上,是为“企”。员工是活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一是建立合理的劳动报酬机制。借鉴各地同行业的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工资报酬,并适时适度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严格守信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实行人性化管理。签订规范劳动合同,缩短用工时间,关心员工的生活冷暖,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他们必须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工作业绩突出、管理能力强的员工适时提拔,为达到一定年限、事业心强的员工办理“五险”,形成人人关心企业发展,自觉为企业尽心竭力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以优厚待遇吸引人,人文关怀感动人,激励机制留住人。亲亲、联亮等公司每年组织被评为业务标兵的员工外出旅游,对子女考上大学的员工进行奖励,对生活困难的员工进行帮扶,吸引和留住了大批员工。难怪这些公司负责生产的主管说:“并不缺工,缺少的是用工的环境。”

3、完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集团总裁说过:“没有培训的员工是负债,培训过的员工是资产。”必须重视培养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自主培训。企业应根据自身用工需求,采取“企业+学校(基地)”的模式,定单定向培训;可以通过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的办法,自主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熟练工。二是通过整合劳动力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培训资源,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充分依托职业学校和劳动就业部门,围绕我市产业结构的特点,长年开办缝纫班、机械班等,切实解决熟练工短缺的问题,形成优势互补的培训输送机制。三是改变过去培训内容单一的做法,除注重技术方面的培训外,还要加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劳动纪律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天轮机械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通过聘请地大老师进厂讲课,组织学员进校学习的灵活方式,联合开办本科班,学员只需负担20%的费用,四年之后,就可以拿到本科文凭。去年一期有21名学员,今年二期达到30名,有效解决了技术工短缺的问题,同时也稳定了员工队伍。

4、降低就业门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很多企业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理想”的人;很多求职者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要引导企业根据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适时调整劳动力培训和使用计划,适当降低招工上的性别、年龄、地域等标准,同时要引导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青年更新就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及时了解市场行情,避免出现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提高就业成功率。要对本地劳动力倡导“务工何必行千里,家乡务工兼顾家”的新理念,引导广大外出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本地企业务工。外婆家公司需要大量的季节性工人,但他们对求职者不设限,除招聘大量本地员工外,每年吸引、、、州等地近400名季节性工人进厂务工。

5、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上档升级。当前,我市工业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大、科技含量低、盈利能力不强,属于低效益的产业模式,劳动力供应充足且成本低廉是这种模式得以迅速发展的前提。针对目前普遍出现劳动力用工紧缺的现状,在今后的项目招商中,我市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引进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名牌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提高我市知名度,吸引各方求职者。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现有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使企业真正走上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企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发展之路,完成劳动力资本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根本转变,避免劳动力短缺进一步加剧的情况。目前,我市有几家规模较大的无纺布企业陆续引进新设备,用机械代替人员,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

6、组建行业协会,提供业主交流平台。我市按照“轻结构”的产业定位,形成了纺织、服装、无纺布和医用卫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五大板块,培养了一批企业业主。但大多数企业业主在市场形势的掌控、管理企业的经验、企业文化的营造、政策法规的把握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的地方,有的在对待员工上短期行为严重,既不愿与员工分享利润,又不愿加大投入,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的甚至把为员工办理社保等作为恩赐,造成员工随招随走,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甚至影响了本行业的形象。镇曾经组建过无纺布行业协会,该协会在统一产品价格、统一用工政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该协会的作用逐渐弱化。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建立一个企业家相互交流、互动补短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每年定期开展交流、讲座、洽谈等活动,推进企业间经营管理、招人留人、技术信息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共同研究新型经营模式,创建连锁品牌。进一步促进企业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实现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断强化本行业的整体实力。

被举报文档标题:企业用工短缺现状调研报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baogao/diaoyanbaogao/60152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