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05-17 10:58:05

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中央关于“县域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要求的落实情况,近日,我们对县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金融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机构及体系建设情况

近两年来,县金融部门在县委、县政府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了针对“三农”、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并存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金融营业网点80个,金融从业人员921人。其中:工、农、中、建4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共设有营业网点25个;政策性银行网点1个。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年央行发行专项票据4366万元,用于置换不良资产,20年3月按期实现央票兑付,20年启动农合行组建进程,今年6月29日县农村信用联社正式改制为县农村合作银行,拥有营业网点30个,5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59亿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县支行年4月挂牌成立,网点发展到21个,正式结束了“只存不贷”的历史,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87亿元,贷款业务有序推进,各项贷款余额9490万元;市商业银行于年7月在县设立分支机构,7月末存款余额为16827万元,各项贷款4746万元。我们还相继设立了两家“只贷不存”的金融机构,年12月促成美国花旗银行在我国开设的首家贷款公司——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700万元人民币。年12月,县宏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开门营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7月末两家贷款公司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442万元和3100万元。组建了1家民营担保公司——县民生担保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实有担保资金3200万元,近两年累计为263家企业担保贷款4.6亿元。

(二)县辖金融存、贷款情况

近两年来,全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以优化增量、促进调整、规范创新、深化改革、互动互赢为目标;以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品种为手段,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资产、负债业务得了较快增长,信贷结构、投向及质量逐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各项存款持续增加,增长平稳。年各项存款余额89.7亿元,比上年净增19.3亿元,增长27.4%。年各项存款余额1.7亿元,比年净增18.7亿元,增长20.84%。两相比较,各项存款增长额和增幅分别下降6000万元和6.56个百分点,存款增长虽有波动,但总体增长平稳,今年头7个月增加了13.1亿元,余额达到122.8亿元,增长11.9%,与、年同期相比增幅加大0.4%。各项存款居市第一位,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强大的资金来源。

2、各项贷款放量增长,增幅超历史。年各金融机构积极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4.6亿元,比年增加6.17亿元,增幅21.7%,创历史新高。今年前7月各项贷款新增6.5亿元,增长18.78%,余额达到了41.1亿元。这还不包括花旗和宏泰两家贷款公司的信贷投放,花旗信贷20年贷款余额为3000万元,今年1至7又新增贷款442万元。宏泰贷款公司自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不到8个月时间贷款余额就达到了3100万元。加上上述两家贷款公司的贷款,县7月末实际贷款余额达到了41.8亿,在市排名第二。

3、信贷结构逐步优化,票据融资占比增大。一方面信贷结构出现较大变化,表现为:短期贷款占比降低,年短期贷款余额为2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75.37%,比年减少了9.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比增加,年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4亿元,占比15.6%,比年增加6.9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3.1亿元,占比9.03%,比年增加2.58个百分点。最大票据融资额出现在年4月分,余额达到创记录的7.9亿元,占比也一度达到23%。信贷结构的变化,表明金融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同时,配合中央及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另一方面信贷投向趋于均衡,20年全年累计投放贷款32.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4.65亿元,农业贷款9.45亿元,个体私营企业贷款3.57亿元,票据融资(贴现)10.5亿元,占全年贷款投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13%、28.72%、10.85%和31.9%。增幅与年相比,工业贷款增加2.%,农业贷款减少了9.7%,个体私营企业贷款增加1.78%,票据融资增加2.1%。

4、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扩大,资金上存量有所减少。年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全年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仅为1.88%,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导下,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33%,今年7月末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49.6%。这表明县金融机构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较好地落实了国家货币政策,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虽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但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加大,发展势头良好。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近两年来,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县域经济金融经历了危机暴发、蔓延、见底、复苏的全过程,其间国家货币政策也由年上半年的“从紧”转变为年4季度的“适度宽松”,再到今年的信贷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并重。可以说,近两年,县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首要目标是“保稳定、保增长、保巩固、保提高”,在此过程中,重点围绕四个方面来开展:

(一)拓展信贷产品线

县的县情决定了金融主要扶持对象就是中小企业和“三农”。近两年来,为了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难的问题,我们积极开展了信贷产品创新,延长信贷产品线。全县各金融机构通过自主创新、借鉴引进,推广应用了林权抵押贷款、渔池经营权抵押贷款、仓单(仓货)质押贷款、法人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商业门店抵押贷款、汽车营运及消费贷款、农户共同风险基金担保项下的小额农户联保贷款、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大量切合本地实际的信贷产品。如:林权抵押贷款,以森林资源作为抵押,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短缺而发放的担保贷款,扩展了原有贷款用途;仓单质押贷款是针对棉花购销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依托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开办的,由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指定交割库、农发行三方共管的棉花仓单质押信贷业务,该贷款产品现已在全省推广应用;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贷款是年由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信社共同推出的,专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支持的财政贴息信用贷款。目前县各金融机构正在运用的信贷产品有98种,这些信贷产品较好地满足了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贷款主体的资金需求。其中仅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贷款年就发放了4000多万元,财政贴息70余万元,惠及800多户创业者。

(二)创新服务模式

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上,首推农行创立的支农模式,被农总行誉为信贷支农的“模式”。具体由以政府为依托的“银行+政府+企业到农户”、以协会为纽带的“银行+协会+会员到农户”和以信息员为平台的“银行+网点+信息员到农户”等三种模式组成,年市政府在农行组织召开了有全市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隆重推介支农模式。营销模式的推出,对强化县农业基础地位起到很好支撑作用。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客户分散、弱势金融需求量小、抵押物品缺乏、经营风险较高、管理成本过大”的实际,为了强化风险管理。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还探索实施了以“五包、三保”、“四包一挂钩”的风险管理新模式,较好地控制和防范了信贷风险。

(三)延伸服务范围

一是业务范围向乡镇延伸,花旗信贷和宏泰小额贷款公司将业务范围逐步由县城延伸到周边乡镇,邮政储蓄银行依托遍布全县各乡镇的21个网点办理存取款、资金汇划和信贷业务;二是支付结算向乡镇延伸,有45个农村网点加入到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全县共设置安装各类支付机具2769台(部),其中ATM机72台、POS机430台、商易通227台、转账电话2042部,结算机具遍及全县16个乡镇、村组;三是银行卡服务向乡镇延伸,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92.7万张,其中发行惠农卡12.8万张,覆盖率达全县乡镇农户17.68万户的72.4%。全县累计持卡消费1.25亿元。

(四)健全服务机构

一方面引入信贷专营机构,如从年起,县先后引进设立了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县宏泰小额贷款公司和市商业银行县支行,充分发挥他们管理新颖、经营灵活的优势,专为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和个人服务;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信贷专营部门,对服务进行细分。如县信用社设立了公司客户部和个人客户部,县农行分设了法人客户中心、个贷中心和“三农”服务中心,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实行分工负责、集约经营。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项政策手段的出台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金融也获得了发展良机,各项金融指标较两年前都有了较大进步,并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由于受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体制与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金融发展仍然面临一此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金融服务经济的功效有待进一步发挥。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中、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基本退出了农村市场,3行贷款余额合计仅为5.47亿元,而县域金融服务的重点恰恰就在农村,“三农”和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逐步占居主流位置。二是信贷资金分配不合理,存贷比严重失调。大部分资金都上存到上级行,致使县域经济发展严重贫血。三是信贷产品设计不合理。在县域经济体系中,企业单位和个人投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单位和个人没有参与货币市场交易,除了向银行申请贷款支持、把资金存入银行几乎没有别的渠道。而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市场的信贷品种相对缺乏,准入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常常遭遇“贷款难”。四是县级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居民由于对未来的收支不能预见,加上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较窄,居民存款一直呈大幅增长趋势,贷款增长缓慢,存贷差距大,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

2、信用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信贷投放的平台不够扎实。一是征信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不健全。目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积累的贷款客户资料数量偏少,不能适应信贷征信体系创建的需要。尤其是个人和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在非银行信息采集上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二是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制约了信贷投放。随着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防范风险意识的增强,贷款手续也逐渐严格,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保证贷款成为主流。由于县域企业全部为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可用资产少,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资金缺乏,规模小,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三是缺乏有效保全信贷资产的法律支撑平台。金融机构在诉诸法律后,虽然是打赢了官司却输了钱,有时虽然得到一些强制执行的实物,但因无法变现,等于一堆废物。

3、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及管理机制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不突出。一是受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的影响。基层商业银行只有贷款推荐权,而缺乏贷款决策权。二是贷款投向集中。投资方向和重点描准几家明星企业,造成贷款投量集中,投向扎堆的现象。在此投资理念的影响下,基层行上报的项目如不属其上级确定的投放取向,很难获得核准。三是商业银行趋利性与货币政策社会性的矛盾,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就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盈利的最大化,使自己的信贷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政策性的、公益性的项目,比如下岗失业贷款、助学贷款业务兴趣不大,不愿作为。

(二)几点建议

1、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健全信贷资产保全法规。一是要切实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增强全民信用观念。二是要搞好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的建设。政府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积极帮助金融机构落实债权,盘活资金。要对逃废债务的行为严厉打击,营造一个清正、公平、安全的投资环境。其次要搞好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增强企业和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身信用度,以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从而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四是健全中小企业和社会个人征信系统,以适应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需要,降低风险程度。

2、国有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经营思路,制订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实施意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商业银行要改变现有的贷款审批管理体制,扩大县级行授权授信额度,避免“一刀切”式的权力上收。对县级机构应尽量安排与其组织存款能力相匹配的贷款总量,实行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努力提高存款与信贷投入的比例,力争使存贷比达到50%。

3、加速建立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促进县域金融健康发展。一是加强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做到信息共享。多举办金融联席会、银企对接会和信贷政策、项目推介会。将上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着眼点,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高效农业的比重,提高农业经营集约程度,增大农产品的批量,为信贷资金的合理投放奠定市场基础。另一方面要抓好中小企业结构调整。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改制,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提高其科技含量,组建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促使产业规模化。三是政府对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有功的金融机构实施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信用等级评定及中小企业担保机制。

被举报文档标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情况调研报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baogao/diaoyanbaogao/60049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