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

案例教学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物流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特别是从物流学,物流专业涉及的各环节学科,比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配送管理、流通加工管理、包装管理及物流信息管理等体系庞大,相关相联、融会贯通。因而,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在师资、教案、课程设计等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转化为课堂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流案例教材的选择上。与其它教材不同,物流案例教材的内容全部是案例,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鲜明的教学目的性所谓物流案例通常情况下是适应教学需要而编写和采用的,有些物流案例教材属于配套案例教材。它的特点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紧密,教学实用性较强,通过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开发自学的能力。

1.2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物流教材以理论知识见长,同时也将一些案例分析穿插在相关内容中;有的物流教材以案例分析见长,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个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辨析市场、环境的能力。

1.3高度临摹性案例教材的编著者通过调查研究企事业单位物流管理实际状况,进一步编写相应的物流管理案例,这些编著者通常情况下是实际部门的从业人员或相关案例的当事人,因此案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客观性。为了保密,同时提升案例的效果,案例中的企业名称、数据等带有虚拟性、掩饰性,甚至做了必要的处理,但是,案例的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管理实践。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对案例中的疑问、缺陷和问题等进行摹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透过物流管理的现象,迫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加工信息和判断决策的能力。

2物流案例教材对物流案例教学的影响

①对于物流案例教材来说,本身就是描述物流企业运作或企业物流运作,教材中选用的案例往往来源于国内外真实的企业,而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受研究的角度不同,以及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使得每位分析者做出的分析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所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根本不存在标准答案,这就对学生提出挑战,希望他们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得出答案。②在物流案例教材中,选择的案例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在教材学习前、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和掌握有关物流方面的知识、理念与理论。③物流案例教材的类型不同,对学生分析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物流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篇幅长短,可以分为短篇、中篇、长篇和大型物流案例,这就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传载形式为标准,可分为书写物流案例、情景仿真物流案例等,这可以帮助学生将来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需要学校提供很好的教学设施、设备;根据物流活动内容和性质为标准,可分为物流规划案例、物流运作案例、物流决策案例、物流评价案例等,这就考察学生的具体管理知识怎样更好的应用于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每个物流环节微观知识的把握程度。④物流案例教材中使用方法不同,对学生最终判断、决策影响也不同。

实际上,案例教学方法详细介绍了教师、学生都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案例进行课堂学习。对有关分析工具能够熟练地掌握,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由于每种分析工具的使用存在差异性,同时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灵活运用工具很关键,这些工具对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案例撰写标准如何进行统一,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有些案例在编写过程中,侧重“问题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所有的案例在面临方案抉择时,需要予以强调和讨论,而对于事件过程的叙述,则没有对其格式进行详细的规定。这一点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在制作物流案例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教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需要予以重点考虑,以核心问题为线索和准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同的案例进行串连,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案例教学特色。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物流案例,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考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制作合适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案例教学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案例教学思想,掌握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技巧,让案例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运用。

3物流案例教学结合物流案例教材改进的思路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提升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之举诚如季卫东先生所言,“法学教育不仅要致力于法律技艺的培训,而且要着重陶冶远见卓识和法律精神。这就需要认识到工科强校的某些不足之处以及法科的特征,通过各种方式弘扬人文主义理念,形成认真探讨基本原则、价值范畴以及正义观的博雅氛围。”因此在理工主宰、人文欠佳的工科院校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理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法律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确是工科院校法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5]就此而言,案例教学的引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还包括模拟法庭、法院旁听、诊所式教学和媒体教学等。对于法科学生来讲,这些教学形式固然可以使他们从法律人的专业角度获得知识的升华和应用,从中探寻辩论的魅力和职业的神圣感,而对于面向非法科学生所开展的法学双学位教学和法学选修课来讲,案例教学特别是模拟法庭、法院旁听,则使这些与主要与机械、工程和技艺打交道的学生得以在法庭特定氛围的感染下直面正义、公平、价值等话题的探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为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产生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而相比于专门的政法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工科院校的法学院系无论在图书资料、师资水平,还是在学生基础、校园法学文化氛围等方面均无法与之抗衡。故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欲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培养出被社会接纳的法学人才,就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因为法律与机械以及工程学之间其实存在的千丝万缕联系,法律事实上就是个人维护合法利益的操作规程,是处理和解决各种纠纷的技能,这注定法律专业与其说是一门科学,毋宁说是一种工艺。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增强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工科院校法学院系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从而不断获得发展的的重要手段。综上,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应引入案例教学法,而且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案例教学法上存在比专门政法院校、综合性院校的法学院系更为迫切的需要。

二、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

由于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目前很多工科院校都将其贯彻于法学教学之中,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案例教学应有功能的发挥,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一)重形式而轻效果在一些工科院校,开展法学案例教学成为对外宣传、彰显创新的有力依据,是否采用案例教学还被作为教学考评的一个量化项目,受此影响,法学案例教学异化为“追赶潮流”之举。然而这种对形式的过分注重,却隐藏着对法学案例教学实际效果的忽略。比如,案例教学沦为变相的案例讲授,教师依然是主导,从案例选择、问题设置到结论得出仍受控于教师的指挥,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只不过是从“听讲课”变成了“听案例”。尤其是部分教师不注重典型案例和真实案例的选择,往往将“格式化”后的虚构案例引入讨论,这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无法用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所学,案例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不适应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特殊需要前已述及,工科院校的法学欲求得生存、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优势,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旨在检验法律职业技能,赋予法律实务工作“市场准入”资格的司法考试就理所当然成为众多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重头戏,司法考试的过关率也被视为评价法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很多工科院校的案例教学却并未很好回应司法考试的现实要求,更多关注学生对抽象法学理论的理解,其存在的价值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而非综合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极易导致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一旦面对司法考试中纷繁复杂的案例情形便不知所措,所以虽名曰“案例教学”,但实际上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需要,显然是一种失败的案例教学。

(三)不利于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体现了教育对社会需要和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的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就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不少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却与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背道而驰。教师往往在案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只需在教师事先安排的思路“诱导”下,对格式化后的“平板型”案例展开定向分析、思考。而且,该过程以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为大前提,学生按照三段论式推理,结合案例给出的小前提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不难发现,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和关系纵横交错、事实纷繁复杂的真实案例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将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作为推理的大前提,实际上也消解了学生主动挑战主流观点或法律条文中可能存在缺陷的热情,抹杀了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工科院校实施法学案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思路

(一)基本理念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之所以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正确理念的缺失,或者说“法学案例教学究竟应当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所以才会出现诸如案例教学沦为案例讲授,案例教学与工科院校法学教学需要相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法学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培养学生应用法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法学案例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因此这就决定了法学案例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把是否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作为判断法学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唯此,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法学案例教学的功能才能得到良好发挥。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培养学生熟练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早在上个世纪,我国领导人就曾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本要求实事求是,会计学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一定要学会如何将理论和实践合理地结合起来。而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正好可以把学生很好地引入社会实践当中去,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想要获得知识,就必须自己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一角色的调整足以改变以前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只有将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自己探究出的知识成果又能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个人认为,为了使会计教学的目标更好实现,必须对以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根本在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角色转变成在被需要的时候的积极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团队的力量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好奇心和兴趣的推动下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整天等老师的讲解和笔记,强迫自己凭脑力消化掉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在没有来自教师的外力帮助下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学习能力也因此提高。有一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入授之以渔”不就是这个意思么。总所周知,“制度”和“准则”是随着现实的客观形势变化而随之改变的,会计也不外乎如此,只有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2.案例教学方式引入到会计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2.1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和以往的会计教学方法比较起来,案例教学虽然有着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也是建立在会计理论基础上的。不能排除一些学生因基础知识掌握得太少,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说要是没有一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做铺垫,从开始就任其自主学习,实行案例教学,只会让学生更加无力应付,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最终还是回到由老师讲解问题的传统讲授教学上。因此在会计案例教学的前期还是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要等到学生真正将一些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后,才可以逐步开始案例教学的实施。

2.2传统的会计教学中的模拟实验教学方法不可抛弃尽管会计案例教学带有一定的实践色彩,但是它也不可能很全面的达到其他会计教学方法所能达到的地步。会计案例教学要在生活中提取素材,然后对素材进行剖析和精炼,最终得出结论。但是这样得到的结论有没有脱离实际?这就需要采取实践的措施进行判断了。会计模拟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广受推广,学生可以主要是通过模拟实践来检验结论是否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然后再研究它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利用结论去引导实践的方向。

2.3追求案例教学方式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遵循由浅入深,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的进行正确引导。譬如可以优先考虑会计核算型选择,再渐渐向试算与调整进行过渡,最后才到难度系数较大的综合财务分析问题。在案例教学的普及过程中,开始的初级阶段,老师还是要适当地与学生共同完成对案例的分析,待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时,应该及时让其独立,避免限制其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承担的责任由前期的引导过渡到后期的监督,而不是从始而终都由教师包办。这样不仅难以见到教学效果,还会误导学生。

2.4典型与新颖性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就可以引申出无数个案例,就如同哲学上矛盾的观点,在进行筛选时,一定要善于把握问题的主要矛盾,选择案例要选出最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最好能与会计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要尽量避免一些复杂难懂、专业性太强的案例,毕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过于生涩难懂的案例,往往给理解带来很大的障碍,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慢慢减少甚至失去。切忌在形容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时运用通俗的言辞,选择的企业应该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地方经济生活,比如大家电生产商(格力空调)、饮食服务业(麦当劳)、物流业(顺丰快递)等,实施案例教学贴近生活,在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显得不那么复杂,我们拿《成本会计》教学里面的“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为具体案例来阐述案例设计是如何实施的。

2.5系统性在职业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要有目标地设计和分析案例,确定明确的探究目的。明白选择的会计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哪一类型的问题,而且要首先明白放在后面课程的案例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才能保证两个案例彼此呼应,在宏观整体上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能更轻松的系统的掌握财经会计知识。

3总结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教学目标分析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也有比较严密的理论章节结构,并且和营销实际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是部分教师讲授的案例并没有和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一致,无法将案例与课堂所讲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因此,在学生们对章节理论进行理解与掌握时,教师们所采用的案例并不会发挥多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们运用所学的营销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很难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们也无法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营销技能。

1.2案例教学程序化分析当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都会结合案例来讲课,使得案例教学趋向程序化。一些案例已经不符合现代营销的发展,其教学方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单一机械,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时的程序化更加突出。有些学生虽然了解营销知识理论的重要性,但是其学习积极性受到程序化比较严重的案例教学的影响,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

2高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改进措施

2.1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分析首先,在课堂的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对案例材料的问题本质与营销教学目标进行掌握,从而可以准确地对讨论方向进行引导,并且鼓励学生们对案例的问题提出不一样的见解。讨论结束之后,应该布置任务让学生们针对案例进行思考以及总结,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们写总结报告,从而加深学生们的认识。其次,教师应该善于将案例中的资源价值挖掘出来,并且对其反映出来的营销理念及其方法进行准确理解。最后,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对学生们的真实反应进行观察,再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心理。

2.2教师的营销实践经验分析高校应该为教师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丰富教师们的营销实践经验,比如采用校企合作新模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让营销教师在社会企业中兼职以获得营销实践经验。也可以制定教师脱产计划,让教师们直接在企业中从事为期一年至两年的营销实践工作。另外,高校也可以建立营销咨询机构,并且面向社会服务,或者建立一个教师和企业合作的平台。因此,可以让教师们在营销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与营销素材,也可以深化教师的营销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营销案例教学。

2.3学生主体作用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讨论中去。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对学生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哪一范围内的案例材料感兴趣,从而针对性地寻找相关案例材料,以激发案例教学课堂中学生们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感兴趣的案例材料范围布置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寻找相关案例,并且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多些交流与合作,还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或者组织辩论赛,将学生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2.4案例与教学目标的统一分析教师们在选择案例时,应该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比较全面的案例教学总计划以及具体实施计划。计划中应该包括所选择的案例类型以及来源,并且将案例讨论的具体步骤都设计好,在引导时应该注意问题导向。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应该实现案例材料对学生的启发意义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统一,从而培养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2.5案例教学的灵活运用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对营销案例教学形式进行灵活运用。另外,在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具有程序化特点的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从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以达到营销教学目的。

3结束语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土地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领域的应用性行业法律法规,对于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涉及较少。上述案例教学法的5种运作模式直接来源于法学专业的课程案例教学方式总结,其是否适用于“土地法学”的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分析比较,结果如表1。

1.案例讲评法案例讲评法主要是由教师对某一“土地法学”案例进行解释、分析、评述,从中引导出背后蕴涵的基本法理和相关知识,并通过个人讲评使学生掌握对应的教学内容,其运用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适用于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储备较少的学生。因此从案例讲评法的应用目的和适用对象来看,这种模式的适用性较强,适合应用于“土地法学”全部课程内容的讲授。

2.案例列举法案例列举法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土地法学”基础理论、土地法律制度构架或某项土地法律条款的具体内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其目的在于通过多个案例使某一“土地法学”知识点于多层面立体化展现,并在说明、比较中总结出内在的基本理论和内涵。因此从案例列举法的应用目的和应用方式来看,此种模式同样适宜运用于“土地法学”全部课程内容的讲授。

3.案例讨论法案例讨论法是指在“土地法学”课程某一主要章节全面讲授完毕后,为了系统强化学习效果,巩固教学质量并真实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所举案例进行讨论。这一方法应用前提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案例的选择也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根据所讲授内容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一定复杂性、争议性和难度的案例。因此从方法应用的目的和前提来看,案例讨论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适用于“土地法学”的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

4.案例模拟法案例模拟法是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法学知识设计某类型的案例,并通过配置的模拟法庭实际演示案件审理过程。这一方法针对的是既具备实体法知识,又熟悉程序法的学生。土地法规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行业性法律法规体系,“土地法学”是研究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学科,其面向土地领域的应用性特征非常明显,对于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涉及较少。因此就案例模拟法的适用对象和“土地法学”的课程特征而言,案例模拟法不适用于当前“土地法学”课程的教学。

5.案例听审法案例听审法是一种现场教学方法。主要是结合授课内容,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旁听人民法院与土地相关的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的审理。其着眼点使学生直接面对司法运作的实际状态,促进其对土地案件诉讼的过程有一个直观、感性认知,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司法运作在实践层面的沟通。案例听审法作为一种现场观摩法,要求土管专业与相关司法部门有良好的协作关系,但就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及国内开设土地管理专业的多数高校而言,这方面关系还较弱,不利于案例听审法的实施。因此案例听审法也不适用于当前“土地法学”的课程教学。

二、“土地法学”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

通过前述研究可知,案例教学法中的5种运作模式只有案例讲评法、案例列举法及案例讨论法3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法学”课程教学。而案例讲评法与案例列举法对案例的选择与课堂授课时间限制性相对较少,对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要求不高,仍属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案例讨论法注重的是师生间的互动,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因此,笔者仅就案例讨论法的教学实践进行介绍。

1.案例选择选择典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结合案例讨论法教学的要求及“土地法学”课程的特点,相关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符合教学计划,贴近教学目标;(2)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3)体现土地管理的社会热点,具有真实型、典型性和时效性。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法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土地法学”基础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管理理论(国有建设用地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相关税费及土地监察与监督制度)。通过日常交流,笔者发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关注的问题多集中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村宅基地的利用与开发、农村土地的征收与征用、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方面。因此按照前述案例选择原则,笔者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精心选择了以下几个案例:案例1,“安徽省郎溪县率先推广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主要讲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模式、新动向;案例2,“北京宋庄画家村首例小产权房纠纷案”,主要讲述小产权房即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开发与流转问题;案例3,“土地征收补偿‘出嫁女’也有份”,主要讲述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案例4,“楼市十年九调,政策变化影响各方利益,买卖双方规避手段层出不穷”,主要讲述受2003年以来不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买卖双方为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相互博弈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问题。

2.案例导入与组织案例选好后,教师如何把案例导入并呈现给学生呢?这需要教师把握恰当的时机,可以在讲授相关知识之前,也可以在讲授相关知识后。由于“土地法学”的课程内容整体关联性较强,同时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土地法学”课程教学案例讨论法的实践是在教师系统地讲授完全部“土地法学”理论课程之后集中进行。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取得良好的讨论效果,笔者事先将全班60人分成4个大组,每组15人,每个大组要求选出主持人、记录员和发言人。组内学生自由结合,3~4人组成一个小组从上述4个案例中选择一个进行讨论。相关案例及所要讨论的问题在案例讨论课实施一周前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各组同学。在接下来的至少一周时间内,各位学生要完成以下这些工作:(1)反复阅读案例,查询案例产生的背景,理解案例所蕴涵的信息。(2)根据案例思考问题“如何推进并保障‘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实施?”“小产权房的违法性表现及如何治理?”“目前我国土地征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如何避免或减少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的合同纠纷?”(3)小组内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看法,最终达成组内意见统一。(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书面归纳小组内各成员意见及看法。(5)制作PPT,指定发言代表在课堂表达各组的核心观点,为课堂演讲讨论进行必要准备。

3.案例互动讨论在案例导入并呈现给学生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内容、产生背景及所设置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互动讨论是案例讨论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决定案例讨论法运用的成效。因此在互动讨论环节,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比较随意地发表小组意见或个人见解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例如在讨论“家庭农场”这一新生事物时,笔者首先就安徽农业大学的“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进行介绍,并就学生们关心的经费资助、技术支持及已参与“青年农场主”计划的部分学生创业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扶持的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逐步把学生们紧张不安的情绪消除于他们对家庭农场主职业前景的关注和讨论中。在调动了学生们对相关主题内容的兴趣之后,就需要组织学生围绕所设置问题进行讲解讨论。仍以“保障‘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实施”分析为例。受课时和案例讨论法应用时间限制,不能每组同学都上台进行演讲辩论。因此在实践中,笔者以抓阄的方式让4组同学各选一个案例并派主讲代表进行课堂讲演解答,非主讲人负责补充;对于那些准备了相应内容但并未获得上台讲演资格的小组,其成员负责对演讲者的讲演内容进行点评(教师提前就点评方向做出指导),同时也可以就自己的不同见解及问题与演讲者讨论或求解。在对该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负责讲演的小组主讲人在对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国外现有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就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对家庭农场发展的阻碍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从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该小组主讲人思路清晰,问题分析的比较透彻,再加上图文并茂的精美PPT,其演讲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在学生点评环节,负责点评的学生在肯定主讲人成绩的基础上,针对主讲人对家庭农场发展的障碍及保障措施的分析指出几点不足:第一,在阻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分析时,缺少对家庭农场主融资和经营能力、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分析;第二,在进行保障措施设计时忽视了对家庭农场主个体的能力和技术教育、地方政府的金融扶持等方面措施的设计。在问题提问环节,部分学生提出“如果不考虑土地所有制及阶级的不同,仅从土地的经营权、经营期限及规模考虑,现代的家庭农场主与解放前的地主没有太大的区别”的看法,引起了全体学生的热烈讨论。就此看法,该组组员在直接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后,仅从两者是否存在对人民的剥削的表象进行了简单分析,未从土地法学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这显示出该组同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仍未全面掌握,需要在课后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研究。

4.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总结有助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升华,是案例讨论法教学模式的落脚点及归宿。教师的点评总结应围绕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的讨论观点;二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三是教师对讨论案例的研究和理解。在对学生的讨论观点进行点评时,主要关注其观点是否与所设置的主题相符合。在对推进及保障“家庭农场”的发展措施进行探讨时,虽然演讲人仅基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缺陷对家庭农场的发展阻碍进行政策设计比较片面,但总体上其对问题的分析与政策建议并未偏离主题,这点说明讲演者对问题的驾驭能力较强。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例如讲演者在对“‘家庭农场主’是否等同于以前的‘地主’”这一观点进行辨析时,由于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本质及内涵未能完全理解,所以未能很好地运用土地产权理论从产权的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角度对两者进行本质上的分析。在针对上述两方面对学生的讲演点评完毕后,教师要针对所讨论的问题就自己的研究和理解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以科学的解释,但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在针对“如何推进和保障家庭农场的发展”这一问题进行总结时,笔者对家庭农场的经营特点、产权属性进行了着重介绍,在此基础上围绕保障家庭农场经营能力、家庭农场产权稳定及推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化等方面从素质教育、技术扶持、金融支持、明晰产权、推动流转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看法,加深了学生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理解和把握。

三、小结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灵活多变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归纳有以下四种:一是个别解决法,每一个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要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即病例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每个人的理论看法和诊断依据;二是分组讨论法,先是各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一起课堂上讨论案例,教师的作用是汇总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分析各个小组对案例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以及讨论的不足之处;三是智囊团法,邀请有经验的医学影像专家分析案例,具体就是临床上遇到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权威医学影像专家给予点评;四是角色扮演法,由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2]就是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医生给予病人诊疗,在这一诊疗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这位“医生”的医学理论基础及言语举止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先期的文献学习,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案例教学法对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充分理解消化和临床应用理论起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的医学影像研究生接受效果,广泛地征求医学影像研究生在案例教学法教授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尚待改进提高的地方,给出开展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具体过程

在前期国内外文献整理和解析的基础上制定归纳出案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病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组织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根据案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适合单人独立完成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适合分组讨论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临床上遇有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适合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案例,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在实施过程中的每天课程结束后,及时地观察和访谈一些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了解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实施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不足,认真总结,从教师层面进行改进,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发放研究者自编的有关案例教学法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三、研究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必须要求真实、有代表性,具有启发性,具体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动态跟进、开放深入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加深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理性认知程度。好的案例选择也更应遵循一定原则,主要包括:代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完整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客观性原则等。[3]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案例可以取材于日常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真实病例,能对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有启发作用的代表性病例。对于每个病例,在课前均需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准备,以使病例更加适合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另外案例可以具备一定的兴趣性,以便更好地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具体来讲,就是根据教学理论的授课重点选取典型的临床病例,授课教师有重点地叙述病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籍贯、民族、职业等)、病史、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这些都有利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记忆,授课教师通过惟妙惟肖的讲述也会增强案例的丰富色彩,案例选择的得当,才能真正地协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而在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不等同于随便举例子,而更应该是一个可进一步研究探讨动态、开放的过程。因为医学影像学研究生并不一定能把握住案例中所包含的所有理论知识,教师应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启发式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提问,采用开放性问题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以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而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主动地、更富有个性地掌握医学影像学的理论知识。以往的医学影像学讲授的教学重点只放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医学影像案例教学的关键点不是为取得那些固定格式的原理或原则性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进而更好地促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实现培养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医学影像学能力的目的。

四、研究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师生间通过广泛交流,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法也提出了一些感受和建设性意见。首先,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是有必要的,可以推广。其次,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的方式,能提高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再次,案例的选择必须针对性强,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安排好讨论的时间,讨论确保充分。

五、结论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1.1案例教学的作用化工原理课程在化工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对于学生专业兴趣的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际生产息息相关,涉及工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小到每一个装置,大到整个生产流程,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对于我们三本院校来说,案例教学法有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上课讲的再好,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都很难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化工原理课程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化工生产过程所涉及的每个单元操作,单元操作的原理和其使用的设备是其重难点内容,课程内容含有大量的实际问题如流体输送设备及其管道的选择,换热器的型号及其尺寸的选择,精馏塔塔板数和塔径的确定等等。学生面对这些陌生的实际问题,往往会束手无策,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可以较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2)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强化专业知识和意识。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这也符合我院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生产案例的引入,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对知识点在实际中应用时的情况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建立工程思维方式,学生的工程观念得到逐步的建立,专业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3)加强理论与实际联系,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主讲化工原理的教师来说,一方面要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相关成果,一方面要到生产一线进行学习,了解化工生产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所用设备的结构。

1.2案例的选取原则课堂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案例的选择起着关键性作用,选择案例大致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案例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教学内容一致。教师应根据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知识点,结合案例进行充分的深度挖掘。案例实施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借助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2)案例要有足够的启发性和不确定性。启发性的案例将会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案例的不确定性,给予了学生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可以激发学生自觉性的学习与探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3)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由于化工原理课程工程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用真实可信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应用实践,理论用于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案例教学的导入方式

为了强化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中涉及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导入实际生产案例,其主要引入方法有:(1)课前导入:每个单元操作在实际生产中都有其作用和目的,因此在讲解某一单元操作时可以先引入实际生产案例,如精馏,通过原油的常减压蒸馏来讲解该单元操作的原理及其作用。(2)问题导入: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讲解,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以先通过知识点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来进行引入。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气缚”现象,安装高度与离心泵的“汽蚀”现象。(3)归纳导入:在对某个单元操作进行总结归纳时,可以通过引入该单元操作的工程设计实例来进行教学,可以达到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与该单元操作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基本原理,所用设备的结构和选用等。(4)讲座导入: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定期举行《化工论坛》讲座,讲座中就本学科中某个方面所涉及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在讲座中引入实际生产实例,能够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3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发现存在有如下问题:(1)我院教师大多为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虽然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经验与科研经历较为缺乏,而案例教学法需要授课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较多的科研经历。(2)我院学生基础较差,尤其是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3)化工原理课程实际生产案例来源并不是很广泛,这也成为影响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难题之一。

4小结与展望

案例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音乐教学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及体验。案例教学是一种关注真实情境和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学形式,符合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特征,可以将其有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一)筛选案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案例资源非常丰富,但并非每一个案例都适合音乐教学论的教学。因此,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对案例的筛选。教师在筛选教学案例时应注意:第一,针对性。教师在备课时应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教学对象,精心筛选案例。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将几节课的相关片断叠加起来;第二,真实性。教师在筛选案例时应注重案例的客观真实性,选择真实的音乐课堂教学实况或特定的教育现象。因为,只有客观真实的教学案例才能反映教学的客观规律,生动表达教学的本质特征及科学性;第三,适时性。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运用的案例也需要及时更新。音乐教学论课程所选取的案例不仅要充分体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反映最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现象或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体现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尝试,这样才能有效弥补音乐教学论教材的相对滞后性。

(二)呈现案例呈现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在音乐教学论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形式与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与音乐教学论相关的案例形式有论文、教案、课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呈现案例的方式有文字描述、口头讲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角色扮演呈现、模拟教学呈现等。呈现案例不仅是向学生展示,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案例的形式与呈现方式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好呈现案例的最佳时机,如讲授理论知识之前、讲授理论知识之后、讲授某一知识点时等。

(三)分析与讨论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在分析案例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案例的关键,把案例中的内容与音乐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联系起来,找出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案例讨论是学生在独立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认识及对问题的见解,同时也了解他人对本案例的看法,共同分析,集思广益,达成结论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时要注意:第一,确立学生在案例讨论与分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第二,教师作为案例讨论与分析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参与讨论,使学生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四)总结与评价案例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后,通常先由教师根据案例教学所达成的目标,结合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价,主要包括:第一,对案例涉及的相关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对案例讨论中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讲解与总结;第三,对案例讨论中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结与评价案例既可以由教师来开展,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调整视角,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在案例总结评价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生成新经验,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五)后续应用进行案例教学的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音乐教学技能的专项训练、模拟授课、微格教学等教学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案例教学延续运用到教育实习中。通过对案例教学的后续运用,学生可以把在案例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形成的能力运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既可以丰富教学案例,又有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从而缩短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职业适应期。

二、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的有效实施受到案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注重案例库建设。资源丰富且高质量的案例库是音乐教学论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目前,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案例资源不足、内容相对滞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共享平台。因此,案例库的建设亟待解决。建设案例库既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也需要教师平时及时收集、整理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涌现的有教育价值的优秀案例,同时学生在试讲、教育实习过程中的优秀案例也是案例库的重要资源。第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音乐教学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而且还要理解案例中隐含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在组织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胜任自如,把案例教学和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向深入。第三,学生应更新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使案例教学能够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有效实施,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加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意识,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地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