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

中小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1篇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结合A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发现出了中小企业绩效考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绩效考核人员的主观因素引起考评结果误差。

绩效考评者是绩效结果的直接责任人,其在考评过程中出现的主观误差,对考评结果有严重的影响。常见的有晕论效应、个人偏见及自我中心效应等。

1.2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科学。

绩效考评指标及标准的合理性,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A公司部分岗位人员绩效指标的设立未经过岗位分析,仅单纯的与公司战略目标挂钩,如后勤人员直接分配毛利、营业额等指标,简单粗暴的指标设立无法指导员工努力工作并改进绩效的方向。部分指标的评价标准描述不清晰准确,无可量化内容,导致同一考核指标因考评人员不同出现较大差异的评价结果。

1.3考评者对绩效考评标准认识不足。

虽然公司对员工工作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但是部分考评者却不能很好理解考评要求及原则,出现考评结果失真,不能准确反映出员工实际业绩。例如,公司综合业绩完成率指标,评价标准描述该范畴得分为公司综合业绩完成率实际得分,但考评人在实际打分时,对于业绩完成率超过100%的人员,仍然只给出100分的分值,导致业绩突出的人员并未被真实反映其该项绩效,降低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1.4绩效考评结果提交及反馈不及时。

A公司绩效考核结果对于薪酬调整、职位晋升等结果的影响仅占比5%~10%,员工参与考核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作为零售行业企业,其员工遍布市区各个区域,绩效考评工作尚未实现信息化,导致绩效考评工作量巨大。一方面,人资专员很难收集、整理这些信息,数据统计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绩效考评的结果因提交、统计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反馈给各员工,当结果再以纸质方式传回到员工本人,往往已经过去快1个月,下一阶段的绩效考评工作已经开始,这便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激励意义。

2优化绩效考核应采取的对策

改进并优化当前绩效考评工作,需要从制度、方法和激励等多方面入手,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将绩效考评结果切实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

2.1加强宣贯与执行,确保绩效考评结果的公平公正应用。

中小企业执行绩效考评,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并全面宣贯到位,制度一经建立,就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实施,确保绩效考评的各个环节都公平公正,提高全员参与性。对于刻意隐瞒、延报或谎报绩效考评结果的情况要给予严肃处理。同时,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得到充分应用,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和其他福利待遇挂钩,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功能。

2.2建立健全信息化考评的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信息化的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常用的手段,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①克服地域性差异给绩效考评带来的问题;②保持了考评过程的动态性和适应性,考评更加公开、快捷;③有效的节约成本。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了办公成本;④增加了绩效考评结果的保密性。一个人员对应一个账号,各自对自己的账号负责,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不相关人员获取考评信息,使考评人员可以更加客观的进行考评,增加了考评的真实性。鉴于以上优点,结合A公司经济发展状况和信息化程度,建议A公司优先建立绩效考评后台和实施系统,实现绩效数据的系统化录入,并在系统上计算和显示绩效考评结果。绩效结果分析系统可以暂缓建立,仍然保持由人资专员根据应用目的进行统筹分析,出具人工报表。当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绩效考评系统的全面信息化建设仍然势在必行。

2.3优化并统一绩效指标和标准。

想要绩效考评的结果更全面客观的反映被考评对象的工作绩效,那么绩效指标和标准的设立就必须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测性和实用性。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总和至少需涵盖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依据SMART原则设定绩效指标和标准,必须有可量化的标准,确保不同的考评者对同一绩效指标进行评价时,其结果统一、准确。例如,“提升客户满意度”指标,优化为“确保月度客户投诉率为零,每发生一起投诉,扣本范畴得分5%”。

2.4加强对考评者的培养训练。

公司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将员工进行等级分类,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引导,使员工朝着组织期望的目标努力。考评者主观失误或对考评指标和标准的认识误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评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员工对于组织期望的理解,对整个组织的绩效产生影响。另外,绝大多数的绩效考评者,都是员工的直接上级,他们除了对考评结果负有直接责任,同时也是帮助员工提高绩效,实现绩效计划的指引者,因此,加强对考评者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A公司应建立考评者培训制度及培训计划,培养考评者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绩效管理中的过程公平。

3结束语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是缺乏品牌经营理念。我国中小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大多是家族力量创业,靠血缘关系维持经营。没有实现家族化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转型升级。没有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保障,企业只求短期销量的扩张,简单的把销售业绩好同于强势品牌,没有意识到品牌建设重要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形成品牌发展战略,也不可能进行品牌培育和品牌文化建。二是缺乏品牌意识规划。无论企业大小,其实都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品牌文化规划;打造适合企业的文化品牌。由于受市场外部经济影响较小,中小企业经营者为了眼前利益,放弃对品牌文化建设规划。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耐心和毅力,认为品牌文化建设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要十几年,甚至更长,也需要投入许多资金;因此企业管理者都不愿意对企业的软实力——品牌文化进行规划和建设。三是品牌文化认识不够。企业发展历程和竞争压力来源不同;品牌文化的建设类型和强度也不同;只有这样了才能塑造不同个性、特色品牌文化,才战胜竞争对手,占领市场。一些企业管理者把销售业绩等同于品牌,把品牌战略等同于拍个好广告。由于企业管理者对品牌文化认识不够,导致品牌定位准、品牌发展方向不对等问题。四是品牌建设策略不对。品牌文化吸纳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最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融入民族文化的品牌最能引起消费者在情感上的共振;品牌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能持久。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时,如何吸收民族文化,发掘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品牌文化

1.建立品牌文化意识

一是管理者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种黏合剂可以将本企业的职员凝聚起来,强大企业文化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信任水平。二是加大对职工品牌文化的意识教育。三是向先进同行、非同企业学习。组织员工或选派优秀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到其他企业考察学习,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吸收借鉴。四是建立品牌意识奖励制度。制定一套有利于对品牌文化建设的激励制度,吸引职工对建立品牌文化的参与,认识到建立品牌的重要意义。

2.注重文化品牌保护

一是依法对商标进行注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对这一资产最有效的保护是依法对商标进行注册。名牌企业商标“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造成了我国企业口进入日本市场被封杀。因此,提前依法注册商标,是保护商标最好的办法。二是严把企业产品质量关。一个品牌建立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几代人的心血,而一个牌品淹没可能就是一次细小产品质量问题,因此企业要把好产品质量关口,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信用问题,致使企业走向万劫不复深渊。

3.打造企业文化品牌

一是建立品牌标识。品牌的标识由品牌名称、LOGO、包装组成。品牌名称宜简洁、易记;企业要有适宜自己的建设形象LOGO形象,设计适合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理念;品牌包装是赢得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之一,品牌包装应包含产品价值、产品概念、核心价值、文化等相关内容。二是坚持品牌创新。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更是瞬息万变。品牌建设要根据应市场和消费需求不断改进创新,结合消费真的诉求对产品概念、定位、功能等进行从新定位,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复杂利益需求。三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产品的服务有核心服务、便利服务和辅助或支持服务,企业应该打造优质的服务,提升品牌声誉度,建立顾客之间架起沟通信任的桥梁,增强顾客忠诚度。只有发挥服务优势、取长补短、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才能在市场上长期立足。

4.正确推广文化品牌

一是做好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是企业与目标市场的连接点,中小企业来首先要做好地区定位后,然后其发挥其灵活性优势,对产品的消费者进行定位。二是选择合适推广手段。品牌推广手段有广告、促销、网络宣传等。消费者是一条既经济而且最有效用的媒体广告载体之一,多数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口碑营销进行推广期文化品牌,使品牌细水长流,达到家喻户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互联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中小企业使用搜索引擎、建设企业网站等方法进行推广自己文化品牌,也是一种既经济又切实可行方式之一。

三、结论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3篇

2.团队配合。企业文化不是个人的文化,而是整个团队文化的浓缩。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团队的配合,任何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只有得到团队的认可,才能保证贯彻执行、落实到位,才会实现规章、制度等的实际意义和最初的制定目的,才能规范员工的行为,才能得到团队成员的默契与配合,才会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地修整、补充、完善,最后,形成企业团队认可,实现共鸣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特色。

3.以人为本,把“人”放到核心的位置。无形的“文化”的作用,就是能够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集每个人的力量,形成企业的合力。以人为本年,就是企业要帮助员工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要重视员工的利益。企业应当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把员工看做企业的主人,重视人才。

4.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流于形式。员工应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共同探讨。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对于被采纳的企业文化建议,公司给予适当物质或精神奖励。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并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那只能是贴在墙上的标牌,喊在嘴里的口号。

5.增强公司的透明度。公司应当把已取得业绩和运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让员工知晓,让员工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管是好的方面或是不好的方面。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也可以增加员工在公司中参与决策的机会,更多人开动脑筋,为企业出谋划策,能让公司运转地更好或更快的摆脱困境。员工成立企业的主人,有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

6.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是否愿意留在一个公司里稳定发展,办公环境和办公氛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好的氛围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心情。员工每天至少要在公司中工作8个小时以上,与工作伙伴相处的时间比家人还要多。开放轻松的工作空间、可以无障碍沟通的上级领导、能够愉快相处的工作伙伴,对于员工工作的稳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4篇

(1)由交易营销转为关系营销。在过去经济落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的时代,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如何快速高效地生产处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产品销售出去,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研发与销售环节可以投入较少资金。那种时代下,企业只需促使交易完成而不必因担忧产品滞销而发展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的交易营销观念占据主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也不应忽视研发与销售环节,使消费者有良好的顾客体验,与顾客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使之成为企业产品的忠实顾客。此外,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渠道以及社会公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在多个方面培养关系营销的观念。

(2)由客户营销转为公众营销。人们通常理解的企业营销活动,就是指面向客户的来帮助企业销售产品的营销。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外界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营销管理不仅面对客户,还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公众,包括员工、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益相关者和社区、新闻媒体、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间接利益相关者。中小企业必须在营销过程中换位思考考虑到公众的利益,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使与企业经营有关联的企业与个人对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认知,为企业营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3)由外部营销转为内部营销。在过去,企业是想方设法迎合外部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实现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来实现企业利润,然而,在人们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的时代下,企业普通员工同样有其特定需求,只有内部员工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员工才会更加积极地为顾客服务,为企业创造利润。普通员工的满意度越高,员工越有可能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家,越容易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中去,越有可能建立一个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外部营销通常有专门的营销机构规划与实施,但在整个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员工不断进行监督与管理,使其协助企业达到预定目标,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是被动的,内部营销的目的是获得受到激励的、有顾客意识的员工,通过满足员工的某些需求,使员工把为顾客服务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企业的目标自然能够得到实现。

2结论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内控制度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规模小,责任体制不够完善,企业管理者、财务负责人甚至物资保管员都由同一人担任,管理权与经营权过分集中,缺乏岗位间的制约性。此外财物核算体系不健全,造成信息的真实性不高,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困难。有些企业表面上虽然设立了监事会等内部监督机构,但害怕自己的权利会受到限制,对内部控制机构没有赋予真正的权力,造成管理者的独断专行,是增加风险的内部原因。

(二)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审计是一项对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审计人员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审计结论。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的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态度也不够谨慎,缺乏独立性,他们也不能及时了解国际审计准则的变化状况,及时更新知识,做出的审计意见缺乏可信度。另一方面低素质的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出现压低审计成本、违规收费的行为,造成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使审计风险明显增加。

(三)信息需求程度不高

中小企业审计只是想得到好的审计结果,没有认识到审计在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它们多数会选择成本低、速度快、程序简单的会计师事务所,而忽视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信誉等核心价值,即使从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也不会及时解决。银行作为中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贷款条件要求低,经常出现违规给企业贷款的现象,使审计风险加大。

(四)外部监督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对国家审计政策的贯彻落实不能像大企业一样,对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也不够重视,经常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应付部门检查,要求财务负责人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国家审计监督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往往对地区的中小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审计风险日益凸显。

二、中小企业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一)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中小企业要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尽量做到人员的合理分工,做到经营权与管理权有效分离,避免一个人担任相互制约的多个岗位,合理实施内部分工,降低管理者的绝对控制权,避免家族式的管理。赋予内部监督部门真正的权力,真正实现对管理者监督、检查,而且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的管理与监督。营造良好的公司文化环境,建立奖惩责任机制,对企业有积极作用的员工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倡导每个人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能认真执行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根本对策。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

审计人员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执业规范和理论学习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减少失误。其次要提高自身道德和风险意识,不被金钱诱惑,保持独立性,做出公正合理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也要合理预算出必要资金,用于定期对相关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道德品质高、经验丰富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采用的方法要根据时展不断改善,不再只是以财务数据为依据,而是采用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进行审计,由原来的事后审计逐步转向事前审计。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建设是规避风险的必要措施。

(三)严格规范信息质量要求

企业要转变传统的“被审计”观念为“要审计”,认识到高质量的审计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从最初的会计数据到财务报表要严格监督,定期进行清查,不只以得到审计结果为目的,而是更注重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银行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为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要严格控制贷款业务。规范信息质量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

(四)加强外部的监督力量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政府采购的类型和特点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按照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政府采购的类型分为四种:一种是常规性采购,公共部门购买非研发要求的产品,但是,在招投标过程中考虑创新标准,属于“温和促进型”。第二种是战略型采购,公共部门规定采购的具体技术或服务,此种技术采购与部门政策联系紧密,将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研发。第三种类型不同于采购商品和服务,公共部门直接购买研发以支持政府活动及相关决策。也是一种商业化前研发采购,政府并不一定要购买研发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跨部门的中小企业创新计划(SBIR)就是充分运用了此种方式。这种以创新为导向的公共采购方式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阶段的金融风险。第四种政府不仅完成采购任务,同时支持私营部门对创新产品的购买。当创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私营部门时,政府可采取直接补贴采购者的方式促进新产品的应用,此种方式有利于鼓励国家战略性行业科技型企业发展。政府部门可同时采用多种方式采购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其他创新过程。

(二)政府采购的时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Galbraith(1982)首次提出六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分别为第一阶段,原始证明阶段(proof-of-principlestage);第二阶段,原型阶段(prototypestage);第三阶段,模型工厂阶段(model-shopstage);第四阶段,启动阶段(start-upstage);第五阶段,自然成长阶段(naturalgrowthstage);第六阶段,战略动机阶段(strate-gicmaneuver-ring)。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内,技术创新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都需要外部的相关支持,但是,也有发展的瓶颈和关注点的差异,[1]更容易受到发展限制,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在原始证明、原型、模型工厂和启动阶段,以供给类如公共科技投入、示范工程等政策干预为主,也可以采用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方式,以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和成本,提高公众对此类技术的认知度,初步试探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为种子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提供市场检验。在自然成长阶段和战略动机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关键技术已突破,并产生了主导技术设计,也经受住了前期市场的考验,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将极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程序及服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中小企业申请政府采购的程序是否便利,影响企业的参与成本。二是中小企业在申请政府采购过程中是否有相关部门的协助和指导。三是中小企业参与采购过程中信息是否对称。四是是否有更便捷的咨询等服务。因此,可通过制定便利的程序,降低参与成本;提供协助指导与咨询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及相关法规,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四)政府采购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供给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主要矛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采购所指向的产品需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采购法的质量及性能标准。三是《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法规及实施细则之间的矛盾,阻碍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应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适当倾斜,解决上述矛盾,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良好的环境与通道,消除政府采购政策、法规中对中小企业参与采购的阻碍因素。

二、发达国家利用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

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和英国等国纷纷制定“创新导向的政府采购计划”,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效力,利用政府采购促进创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达国家在制定政府采购规划时,根据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功能,将创新标准引入具体的采购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从为公共部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着手,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用户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例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中小企业市场验证项目(MVP),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旨在为公共部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主要目标是将创新性采购文化融入政府部门,刺激和支持国内企业创新活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MVP通过研发投入和市场验证推进政府与商业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研发项目的商业化和用户导向的应用型创新。此项目包括三个阶段:技术需求分解细化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概念论证阶段,涉及两个利益主体:政府部门和中小企业。MVP要求政府部门明确其技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征集具体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优先享有承担项目的机会。MVP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于项目是非强制政府部门给予中小企业保留采购份额,公共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可能会过于考虑成本,采购人员也因风险规避而不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因此,项目一方面要求采购部门明确技术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创新、奖金激励(必要的时候使用)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二是项目的核心是充分激发公共部门和中小企业的参与兴趣,因此项目主要采用技术拉动机制,参与主体对特定研发创新的需求将拉动新技术的市场化。第三,中小企业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他们可以将相应的技术进行商业化,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保留使用解决方案的权利。

(二)从公共部门采购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的障碍着手,制定并调整项目和政策方案例如,韩国自从1996年就开始实施《中小企业科技产品公共采购的新技术采购保障项目》,2005年项目作了相关修订。最初政府从中小企业购买科技产品的比例还不到采购总量的3%,项目实施效果不佳。韩国相关部门调查总结,项目实施不力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缺乏立法约束,②新技术认证才实施两三年,缺乏产品性能认证,中小企业很难从中获得认证。③审计监察署主要关心项目采购是否符合相应的采购程序。采购部门更倾向于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以避免可能出现问题,中小企业很难从招标中获得采购合同。2005~2006年项目基于以上问题进行了修正,如表1所示,修正的内容主要体现在:①为中小企业产品引入保险机制。②调整性能认证系统。③建立推进中小企业技术产品采购的相关部门。④通过提高政府采购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的目标比例体系,规定新产品的20%必须从中小企业购买,提高公共采购的有效性,具体如表1所示。2005年政府采购达到9.3%,2010年已超过10%,金额达到约19亿美元,是项目修正前的3倍,项目实施效果显著。

(三)利用商业化前采购培育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英国小企业研究促进计划(SBRI)等都运用商业化前采购(pre-commercialprocurement)方式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例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都分别给予10万美元、15万美元和10万澳元的资助。在企业发展阶段,针对具有商业化潜力的项目,在美国获得1~2年最高75万美元的资助,在英国可获得39万美元~160万美元的资助,在澳大利亚高达上千万澳元。企业进入发展期后转向采购计划或从其他投资者获得另外资金。

(四)确定新兴技术及战略发展领域,制定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研发促进采购项目(Procurement-conditionalSMER&Dprogramme)例如,韩国政府确定政府扶持的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等,若特定组织机构(包括政府、公共机构或私营机构)购买中小企业新技术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韩国中小企业署(TheKoreaSmallandMediumBusinessAdministra-tion,SMBA)将提供内部研发(domesticR&D)费用资助。根据项目参与主体差异,政府承担不同比例的资助,对于私营项目政府提供55%研发费用资金,采购机构20%,公司承担25%;合作项目,政府承担50%,采购机构25%,公司承担25%。由国内买方例如大集团或者公共机构发起的先导项目,并通过认证程序,将获得5亿韩元,发展期必须不长于2年。如果是较高的经济可行性且成功率高的先导项目可以获得相关部门的联合资助。实用价值强的项目,如果新产品开发是由国外买方订购,将获得优惠信贷,政府也会资助成本的50%,但上限是1.5亿韩元,发展期在一年以内。2002~2009年间,韩国政府共资助1499亿韩元(约合1.4亿美元),共计889个项目。项目支持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技术差距不断缩小。

(五)强制性保留从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美国制定《小企业法》资助和保护小企业,相关法律专门规定政府的整体目标是小企业每年获取的政府采购主合同金额不少于总合同金额的23%,联邦政府1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必须从中小企业采购。法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预留15%的公共采购基金,也就是说,如果每年有100万欧元的公共采购资金,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预留15万欧元。2006年韩国相关法律规定,政府从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要达到10%。

(六)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公共采购便利和法律保障美国政府制定长效的实施保障体系促进小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制定并修订《小企业法》等专门法律,保障小企业每年获取的政府采购份额,并为小企业提供一系列便利措施。1994年颁布《联邦采购简化法》简化政府采购程序,将政府可使用简化采购程序的上限由2.5万美元提高到10万美元。二是制定详细的联邦采购条例(FederalAcquisitionRegulation),对联邦政府采购产品提供实施指导。三是设立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直属的联邦政府机构,各州设立小企业办公室,帮助小企业获得法律规定的政府采购份额。[2]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MVP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合同、法律咨询等服务。

(七)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小企业市场验证项目(MVP)实施过程中,2/3进入项目提议阶段(proposalstage)的中小企业都有与其他中小企业、大学及研发机构合作的意愿。在调查的20家承担可行性研究项目的中小企业中,有12家企业与其他研发组织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此,维多利亚州创新、产业和区域发展署专门建立中小企业数据库,构建创新网络平台,鼓励中小企业找到与项目研发匹配的合作伙伴,共同促进具体领域的研发和战略制定。MVP是全程资助项目,对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信息平台的构建不仅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促进了公共部门、企业与学术界的交流。

三、对我国利用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

(一)完善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的法规与制度我国在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体系还非常不健全,政府采购只是单纯的财政支出控制手段,需要向兼有财政支出治理和国家宏观调控双重功能转变,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功能。积极采购中小企业的产品还主要停留在目标、原则指导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没有相关说明,政府采购政策中没有明确的创新导向,也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指导操作层面。建议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的范围、优先次序、扶持力度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政府采购程序、方法、效果评价方法、审核和监督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3]建议增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条款,效仿美国制定详细的采购实施操作规则,确保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份额目标。尽快公布创新产品采购目录,明确国家创新导向和政府技术需求,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标。尽快制定《政府采购咨询专家管理办法》等配套法律法规,充分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诉求,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

(二)多样化采购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我国应积极采用多种采购形式,扩展采购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政府采购产品中优先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产品和服务项目。二是依据企业发展阶段划分,在原始证明、原型、模型工厂和启动阶段,采取商业化前采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给予支持。三是在新兴技术及重要的战略发展领域,制定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研发促进采购项目。效仿韩国根据采购主体的差异,政策给予不同比例的资助。

(三)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性能认证和保险制度我国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有两个倾向:购买国外厂商的产品和国内知名大企业产品,小企业产品常遭受品牌、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歧视而被拒之门外,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矫正政府的采购倾向:一是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标准,由当地科技部门组织相关机构认证,将符合条件企业纳入政府采购供应商数据库。例如,天津已先行先试,2011年开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和创新活跃的企业纳入其中,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二是积极制定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的性能认证和保险体系,对符合质量、性能标准的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优先考虑。三是制定买方免责条款,政府工作人员采购符合性能认证等条件的科技型产品给予免责。

(四)从单一支持企业扩展到重视产学研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需要,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完成复杂前沿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因此,在采购过程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等进行产学研合作,鼓励各方主体形成联合体,共同申请政府采购项目(在联合申报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政府采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议合同金额与联合体合同总金额占比需达到一定比例)。政府采购中充分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升级中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瓶颈,以及地方重点优势产业整个产业链条设计与关键配套技术需求,支持地方优势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研发创新活动。[4]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7篇

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截止到2014年6月底,盐城市市、县各级财政都设立了配套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共12.4亿元,在各级服务体系建设上都有配套的政策引导手段。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盐城市政府已推动相关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文件13个;盐城各区县都安排了相关支持服务体系配套建设的资金近4亿元。截止到2014年6月底,盐城全市含镇已建立各类中小企业服务中心45家,已经初步形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

2健全盐城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几点看法

2.1完善建设中的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盐城市各级区县政府大力建设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盐城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发展专业性服务行业,如技术交易、研发、转让、产权认证和有关科技信息咨询等,对会计和法律服务要加强和扶持,对咨询、广告、调查和劳动就业等中介机构要引导和规范。

2.2盐城市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盐城市各级区县政府为解决盐城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主动参与到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上来、寻求银行的合作支持、让担保业积极配合起来,努力扩大担保服务,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担保困难的问题。

2.3发展盐城市中小企业市场服务功能认真做好市场开拓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搭建展览的展示平台,是盐城市各级政府的任务,在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上要下功夫、积极组织境内外各种商业洽谈会、寻求企业之间的商业对接机会、大力推销中小企业的营销参展、宣传推介等有关活动,在盐城市中小企业进出口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如资金、人才、知识、商务网络等,帮助盐城市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开拓海外市场,提高盐城市中小企业的知名度。

2.4在盐城市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服务平台国外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比例36%左右,日本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超过40%,中国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比例小于1%。如盐城工学院梁佳伟同学,是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典型,大一时自己做家教,大二介绍同学做家教,大三创办了自己的家教公司,在2013年帮助盐城市在校的600多名大学生解决兼职家教问题。在充分利用盐城工学院等地方高校资源为盐城市中小企业服务过程中,开展合作的就业创业培训教育就大为必要。盐城市各级政府可以委托盐城工学院对盐城市中小企业老板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管理知识;另外在大学课堂里面鼓励学校开设创业知识课程,培养未来的中小企业老板,还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大学生自身就业问题,也对大学生创业中小企业起促进作用。

2.5盐城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要健全盐城市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盐城市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研发和设计、检测检验方面要提供配套服务,产学研用能有机相结合,盐城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要尽快建立,有助于盐城市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的加快调整。在经济合作活动方面,充分利用盐城工学院等地方高校的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弥补中小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风险。

2.6盐城市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在盐城市政府倡导下,可以整合盐城电视、盐城有线网络、盐城广播电台、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等各种媒体资源,搭建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平台,努力营造对盐城市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舆论环境,搞好宣传工作。盐城市中小企业展示与提升自已的形象、企业的知名度上,借助有关媒体渠道来实现,达到企业产品推广和自主品牌建设的目的。

中小企业论文范文第8篇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这一问题最为显著,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公司规模十分有限,对于公司的财务以及会计核算等,企业领导的要求比较不严格,才造成企业出现会计成本核算方面的一些问题,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为中小企业的领导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宽松,所以他们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态度非常不严谨、不认真仔细地核算,导致核算的步骤不准确、不合理以及成本核算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第二,有些会计人员资格较老,但他们思想落后、核算方法的更新也慢,他们所熟练的核算以及记账方法,早就不再符合企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了解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变更,造成核算方法与国家的规定不符,这样势必必将导致数据核算失误,进而对核算结果的精确性产生影响。第三,中小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为了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有时甚至会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动歪脑筋,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擅自更改,将企业的支出费用尽量加大,进而达到使企业纳税金额减少的目的。这不仅会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受到损失,也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企业的领导人员对企业成本的真实消耗情况并不了解,就一定会导致决策失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小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企业的成本核算要全面科学第一,企业要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加强重视。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将无形资产合理地进行分类,对其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全面科学地核算,最后使企业的成本中包含无形资产。第二,企业对于环境以及知识资源的成本核算要加强重视,因为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知识这一资源的重要作用,在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下,企业对知识资源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此外,企业在进行核算时,要将环境纳入核算体系,因为针对我国现在的生态环境状况,在进行企业成本核算时考虑环境这一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可以让企业兼得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二)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科学合理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定额法、分步法以及品种法等核算方法。这些方法所具有特点是不同的,由于核算时面对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成本核算时,显现的优缺点也尽不同。在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千万不可盲目地照抄搬用其他企业所使用的那些方法,不顾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此外,使用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时,一定要将各种方法的优点进行灵活应用,并且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进行考虑,将它们穿插重组进而形成适合企业当下情况的核算方法。

(三)大力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企业领导一定要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严格要求会计工作质量,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一定要杜绝他们的随意心态,要培养他们严谨、认真、仔细地工作态度,使成本核算步骤精准、合理,核算结果正确可靠。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体质机制改革,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让能者上,庸者下,培养他们适应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核算理念与方法,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