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学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范文

医学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范文

时间:2022-01-29 06:08:24

医学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

学术不端行为目前已成为学术期刊研究的热点话题[1-3]。依据《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4],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能涉及到的不端行为,涵盖以下三类不端行为:论文本身存在的不端行为、作者署名中的不端行为、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具体包括: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相关研究伦理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在利益驱动下,亦滋生了一些论文“”甚至“”机构。如何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高期刊出版质量,是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5-6]。笔者就在编辑工作中较常碰到的一些常见的学术论文不端行为进行简要介绍,并总结一些应对及防范技巧。

1抄袭剽窃及伪造数据行为防范

剽窃是指将他人(或自己)的工作或科研成果等(含:文本、图表、影像及思想创意等)不做任何透明归属标识,直接当做自己(新)的工作或成果信手粘用表达的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为学术不端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编辑实践工作中发现,作者的抄袭剽窃行为大量存在,甚至存在“多重抄袭”、“连环抄袭”。由于近年来国内主要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启用,作者的抄袭剽窃行为较易被发现,抄袭剽窃行为在逐渐减少,但是抄袭剽窃现象依然存在,以本刊为例,不端文献系统检测结果与其他文献相似度超过30%本刊将予以退稿,2013年本刊收稿2811篇,相似度>30%的文章767篇,占27.3%,2014年收稿4300篇,相似度>30%的文章有923篇,占21.5%,2015年一季度(1-3月)收稿1956篇,相似度>30%的文章有254篇,占13.0%。以上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本刊作者抄袭剽窃行为在逐渐减少,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启用使抄袭剽窃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以下情况不能视为疑似抄袭:①概念、定义、诊断标准等的相似;②引用他人文献并标明引用出处;③与自己以往发表过论文研究资料相似,但研究角度不同;④期刊论文与硕博士论文及会议论文重复,且作者有包含关系。

对于抄袭剽窃行为的防范必须多渠道、多手段进行。①对于有课题的文章需提供课题及证书,需作者通过单位审核并开具单位证明,证明无抄袭行为。②双系统核查:目前国内两个数据库万方数据与中国知网均建立了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为国内两大具有代表性的医学期刊系列杂志,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未全文收录中国知网,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未全文收录万方数据库。由于两个数据库均未包含所有医学期刊,所以对作者论文的检测需同时在两个数据库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亦存在其局限性,如不能有效检测图片和表格的重复,不能检测参考文献的重复等[7]。另外,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存在作者抄袭国外论文的现象,作者将国外论文翻译成中文,仅作部分修改,甚至不修改投到我刊。对于抄袭国外文献的行为,暂时还无法通过不端文献系统进行检测,编辑在初审过程中,需认真鉴别,如发现语句比较拗口,语法结构不符合中文表达方式及习惯,需注意是否为翻译后抄袭。同时加强专家审稿,从专业角度来鉴别文章是否为抄袭。③多次相似度检测:由于网络上查阅到已发表文章迟于纸质期刊的出版,部分作者利用网络出刊的时滞进行抄袭,以躲避相似度检测。我刊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立即进行第一次相似度检测,经确认为抄袭,即予以退稿,如相似度不高,进入审稿程序。审稿通过后再次检测相似度,然后再进行校对/排版,出版前最后一次即第三次进行相似度检测,符合要求的文章才能最终予以出版。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第一次检测可以被发现多数抄袭文章,第二次和第三次检测仍可以发现少量抄袭文章,第一次检测距离第三次检测时间间隔3~6个月,基本可以杜绝利用网络与纸质出版时间差抄袭现象。

2一稿多投的防范

在学术期刊界,一稿多投被认为是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或在前述期限以外但已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而在期刊(包括印刷出版和电子媒体出版)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以上)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8]。为提高文章的录用率,很多作者选择一稿多投,一稿多投必然会造成一些编辑部的时间及资源的浪费,影响出版秩序。为杜绝一稿多投,我刊经验是要求作者投稿时开具单位证明,作者开具单位证明是防范一稿多投的第一步。网络资源的共享给我们提供了便利,一稿多投的防范也可以充分利用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以中国知网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为例,检测结果如为绿色“?”,说明文章未在本刊或其他杂志检测过,由于多数期刊都启用了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基本可以推断文章未有一稿多投。如为红色“!”,说明已经检测过,甚至可以溯源至曾经一稿多投的期刊,但是如上次检测距离此次检测时间较长,可能为退稿后再次投稿,不能视为一稿多投。

3重复发表的防范

目前医学期刊虽然存在重复的现象,但是由于原文完全重复发表对作者并无多大益处,且重复发表会耗费作者更多的投稿及返修稿时间,所以原文完全重复发表现象较少见,主要为非作者主观故意的一稿多投后的多刊共同录用,但是还存在更换作者顺序或者只做文章题目改动的主观故意的重复发表。重复发表为一稿多投的结果,一稿多投为重复发表的原因。所以对重复发表的防范措施与一稿多投相同,如要求作者开具单位证明及多次进行相似度检测等。同时加强专家审稿力度。

4“中介”机构行为防范

依据《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4],“中介”机构行为隐藏了各种不端行为,包括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等。在利益的驱动下,目前中介机构无孔不入,中介提供的论文大多为剽窃/伪造资料及数据。由于具有广大的“市场”,机构泛滥,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链[9]。廖杉等[10]的调查结果显示:被统计论文对学术新成果关注较少;大量被统计学术论文逻辑结构不完整;被统计学术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网站己成信息的主要集散地。可以预见现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术期刊市场的整治重点之一。由于网络平台的发展,作者较易与中介机构发生联系,如在国内搜索引擎“百度”中键入“”,将会有铺天盖地的机构涌出。此类机构不仅可,且可发作者指定期刊,按照“核心”、“非核心”等期刊“等级”收取不等的费用,甚至承诺可SCI。中介机构往往收取不菲的费用,给作者造成了负担,而且将影响发表该论文期刊的声誉及公信力。

编辑在修稿过程中需保证与作者本人联系,拒绝与所谓的中介有任何交流,建立作者个人信息数据库,确保录用的每一篇文章均为作者本人所写,而非中介,核实作者通讯电话所在区域与作者单位所在区域是否相符,如多人共用同一邮箱,且多人分属不同区域,需提高警惕,核实是否为中介投稿。如为中介投稿,一律予以退稿。但是近一段时期内,中介机构又改变方法投稿,每一篇文章分别申请一个邮箱进行投稿。目前以编辑人员一己之力很难达到对行为的完全防范及杜绝,需其他管理机构的配合,以“百度”为代表的网络平台需尽到对中介机构清理及屏蔽的责任,使需投稿的人很难找到机构及与其发生联系,肃清网络环境,以减少不端行为的发生。

被举报文档标题:医学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uanti/ztzhfw/7110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