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体会范文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体会范文

时间:2022-03-04 04:20:42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体会

当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于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留守儿童”。根据《人民日报》(*年2月28日)报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万人,其中初中阶段学龄(12─14周岁)占20.84%。受农村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值得关爱的情况。”

从总体上看,部分“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明显差于其他儿童,主要表现在:

(1)父母“关爱缺失”情感缺乏沟通,导致思想道德滑坡。

由于长期外出务工,一些父母无法关注留守子女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上的真空。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挫折、过失、偏差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很容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出现越轨行为等。

(2)监护失控,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抚养监护的,由于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因素,无法完全行使对“留守儿童”的有效监护,安全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或受到意外伤害等事件时有发生。

(3)过分溺爱、放纵,导致学习观念淡薄,学习成绩下降。

祖辈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在精神上、道德上的引导和管束,无法尽到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故“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成绩大都不太理想,出现了学习观念淡薄,从不想学到厌学、逃学,甚至发生辍学现象。

面对诸多的“留守儿童”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将他们引导好,使他们能够做到自治自理自强自律,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要务。

一、用“师爱”把班级打造成温暖的“家”

爱护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很有见地的思想,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思想和情感的纽带。

父母对子女的深爱是一种有血缘关系的最亲切、最无私的爱,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健康成长,成龙成凤,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的栋梁。父母的愿望和情感跟班主任的愿望和情感是一致的,有所不同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除了父母亲情之外,还有建立在为祖国育才这个大目标之下广泛而深沉的爱。只有对学生的爱,把“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儿女,才能够爱得深、爱得真。

*年,我担任初二(6)班的班主任时,小覃同学在体检中发现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因为他对这种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又害怕同学的歧视,加上父母远在外地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于是他整天忧心重重,闷闷不乐,学习情绪异常低落,期中考试时成绩由班上的第2名下降到第20名。我了解情况后,对小覃同学的境遇十分同情。我从书店卖来《乙肝防治》等书籍,在班上进行一次有关乙肝防疫的知识讲座,介绍了乙肝的发病情况,传染的途径,中医辨证分型及常用的辅助检查等基础知识,让同学们知道乙肝病毒是可以防预的。通过讲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消除了他们的歧视心理。我两次带小覃同学到中医院检查治疗,按时给他煮药服药。在班主任的感召之下,全班同学都关心小覃同学的病情,他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小覃同学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心情好转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参加县理科知识竞赛中数学科和物理科均获得了特等奖,中考时取得物理科满分100分,以总分678分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

温暖的班集体是学生心灵的家园,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慰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用“师表”去感化幼小的心灵

*年我担任初一年级(6)班的班主任时,班上有26名“留守儿童”,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我建立了本班“留守儿童”的档案,利用双休日进行家访,和学生的监护人交谈,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将其各方面的表现记入档案。这些学生当中,有不少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经常说慌,不服从管教,常有迟到、早退现象,在家好吃懒做,不情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出现其他行为偏差的现象。其中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明显退步,段考时由初一入学成绩班上第1名下降到第15名。通过了解和家访,我了解到她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问题造成的。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成为“留守儿童”的这位同学缺乏父母的关爱,为此她十分烦恼,又无人交谈,于是常对一位男同学谈论家事,逐渐发展到早恋。面对这种情况,我不能看着她继续退步。为此我每周抽空与她谈心,互相交谈,听她讲述自己的苦恼,同她谈理想、责任,讲如何处理好家庭、婚恋问题。在学习上尽严师之责管教她,发现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让她树立信心。我用自己的言行对她进行潜移默化,改变她的人生态度。三年来,我坚持不懈地反复做思想教育工作,对她的关心始终未变,管教始终未松,最后她的学习成绩跃为全班第四名,三次代表学校参加县思想品德知识竞赛都拿到特等奖,中考时取得总分656分的好成绩,考上市重点高中线。

对于家庭教育缺失,缺乏亲情关爱,行为习惯不良的“留守儿童”,他们任性、放纵、随意,自律能力很弱。如果听之任之,缺乏有效的约束管教和引导,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班主任,我非常重视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感化作用。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几年来,我坚持三读两操都到位,风雨不改,寒冬酷暑,始终如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情的付出总有回报,在老师的表率作用下,那些不求上进、纪律散漫的学生被深深的感动,渐渐的变为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热爱学习、奋发向上的学生。

三、以“师情”为动力去鼓舞斗志,激励上进

近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现代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情感丰富,感应能力强。他们不喜欢冷冰冰的面孔,麻木冷漠的态度,简单生硬的说教,居高临下的管理。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在学生面前应该成为既是一名严师,又是一名益友。用远大的理想来激励学生,用高尚的情操来塑造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来感化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来提高学生。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才会爱你、敬你、听你。

大多数“留守儿童”是托付于祖辈或叔、伯、姑、姨、舅等亲戚监护的。因为监护对象并非己生,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管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满足,很少在精神上、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这种管教的方式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容易养成任性的心理行为,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自控能力差,无法抵制社会不良诱惑,学习观念淡薄,厌学、逃学,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

为了扭转这些被动局面,我从初一年级开始下大力气抓班干部和班里骨干队伍建设,要求他们首先带头刻苦学习,并热情主动地带动和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我按照好差混合划分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竞争。同时开展“一帮一”“一帮二”一同走上新台阶的活动,全班形成了浓厚的“奋力拼搏、力争上游”的学习风气。不少“留守儿童”一改过去不思进取、作风懒散的思想行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一下课,他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提问,放学后,他们三三两两的在一起互相讨论,互相切磋。每当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我都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平时我自觉的接近他们,自觉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生活上给他们指点迷津,用理想、志向去鼓舞他们的斗志,激发他们上进。只有真心的当他们的良师益友,这些学生才会由于你的真情而感动,进而“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一种内部的驱动力,激励他们自强不息,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逐渐形成。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了奋发向上、和谐发展的班集体,好人好事不断涌现。黄杏梅、农惠萍两位“留守儿童”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被评为百色市三好学生。

*年中考,我们班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获县中考质量评比一等奖,物理、化学、英语获县中考质量评比二等奖。有9位同学成绩总分上市重点高中线,其中7位是“留守儿童”。

教育是以爱为根本的道德、文化传递过程,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师爱之中。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师爱为基础的道德感化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它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的心田更需要师爱的滋润。

被举报文档标题: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体会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uanti/jsxdth/56282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