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

专题综合范例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1篇

1.教学素材的选取

考虑到专业英语的训练应该是全方位的,现阶段很难找到一本能兼顾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专业英语教材。同时,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惯用的手段,即学生翻译加教师点评的方式很难吸引学生,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获取丰富的教学素材是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网络资源丰富且更新快,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汇总的网络资源成为教学素材的主要来源。具体到水利工程专业有很多资源库可供选取,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IAHR(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Hydro-EnvironmentEngineeringandResearch)以及USGS(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等网站媒体库中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同时国外知名高校的公开课课件也是专业英语教学素材的重要来源,在教学过程中可参考国外知名教授的相关课程的课件。

另外,考虑到研究生们撰写学术论文的实际需求,国际高水平杂志已发表的论文是很好的教学范例。如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将ASCE(The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s)会刊对的要求拿到课堂上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刊物对论文稿件的基本要求,这样因为教学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选择最新的行业论文作为范例,让学生在了解科技论文结构及特点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激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文本资料容易收集,而影像资料难以获得,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公开课视频,在课堂上选择性使用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网站上()的很多演讲资源也可以作为教学素材所用,如收集的科技方面的演讲,因其内容新颖,观点独特,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除了可以训练听力外,对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编排

教学方面可按专题的方式进行,如在课程初期介绍专业英语的语言特色时,就分别有词类专题、句法专题,而进入科技论文写作部分则有稿件准备、与编辑交流等专题,便于根据不同的专题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而进入专业知识方面按专题组织素材就体现的更加明显。比如在课堂上讲授“Concretework”时,会从混凝土的组成、制造、特性讲到施工工艺,再结合典型工程如三峡工程的混凝土工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内容完整,形式丰富,而且教学效果更好。

3.教学形式的组织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多讲无益,精讲为妙,勤练提高。如在讲到论文“Introduction”部分的写作时有一些固定的框架,如一般会按照“Whatistheproblem”,“Whyisitimportant”以及“Whatsolutiondoyoupropose”的顺序组织,但是对于具体的主体,这个框框显得过于刻板,不利于学生活学活用,且事实上专业英语应用上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可四处套用的公式。因此,在专业英语的教学方面一定要注重实战训练。笔者在课堂上讲完该部分内容后,将学生按照相近的专业方向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各个小组阅读10篇以上本专业方向的最新的顶尖杂志的英文论文,写出本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的英文综述,并做成PPT在课堂上轮番展示。通过这种方式,综合训练了学生检索和阅读英文资料、用英文写作以及用英文作报告的能力,这个综述也可以作为学生日后研究成果的“Introduction”部分的内容,在不增加学生额外工作量的基础上,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讲演部分附带提问环节,是日后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小型预演,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水利工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以36学时的硕士专业外语课程为例,简单介绍水利工程硕士专业的英语教学实践。授课对象为水利工程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

1.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英语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为目标,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利用英语这一工具开展科研和交流的能力,并以此为原则组织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科技英语的特点,4个学时,包括语法特点、词性、句式等等;第二单元:科技论文的写作,8个学时,包括行业主流刊物介绍、用稿要求,以及科技论文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要求;第三单元:专业基础及研究前沿,12个学时,内容涵盖水利工程的大多数领域;第四单元:听力训练,4个学时,课堂播放20分钟左右的英文原音视频,并布置有根据听力内容写作的作业,此部分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第五单元:Groupwork,4个学时,以小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收集英文期刊资料,自主整理并准备PPT文稿进行讲演,课堂模拟国际会议环境,此环节穿插在教学后期阶段。

3.授课方式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述、小组讨论以及学生自讲的形式进行,课堂语言为英语。课堂讲述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而小组讨论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用英文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讲实则综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听写以及口述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4.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未采用常见的教师出卷、规定时间完成的模式,而是将考试贯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考核的形式多样。如根据学生在自讲中的表现或是提问回答环节的表现给分,或是根据学生写的英文综述给成绩等等,这种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效果也较好。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2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站数量越来越多,对网络编辑岗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但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缺乏。本文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网络编辑》课程为例,探索以“课证融合”的方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也为其他院校的课证融合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络编辑;课证融合

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网络编辑员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早期的网络编辑岗位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传统的新闻、广播专业。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中国网站总数为357万个。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站数量越来越多,对网络编辑岗位的需求急剧增加,企业对网络编辑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新闻、广播专业越来越难以为企业提供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网络编辑》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网络编辑》课程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标准为考核依据的“课证融合”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

1、课程目标

《网络编辑》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制作、网店美工、网络营销、SEO搜索引擎等专业前导课程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标准为考核依据的“课证融合”模式培养学生在网络编辑岗位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网络信息编辑与能力。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选择参加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的考证。

2、课程设计思路

《网络编辑》课程按网络编辑岗位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经分析提炼设计学习情境,将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和转化,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任务的递进设计。培养学生在网络营销岗位工作过程中要用到的网络信息编辑与能力。使学生了解网络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掌握网络信息编辑的综合技能。

3、教学目标

3.1职业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掌握网络信息编辑的综合技能,能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内容建设。

3.2职业知识目标1)了解网站编辑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网站编辑工作的特点和职业要求。2)掌握对不同网站信息的筛选与归类。3)掌握稿件分类、稿件修改、稿件标题制作、稿件内容提要撰写、超链接设置等网站文稿的编辑加工方面的技能。4)掌握以网站内容建设为中心决定网站网页设计方向的理念。5)能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并实施网站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能根据企业的品牌和产品,选择合适的网站论坛,撰写并发表帖文;能创建网络博客,撰写专业博文,为企业的网络营销服务;能够下载和安装即时通讯工具软件并熟练掌握其使用;能够撰写网站时评;能够撰写和的软文。6)了解网站专题的特点及分类,理解网站专题策划的原则,掌握网站专题选题、材料组织、专题栏目的设置方法,网站专题的版式设计和风格设计方法。

3.3综合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站在互联网网站的总体发展目标高度进行网站内容建设的综合素质。所以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4、教学内容设计

见表1:《网络编辑》课程教学内容

5、教学实施设计

5.1培养学习兴趣与协作精神通过演示一些生动的范例,让学生对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知识结构有个概括性把握,对学习方法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5.2强调体验实践每一个项目都是网络编辑的一次实践操练,体现着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教学的深入,必须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索,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或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通过知识点的展开或操作实践使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自主或协作的完成任务。

5.3定期做好归纳小结网络编辑的教学,内容比较零散,如果不及时进行归纳小结,学生则难以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教学中要注意定期总结。归纳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章节,甚至可以是多个章节一起进行。归纳小结的形式可以由学生进行项目汇报。

6、考核方法

《网络编辑》课程核评价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标准为依据,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实践操作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参考文献

[1]刘秀芹.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网络编辑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贸.2013

[2]张爽.高职网络信息采集课程教学设计[J].辽宁警专学报.2013

[3]高澜.高职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4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3篇

一、进一步强化各部门联系,畅通渠道

1.强化机构协调能力。各区直单位、镇街、管委会进一步明确专人专司具体“四送一服”工作,配齐配足工作力量,强化各部门之间协调能力。(责任单位:各区直单位、镇街、管委会,时间:2020年4月底前完成)

2.联动推进工作。区“四送一服”工作组各牵头单位及其他成员单位加强对本单位“四送一服”工作组织领导,明确相关责任科室以及专职工作人员。坚持省市区联动,落实好对口联系、派员参与、承办企业反映问题等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区直有关部门,时间:持续推进)

3.完善包保机制。全面落实联系包保机制,将“四重一小”清单内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具备基本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全部纳入包保范围。选取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派驻联络员,下沉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民营帮扶专员要主动融入企业当中,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整合各级政策资源、汇合各部门工作力量,用活用通推动企业发展的各类利好政策,发挥帮扶专员优势,尽最大能力给企业和项目提供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各镇街、管委会、民营经济帮扶专员,时间:2020年4月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二、扎实开展各项活动

4.实施专项行动。坚持战“疫”、生产两手抓,突出“四重一小”,围绕支持复工复产、恢复和稳定就业、畅通交通运输、保障市场供给等,深入实施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帮助企业保生产、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责任单位:各镇街、区直单位、管委会,时间:2020年上半年)

5.开展集中活动。根据省、市四送一服工作安排,在省第十四工作组的指导下,配合市直服务企业小分队,在二季度、四季度分别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活动,推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各镇街、区直单位、管委会,时间:2020年二季度、四季度)

6.创办主题活动。坚持用好用活“四送一服”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深入企业,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搭建要素平台,更好服务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区“四送一服”办、各镇街、区直单位、管委会,时间:持续推进)

7.开展“三比一增”。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培育、重大项目提升、创优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按季度开展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活动。(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办公室,时间:持续推进)

三、推动政策落地

8.梳理汇编政策。全面梳理中央及省市县出台的各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编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并发放到企业。(责任单位:区“四送一服”办,时间:持续推进)

9.落实惠企政策。综合利用政策宣讲、企业座谈、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方式,持续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结合实际开展推动政策落地行动,细化服务流程,主动对接服务加快落地进度,切实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责任单位:各镇街、区直单位、管委会,时间:持续推进)

四、解决企业问题

10.依法高效办理。认真研究、及时处理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交办的问题,主动对接服务企业,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优质高效的原则,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反馈。(责任单位:各镇街、区直单位、管委会,时间:持续推进)

11.专题调度解决。落实属地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反映问题办理,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专题调度会,协调督促有关责任单位认真研究解决。(责任单位:区“四送一服”办、各镇街、区直单位、管委会,时间:持续推进)

12.精准要素对接。常态化进企入园摸排企业融资、用工、科技、土地等要素需求,搭建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对接银行金融机构、基金、高校院所等,积极促成合作,助力解决要素制约问题。(责任单位:各镇街、区直单位、管委会,时间:持续推进)

13.通报跟踪督办。每月整理上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企业诉求办理范例。对办理情况不实、调度力度不大、久拖不决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定期通报,对涉及面广、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由区“四送一服”办跟踪督办。(责任单位:区“四送一服”办,时间:持续推进)

五、强化服务保障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4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理论教学64学时,实验20学时)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修订的课程内容体系更加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在保证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讲授集成运放组成的各种信号运算、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电路,并延伸到模拟集成电路和模数混合系统等内容,培养学生系统级的分析与设计能力。理论教学应简化器件内部机理的介绍,弱化缺乏工程背景的解题技巧及公式记忆,强化器件的组合应用与接口扩展机制,加强主流新技术的探讨;实践教学应重点引入研究型和设计型实践教学环节,为此出版了课程配套的“十一五”规划实验教材《电子技术实验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目前,多媒体教学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发展使得教学辅助软件能够融入课堂,为学生丰富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现代化手段。适用于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辅助软件包括EDA仿真软件Multisim、Proteus和工程计算软件Matlab、MathCAD。在此基础上,笔者将EDA仿真作为理论课的工具及学生进行硬件实验的前提,建立了“理论•仿真•硬件”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以保证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1.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高校都在大力开展网络化教学应用,然而海量的数字化资源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为此,笔者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少而精的数字化资源,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除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学课件,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学辅助软件、往届试卷及答案详解、部级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和国际一流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的网址,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还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在线辅导答疑,并通过微博、QQ群、飞信群等网络互动方式开展忆阻器、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新型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的专题讨论,并让学生通过网络调查模拟电子技术的相关专利与应用,撰写调研报告,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将EDA仿真演示融入理论教学

EDA技术是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改变了以变量估算和硬件实验为基础的电路设计方法。在理论教学中引入重点内容的EDA仿真演示,有利于快捷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融于一体,实现理论教学的拓展,并为实践教学打下基础。由于学时与场所限制,教师需要在备课时充分考虑课堂投影演示与本机显示的不同,精心设计演示范例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得出结论,并事先做好演示范例的中间版本以便重点演示关键步骤。例如,笔者在课堂上利用EDA仿真软件边演示边讲解电路引入负反馈前后各种参数、输入输出信号波形、频率响应特性的异同,学生通过直观的比较加深了对负反馈作用的理解。此外,笔者在布置书面作业时还鼓励学生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仿真,并在作业本上写出心得体会。

3.强化“系统化模拟电路”的定性思维

现行的理论教学往往只讲器件和基础电路,很少涉及如何由各种元器件通过某种联结组成一个实用系统。笔者在绪论课中就结合实际阐明电路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并给出简图;之后课程中每一个新内容都会回到系统简图上来,逐渐深化、细化,并引导学生寻找反例,这样不但使学生建立了系统的概念,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在EDA的辅助下,学生对各种电路无须精确的理论计算,但要掌握近似估算的方法,弄清楚电路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局限性、性能指标的折衷考虑。要注意各章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衔接,坚持培养学生“系统化模拟电路”的定性思维,强化以集成运放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建立系统观念、工程观念,学会定性分析与辩证的思维方法。

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1.利用Multisim软件开展虚拟实验

研究型教学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由于学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课内实验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利用EDA软件开展虚拟实验能够弥补当前课内实验的不足。目前EDA软件的种类很多,其中Multisim软件提供了多种常用的虚拟电子仪器与元器件,特别适合于模拟电路系统的虚拟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仪器观察电路的运行状态,查看电路的仿真结果,许多设置、使用和读数与实际的测量仪器类似。因此,课内实验是首先在EDA实验室安排了一节课的Multisim认识实习,随后按教学日历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三个阶段。各阶段都增加了相应的仿真设计内容。在课内实验之前,笔者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并进行Multisim仿真及课外研究,再进入实验室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实际的硬件操作。虚拟实验和硬件实验不可重此轻彼,而应软硬结合。笔者通过实验课件的演示减少讲解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际操作与硬件调试。这种“理论•仿真•硬件”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仿真考核和课外研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部分,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的仿真能力、设计能力和系统调试能力。

2.重视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

研究型教学需要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以及一对一的师生互动。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能够较好地弥补理论教学大班授课的不足。有限的学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为此笔者压缩了前期验证型基础实验的次数,在实验课程的后期安排了三次融合整学期知识点的综合实验,帮助学生强化“系统化模拟电路”的定性思维。期末的课程设计则由指导教师布置若干难度适中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开始自主进行电路设计,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经教师审查后方可选购器件,安装调试电路,测量各种参数,进行实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规范格式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完成一次较完整的工程研究训练。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课程设计内容并发表科技小论文,在课程设计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被选拔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

结束语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5篇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创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基研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相结合。成立以学术权威为核心的新课改、新高改研究小组,在深入领会新课改、新高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高

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借助于已先期试点的省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年级教学;高三年级教学复习要借助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知识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历史学科高考水平。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思路是:⑴认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题理念和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历史学科新学年的备考方案和具体复习计划。⑵认真强化落实高三新课教学和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把强化基础知识落实,构建知识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⑶根据2010年高考的新特点制订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备考方案。我们历史学科准备把过去的专题、综合复习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使专题和综合复习融为一体,以专题复习带动综合复习。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轮复习备考意见。⑷认真抓好教研室组织的大型视导活动。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⑸广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强与考试中心、兄弟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学校,为各校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和支撑。⑹重视模拟试题信息含量高的特点,尽快收集整理各地统考、调考模拟试题为后期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三、主要工作

1、制定高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目的:认真分析新学年教学教研的新特点,明确新学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

方式: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基地学校教研组长、部分学校教师、教研员。

时间:8月下旬。

⒉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

目的:认真分析我市高中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结基础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复习的途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方式: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校际交流。

对象:全市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

时间:9月上旬。

地点:待定。

3、市历史学科教学基地调研活动

目的:明确学科基地的职责,制定学科基地的活动计划,发挥学科基地在全市教学、教研中的示范作用。

方式:听课、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校教科室领导、全体历史教师、教研员。

时间:9月中旬地点:xx。

⒊第二届“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6篇

**市从**年代初开始抓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卫生、解决民生问题、增进全市人民健康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矢志不移地向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努力奋斗。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围绕“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建成带动全省、幅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努力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环境优先、关切民生、解决民忧”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建设”,把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与创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创卫思想不松、机构不撤、工作不停、力度不减,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起,致力于城市卫生日常管理,着力于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使市容环境卫生的质量年年有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年年有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大力推进“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和创建卫生街区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建活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等荣誉,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国家卫生城市暗访组和技术考核评估组提出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认真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召开创卫整改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态度,推动整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到“四个到位”,即: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到位、明确任务责任到位、工作机制运行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完成各项指标。通过现场复核,**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整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二、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促进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市自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创卫工作,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市爱卫会组成人员,不断加强对创卫工作的领导。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创卫工作,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全市上下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创卫指挥部的领导经常参加创卫工作会、情况分析会,经常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农贸市尝“五小”行业和城中村检查指导创卫工作,及时解决创卫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市爱卫办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工作经费,工作任务落实。全市爱国卫生工作年年有计划、有主题、有重点、有检查、有总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检查评比和表彰活动。制定、颁发了《**市爱国卫生管理规范》、《**市除四害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依法创卫提供了保障。市创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各单位均建立了创卫组织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创卫工作格局,市创卫办切实强化统筹、协调、督导和检查职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宣传动员,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市在创卫工作始终坚持把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作为创卫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作创卫动员;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三是利用大型公益广告牌、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宣传;四是通过举办目标人群卫生知识、创卫知识专题讲座进行宣传;五是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卫活动,让群众广泛参与到创卫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六是市委党校和相关部门根据创卫工作需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和创卫知识,促使广大群众革除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了解创卫、理解创卫、支持创卫、参与创卫和监督创卫,为共建美好家园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努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环境卫生面貌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市每年投入200多亿元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主次干道进行拓宽改造,提升绿化档次,实施光亮工程;二是新建、改造城市公厕、垃圾中转站、压缩站;三是新建、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0个;四是对流经城区和城市周边的河流进行清淤、护堤、建绿、景观塑造等综合整治;五是实施旧城改造,拆除违章建筑,对背街小巷和城中村进行综合整治,不断提高硬化、亮化、绿化水平;六是按照创卫标准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对城区498个农贸市场进行改建、扩建;七是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沿岸等地的绿化建设。目前,**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1%,绿地率达34.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36平方米;八是不断增加环卫设施设备的投入,努力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延长保洁时间,加大背街小巷、居民区、城中村的保洁力度。通过以上措施,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高。

(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高环境质量。**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了环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依法对城区环境实施监测和监督管理。积极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实施搬迁、安装脱硫设施等综合整治;对城区饮食服务业和企事业单位实施禁用燃煤、使用清洁能源、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对城市机动车噪音和尾气污染、建筑工地噪声和扬尘污染实施专项整治。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市区20**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23%,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97%,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4.1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分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环境保护预警和风险防范体系完善,三年来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三)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经常对照创卫《标准》自查存在的薄弱环节,多渠道搜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分析国家卫生城市暗访组、技术评估组提出的问题,积极开展市容市貌、农贸市尝病媒生物防制、园林绿化等专项整治,实施“五小”行业、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烟尘污染、噪音污染、水环境治理等综合整治。在城市卫生日常管理中,**市狠抓职责任务的落实,做到部门之间、市区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在工作中,注重日常监督管理,强化督促检查,不断总结、完善城市卫生管理的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城市卫生整体水平、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7篇

在“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中,通过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提供完善的教学功能和友好方便的教学服务,是网络化教学的重要基础。平台设计重点体现“网络安全”课程“三优三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优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教学体系。教学平台以该课程的专题式教学资源作为设计思想,以课程理论内容和实验项目作为设计范例,目标是建立基于网络的“网络安全”课程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内容的实践,不受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扩展性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网络安全”教学平台主要实现在线课程、教学信息、师生交互等功能,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四者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特征是:教学个性化、实践网络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和管理自动化。如图2所示,“网络安全”教学平台分别构建了课程学习平台、实验强化平台、练习自测平台、互动交流平台以及管理监控平台,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在线自学、实验内容的小组协作、练习测试的自我考核、学生教师的双向交流以及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的功能。

二、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研究

网络化教学不能理解为只是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更不能只是把教科书等教学资源搬到网络上,而应该是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基础之上,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对现行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研究如何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是“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1.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本校采用“课堂教学精讲、网络教学精练”的方式构建“网络安全”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筛选,选择“网络安全”重点知识设计成教学专题,并且为每一个教学专题设计一个实践演示项目,例如计算机病毒专题、Unicode漏洞专题、SQL注入攻击专题等,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对这些专题内容进行精讲。网络教学包括理论自学、实践自练和练习自测三部分。在理论自学部分,自学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内容,还适当地选择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的网络安全知识,例如无线网络安全、数字签名等,这些教学内容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由网络教学来承载。在实践自练部分,练习内容由课堂演示项目和实验课项目两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对这些实验项目进行多次强化练习。在练习自测部分,练习和自测内容都选自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库,学生通过练习和自测,不仅可以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同时可以为将来参加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式

全面实施网络教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传统面对面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所有教学内容。但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将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自由和轻松。课堂教学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深一些的网络安全知识来进行网络自学;而对课堂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可以选择课堂内容来进行网络复习。

3.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本校摒弃了“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不再把教师的单方评价奉为标准,而是提倡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具体考核方式是: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占40%,小组同学间的互评成绩占30%,学生对自己网络自学成绩评定占30%。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最终激发其自主学习动机。

4.改革交流互动方式

网络教学应该以交流互动为核心,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网络学习环境。传统课堂的交流互动包括课堂提问、课上讨论以及课后答疑等方式,这些互动方式存在教条化、模式化的缺点,而网络教学可以大大拓宽交流互动途径。网络教学中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在线交流和互动,还包括学生与教学资源、教师与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行为,学生可以下载或上传教学资源,这些互动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校通过对“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发现网络化教学存在学生网络自学情况差异较大、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管理监控平台的数据统计,74%的学生能够保证网络自学课时,而且能够经常在线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19%的学生网络自学课时较少;7%的学生从来没有登录过网络自学平台。因此,本校在下一步“网络安全”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学生不参与网络自学的原因,根据了解的情况,安排教师采用个别化辅导形式,鼓励和推进网络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身体验网络化学习。

四、总结

专题综合范例范文第8篇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深化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与班主任和各位同事协调好关系,共同担负教育学生的重任。

(二)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教研活动

(1)结合品德组的实际,继续深入地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深化研究”课题的专题研究外,还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把握住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发挥同伴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品德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努力实现“骨干带整体”的愿望。

(2)建立帮学对子,共同提高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