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

展示设计论文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装饰造型简洁,突出文物和展品内容的原则:考虑淮河博物馆旅游地的特殊属性,展厅色调较为明快,采用简洁的造型手法和朴素的材料语言,突出文物和展品内容,通过关键节点的精心设计来营造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更加凸显博物馆空间的专业属性和视觉感受。文物展品保护与照明适度和节能的原则:在整体空间的照明控制上,我们将入口和出口处的灯光设置适度的增加照度,使观众在进入和走出展厅时能更好的适应光线的变化,合理控制展柜中的照度与展柜外周围环境照度关系,所有展厅对文物的照度均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标准执行,在无人时会自动关闭或降低照度,更好的保护文物和节约能源。

通过对陈列大纲和淮河博物馆建筑交通流线的分析,考虑到整体展线的顺时针性及布展文物内容的多少与展厅面积大小的关系。我们把展厅布局为:一层展厅为上善佳水(自然篇)、淮魂千秋(历史篇)两个展厅。二层展厅为淮河治理(水利篇)、淮风流韵(文化篇)、淮上明珠(家乡篇)三个展厅。交通流线设计:路线设计为单向有顺序性的水平交通路线,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避免人流交叉及重复路线,局部有地面抬升平台,丰富观展视角。展陈形式的创新: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空间装修,它是通过对展示的空间艺术处理来突出展品和烘托展览主题,本案根据不同展厅的内容变化,强调每个独立展厅的内容特点,突出展览的地域特色。同时削繁为简,通过一定程度上统一的立面处理来保障整个展馆的完整性。营造场景:用圆雕、浮雕、壁画等艺术手法结合模型、场景、全息图像的方式,利用舞台布景原理,以最小的进深营造尽可能宏大的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同时精心设计的场景也作为展厅中的视觉亮展品与空间环境的和谐:文物展品是整个空间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本案的设计中,文物不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展柜摆放,而是通过和展厅内部的版面、视频、机构等各种展陈手段相互呼应而创造出一种气氛和意境,全方位的诉说展品的价值和包含其中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淮河博物馆的具体展厅设计

基本陈列展厅与专题展厅在统一的设计手法下力求变化,结合各展厅陈展内容的特点,明确各展厅的主题,增强每个展厅的辨识性,保障博物馆整体展陈的鲜明特色。公共空间设计:由历史性、功能性及艺术性的要求,我们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应是淳朴自然的,同时强调其细节处理,与外部建筑的风格相协调与呼应,以此来强化整个建筑的统一和完美。在色彩的设计手法上使用中性偏暖的色调以并此作为统一整个博物馆不同展厅的基调,用统一规整的整体处理手法吸纳消化各个展厅纷繁复杂的展陈内容,避免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维持观众的参观兴趣。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含蓄内敛的,艺术表达准确而又生动,她向参观者静默的讲述淮河流域曾经的历史、辉煌的艺术和在这片区域上生活的人们的故事,让我们来聆听……

第一展厅:上善佳水(自然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左侧。入口设置一个序厅,作为整个展览的开始,采用抽象的手法,特殊加工的材质肌理表达“上善佳水”的意境,突出主题叙事的宏大特征,采用对称的手法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展厅内部。在其后的展线布置上采用主展线副展线相结合的方式,主题内容置于视线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展示,同时在材料和结构的手法上统一每章节内容,使人们循序渐进的了解认知一系列的主题内容。在该内容的副展线部分设置模型机构和视频影片播放的空间,保障了展览序列的完整性同时又延展了文物展品的内涵。如图:

第二展厅:淮魂千秋(历史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右侧。我们结合淮河流域独有的风格,将文物展品与场景复原更加贴近的进行整合,使观众在参观并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感悟淮河流域文化特色。通过统一的色调与材质,将各个部分紧密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展陈空间。在其后的休息厅部分用表现性的色彩展架结构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创造独有的观展体验,同时保持观众的兴趣。我们结合大量的图片与实物,通过不同高度层面的划分与安排,使观众多角度了解历史,并沉浸其中。在材料的使用上保持与一层展览空间的色调一致性,穿插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色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有条理的布置,满足观众参观和认知的同时使观众得到愉悦的空间体验。

第三展厅:淮河治理(水利篇)该展厅位于主体建筑的二层,在色调上却别于一层展厅。入口处退让出一个序厅空间,采用浮雕的手法将展厅名称衬托出来,整体气势庞大,浮雕内容将整个展厅的核心选取出来加以艺术处理。由于整体的展厅空间有限,而展陈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在其后的展陈设计中通过张弛结合的手段,用视频、投影机构、模型等手段整合大量的资料内容,结合文物,文献等实物展示,保障了整个展厅空间的大气与完整,同时又丰富了参观者认知途径的多样性。

第四展厅:淮风流韵(文化篇)在展厅入口处便将淮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文化交汇的独特气质展现在观众面前,直观展出来该馆的内容体系。在展厅内部的设计中,点缀与淮河流域相关的文化遗产载体元素作为装饰,使用更加简洁的立面造型,丰富柜内展示的形式,结合部分场景复原与现场表演创造出独具韵味的民俗文化长廊。

第五展厅:淮上明珠(家乡篇)在展厅展线的设计中,我们运用实物展柜和图版及场景复原相结合的手段,把展示资料充分的展示给观众,并通过在展线中加入电子大屏幕,营运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丰富展示形式,合理调度观众的参观线路,调节观众的参观情绪。在装饰材料上,我们多应用专业博物馆材料,并通过应用木材等温性机理,使得观众在一个充满文化气质的空间中。并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品设计导入,及多媒体互动结合,让空间保留原有的大尺度的协调性。在形式上采用展板、复原模型、展柜、视频疏密有度的结合让观众更容易所感知和接受。强调参与性,强调展览的多元化手段,并在此期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非典勿入》是李克的设计作品之一,其中就融入了传统门神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其保障生命的重要意义以及非典勿入的基本设计理念.在该设计中,门神与口罩联系在了一起,这就突出了非典病例的危害性,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就连门神都需要通过带口罩来避免病毒的侵害,这就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形式的严峻性.再来看一下《平安山东》,门神在其中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占据的版面很大,约达到整个版面的三分之二.在这个设计中,门神的形象十分温馨,面带微笑,手持“出入平安”的字符,将“平安山东”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众多现代设计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门神图案,而且可以找到八仙的图案.例如,在“八仙过海”设计作品中,不仅体现了八位仙人,而且与八位设计师相呼应.至于“一仙”硬币之说,表明设计者的自嘲意图,即每人只值一仙.

2祥禽瑞兽图案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设计中,祥禽瑞兽的图案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就表明了人们对于吉祥的追求和对于幸福的渴望.至于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渴望“吉祥、幸福”,这需要源于古代人们的穷苦生活环境以及以往消极的生活态度.对于古代中国人们而言,生活环境恶劣、思想禁锢、饱受欺凌,各种天灾人祸都时不时地打扰者他们的生活.基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以及这样消极怠慢的文化氛围,都导致人们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逆反.人们开始向往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日子.虽然之前的生活依然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但这丝毫没有打消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而且他们的美好夙愿将始终被保留并传承.古往今来,龙都是吉祥的象征,也被当做中华民族的图腾.至于龙的形象,早就有“三停九似”的说法.龙不仅是人们一直推崇信仰的神灵,而且是帝王与权贵的象征,只有古代帝王之家才有资格佩戴含龙的设计品.自古以来,龙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始终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灵魂.我们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因此不可避免得要接触很多关于龙的事物,例如“龙凤呈样”以及“鲤鱼跳龙门”等,这都体现了人们的美好夙愿以及对幸福的无限追求.直到现在,虽然社会在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但是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丝毫没有减弱,且在设计中的应用频次也是居高不下.

3文字图案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文字,汉字的体系最为完整,结构也最为严谨,充分利用了象形、指事、转注、假借以及会意等多种手法,是极具张力与创意的文字.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象形字、甲骨文等文字就具有很强的图案性,这些文字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图文结合,让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更加的璀璨.正所谓无书不成画,中国古代的绘画一般都叫做字画,可见字与画是不可分割的.据有关的调查显示,我国古老的象形字便是由画转化而来的.从文字的结构来看,我国的文字是符合图案的构图法则的,再加上笔画的长短、粗细、转折带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不同字体的书法赋予的美感和神韵,让文字在事物的装饰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以吉祥的文字最受广大民众欢迎,比如喜、财、福、禄、寿、吉、祥等字.其中,“喜”字在中国人的婚礼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字画,人们大都将“喜”字并列联结,突出双喜临门之意“.寿”字的利用也是范围极广的.所谓百福寿为先,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对“寿”可谓是情有独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也已经成为人们对老人最好的祝福.长寿的老人的心境一般是仁爱和平、与世无争的,这也就造就了人们对长寿的老人尊重、敬佩.也正是对“寿”字的这一份特色的情感,使与“寿”有关的吉祥图案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比如在寿桃之中嵌入古寿字,利用民间剪纸艺术,渲染出长寿的意境.

4符号图案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由于符号图案能够通过简练的视觉形象,表达出深刻哲学寓意,故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最为经典的符号图案之一———太极图案为例,对符号图案进行说明.太极图包含了世界万物的共通的规律,中国古代是极其推崇太极图算,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天地开始的时候,是从“无”化成了“有",通过逐渐的演变,才孕育出时间的万物.这种思想在“太极图形”中,表达的淋漓精致“.太极图形”中的外圆代表了“一”,代表了宇宙,也代表了无极.“太极图形”中黑白二色分别代表了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白中黑点则表示阳中有阴.太极元气,含三为一,其中的“三”就是指由白、黑以及两方的分界线.“太极图”是正、反、合三者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万物由阴阳而化生,故而各具太极.太极图这种黑白流转的图案,体现了中国式的形式规律,它已深深地植入中国的文化中,并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5小结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对展览空间的设计是展示设计价值的首要途径,传统家具展示设计也不例外。下面笔者以自己进行的传统家具展示设计为例,说明传统家具展示空间的营造问题。该空间主题展现传统家具的简洁、大方、舒适,所以笔者想用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情怀的场景演示这个主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首先在展馆外观上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形式,以整体大气的斗拱造型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墙体大面积地运用木制窗棂,一方面,木制窗棂在物理环境上起到采光、通风透气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通过木制窗棂可以欣赏到传统家具优美的造型,在展示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整个展厅空间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以纵轴为中心的左右对称格局,这是为了满足功能对称的要求,也是为了体现技术对称的好处及为了表达文脉延承的意思。内部空间主要利用隔扇、隔断、碧纱橱、罩、屏风、书架、博古架等根据需要将空间进行分隔和变换。如,厅门前设一块装饰艺术程度较高的隔断,在上面以楹联的形式把公司的logo显示出来,主要为了增加室内的稳定感和形成视觉中心,并以此作为中心将功能和视觉延伸,还能活跃展厅的气氛。隔断前设置少量精致的红木小器,以供参观者赏玩,显示产品的魅力及调剂厅内气氛。

2.传统家具展示空间色彩的选择

独具匠心的色彩设计可以产生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视觉效果,在所有设计要素中,色彩拥有最强烈的感染力。该展厅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中国红”作为展厅的主色调,既色彩夺目,又让人容易理解。从大红的大屋顶到红窗帘再到红地毯,组成红色系列,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使其进入家具展示空间,产生购买欲望。传统家具的色彩、材质、肌理也与展厅装修统一考虑,形成一种协调的整体的装饰美。在展厅色彩上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突出重点,或采取调和的方式,使家具和展厅之间、家具和家具之间产生相互呼应、彼此联系的协调效果。如,该展会展示的传统家具的颜色属于暖色调,古香古色,所以在墙壁、门窗和地板等色调上没有采用冷色。另外,色彩还能起到改变室内气氛、情调的作用,让观众亲自体验到中国古代传统红木家具的艺术魅力。展示艺术的色彩美正是通过其自身的色彩表现和它与室内整体环境的色彩协调而形成的。

3.传统家具展示空间陈设具有吸引力

对于传统家具展示空间陈设的设计,应该依据室内陈设品的形式与大小、家具尺度、室内空间进行家具展示空间良好比例的设置,应该依据主次顺从匹配的原则,对全套家具进行突出设计,形成相互照应、主次分明、和谐协调、相互衬托的效果,还应使用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达到和谐的整体装饰效果。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展示家具的功能分小区进行摆设,如大门入口处橱窗两边摆设体积较大的扶手椅和柜子,营造一个完全以家具产品自身为核心的展示空间。另外,展厅内外用一些壁挂饰品、台面饰品、地面饰品营造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展示空间。

4.结语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色彩视觉在实际的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色彩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也是人们视觉感受中的第一印象,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合理的色彩搭配不仅能够快速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能够更加认真仔细的观赏展示作品,还可以从观赏中,真正体会物体整体散发的美感,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以此来达到展示传播教育的目的。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将更多不同的色彩元素融入到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里,从而营造一个良好、有意境的展示空间。其次,展品的主色调要尽可能与展示区域的色彩基调保持一致,形成完整性的视觉环境,增强科技馆展示效果。此外,由于不同的色彩会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观赏感受,会间接的影响着观众的思维情绪,人们可以在视觉作用下,发挥着丰富的联想。就比如,一些明艳、亮丽的色彩比较受到儿童与青少年的喜爱,而中年人和老年人更加喜欢暗色调、稳定的色彩。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色彩的心理感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情绪式感受,其是与观众自身的文化程度及素质修养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一方面则是共同式感受,这种感受方式会根据人的联想思维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对于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让人们在情感上就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反之,如果色彩搭配不合理,即使再完美的创意设计,也会使整个科技馆展示空间显得杂乱无章。

(二)造型视觉造型就是展览的空间构成。它包括了展示区域的分割、规划、参观路线的划分、人流方向以及采光、照明、色调布置等。人在展示空间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像大多数科技馆都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安排参观者的参观路线,使参观者在流动中完整地介入展示活动。在展示设计中造型要素一般为自线、曲线、圆形、三角形和矩形等人们最为常见的基础几何形体元素。其中,自线在视觉中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展示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视觉元素之一,有秩序的排列直线可以给观众明显的秩序感,并能有效的统一整个展示面。在展示中对于曲线的使用,可以产生活泼、轻快、自山、生动的效果,给观众以柔和、轻盈、柔美的视觉感受。而三角形或菱锥形等形体可给人以稳重、向上、安定之感,在展示空间中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想象力与对比效果。简介、明快的展品主体,符号性、语言性强的人际界而自然而然地会拉近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

(三)空间视觉展示设计与空间是必不可分的,展示设计就是对空间组织和利用的艺术,而空间规划是展示设计的核心要素。在现代科技馆的展示空间环境处理上,一般采用灵巧的划分空间的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无限的空间中又包含着有限。通过设计路线等规划,空间造型,不断变化的空间向导,使整个展示环境形式充满流畅感和节奏感,让观众在不断的造型规划中欣赏到全方位的空间效果。

(四)光源视觉人们的视觉感知依赖于光线,它主要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而今,人造光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展示设计中光源的巧用,不仅使观看者清晰的看到展品,而且在光的作用下,展品更动人、更美丽。甚至于更震撼,同时,也引起参观者情绪的波动光给了展示形态以新的生命。并随光源位置、方向的迁移、以及光线强弱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光形态构成的运用在展示设计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采用各种材料和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信息,而光源设计是为了展示的环境更具有艺术效果,设计师通过光的强弱对比,创造出美的环境。从而提高观众的情绪!刺激他们探寻展品的兴致,让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将展品的档次提高。

二、结束语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展示活动所包含的内容不断扩大:不仅有已经为人们所熟悉的展览馆、博物馆、商业展览、展示,还有会议、节事、赛事、庆典等活动都可以纳入其经营范畴。相应的,展示设计教育在市场的冲击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从2004年的会展专业试办,到2009年底,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设置展示设计专业的高校已发展至190余所,并覆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到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召开,面对市场的需求以及更多人对于展示行业的认识与关注,展示设计专业必将成为全国各类高校新一轮争相申报的热门专业。在如今高校专业紧跟市场供求的形势下,市场的缺口就是学校专业的发展导向,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展示设计的广阔前景,但是这个专业从有到无,仅六、七年的时间,可以说整个专业教育的平台搭建还处于探索阶段。展示设计这门专业本身是架设于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都属于它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的专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完善的展示设计专业框架尚未搭建起来,使得国内的设计教育与市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情况,针对一些已经开设展示设计专业的院校就可以看出,虽然新专业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原有的主干专业为主,在此基础之上再向展示方向辐射。例如,从排课方式来讲仍然按现有教师来安排具体课程,而不是根据课程的专业性和整体性按照逻辑、结构的需求安排。

没有实现展示设计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加强相应理论课、选修课以及理工科课程的教育,重视交叉学科的补充等,都是现有设计院校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总之,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展示专业所需的广博的专业基础。必然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展示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未来的专业教育要进行的不能只是改良和修补原有的专业基础,而是需要下大力气将展示专业基础进行系统的扩充和完善,将这个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环境、建筑、空间、平面、多媒体、材料、营销等多项专业技能并进的综合性、实用性人才,才能满足未来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的就业市场。

2针对高校展示设计教育的几点看法

高校展示设计教育未来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但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还需经过相对漫长的筹划和积累。尤其是各地方院校,无论教学软件还是硬件都远不能同一类重点院校相提并论。若想让展示设计专业在地方上生根开花,首先必须要强化自身原有的办学优势:在扎实基本功的同时紧跟地方市场需求开创自己的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地面对未来更加严苛的就业市场。以我所在院校为例,展示设计是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体课程之一。地处西部和专业起步晚等前提条件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的适应性、创新性与实用性。在对展示设计专业进行充分的认识与分析后,在教学上利用有限的材料、资源对课程进行可行的调整和试验。注重利用现有的学科优势,尝试多专业渗透式教学。将我校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中的相关基础课程添加为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搭建一个多学科共建的知识平台,从宏观到微观多方位的开阔认知视野。在课堂教育上不贪强图大,从中小型商业展示空间入手,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展示设计观念:(1)注重展品与展览形式的相得益彰,既要突出展品,传达出正确、有效的展示信息;还要通过设计,将展品背后的隐性服务以及企业的内涵和精神得到展现与宣传。始终贯彻“用设计来解决问题”这一理念。(2)注重展示与人的关系,展:展出、陈列,属静态;示:出示、演示,属动态。从展示设计的称谓也可以看出,展示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动静相结合的设计形式。这里的“动”更多指的是人的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到人、空间与展示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面对生活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读图”“、体验”等词汇,我们就应该意识到,静止不动的观展模式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观展受众的参与、交流和体验是如今的展示设计需要突出的内容。所以,必须时时刻刻将参观的主体——人——放在展示设计的首位。(3)注重展示与空间的关系,展示活动一定是存在于某一空间内的活动。加之,参观者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参观目的的。单一的、缺少变化的空间布局必定会导致观者的流失。在教学中,我们将空间构成原理与展示设计课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空间的变化以及空间的“运动”来实现展示目的。这里的“运动”既包含虚拟的运动。例如,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全景多媒体模拟技术的运用;也包括现实的运动。又如,传统的移步换景和借景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中国古典园林中以小见大的布局手法。还包括思维和意识的运动。例如,运用虚实结合、心理暗示等设计手法,将该表达的内容表述出来的同时,还应留给观者以遐想的空间。(4)注重展示设计精神文化内涵的营造。针对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在课堂上布置了一部分从民族审美角度进行展示设计的实验性小课题,旨在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则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与运用。目前,正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希望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一套结合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展示设计研究方向。(5)随着行业效果图电脑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学生的作图速度和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于空间形式的理解程度有所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效果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前期的分析和理解。并加大展示设计进程中的手头分析表达和简单模型制作的辅助工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能更深入直观的理解所做的展示空间。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非语言符号的情感性、审美性、直观性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如:在2008年湖北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中,“QQ语言再设计”毕业设计小组成员给QQ重新设计了吉祥物,分别为黑、红、黄、绿豆豆来代表各自的家乡,展览中呈现的是以声音——各自的家乡话,来替代QQ聊天中的文字内容,整个设计以动画配以声音、手势、动作、表情,让来自各个地方的同学都参与到了设计当中,体验到了用家乡话在QQ上打招呼的乐趣,这个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开启了向非语言符号的情感性、审美性、直观性的过渡,再一次验证了非语言符号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二、非语言符号在展示设计中应用

(一)图形符号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图形是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设计元素中,图形以其瞬间产生独特印象的视觉魅力、一目了然的视觉传达效果,在展示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形的可识别性是其作为视觉语言的本质原因,也是图形在展示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能否应用好图形的可识别性这一特质是展示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在此背景下提炼出来的符号手法更具识别性。如世博会山东馆是集科技、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设计案例,馆体以雄峙天东的泰山为主视角,侧面是抽象的大海浪涌形象,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东地理形态。可见,文化意味的传播离不开馆体的可视性视觉形象,山、水图形的可识别性成就了山东馆的文化性。以世博会展馆为例,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展馆都成为展现其近几年发展情况的展示场所,其中包含这个国家的文化理念的展示及品牌文化的展示等。在这种大规模的展示活动中,如何区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就取决于图形符号的装饰效果。根据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属性和风俗习惯,在绚烂夺目的众多会馆中,即便在没有文字解释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的各个国家场馆。

(二)声音、手势、动作等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用于陈列的装置中,采用幻灯、视频、音频、录像电视等技术应用到展示设计中,声音讲解、视频演示等手段随之出现。让观众参与到展示设计当中,交互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展示设计逐步针对观众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设计,观众因此产生了更多的互动活动。例如2005年日本世博会的韩国馆,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使观众和展示载体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通过高科技感应技术,感应观众的行为动作,据此计算并演示一颗水墨形式的树的生长过程。观众通过手臂的动作,以方向及速度控制树枝的成长方向及茂密程度。可见,非语言符号中的体语(人)、声音等在展示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展示展台版面设计,通常是指在展台图片文字信息等内容的展板形式,同时也指展板上版式编排和图片文字设计。而版面设计是当代展示传达设计的重点部分,是展示视觉传达的重要方式。简单看来,它是一种有关编排版式的知识范畴。但实则上,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体现了艺术设计与媒体的深入统一。所谓展台的版面设计的重点概念,即在展台传媒的构思中,展台版式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是不能缺少的视觉元素与信息流通元素,我们将版式构成的视觉传达信息要素—文字和字体、图形和图片、几何形式和颜色色块诸因素,根据特定的造型和特殊内容的需求来重新组合排列,并利用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则,把计划和构思以视觉传达的类别来有效传达出。展示展台设计以相对的二维形态为媒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是以表达展台信息给消费者为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一个优秀的展台设计者,在为展示版面设计时,不光是剪裁照片,挑选视觉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全方位洞察全部展台设计的同时,更需要全方位考虑版面上所有的展示空间和图片文字元素的视觉进程关系,使得展示信息通过版式设计深入地呈现给消费者。并且,寻找设计手法来有效地制造和建立有规则的版面信息,也是一种具有设计风尚和艺术特质的视觉传达方法。由于展示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边缘类科目,展示版面设计不仅在平面上发挥其功能,而且在多维的立体和思想的空间中,也能察觉到它的视觉艺术魅力,它是平面设计中衍生出来的最典型的一大类分支,在表达信息的同时,给消费者萌生立体三维和平面的形式感受和审美需求。版式传媒可以说是现代展示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二、强调展示板面效果的创意性

图片和文字,图形与实物的配置,已不是直接的、平凡无奇的组合效果,而是更具有主动的创想性和参与性以及创意,图形和实物达成最默契的关系来共同表达思想及情感。这种手段给设计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和意味,是展示版面设计形状的深化,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的表达。视觉表达的平面设计中的创意分为两种:一个是针对主线思想的创意;另一个是版面设计实现画面的创意。将编排设计和主题思想的创意巧妙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已成为人们现代展示面板设计发展方向。在展示面板设计的创意表现中,文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直观,具体,有艺术感染力,富于艺术的表现与传达。

三、注重展示版面效果情感

如在主体商品与陪衬实物的位置关系上,就能体现情绪的因素,把消费者引入生活化的情绪意境中。因此,在展示空间结构上,要充分地理解对称、水平、并置的结构表现细腻与理性;曲线与散点的结构表现自由轻快、热情浪漫的设计理念。合理地运用编排的原理来准确传达情感,或清新淡雅,或轻松活泼,或严肃凝重,这正是展台版面设计更高层次的艺术表达。“以情打动人”是设计创作中奉行的原则。在版面创意设计中,图片和文字,以及实物的编排表述最富于情绪的表现。

四、突出展示版面效果的个性

展示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装饰造型简洁,突出文物和展品内容的原则:考虑淮河博物馆旅游地的特殊属性,展厅色调较为明快,采用简洁的造型手法和朴素的材料语言,突出文物和展品内容,通过关键节点的精心设计来营造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更加凸显博物馆空间的专业属性和视觉感受。文物展品保护与照明适度和节能的原则:在整体空间的照明控制上,我们将入口和出口处的灯光设置适度的增加照度,使观众在进入和走出展厅时能更好的适应光线的变化,合理控制展柜中的照度与展柜外周围环境照度关系,所有展厅对文物的照度均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标准执行,在无人时会自动关闭或降低照度,更好的保护文物和节约能源。

通过对陈列大纲和淮河博物馆建筑交通流线的分析,考虑到整体展线的顺时针性及布展文物内容的多少与展厅面积大小的关系。我们把展厅布局为:一层展厅为上善佳水(自然篇)、淮魂千秋(历史篇)两个展厅。二层展厅为淮河治理(水利篇)、淮风流韵(文化篇)、淮上明珠(家乡篇)三个展厅。交通流线设计:路线设计为单向有顺序性的水平交通路线,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避免人流交叉及重复路线,局部有地面抬升平台,丰富观展视角。展陈形式的创新: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空间装修,它是通过对展示的空间艺术处理来突出展品和烘托展览主题,本案根据不同展厅的内容变化,强调每个独立展厅的内容特点,突出展览的地域特色。同时削繁为简,通过一定程度上统一的立面处理来保障整个展馆的完整性。营造场景:用圆雕、浮雕、壁画等艺术手法结合模型、场景、全息图像的方式,利用舞台布景原理,以最小的进深营造尽可能宏大的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同时精心设计的场景也作为展厅中的视觉亮展品与空间环境的和谐:文物展品是整个空间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本案的设计中,文物不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展柜摆放,而是通过和展厅内部的版面、视频、机构等各种展陈手段相互呼应而创造出一种气氛和意境,全方位的诉说展品的价值和包含其中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淮河博物馆的具体展厅设计

基本陈列展厅与专题展厅在统一的设计手法下力求变化,结合各展厅陈展内容的特点,明确各展厅的主题,增强每个展厅的辨识性,保障博物馆整体展陈的鲜明特色。公共空间设计:由历史性、功能性及艺术性的要求,我们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应是淳朴自然的,同时强调其细节处理,与外部建筑的风格相协调与呼应,以此来强化整个建筑的统一和完美。在色彩的设计手法上使用中性偏暖的色调以并此作为统一整个博物馆不同展厅的基调,用统一规整的整体处理手法吸纳消化各个展厅纷繁复杂的展陈内容,避免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维持观众的参观兴趣。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含蓄内敛的,艺术表达准确而又生动,她向参观者静默的讲述淮河流域曾经的历史、辉煌的艺术和在这片区域上生活的人们的故事,让我们来聆听……

第一展厅:上善佳水(自然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左侧。入口设置一个序厅,作为整个展览的开始,采用抽象的手法,特殊加工的材质肌理表达“上善佳水”的意境,突出主题叙事的宏大特征,采用对称的手法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展厅内部。在其后的展线布置上采用主展线副展线相结合的方式,主题内容置于视线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展示,同时在材料和结构的手法上统一每章节内容,使人们循序渐进的了解认知一系列的主题内容。在该内容的副展线部分设置模型机构和视频影片播放的空间,保障了展览序列的完整性同时又延展了文物展品的内涵。如图:

第二展厅:淮魂千秋(历史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右侧。我们结合淮河流域独有的风格,将文物展品与场景复原更加贴近的进行整合,使观众在参观并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感悟淮河流域文化特色。通过统一的色调与材质,将各个部分紧密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展陈空间。在其后的休息厅部分用表现性的色彩展架结构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创造独有的观展体验,同时保持观众的兴趣。我们结合大量的图片与实物,通过不同高度层面的划分与安排,使观众多角度了解历史,并沉浸其中。在材料的使用上保持与一层展览空间的色调一致性,穿插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色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有条理的布置,满足观众参观和认知的同时使观众得到愉悦的空间体验。

第三展厅:淮河治理(水利篇)该展厅位于主体建筑的二层,在色调上却别于一层展厅。入口处退让出一个序厅空间,采用浮雕的手法将展厅名称衬托出来,整体气势庞大,浮雕内容将整个展厅的核心选取出来加以艺术处理。由于整体的展厅空间有限,而展陈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在其后的展陈设计中通过张弛结合的手段,用视频、投影机构、模型等手段整合大量的资料内容,结合文物,文献等实物展示,保障了整个展厅空间的大气与完整,同时又丰富了参观者认知途径的多样性。

第四展厅:淮风流韵(文化篇)在展厅入口处便将淮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文化交汇的独特气质展现在观众面前,直观展出来该馆的内容体系。在展厅内部的设计中,点缀与淮河流域相关的文化遗产载体元素作为装饰,使用更加简洁的立面造型,丰富柜内展示的形式,结合部分场景复原与现场表演创造出独具韵味的民俗文化长廊。

第五展厅:淮上明珠(家乡篇)在展厅展线的设计中,我们运用实物展柜和图版及场景复原相结合的手段,把展示资料充分的展示给观众,并通过在展线中加入电子大屏幕,营运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丰富展示形式,合理调度观众的参观线路,调节观众的参观情绪。在装饰材料上,我们多应用专业博物馆材料,并通过应用木材等温性机理,使得观众在一个充满文化气质的空间中。并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品设计导入,及多媒体互动结合,让空间保留原有的大尺度的协调性。在形式上采用展板、复原模型、展柜、视频疏密有度的结合让观众更容易所感知和接受。强调参与性,强调展览的多元化手段,并在此期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