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羊疫病防控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羊疫病防控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2-02-09 10:29:46

羊疫病防控技术工作总结

由市政府批准、科技局立项、市畜牧站负责实施的“山羊标养殖技术规范研究”项目,在市农牧局和县科技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从****年**月开始至年月已全面超额完成指标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一次党代会、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精神,围绕“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总目标,紧扣“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总基调,以建设“优质草食畜牧业基地”、“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和“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为主要抓手,按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要求,突出两个重点(草地建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抓好三个提升(提升畜牧渔业科技含量、提升家畜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量),努力实现四个确保(确保畜牧产值产量分别增长10%以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渔业船舶安全事故)。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完成情况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和目的

**年以来,我县实施了“”“”等项目,项目相继从引进纯种绒山羊只,群众自发购回只,累计达到只,全县山羊年饲养量接近万只。但农户在养殖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用养土种羊的经验饲养良种。二是科学精细管理做的不到位,管理粗放,养殖效益低。三是对纯种羊的繁殖规律不了解,公母、土良混群,甚至发生土种回交现象,没有发挥良种作用。四是饲草料搭配不合理。五是缺乏基本的疫病防治常识,羊只死亡率高,损失严重。为了解决这些养羊生产之中的困难和问题,科技局通过立项实施绒山羊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规范研究项目,总结出适合我市养羊情况的《绒山羊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规范》,给基层养羊技术人员和农户提供一些具体的经验和做法,有章可循,提高绒山羊养殖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发展。

(二)、任务完成情况

第一阶段:年月—年月通过深入到考察、了解、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回来后查阅绒山羊养殖方面的一些著名专家的资料,同时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选择了个基层绒羊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试验研究,找出基层养羊的技术缺陷,借鉴别人的成功做法,总结自己的养羊经。

第二阶段:年月,在我市等养羊基地和周围个养羊户,对只绒山羊,开始进行“绒山羊个体鉴定技术”、“绒山羊组群技术”、“绒山羊农户饲养羊舍建造技术”等项关键生产技术进行观察和研究,同时在顺发羊场修建标准羊舍平方米,进行了对比试验,年月,初步的原始资料收集完毕。

第三阶段:年月至月,对原始资料进行了矫正,方差分析,回归对比等多种数据分析,同时与有经验的养羊户进行座谈,听取了他们在关键环节的一些实践做法,对总结出的个规范进行了再次矫正,使规范更接近生产实际,月底总结整理资料、印刷《绒山羊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规范》。完成了项目任务指标。

三、项目主要技术内容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毕节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乌蒙山腹地,川滇黔锁钥,贵州高原屋脊,长江珠江屏障。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为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平均海拔1600米,项目区建设在**县,**县**县等县区,大部分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所在区域有耕地**万公顷,优势牧草地**万公顷,林地面积**公顷,未利用的荒地**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为**%,项目区内建设可利用土地面积**亩。

2、气候及水源: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日照1231小时、气温13.09℃、降雨量1129.04mm、无霜期266天,森林覆盖率38.7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区内河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93条,100平方公里的有80条,总流量12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21.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1万千瓦,适合于多种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繁衍。项目区内排水基础设施完整,沟渠纵横,水质良好,符合人畜饮水。

3、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农业发达,种植业生产水平高,饲草料资源丰富,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万亩,亩产千克,水稻种植面积万亩,亩产千克,玉米种植面积万亩,亩产千克,蔬菜种植面积万亩,优质饲草种植面积万亩,人工种植苜蓿亩产鲜草千克。粮食总产量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公斤。

4、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1)加工业,项目区现有各类饲料加工厂达家,年加工肉牛饲料万吨,实现产值万元,青贮窖容量累计达万立方米,建成青贮料配送中心处,总容量达到万立方米,年制作青贮料万吨。建成牛粪沼气池个,年生产沼气立方米。

(2)种草业:年种植优质饲草万亩以上,其中青贮玉米亩以上,紫花苜蓿万亩以上,饲用甜菜万亩,其它类牧草万亩。为肉牛业发展提供优质饲草,全年提供各种农作物杆亿多公斤。

(3)技术服务业:在畜牧业的带动下,有健全的市、县、乡、村四级农牧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了上下联通的农牧科技推广网络。市畜牧局成立了肉牛科技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区所在地有肉牛科研所个,良种繁育场个。

(4)物流业:畜牧业的发展,给物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全市围绕养殖业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户有家,车辆达辆,从业人员人,从事肉牛及畜产品贩运的农户有多户,从业人员达多人。全市兽药医疗门市部星罗棋布,有家,从业人员有人,饲料加工厂个,从业人员人。

四、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到2011年,全市通过实施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建立起万亩高产、优质的饲草基地;羊饲养量分别达到万头、羊肉产量达到万吨以上,特色、生态畜禽养殖快速发展;形成一批养殖规模较大、技术应用水平高、生产效益较好的规模场(养殖小区)和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产业带(园区)。草地养鸡、养鹅、养猪、养兔及其他生态特色畜禽养殖成为草地畜牧业的新亮点;规模场(养殖小区)的生产能力、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带(园区)更加集中、特色更加明显,规模化养殖率达%以上;培育出个以上有较强影响力、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以上。

五、主要技术措施

在草地生态畜牧业羊病防治技术采用上,我们多策并举,主要采取一下几项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抓好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实现草地生态畜牧业从传统的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

2、推进疫病监测预警体系,防疫保障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把重大疫病防控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免疫档案、消毒制度,加强家畜引种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引种,严格执行在引进地和引入后隔离观察制度,防止疫病传入。

4、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确保免疫密度,降低养殖风险,项目区羊只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梭菌性疾病、口蹄疫等四种疫苗免疫密度达到100%,

5、建立健全检疫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完善重大动物疾病防控机制。建立和完善防控应急预案,保障各项防控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6、定期驱虫和杀虫

驱虫、杀虫可采用喷雾、口服、注射相结合的方式。

1)、成年山羊每年3-4月、9-10月各驱虫、杀虫1次。

2)、成年绵羊在剪毛后7-10天进行1-2次预防性药浴。或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按0.2mg/kg皮下注射。

3)、双月龄断奶健康羊可按上述程序进行驱虫、杀虫。

4)、从非疫区购进的羊只在隔离观察后,可按上述程序驱虫、杀虫。

六、主要组织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我们加强了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组织召开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落实了各项责任制,建立了主管领导亲自抓,畜牧站专业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分片负责具体抓的工作制度,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居委会各负其责、积极配合畜牧综合站全力做好秋季动物疫病集中防控工作。工作中做到了片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防控工作全面有序进行。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群防群控的氛围

为全面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动物疫病危害性的认识及对防控工作的支持,利用有线电视台图文频道滚动播放动物疫病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防控工作通知等,在辖区主要街道张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公示,增强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同时要求各防疫员在深入养殖户家中具体开展工作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发放宣传单,提高广大群众对疫病的认识及防控的重要意义,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群防群控氛围。

3、严抓工作落实,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

防疫员严格按照市有关会议要求开展了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做到了真苗真打真有效,严禁打“飞针”,对免疫抗体抽样检测不合格的,要严肃追究片区责任人的责任,确保防疫质量达标,免疫密度达100%。2011年秋季,集中免疫A型口蹄疫、亚I双价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各头,羊各只,猪口蹄疫、猪瘟、猪三针各口,高致病性禽流感及新城疫禽各羽。

4、充分发挥防疫网络作用,建立预警机制

在各规模养殖点及各家庭农牧场设立了疫情监测点,并在出入辖区的林业堵卡站协调林业做好了出入辖区牲畜的检查,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等流通五一节的检查监控工作,地、林、铁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办事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24小时有专人值班,并要求各相关部门领导保持通讯畅通,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不留空档和死角的防疫网络,做到了有情况以早、快、严、小控制疫情,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5、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为切实做好地区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不打无准备之战,做好了应急物质的储备,制定了应急预案,做好了应急准备工作。

6、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坚持不懈做好防控工作

对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要坚持春秋集中免疫与月补针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克服麻痹思想,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同时,要严把牲畜调运关,严格按照《2011年流调方案》,对新购入的畜禽加强补免补注工作,对调出的畜禽加强产地免疫,坚持不懈地做好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任何疫情。

六、加强动物免疫档案管理

规范动物免疫台账及免疫档案的填写,有计划地对免疫动物进行免疫效果抗体检测和动物流行病学的调查,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1、精心安排,领导重视。项目下达后,站上专门进行了讨论,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责任到人,任务具体。在项目事实的过程中,县科技局、农牧局领导和技术人员,多次来点,进行检查和督促,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注重数据的测定整理,保证数据的可靠真实。

对每项技术规范研究的指标和内容,分阶段分步骤,准确测定,详实记录,多种方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对于抽象性指标,进行了细化数量分解,最后得出准确结果。

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只山羊的标准化饲养,科学管理,受胎率提高到%,流产率下降到%以下,产羔率达到%,双羔率达到%,羔羊成活率达到%,周岁公羊体重达到公斤以上,母羊达到公斤。产绒量周岁公羊斤,母羊斤。

以只规模的养羊户为例,通过对比,标准化饲养后比传统方式饲养前年多收入元,只均纯收入元,项目试验的只羊纯收入万元,科技投入和技术人员工资万元,科技投入比:,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总结出了适合我县具体环境的绒山羊舍饲养殖规范,给基层技术人员和养羊大户提供高效益、标准化的养殖模式,为规模养羊场提供标准化规范养殖的依据。促进我县绒羊产业化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新农村建设增添新的内容。

3、生态效益:开展草原生态治理,积极推进以草定畜,积极调整畜群结构,加大非生产畜淘汰力度,减少草场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减轻草场压力,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实施草原灭鼠治虫、牧道治理和草原补播工程,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八、结论

当前,毕节试验区正站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起点,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跨越、推动转型”的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试验区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努力推动试验区成为开发扶贫的排头兵、生态建设的领头雁、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的示范区、多党合作的标志性平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把毕节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试验区。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我们将再接再厉,通过大型规模化养殖园区的基础建设和实施全方位配套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肉牛良种化,实现当地农产品和优质饲草料的转化增值。加快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种植业“三元”结构转化,带动草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促进土地利用和农业资源优势配置,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被举报文档标题:羊疫病防控技术工作总结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