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进范文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进范文

时间:2022-10-10 09:20:32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进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二期

一、解放初青海省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情况

青海省解放以后,即面临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留下的任务,建立巩固人民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等一系列的繁重任务。这其中,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则是完成各项社会改革的物质基础。作为恢复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建立民族聚居地区政权的主要措施。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分工合作的新民主经济制度,对私营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利用其有利于国民经济的一面,限制其不利于国民经济的一面,随后,执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和扶持为主的政策对全省的工商业进行调整,保护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生产经营者,使私营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

从1949年9月青海各地相继解放到1952年的三年恢复时期内,接收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接收的民用物资折合成现行的人民币仅10000元,青海社会主义国营的企业几乎是在空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成立国营的贸易公司,领导省内市场,有效地调节了物资供求,平稳物价,实行贸易自由、等价交换的政策,恢复经济、繁荣市场。同时着手恢复与发展各种经济成分,调整私营商业组织,取缔不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到1949年底,全省已有9个地方国营厂矿,最多的工人能有700多;私营工厂发展到5个,职工多大39人,生产总值达到1.83万元;手工业全省2408户,生产终止达到1764.2万元。为了更好的保护工商业的正常发展,1949年底,省军政委还颁布了《工商业者登记暂行办法》,在政府的扶助下,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1年1月1日,统一币制,设立了货币交易所,兑换银元,保证了人民币的流通。为了进一步发展私营工业,引进资金2.47万,在西宁筹建了私营裕新面粉厂,从此,青海有了第一个大型的私营工业企业。经过两年多以来的工作,青海的工商业有了迅速发展,发挥了它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正是由于人民政府积极建设及各种有效政策的实施结果,减轻了青海人民的负担;提高了农牧产品的价格,人民生活大为提高。

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牧民同胞的土产、羊毛有了极大的出路,因而促使了市场的繁荣。青海省的行政区划,共19个县、一个直辖市、一个设治局、人口方面,过去无精准统计,根据原伪省政府近似正确地估计,约为120万人,其中汉族占47%,藏族占33%,回族占12%,土族占6%,蒙族占20%。全省各族代表来省致敬者,共计14个单位,代表586人,其中包括藏族之千百户,蒙族之盟长、扎萨克等及各寺院之呼图克图等,现除了柴达木及果洛族,尚未来代表外,其余各县各族,皆已与军政委员会发生联系。军政委员会根据青海省的特点,在施政方针上,确定以稳步前进,耐心地提高群众觉悟,紧密地团结各族各界人民,克服困难,有步骤地进行各项建设,一个在政治上民主团结的、经济上富强繁荣的、文化上文明先进的人民的青海,并将出现在青海人民的面前。

二、青海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青海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的冬天。中共中央于1953年9月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中国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使之,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青海政府积极认真地执行中共中央以农村为重点同时建国城市的方针,在农村,农牧区进行,完成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城市,接管了国有资本,没收了官僚资本,并建立了国营经济,控制住了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在恢复时期的头三年中,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全国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在开始实行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青海也开始对柴达木盆地的资源进行勘探。国家决定除了促进生产外,对粮、油、棉布相继实行统购统销,并对经营粮、油棉布的私商,开始进行改造。青海省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前,共有私营专业粮商55户,165人,粮食自由市场44个。1954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取缔了私营粮商和粮食自由市场,有国营粮食购销部门和国家粮食市场代替。据1955年11月底的统计,全省有国营粮食购销站110个,国家粮食市场38处。

实行油品、油料统购统销后,取缔了私营油商的私有经营。棉布方面,改造私商棉布批发商9户,从业62人,资本26万多,并对其从业人员作了妥善安排。工业方面也积极扩展了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4年将私营利民食品厂的全部产品,由甘肃贸易公司订货改为由青海食品公司报销。1954年继续引导私营商业资本转入工业,新建公私合营湟源榨油厂、门源均于1955年先后投入生产。1954年4月,贯彻中央指示,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对农业区域城乡市场和私营商业进行了安排和改造。随着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经过1953年到1955年近三年的时间,全省私营工商业初步改造的情况如下:1955年12月8日至12月16日,青海省委召开了全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作会议。要求在1956年上半年将农业区城镇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纳入公私合营,计划到1960年完成牧业区私营商业的半社会主义改造。工业方面:将公私合营工业和私营工业1955年预计总产值258万元作为100,其中,公私合营占52.56%,包销占10.28%,加工订货占18.61%,私营工商业占18%。全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个体手工业1955年预计总产值为3425万元,其中组织起来的产值可达13.92%,个体的约占86.08%。商业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是大大的增加了。粮食、棉布、烟酒、食盐等行业业已以经销、代销等形式纳入社会主义改造轨道。全省1955年预计总零售额为11401万元,其中国营占51.52%,合作社营占25.15%,合作商店、经销、代销占5.84%,私营商业站17.8%。在比重上,现在国营已占79.54%,合作社营已占2.86%,私营仅占17.6%。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已占了五分之四多。经过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积极努力和辛勤工作,终于顺利地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作者:孟慧云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进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