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范文

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2-11-27 08:52:30

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

《现代国际关系杂志》2015年第八期

在意识到不会真正被西方世界接受后,俄罗斯转而选择推动欧亚一体化来为其重振大国雄风奠定地缘政治基础。1995年1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建立海关联盟。1996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正式宣布加入,成为四国关税联盟,旨在协调四国的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四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1999年2月,塔吉克斯坦加入这一联盟。2000年10月,俄、白、哈、吉、塔五国签署条约,决定将关税联盟改组为欧亚经济共同体。2001年5月31日,欧亚经济共同体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宣布欧亚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2005年10月,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中亚合作组织合并,乌兹别克斯坦于2006年2月正式成为共同体成员国。①乌克兰、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则以观察员身份加入该共同体。2009年11月27日,俄、白、哈三国元首签署包括《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内的9个文件,标志着欧亚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又称俄白哈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1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消息报》上发表《欧亚大陆新一体化计划———未来诞生于今日》一文,明确提出建立欧亚联盟的目标,得到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积极回应。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首脑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建立。1月2日,亚美尼亚加入,成为欧亚经济联盟第四个成员国。吉尔吉斯斯坦于2014年12月23日签署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条约,2015年5月8日签署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两份议定书。

欧亚经济联盟计划于2025年前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这意味着俄罗斯多年来推动的欧亚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欧亚经济联盟能否按照俄罗斯的期望发展成为欧亚联盟?本文认为,在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时,需要认识到其他成员国对欧亚一体化的需求与俄罗斯不同,各自的期望也不完全一致。有学者指出,国家间结成贸易集团可能是出于非经济方面的考虑,政治目标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有些时候是压倒一切的,因此要达到这一目标,政策制定者要注意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成本。①实际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果没有经济福利的创造,即使政治推动的决心再大,从长期来看也是无效的,这一点从世界范围内以往成功或不成功的一体化经验中已得到充分证明。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影响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基础的因素,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评析。

一、欧亚经济联盟成立的动因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欧亚地区的政策并非始终如一,从开始的“甩包袱”到当下建立“欧亚联盟”的雄心,俄罗斯态度转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地缘政治的考虑。对于俄罗斯而言,欧亚地区是恢复其大国地位的战略依托,至于经济利益则并非其考虑核心。而中亚国家鉴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分工关系、基础设施布局、本国与国际市场隔离等因素,在经济领域对俄罗斯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如表1所示,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在进出口方面都对俄罗斯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哈萨克斯坦出口虽对俄罗斯依赖性很小,但在进口方面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哈、亚等国工业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之与国际市场隔离,其产品向其他国家的出口成本高,且竞争力不强。它们为了保持本国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而参加欧亚经济联盟;白俄罗斯虽然工业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其产品的技术标准仍为前苏联标准,与发达国家标准难以兼容。加之白俄罗斯近年与西方国家关系不佳,因此在出口市场方面对俄罗斯的依赖性很高,白俄罗斯90%的农产品和70%的工业制成品都销往俄罗斯。此外,各国在能源上对俄罗斯有着较强的依赖。如白俄罗斯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占其能源进口额的97%以上;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能源出口通道是俄罗斯,2007年哈萨克斯坦经由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占其出口总量的85.7%,②虽然哈萨克斯坦大力发展向东的石油运输管道,也未从根本上改变其对俄罗斯运输管道的依赖性;亚美尼亚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获得俄罗斯以优惠价格供应的能源;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不仅在劳务移民方面,而且在能源供应上对俄罗斯的依赖度都很高。

不仅如此,哈、白、吉、塔等国在国家安全领域对俄罗斯也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哈俄之间有着7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吉、塔两国虽然与俄罗斯不相邻,但由于本国无力应对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也不得不依靠俄罗斯的支持。随着美国撤军,阿富汗塔利班一旦卷土重来,其对两国的渗透必然会增强,这对于国防力量薄弱的两国来说无疑是迫在眉睫的问题。2012年10月普京与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曼签署条约,将俄罗斯驻守塔吉克斯坦的部队期限延长至2042年,以保障塔吉克斯坦免受来自阿富汗极端宗教主义势力的侵袭。简言之,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的相互需求是欧亚经济联盟建立的主要动力。俄罗斯希望欧亚地区成为恢复俄罗斯大国雄风的战略依托,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则因本国经济利益、能源通道、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对俄罗斯的依赖性而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只是这些国家并不愿意完全按照俄罗斯的想法来推进欧亚经济联盟,如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明确反对将非经济领域的合作纳入“欧亚经济联盟条约”,而俄白联盟多年来的停滞不前也表明白俄罗斯对于一体化有着自己的考虑。

二、欧亚经济联盟

不具备推行货币一体化的现实条件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有政治经济一体化和单纯的经济一体化两种模式,前者成功的范例为欧盟(也仅有欧盟),后者的典型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整体而言,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流,原因在于自由贸易区模式相比于欧盟式一体化所涉及的政治因素简单许多,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推进。欧盟模式是随着各成员国贸易往来日益紧密,降低货币兑换成本成为各国的内生性需求。降低货币兑换成本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固定汇率,更进一步的方法则是统一各国货币。当各国货币统一后,不但汇率变化风险和汇兑成本不复存在,而且还能进一步刺激各国贸易、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罗伯特•蒙代尔在分析一国加入最优货币区原因时就指出,降低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交易成本是一个主要原因。①欧盟的成功就是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各国分工体系的形成和市场的融合,而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则是以西欧各国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

奥弗特维尔德列举了建立货币联盟的8个标准,并指出尽管欧盟并没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但在通货膨胀率、开放程度、经济多样化和金融一体化方面仍然比较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所给出的标准。②相较于欧盟,欧亚经济联盟在8条标准中一条也未达标。以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俄白哈关税同盟为例,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贸易结构畸形,对能源和原材料依赖性过高,仅白俄罗斯贸易结构较为合理,但因其经济规模过小而难以对关税同盟发挥影响,三国间的贸易受制于产业结构很难因关税同盟的建立而大幅增长。③表2为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后三国贸易年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在经历了关税同盟建立初期的贸易增长后,三国间的贸易出现了萎缩的情况。总体来看,三国都不是彼此的重要经济伙伴(只有白俄罗斯对俄罗斯依赖性较高)。2012年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占俄外贸总额的49%,截至2012年欧盟对俄罗斯的投资占俄吸引外来投资(FDI)存量的80%,而同期,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仅占哈吸引的FDI存量的1.8%,俄哈间贸易仅占哈萨克斯坦外贸额的17.4%。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2012年与俄外贸占其外贸额的47.9%,当年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中俄罗斯的投资占48.6%。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除了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的资本和市场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外,相互间的经济往来并不密切,这主要是受制于各国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水平等客观现实。俄罗斯拥有航天、军工等国际领先的产业,鉴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和规模,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无法形成分工关系,而俄白之间的分工多为维持现状。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趋同和经济的“原材料化”使其彼此间不存在贸易增长的现实基础,因此各国间也不存在大量的货币兑换需求,加之三国间投资也很少,并没有货币一体化、甚至建立固定汇率关系的现实需求。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对俄罗斯的依赖除了能源领域,还在于两国均有大批国民在俄罗斯打工,这些劳务人员汇回国内的工资也成为两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这种经济联系并不足以促进两国与俄罗斯经济的深度一体化。俄罗斯一直希望能够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推行货币一体化,但普京提出的“更密切的协调经济和货币政策”在条约文本中仅被表述为将实行“协调一致的货币政策”。就欧亚经济联盟当下经济基础而言,搁置货币一体化的想法不会将各国经济潜在的问题激化。从某种意义来说,不推进货币一体化会使得欧亚经济联盟维持现状并存在下去。因为货币的统一即意味着政治一体化的推进,而推进政治一体化的想法是哈萨克斯坦坚决反对的。①欧债危机说明,政治经济一体化模式不但要求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一体化成员国要在各个层面、包括国家治理方面实现深度的一体化。货币和财政一体化进程的不同步引发了欧债危机,在经过激烈争论后,欧盟国家选择了继续推进欧盟一体化的路径,这意味着欧盟的政治一体化程度将会不断地加深。②姑且不论欧亚经济联盟是否具备欧盟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就推进政治一体化来说,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并不具备当年法德共同推进一体化的政治决心和氛围。

三、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经济分工难以推动深度一体化

成功的区域一体化,不仅需要政治推动,更要以经济利益的创造为基础。从欧亚经济共同体到现在的欧亚经济联盟,其组织架构的建立速度无疑令人惊叹,但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就更多的表现为组织架构的建立,其经济基础并无实质性改善,或者说经济基础并不能支持政治雄心。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典范,也是欧亚经济联盟所效仿的榜样。但在2010年的欧债危机中欧盟也曾面临解体的可能性,因为即使是具有成熟市场经济体系和早已完成了工业化的欧盟成员国,在实现一体化后也因各国竞争力不同和经济结构的差异而难以适应欧盟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欧盟的经验再次说明,经济利益是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展的基础,小国不仅会从一体化中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更可从大国处获得制度外溢的间接效应。

欧洲一体化的最初目的是制约德国,①但现在的德国已稳坐欧盟一体化驾驶员的位置,原因就是欧盟国家对德国的依赖不仅仅是德国经济规模最大,而且德国优良的宏观治理能力也是其他国家借鉴的榜样。因此欧债危机后南欧国家虽然不满,但也不得不按照德国的要求来修正自身的财政、经济政策。俄罗斯要成为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首先要实现本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以此来拉动哈、白、亚、吉等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多年来俄罗斯政府大力推动的创新型经济始终未能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最关键因素不是缺乏资金和技术,而是俄罗斯虽然建立了市场经济,但并没有改变其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动力和经济结构的扭曲。②苏联时期,赶超式战略造成了严重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以致企业没有自生能力。俄罗斯采取的“休克”式疗法虽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但没有根本性地改变软约束的痼疾。当前俄罗斯经济增长完全依赖其资源优势的发挥,即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来稳定经济。由于俄罗斯产业结构和粗放型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能源和原材料开采带来的巨额收益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反而在俄罗斯引发了“荷兰病”效应。加之利益集团、寡头垄断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经济逐步固化为原材料经济模式,而且已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由于经济增长原材料化、市场化的改革未能解决预算软约束、过分依赖原材料行业引发的“荷兰病”等诸多弊端,俄罗斯建立的市场经济体系是有着严重缺陷的市场经济体系。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微观层面培育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在中观层面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和在宏观层面形成良性、成熟市场经济体系。

俄罗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在五个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不成熟的国家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究竟能给各国创造多少经济利益是令人怀疑的。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所以能实现商品、资本流动,不仅在于通过发挥其相对封闭市场的规模效应,更关键在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合理性。以往国际范围内不成功的一体化并不是未建立一体化的组织,而是未能形成以市场来配置资源以及产业内分工的利益共享机制。一体化组织能否有效运行而不是停留于纸面文件,并且能够不断推进一体化深度,首要条件就是经济利益的创造。小国与大国建立一体化组织,不仅可以进入大国的市场,更可获得学国市场经济制度与机制的机会。小国从溢出效应所获得的效益(或者说成熟市场经济体与不成熟经济体建立一体化组织后,不成熟的经济体不但获得市场进入、资金、技术等利益,更关键是学习成熟市场经济体系的经验),对于其经济的发展比直接形成的出口市场和资本更为重要。从俄罗斯经济的现状来看,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只能获得“硬条件”,而无法取得“软条件”。“硬条件”也由于各国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极为有限。俄罗斯国内经济存在严重的“离岸化”,③也说明俄罗斯经济环境的恶劣④和远未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即意味着俄罗斯无法对其他成员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方面产生溢出效应,难以成为推动真正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从欧盟的经验来看,“货币联盟在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所能够带来的好处,全部都是建立在联盟能够平稳高效地运行这个假设的基础上的。如果金融和经济不能保持稳定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将毫无价值”。

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看到了欧盟一体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自身市场经济体系发育不成熟、产业结构畸形、工业化水平低下的现实,而且制定的一体化经济目标过高,已超出了各国经济基础所能承受的范围。从经互会经验可知,如果分工体系不是以市场配置资源和现代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即使建立了紧密的分工体系,这种分工也是低效、无效甚至于负效应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分工体系会因不断增加的成本超过各国承受的极限而瓦解。

四、欧亚经济联盟前景

欧亚经济联盟虽然不具备推行货币一体化和深度一体化的现实条件,但有其存在的基础与动力,因而会继续存在下去。有学者就指出,实际存在两个欧亚经济联盟,一个是现实中的欧亚经济联盟,是出于经济考虑建立的,但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却不断下降,主要是依靠外部的制度性力量维持;另一个是想象中的欧亚经济联盟,是基于地缘政治雄心来推动的。①世界范围内成功的一体化往往都是在各成员国经济间产生了“化学反应”基础上,形成产业内乃至产品内分工体系,从而形成相互经济往来的客观基础,而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货币的统一也就成为了一体化内生的现实需求。显然,欧亚经济联盟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如果仅限于维持现状,而不再推动货币一体化以及政治一体化,那么欧亚经济联盟就可以像独联体一样维持下去。但是,俄罗斯不会放弃欧亚经济联盟的政治一体化目标。为了推进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俄罗斯不得不对其他国家做出让步,甚至针对不同国家进行不同的让步,以至于在接纳新成员方面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如哈萨克斯坦更多强调经济一体化,且不希望因参与欧亚一体化进程而缩小自己的外交和国际经贸合作空间,更不愿意看到本国政治主权的让渡,在哈萨克斯坦强烈要求下,俄罗斯删去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中政治部分的条款。俄罗斯曾建议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实行统一的外贸政策,但条约最终文本只规定俄白哈三国应协调外贸政策。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当前的让步只是不想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吓坏它的伙伴,一旦时机成熟,俄罗斯还会再次在欧亚经济联盟中推进政治一体化。③欧亚经济联盟可能成为俄罗斯愈加沉重的负担。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的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无疑会违反WTO的规则,两国2011年的平均关税率分别为3.6%和3.8%,而当年俄罗斯则为9.9%,这也是为何两国要求俄罗斯给予经济补偿的原因之一。但俄罗斯经济已处于“去工业化”的状态,虽然俄罗斯政府提出了多项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计划,但凭目前俄罗斯经济结构与资金是无法实现这些宏大目标的,与欧盟关系的恶化也使得俄罗斯失去了利用欧盟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机会。如果俄罗斯的经济不能实现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制造业的发展,将很难长期承担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对其的经济要求。只有欧亚经济联盟各国形成通过市场分工共同创造新的增量利益的机制,而不是仅靠俄罗斯的转移支付来承担一体化的成本,欧亚经济联盟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力。

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矛盾,而是能够相容发展、互补和相互促进。2015年5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可以密切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济往来,更可以发挥中国大市场的作用,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商品销售地,带动各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欧亚经济联盟(主要是俄罗斯)也可藉此重振本国的科技优势,改变“去工业化”的消极影响,恢复制造业的竞争力。当然,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能否成功地实现对本国经济结构的改造。

作者:王维然 王京梁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中国( 新疆) 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xdgjgxzz/68267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