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范文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范文

时间:2022-10-14 11:34:51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杂志》2014年第四期

一、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来自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战略和“话语霸权”的挑战冷战结束以后,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转向了中国,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思想上,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极力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贬低马克思主义,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政治上,极力宣扬多党制、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制,企图使我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在经济上,宣扬私有制,鼓吹自由经济,攻击社会主义公有制,否认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外交上,利用所谓的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战略,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造成直接冲击,又诱发了一些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形成极大危害。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地位,获得了强势的文化地位,造成国际话语系统的严重失衡,逐步建立起“话语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是西方实现话语霸权的两条主要途径。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产品的投入。随着大量影视节目、报刊、书籍、软件等文化产品的涌入,发展中国家得到的不仅是娱乐和享受,更有西方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西方国家通过对信息传播主动权的掌握,进而掌控了话语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差距,造成对信息资源占有的差别,导致信息流通不对称。西方国家借助于信息霸权散布一些不实之词,对国际问题作出一些自命不凡的价值判断,并通过信息传播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在西方大国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的双重挤压下,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遇到了强势挑战。

(二)来自市场化对思想观念的负面效应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其运行的准则是公平、竞争、法制、信用等,市场经济在塑造社会成员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使得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情绪;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催生了各种不同的诉求和价值观,多样化的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形成了分散力;个人化、独立化的市场经济行为,容易冲击到集体主义观念,产生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种种负面效应,冲击、淡化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来自多样化社会思潮和复杂化民众思想的挑战近年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民族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在我国的影响不断扩大,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通过一些学者的阐述和发挥,通过媒体传播等途径广泛影响着我国各个群体。同时,社会上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色彩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沉渣泛起。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都力图争取更多民众的认同,争夺意识形态阵地,消解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日趋复杂,容易出现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思想、新旧道德观念的相互交织和冲突,增加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结构性失衡的可能性和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难度。

二、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一)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列宁曾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思想阵地,就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中丧失自我而沦为他国的附庸。因此,必须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文化阵地意识和主权意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共生的局面具有必然性,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自然反映。一方面,要用清醒冷静的头脑把握文化问题的实质,不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转换所迷惑。所谓“超越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所玩的花招。即便是今天大肆宣扬‘超越意识形态’的美国,也从来不会真正放弃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另一方面,完全排斥或不加选择地完全接受非马克思主义文化都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既要在交流中不迷失自我,坚持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扬弃;又要在交锋中敢于接受挑战,坚决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做出反击。

(二)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伊格尔顿认为“领导权永远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成就,而必须不断地被更新、再造、保卫和修正。”马克思主义要建立优势话语权,同样面临“更新、再造、保卫和修正”的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追求理论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和超越。回归是要还原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论的原生形态和精神特质;超越是要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在创新中形成时代化、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次,要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作为思想理论的外在形式必须做到修辞平实化,语言大众化,使普通民众能够听懂、理解和信服。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丰富意识形态教育的渠道和方法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离不开思想理论斗争,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理论斗争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同、理解掌握和指导实践,这是斗争是否真正获胜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能否真正确立的根本标准,因此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积极拓展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通过广泛深入、普遍渗透、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融合于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和行为之中。当前,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拓宽和丰富意识形态教育的渠道和方法,扩大教育的受众面,使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新颖,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引导渗透。同时,必须利用好网络,加紧构筑互联网思想教育阵地,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设和优化网络环境。

(四)重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实践效果的兑现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初之所以能够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势统治的世界获得民众的追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者们非常重视兑现马克思主义意识中的信念承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这些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应有的状况。虽然解决这些负面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积极努力地解决问题,制定相关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严格组织实施,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党员干部自身首先要清正廉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民众,使人民群众通过切身感受真正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信服马克思主义。

(五)在制度设计、政策法律和公民道德规范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意识形态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理应体现在社会制度、政策法律和道德等相关规范中,从而使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既是一种自由选择,又具有外在的刚性约束力,有利于统一思想,使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成为社会群体行为。

作者:刘旭青单位:西安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xazzxyxb/65581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