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范文

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范文

时间:2022-10-17 08:20:52

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校园社交网络架构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成为互联网环境下联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新纽带,发挥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阵地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交网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校园社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一项关于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促使大学生的信息传播行为向社交平台倾斜,一个基于社交网络的“三明治”型信息获取与传播模式正在形成。[1]面对高校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交网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社交网络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

一、校园社交网络是有效承载和传递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新平台互联网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活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其行为方式的隐蔽性、不确定性也大为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施加有效的教育影响,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育载体,支撑起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有效的思想互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校园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教育载体。一方面,社交网络是作为主观存在的“思想”得以具体呈现的重要载体。思想作为一种主观存在,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并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2]思想作为人类头脑中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承载和显现其性质、内容和状态,进而实现有效传递。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在于其对思想信息的承载和传导。校园社交网络的用户主体是高校师生,他们的网上行为和网下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作用和紧密的结合关系。无论是课内的教学活动、师生互动,还是日常的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都离不开对各类校园社交网络的使用,可以说大学校园中的学习活动、文化生活已经形成了对校园社交网络的深度依赖。这种网上与网下深度结合的特点决定了校园网络文化的独特性,这是一种同质性很强的社群文化,是高校文化在网络多元文化中保持和发展的产物,是高校师生在网络空间中的精神家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校园社交网络的文化特性和信息机制,主动把自己在现实中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师生交往和思想交流延伸到网上,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在校园社交网络空间显现、集聚、传导,以高校网络文化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另一方面,校园社交网络能够有效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采纳和内化。内化就是个人真正接受社会主导的思想、观念、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支配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内化的机理比较复杂,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接触、感受、分析和选择等主要环节。

对思想信息的有效接触是内化过程的首要环节。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思想政治信息内容,这些思想政治信息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只有那些真正进入到接触、感受、分析和选择各个环节的内化过程的内容,才能最终被他们所接受。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内容及其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多样多变,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更加激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传递的教育内容只有真正进入到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中,才能有效进入到大学生的感觉和认知系统,变成思维的内容,通过分析和选择最终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思想素质。校园社交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显著的作用。教育者通过校园社交网络建立起与大学生的有效连接,可以有力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触和感知,能够主动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思想文化信息内容的接纳和吸收。这是因为,校园社交网络的用户主体是高校师生,这种基于高校社区的网络交往主体之间具有真实而可信的人际关系,能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交往活动。人际信任是人们进行信息选择和采纳的重要基础。有研究表明,对于信任的三种主要形态即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而言,人际信任在信任评价中占据主要位置;从媒介使用的角度看,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信任评价的影响远高于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与报纸。[3]作为人际信任与社交媒体相融合的产物,校园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接收过程中的重要中介,能够对他们的信息获取和价值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实现正是来源于现实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同感、个人对集体的归属感。当前大学生普遍使用QQ、微信等熟人社交网络,既提高了交往活动的便利性,更增强了信息传播活动的信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把握和运用好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结构和机制,主动融入大学生的“朋友圈”,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和沟通网络,促进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递。

二、校园社交网络成为互联网环境下联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新纽带

校园社交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连接与互动的重要纽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联接和互动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产生于这二者的互动过程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联接纽带具有多样性,通过教育活动建立的主体交往关系、在文化传承中形成的精神纽带、管理制度下的行为约束等,都能发挥联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作用。而在当前信息时代条件下,信息传播媒介的联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人类社会共同体出现的早期,承载语言符号的原始传播媒介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劳动协作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印刷媒体、电子媒介增进了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广泛交往,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互融,“地球村”正是电子传播媒介所实现的全球大连接图景的形象比喻。互联网的无限互联特性与协作共享精神更造就了互联网本身及网络社群发展的动力,正如互联网的设计者所言:“互联网是一个技术的集合体,更是一个社团的集合体,它的成功大部分要归功于它既满足了基本的社团需求,同时又利用这些团体成功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这种合作的精神从ARPANET的起源开始已经有很长的历史。”[4]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社交网络发挥着联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社交网络沟通渠道作用于受教育者,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受教育者运用社交网络信息纽带把自身的需要、感受和思想观念等反馈给教育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校园社交网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从以往的主客体的单向作用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交互关系,网络交往的平等性、多样性与丰富性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个人与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社交网络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和发展,同时,社会也总是人与人相互联接而形成的社会,是人们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各类传播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介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社交网络更加促进了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化和社会思想政治规范个体化的过程。一定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同社会成员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条件下,社交网络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联接和沟通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校园社交网络承担着个人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作用。一方面,教育者把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要求通过社交网络传递给大学生,促进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另一方面,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实际状况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反馈给教育者,促使教育者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可以说,校园社交网络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也提高了反馈和互动的便捷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交网络也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揭示了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一个必然性的根据:分析、研究各种思想意识、思想过程的产生、发展、变化,只能在社会存在中去寻找根源;提高思想认识、推进思维活动也必须以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为基础。[6]因此,理论与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映了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揭示了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途径。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价值更加凸显出来。当前大学生普遍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新闻获取,而社交网络场域是一个具有开放、多元特征的新型信息传播空间,各类新闻消息在这里汇聚,不同社会思潮在这里交锋,各种社会诉求在这里表达。社交网络打破了校园的围墙和边界,架起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和多元竞争的社会思潮。一定意义上说,校园社交网络促进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视域融合,克服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的脱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赋予学校德育更多的生活趣味,丰富和扩展学校的德育资源”。[7]概言之,校园社交网络所具有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于通过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连接,让学校的理论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实现了更为密切的关联,促使教育内容更加针对社会现实,话语方式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三、校园社交网络是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作用的重要阵地

高校是思想文化的发源地、社会思潮的集散场,也是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就要建好守好校园社交网络这一高校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在信息网络化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就要加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深度结合,高度重视网上舆论的引导工作。正如所指出的: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8]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校园社交网络应当成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使之成为有效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作用的重要阵地。校园社交网络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面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揭示了科学思想体系、正确世界观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实践而自觉形成,不能通过盲目的、经验的方式自发产生,这就是科学思想、正确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规律。[9]而在当前网络多元信息环境中,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行着激烈的交锋、碰撞、竞争,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复杂多样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呈现出选择的多样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带来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势利导,善于运用互联网坚持和加强正面教育的导向性,发挥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依据当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重要途径的实际状况,加强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建设,让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在大学生社交网络信息流中生根发芽、扩散传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二是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底蕴的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以丰富新颖、生动具体、贴近实际的网络内容生产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让主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活动,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得以感知、领悟、内化,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成长的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对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批判,旗帜鲜明地在校园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高校是西方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争夺青年思想的重要领域,西方“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观、新闻自由观以及等错误思潮和观点的影响比较突出,有的错误思想借学术之名在校园社交网络广泛传播。“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0]当前校园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旗帜鲜明地亮剑、有理有据地批判,守好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精神家园。校园社交网络是进行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从宏观层面而言,网络舆论是互联网环境下社会舆论的新形态,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产生着广泛深入的影响。

当前,基于社会突发事件、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而产生的网络舆论承载着意识形态的内涵,许多舆论辩争会不同程度地上升为意识形态论争。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社交网络舆论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其舆情内容与校园内外的热点事件密切联系,牵动着思维敏锐而活跃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影响着他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校园社交网络作为重要阵地,切实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一是发挥校园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高校校园社交网络的热点话题是大学生关注校内外热点事件并获取相关评论观点的主要渠道。教育者要善于因势利导、造势引导,立足校园社交网络平台积极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构建,从而为大学生的日常讨论话题设置“议程”,让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具体的新闻主旋律和舆论正能量之中。二是营造校园网络空间的舆论“参照系”。人们在表达观念时有意无意地总是需要一定的参照系。[11]主流话语不主动发声,一些错误观点就会为大众舆论提供“参照系”,形成“沉默的螺旋”误导广大公众。立足校园社交网络为舆论发展提供“参照系”,主动引导大学生对热点舆情事件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一方面通过积极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引导教师加入校园舆论引导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以为人师表楷模的力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答疑解惑,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另一方面,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的作用,增强开展网上舆论工作的意识和本领,营造向上向善的网上文化氛围和舆论导向。三是把握网络舆论传播的规律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要求教育者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把握规律来开展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建立基于大学生社交网络的数据挖掘、信息加工和再生产机制,完善围绕热点议题的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构建起以网络内容生产能力为依托,以议程设置、观点阐释、理论传播、价值导向为体系的舆论主导工作模式。校园社交网络是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意识形态自近代以来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型,[12]现代意识形态愈加表现出显著的日常生活化、大众化特征,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载体。这里的网络文化指的是狭义概念上的精神文化内容,其典型形态有网络语言、网络思维、网络文学艺术、网络伦理道德等。网络文化所具有的生活化、感性化、碎片化、通俗易懂等特点,使其易于广泛传播和接受,显现出对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极为显著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生喜闻乐见、共创共享的文化内容,对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是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建设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文化空间承载着青年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感和自身的独特感,大学生正是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在互联网上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交往场域,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身的精神文化空间。面对当前这样一个信息资源极度丰裕的时代及其所形成的多层次、多形态、多渠道的文化信息流,为了把学生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吸引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上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效接入大学生的社交网络,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凝聚大学生的归属感,充分基于校园网络加强文化内容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二是利用校园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集体文化建设。校园社交网络具有显著的虚实一致性,对学生组织建设和群体互动提供便捷条件,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集体建设和自我教育。教育者通过加强现实中的集体建设,把大学生的群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转化为网络社区的凝聚力,网络社区的良好互动反过来则进一步促进现实集体建设的发展,网上集体与网下集体虚实结合、相辅相成,建构出引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虚实结合的教育环境。三是合理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发展趋向。积极鼓励学习型网络社群的发展,在网络空间提倡合作学习、知行合一的积极取向;为各类兴趣型网络社群的发展提供空间,在网络上倡导向上向善、互助进步的文化氛围;关注偏离主流价值规范的消极群体的发展,在网络交往活动中倡导遵守法律、承担义务的公民责任意识,以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张瑜,欧阳沁,王光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传播结构变化研究——基于北京市1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

[2]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3]姚君喜.媒介使用、媒介依赖对信任评价的影响——基于不同媒介的比较研究[J].当代传播,2014(2).

[4]贝瑞•M.雷纳等.互联网简史[A].见: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6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6][9]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7,79.

[7]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

[8]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10]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5.[1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09.

[12]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历史转型及其当代挑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2).

作者:张瑜 单位: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zhengfazazhi/rmztzz/7216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