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讨影响法制意识培养的因素范文

探讨影响法制意识培养的因素范文

时间:2022-10-10 10:52:38

探讨影响法制意识培养的因素

一、归纳高校法制教育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纵观前人研究多以理论探讨形式描述高校法制意识培养问题,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剖析影响高校法制意识培养开展中的各种因素,辨析这些因素的相对主次关系,为推动高校法制教育更加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综上所述,为梳理清诸多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和调查结果,归结出如下主客观主要影响因素(见表2),依据表2中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第二轮问卷调研分析。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1.对新时期影响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主客观因素的认同度

对被试单位的主管领导、教育专家、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抽样认同度调查。被调查对象对主观影响因素①至⑨和客观影响因素①至⑨的认同百分率均超过90%,其中主观③④⑧和客观③⑨的认同率均达到了100%,剩余选项的认同率均在80%以上。数据表明被试单位的主管领导、教育专家、在校大学生群体对各项主客观影响因素的认同度大致相同,并集中反映出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主③、主④、主⑧、客③、客⑨。

2.对认同的五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分析

抽取因子后的公因子方差之和与初始公因子方差之和的百分比正好是所被抽取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这说明表3中的五个影响因素都能较好的被抽取因子解释(即五个因素中被抽取的代表性因素),其公因子方差均在0.5以上,符合统计学标准即表明五个影响因素均能被确认为是影响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上表显示,按照统计标准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被抽取,所以表中有三个因子在因子分析中被抽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方案的设置”、“学生个体的自我调控和约束能力的影响”、“学生个体对法律知识学习态度及价值取向等问题影响”三个影响因素。三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0.804%,可以认为对因子提取的结果是较理想的,反映出这三个影响因素是阻碍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的最主要因素。

3.造成上述主客观影响因素的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影响的分析。其一,全球化趋势将带来国内法律制度的变革,也将引起我国原有法律观念与意识的更新。大学生面临全球化趋势,就必须具备现代众多国际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而形成现代国际法律意识,否则在诸多的生活工作学习活动中寸步难行。其二,市场化进程中,法律意识要求也将逐步提高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会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差异、利益矛盾的发生,同时容易造成人们心理的失衡,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大学生面对这些容易心理失衡,价值观念出现了个人化、个性化倾向,进而导致犯罪。其三,新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化除了其正面的积极意义,如不能正确引导也将导致新的问题出现。如信息化带来的过多过杂负面消极影响,从而导致网络犯罪的增多。

(2)高校教育影响的分析。其一,国内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在扩招的同时降低了入学的门槛,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进而为高校法制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二,高校的师资力量明显跟不上扩招力度,导致的后果将是教育质量的下降,“择业”已变为“就业”,就业压力的骤增,将会造成一些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方案的设置课时缩减、形式单一、缺乏联系实际,这使在校大学生法律知识更加弱化,就有可能产生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

(3)家庭社区环境影响的分析。其一,不少习惯了父母长辈宠爱、溺爱的大学生在高校新环境中难以适应,90后大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突出”,缺失了家庭价值观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的导向功能。其二,不同的社区构成决定了不同职业构成、文化背景、生活习性、风俗习惯等,随着社区成员的身份、职业结构愈来愈复杂,异质性显著,邻里关系淡化,社会交往的对象、途径、方式、目的都发生了变化,让社区价值观愈来愈多元化,大学生生活于其中,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不可避免要受其影响,其思想行为、法制观念也会受其影响。

(4)大学生个体因素影响的分析。其一,由于大学生世界观、意志、性格正在形成中,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所以在处理问题时易于盲从和冲动,往往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用道德观念来评价多呈现片面性,对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多呈现幼稚性、暂时性和不稳定性。其二,大学生是文化素质高、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易接受和创造新事物、不墨守成规、对社会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和热情的群体,同时也具有不稳定性,极易引发偏激的社会行为。其三,大学生求学期间局部脱离家庭干预,在其自我意识强化、独立性增强、渴望自主的同时,对约束干预往往表现出逆反心理,不愿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既定价值标准,在遇人遇事上,也往往易触碰到法律底线。其四,大学生个体法律素质差异性显著,地区城乡差异、性别差异、不同年级法律素质差异普遍存在。其五,90后大学生精神、物质双重优越环境中成长,独生子女增多,心理问题频频出现。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角色的自我定位,承受着学习、竞争、情感、就业等压力,过多的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法制法律意识培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解决问题应抓主要矛盾,因此梳理出影响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中诸多影响因素的主次矛盾,才是高校法制教育的最终目标,依据调查研究结果归结出如下最主要影响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方案的设置影响、学生个体的自我调控和约束能力的影响、学生个体对法律知识学习态度及价值取向等问题影响。不难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教育的“教”是为了不“教”,课程培养方案的设置决定了大学生能学到什么;而学生自身因素如自我调控、约束能力、学习态度及价值取向决定了大学生从在高校教育的“教”中,能“学”到多少法律知识。因此,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正是“教”与“学”的问题,当然其他相关主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如不及时正确应对必将影响到核心问题的疏导。

(二)建议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现代法制观念,高校可通过“普法”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同时要靠教育,要靠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法制教育多采用生动、直观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可邀请心理学专家以授课、讲座、座谈等方式,从而预防和减少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犯罪发生。重视大学生的家庭与社区教育,促使家庭功能得以继续发挥,落实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保护。加强对高校网络的法制管理,加强监督和规范管理,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应对那些网络消极负面信息的挑战。引导大学生对法律素质进行自我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注意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法制教育的成效。

作者:刘丽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现代艺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讨影响法制意识培养的因素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