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影像学论文范文

影像学论文范文

影像学论文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1篇

由2名具有10年以上脊柱病变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采用盲法独立阅片,对每一例的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密度(信号)、骨质破坏情况及增强特点进行分析。2名医师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达成统一意见。

2结果

2.1病变一般情况7例患者肿块最大35.2mm×56.6mm×55.5mm,最小6.7mm×7.2mm×7.8mm;7例均未见明显椎间盘受累征象。7例脊柱PVNS患者病灶的一般情况见表2及图1。

2.2CT表现7例患者均行CT平扫,软组织肿块3例均表现为与周围肌肉类似密度,4例密度比周围肌肉稍低。1例病灶位于椎管内侧,体积较小,未出现骨质破坏征象(图1);其余6例均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均出现骨皮质不连续(图2、3)。见表3。

2.3MRI表现5例行MRI平扫的患者中,1例腰椎小关节内侧较小病灶呈囊状,内部呈T2高信号、T1低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的囊壁;1例肿块基本呈均匀信号,T2信号稍高,T1信号稍低,未见明显的低信号结节影(图2)。3例肿块内可见特异性的多发散在结节,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图3)。2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其中1例肿块关节内外增生的滑膜及骨内病灶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例腰椎小关节内侧较小病灶本身无明显强化,周边强化。

3讨论

3.1概述PVNS发病率约为1.8/100万,膝关节PVNS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0%,脊柱PVNS报道十分罕见。Kleinman等[6]于1980年首次报道了脊柱PVNS病例。此后,脊柱PVNS报道多为个案,Giannini等[4]报道了12例脊柱PVNS。脊柱PVNS发病年龄平均(37.3±3.7)岁(21~67岁),且无明显的性别倾向。本组7例患者中,女3例,男4例;年龄22~54岁,平均(31.6±10.8)岁,与文献报道相符。脊柱PVNS的症状多来自于硬膜外软组织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神经放射症状,其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有关。本组患者多因颈肩痛、腰背痛及神经分布区域的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就诊,与文献报道相符。

3.2病因和病理学改变PVN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原因为炎性反应、增生、代谢异常、创伤后反复出血[7-8]。PVNS发生于关节、腱鞘、黏液滑囊等,以滑膜增生、棕黄色绒毛结节突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多累及椎小关节支持PVNS起源于椎小关节的滑膜。脊柱PVNS的病理改变和关节的类似,滑膜增生,表面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绒毛突起,部分融合成结节,增生的滑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引起反复出血,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增多。含铁血黄素沉着与病变机械损伤有关,因此非负重关节和关节外病变含铁血黄素沉着不如关节内部分明显,故在脊柱病变有时会缺乏色素沉着。

3.3影像学表现PVNS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增生,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肿块,肿块为分叶状。由于脊柱PVNS起源于椎小关节的滑膜,所以病变最早出现在椎小关节,病程较慢,患者就诊时肿块一般较大呈分叶状,为结节状增生的滑膜充填在压迫造成的破坏的骨质内,肿块累及的范围多以椎小关节为中心。本组1例患者较小的软组织病变位于小关节内侧,可见与关节间隙相通,可能是病变早期表现。同时,由于存在含铁血黄素而表现为色素沉着,导致局部磁场明显不均匀,因此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尤其是在T2GRE序列上更加明显[10-11]。然而,MRI表现也会因为含铁血黄素、脂肪、纤维组织、囊性和细胞成分的含量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组5例进行MRI检查的患者,除1例病灶较小仅有低信号边缘、1例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外,其他3例MRI均可见特征性的多发斑片状、结节状低信号影。由于脊柱PVNS起源于椎小关节滑膜,故骨质破坏区域也以小关节为中心。良性病变病程较长,滑膜增生形成的结节样软组织肿块造成的骨质破坏速度较慢,表现为膨胀性、有硬化边的压迫性骨质破坏,其来源尚有争议:张少平等[12]认为增生的绒毛结节组织连同关节积液造成了较高的关节内压,对关节软骨及骨皮质进行压迫,导致邻近骨质的破骨吸收和囊肿形成,内部被滑膜组织充填。本组病例中除1例无明显骨质破坏外,其余6例均出现明显的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内部均被增生的滑膜组织充填。

3.4影像学方法的选择CT对于显示骨质侵蚀细节较MRI敏感准确,但影像改变缺乏特异性,难以对PVNS进行定性诊断。MRI多序列成像能够反映病灶内不同的组织成分,对PVNS具有定性诊断作用,可以清晰地显示顺磁性的含铁血黄素形成的特征性的低信号、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的程度,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3.5鉴别诊断脊柱PVNS需要与转移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骨髓瘤等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和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的病变进行鉴别:①脊柱转移瘤也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但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常最早累及椎弓根。②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也以椎体附件区为中心的软组织肿块并伴有溶骨性骨质破坏,但软组织肿块以神经孔区为中心进而造成周围骨质破坏,肿块内容易出现坏死区[13]。③脊柱骨髓瘤也可以累及附件和椎体,但骨质破坏形式和MRI信号具有多样性[14]。通过PVNS肿块的特征性MRI信号以及骨质破坏以椎小关节区域为中心等特征,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2篇

术后病理:胰腺棘球蚴病。病例3:男,13岁,因上腹部胀痛入院。患者有牧区生活史。卡松尼实验呈强阳性,出现延迟反应。CT平扫:胰体尾部多发囊性灶,囊壁厚薄不均,内部可见多发分隔影,部分分隔成“飘带状”改变,病灶内CT值0~13HU,为液体性质,密度不均,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图3)。影像诊断:考虑胰腺包虫囊肿可能。术后病理:胰腺棘球蚴病。

胰腺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钩蚴通过肝、肺两道屏障进入体循环到达胰腺所致,约占全身棘球蚴病发病总数的0.07%,可发生于胰腺头部(57%)、体部(24%)、尾部(19%)[2],因此症状和体征可不一致。凡是来自棘球蚴病流行区并有羊、狗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影像发现其囊性占位病变、卡松尼实验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应考虑本病。棘球蚴虫寄生在胰腺时,通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隐痛不适[3],呈持续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与体位无关,伴腹胀,无纳差、腹泻、反酸、嗳气,部分伴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症状与良性肿瘤类似。本研究3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腹胀,部分伴恶心、厌油等消化系不典型症状,典型的胰腺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通常胰腺棘球蚴病以囊型多见,典型表现为囊壁或囊内钙化、双层囊壁,囊内含有子囊,且子囊内的密度低于母囊,子囊与母囊部分或全部分离时可见“双边征”、“天幕征”、“水蛇征”及“飘带征”等;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均未见明显强化。Kerimoglu等认为可出现囊壁内侧缘的轻度强化改变。有学者将棘球蚴病的CT征象分为单发型、感染型、钙化型与实变型、多发型、破裂型、含子囊型。

本组病例1为单发型,表现为尾部单囊肾型低密度影,边界清晰,横断面显示囊壁局部结节状增厚改变,病变与胰腺其他囊性病变鉴别困难,但根据囊壁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及卡松尼实验阳性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病例2融合了感染型、钙化型与实变型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胰腺头部及肝门部位的混杂密度实变影,并可见散在边缘钙化灶,病变累及胆总管引起肝内胆管扩张,并且有腹腔动脉干及胃左动脉受侵的影像学表现;本例与胰腺癌鉴别非常困难,术前也误诊为胰腺癌,卡松尼实验阳性应考虑该病。病例3表现为胰腺体尾部多发囊性病灶,且部分囊壁破裂呈“飘带征”,母囊内可见多发葡萄串样子囊影,表现为蜂房样排列,与文献报道类似,具有典型的包虫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诊断相对容易。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3篇

13例骨巨细胞瘤发病部位:脊柱4例均累及单个椎体,2例误诊为椎体结核,1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1例误诊为骨髓瘤;其余9例均为单侧发病,发生在髂骨3例,耻骨2例,跟骨2例,坐骨及下颌骨各1例,误诊为骨囊肿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转移瘤1例。

1.1X线表现:病变边缘清楚的8例,呈膨胀样破坏,皂泡样改变较典型,偏心性表现不明显,破坏区有少量分隔,病灶周围骨皮质变薄,边缘无硬化。边缘欠清的囊状骨破坏透亮区5例,其中周围见钻孔样改变者3例,周围软组织间隙模糊。累及脊柱者其中2例椎体附件骨质破坏,3例椎体破坏呈楔形改变。

1.2CT表现:7例患者中,髂骨2例,耻骨2例,脊柱2例,下颌骨1例,CT表现均为骨质膨胀性破坏,主要为囊性或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20~65Hu,其中4例可见骨性分隔,可以显示出病灶边缘的骨质硬化。2例脊椎肿瘤仅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椎体附件及椎间盘无破坏;发生在髂骨者周围软组织可见肿块,脂肪间隙模糊,1例位于髂骨者肿瘤实性成分居多,软组织肿块较大,误诊为转移瘤。

1.3MR征象:6例行MRI检查,脊柱2例、骨盆2例、跟骨2例。病变呈囊状膨胀性改变,在T1WI呈均匀低信号或中等信号,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的中等及较高信号,部分可见分隔,表现为典型的鹅卵石征。发生于脊椎者病变信号相对均匀,本组病例均累及1个椎体,不同程度呈楔形改变,边界较为清楚,2例合并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肿瘤偏恶性,实性部分居多,表现为T1加权像上的不规则状软组织信号影,椎管及椎间盘受累及,增强扫描后病变明显为不均匀明显强化信号。2.4右侧髂骨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2讨论

骨巨细胞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骨肿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的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肿瘤组织来源不明,主要成分为多核巨细胞和梭形间质细胞,多数学者认为,该肿瘤起源于单核基质细胞,而非巨细胞本身[2]。病理上将骨巨细胞瘤分为3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侵袭性即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Ⅲ级为恶性或恶变,恶性骨巨细胞瘤又称为骨巨细胞肉瘤[3]。常规通过X线可对发生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骨巨细胞瘤进行初步诊断,但是对于发生在其他不规则骨的骨巨细胞瘤由于组织相互重叠,且周围组织结构细小,或解剖部位复杂,单纯依靠X线易造成误诊及漏诊。CT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的骨质破坏范围、位置及程度,通过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图像可以直观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骨皮质变薄、中断、病灶内分割的具体形态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所示典型的皂泡样改变在CT上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内残留骨小梁形成的骨嵴[4],CT对骨壳的完整性及软组织肿块的正确判断影响到骨巨细胞瘤的分级,良性骨巨细胞瘤边缘骨壳完整或部分消失,主要是膨胀性生长,溶骨性破坏,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侵袭性骨巨细胞瘤表现为虫蚀样、钻孔样骨质破坏,肿瘤边缘不规则,向周围软组织浸润,因此对肿瘤的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MRI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更清楚地显示出肿瘤的边界,尤其是对于发生于脊柱部位的侵袭性骨巨细胞瘤,可判断肿瘤对椎管、神经根的累及程度。MRI对骨皮质、骨嵴及钙化的显示不及CT及X线敏感,因此不能完全依靠MRI检查做出诊断。

位于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长管状骨大致相仿,表现为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或溶骨性骨质破坏,而溶骨性破坏更为显著,病灶内无钙化,可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本组2例发生于髂骨的病例骨壳残缺,形成的软组织肿块与骨膨胀程度不成比例,当肿瘤突破骨质向外生长,形成的软组织肿块较大时会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与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相比有以下特点: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但偏心性表现不典型,破坏的骨质边缘欠光整;肿瘤形成的软组织肿块较大时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失去骨巨细胞瘤固有特征[5]。本组病例中仅发生于髂骨的3例表现为典型的皂泡样骨质改变,并可见骨性分割,位于其他部位者由于部位不规则,骨巨细胞瘤的典型表现难以表现。骨巨细胞瘤血供丰富,尤其是实性成分居多时,增强扫描后肿瘤内部及间隔多明显强化。笔者认为,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由于缺少特征性表现,部分病变经强化后可显示出特征性的“皂泡样”改变,而且肿瘤血供丰富的特点易与其他良性骨肿瘤性病变相鉴别。MRI应行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于肿瘤周围软组织的显示可以更加清晰显示,结合CT多平面重建图像就可以更准确地观察肿瘤的范围及软组织侵犯情况,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同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不规则骨发生的骨巨细胞瘤表现不典型时,应注意与以下病变鉴别。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量子点量子点(quantumdots,QD)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具有可调的荧光发射波长,荧光发射范围可覆盖波长300~2400nm的波段,而且可以实现一元激发,多元发射,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较长,此外QD具有尺寸较小,体内循环时间长,对肿瘤具有很好的被动靶向效果等优越性质,使得QD作为荧光纳米探针最先被用于活体荧光成像的研究中[5]。但是QD纳米颗粒的荧光显像目前还仅限于小动物研究阶段,要用于人体内分子成像研究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如荧光信号穿透性差,QD运输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开发颗粒更小、多模态的荧光QD,以利于其临床转化。

1.2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nanoparticles,SPIONs)是应用较广的磁性MRI探针,也是MRI分子影像学发展的新方向。SPIONs在生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网状内皮细胞丰富的组织和器官,如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等,有助于提高以上部位肿瘤与正常组织的MRI成像对比度,同时由于其高效、安全等特点,具有较强的临床转化潜力,可用于各种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检测。但由于SPIONs本身没有特异性,因此有必要在SPIONs表面修饰靶向小分子、多肽或抗体等,从而达到靶向分子显影的目的。

1.3纳米金颗粒纳米金颗粒(goldnanoparticles,AuNPs)具有形态及尺寸可控、表面化学性质温和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加上其独特的等离子表面吸收和光散射等物理特性在分子成像方面引起广泛关注。与传统的CT对比剂比较,AuNPs具有以下优点:①较高的原子序数、电子密度以及X线吸收系数,理论上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CT对比性能;②无细胞毒性;③表面容易被靶向蛋白、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修饰,从而设计一系列能够被不同成像设备显像的分子探针;④正常人或动物体内几乎不含金元素,且金元素容易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这一常用的元素分析法进行定量和表征,从而更好地与影像学结果进行验证。这些特点使AuNPs日益成为最具潜能的CT分子成像对比剂[6]。

2多模态分子影像的意义

分子影像技术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MRI、磁共振频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S)、光学成像(opticalimaging,OI)和超声等。每种显像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如PET和SPECT具有高敏感性和可定量分析的优点,但空间分辨率较差;MRI的空间分辨率高,尤其是软组织分辨率好,但敏感性相对减低;OI可以敏感、实时观察活体内的细胞和分子功能,但其采用的近红外光组织穿透性较差,适用于小动物或浅表器官的显像,难以向临床转化[7]。多模态显像是通过对多种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提供高特异性的功能成像信息和高灵敏度、高对比度的解剖成像信息,能够为早期诊断肿瘤提供更加精确、全面的信息。多模态显像是目前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其中PET/CT和SPECT/CT已经广泛用于临床,PET/MRI也已经面世。多模态分子影像成像的发展对分子探针的设计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多靶点、多功能分子探针,以实现多个靶点的同时识别及多种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从而提高肿瘤影像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8]。多模态分子探针的基本要求包括:①与靶分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亲和力;②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穿过生物屏障,如血管、细胞膜等,高效、高浓度到达靶细胞;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机体明显的免疫反应,在活体内保持相对稳定,在血液循环中有适当的清除期;④能与多种影像信号分子耦联,并在一定程度上将需要探测的信号进行放大便于成像。

3放射性核素标记纳米探针在多模态显像中的应用

用于多模态肿瘤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纳米探针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纳米颗粒核心,放射性核素及生物靶向分子。其中放射性核素可以直接标记在纳米颗粒的表面,也可以通过链接物间接标记在纳米颗粒上。链接物可以是一个羟链、一段多肽或一个聚乙二醇单位。纳米颗粒还可以通过螯合剂,如1,4,7-三氮环壬烷-1,4,7-三乙酸(1,4,7-triazacyclononane-1,4,7-triaceticacid,NOT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羧酸(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acid,DOTA)、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acid,DTPA)等与64Cu、89Zr、111In等放射性核素进行标记[9-10]。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用于肿瘤的分子影像学研究,随着各种融合影像设备的发展,多模态纳米探针近年来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3.1PET/近红外荧光显像(near-infraredfluorescence,NIRF)与SPECT/NIRF双模态显像NIRF可以在活体内实时、无创地监测疾病的分子变化水平[11]。NIRF的优点包括空间分辨率高、敏感性高、对活体生物没有电离辐射。但是由于NIRF采用的近红外光组织穿透性差,难以用于临床,PET和SPECT可以提供组织穿透性强和可定量分析的图像,因此将PET或SPECT与NIRF显像融合可以弥补各自的缺陷。Cai等[12]将能够靶向结合肿瘤细胞及新生血管表皮整合素αVβ3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icacid,RGD)多肽与螯合剂DOTA连接在QD表面,并用正电子核素64Cu标记DOTA-QD-RGD,然后用PET/NIRF显像对荷人胶质瘤U87MG裸鼠进行显像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注射显像剂后1~25h,U87MG肿瘤对64Cu-DOTA-QD-RGD都有良好的摄取,PET和NIRF显像的定量研究也显示出良好的线性相关。在随后的另一项研究中,Chen等[13]用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取代RGD肽,构建了另一种双模态纳米探针64Cu-DOTA-QD-VEGF,PET和NIRF显像都显示出U87MG肿瘤对64Cu-DOTA-QD-VEGF的摄取明显高于对64Cu-DOTA-QD的摄取。在另一项研究中,Zhang等[14]用聚乙二醇包裹的交联聚合物胶团(corecross-linkedpolymericmicelles,CCPM)与111In标记的膜联蛋白A5(annexinA5)结合,合成SPECT/NIRFIRF双模态纳米显像剂111In-DTPA-A5-CCPM。活体显像显示在化疗诱导凋亡的荷瘤动物组中,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明显高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此外肿瘤对111In-DTPA-A5-CCPM的摄取也显著高于111In-DTPA-CCPM。放射自显影和免疫组化证实了111In-DTPA-A5-CCPM的摄取与肿瘤切片中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分布的位置一致。Liang等[15]用链霉亲和素纳米颗粒为载体合成SPECT/NIRF双模态探针,这个新型纳米探针由3个生物素化的部分组成,包括靶向肿瘤细胞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的抗体赫赛汀(Herceptin),用于111In放射性标记的螯合剂DOTA以及用于NIRF显像的荧光基团Cy5.5,通过链霉亲和素载体将这3部分组装在一起。SPECT和NIRF显像结果均显示111In-DOTA/Cy5.5/Herceptin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体内分布,肿瘤/正常组织比值很高,在注射后40h,肿瘤的放射性摄取达到21ID%/g,明显高于肝脏、心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等正常组织。因此推测链霉亲和素作为构建肿瘤多模态显像探针的载体具有巨大的潜力。

3.2PET/MRI与SPECT/MRI双模态显像MRI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很高,尤其是软组织分辨率高,因此在神经、骨骼、肌肉以及其他系统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优势,然而MRI的敏感性比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敏感性低,因此近年来,PET或SPECT与MRI融合显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者将RGD肽和DOTA螯合剂联接在氧化铁(ironoxide,IO)纳米颗粒上,然后用64Cu进行标记,将新合成的纳米探针64Cu-DOTA-IO-c(RGDyK)用于荷U87MG裸鼠的PET/MRI显像,结果发现在尾静脉注射显像剂后1~21h,肿瘤对64Cu-DOTA-IO-c(RGDyK)的摄取都明显高于未联接RGD肽的64Cu-DOTA-IO;将RGD肽与64Cu-DOTA-IO-c(RGDyK)同时注射于动物体内,发现肿瘤的放射性摄取显著减低,提示64Cu-DOTA-IO-c(RGDyK)是特异性结合于肿瘤细胞的。同时T2WI显示,在注射显像剂后4h,肿瘤部位的信号明显减低,肿瘤的病理切片也显示MRI上的低信号部位有铁染色,进一步证实了MRI与PET显像结果的一致性[16]。在另一项研究中,Kim等[17]用一种肿瘤靶向分子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OA)与螯合剂NOTA、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联接,并用68Ga进行标记,制成PET/MRI双模态分子探针68Ga-NOTA-OA-IONA。体外实验显示结肠癌HT29细胞能特异性摄取68Ga-NOTA-OA-IONA,同时68Ga-NOTA-OA-IONA对HT29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后对荷结肠癌HT29裸鼠模型进行活体内PET和MRI显像,结果进一步证实肿瘤部位能够摄取显像剂68Ga-NOTA-OA-IONA,并且PET与MRI显像结果一致。Misri等[18]将111In标记的抗间皮素抗体(111In-mAbMB)与SPIONs结合起来,形成SPECT/MRI的双模态纳米探针。生物分布实验结果提示,内皮素阳性的A431K5肿瘤能够特异性摄取111In-mAbMB-SPIONs;MRI显像与生物分布实验结果一致,注射显像剂后肿瘤部位的信号发生了明显变化。4.3PET/MRI/NIRF与SPECT/MRI/NIRF多模态显像Xie等[19]用多巴胺修饰氧化铁纳米颗粒表面,并与人血清白蛋白相联接,然后分别用放射性核素64Cu和荧光染料Cy5.5进行标记,从而形成一种新型PET/MRI/NIFR多模态分子探针,并且用荷U87MG瘤裸鼠模型进行PET/MRI/NIFR多模态显像。NIRF显像结果显示,在注射显像剂后1h就可以清楚看到肿瘤显影,并且肿瘤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高。1h的肿瘤/肌肉比值为1.98±0.20,4h升至2.52±0.27,18h继续升高至3.08±0.28。PET显像也显示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肿瘤的摄取逐步上升;与NIRF相比,根据PET图像定量分析计算的肿瘤/肌肉比值更高,这主要是因为PET图像上的本底更低。MRI图像显示在注射显像剂后18h,肿瘤部位的信号明显下降,而且MRI显示肿瘤部位的显像剂分布不均匀。此外,在肝脏中也发现大量的显像剂聚集。Hwang等[20]报道了用钴-铁素体纳米颗粒联接AS1411适配子制备多模态纳米探针MFR-AS1411,其中AS1411能靶向定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的核仁蛋白,用红色荧光染料罗丹明包裹该纳米颗粒,并通过螯合剂与放射性核素67Ga标记。该纳米颗粒在核仁蛋白表达阳性的C6细胞中表现出特异性的荧光信号,随着MFR-AS1411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细胞中罗丹明荧光强度及67Ga放射性活度都随之增高。活体SPECT显像提示注射显像剂后,肿瘤部位出现特异性的摄取。活体MRI显像及离体光学显像的结果与SPECT显像结果匹配良好,在注射纳米探针前后分别对荷瘤鼠进行MRI扫描,显示肿瘤部位的信号显著增高。

4展望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5篇

1.1超声心动图在NVM诊断中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是目前公认的首选NVM检查手段[16],Bellet等[17]首次对NVM个例进行报道后,对该病的诊断一直是一个难点,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年龄和自身的症状均无特异性,NVM虽然为遗传性心肌病,但由于胚胎期致密化过程的停滞阶段有个体差异,未致密化的节段数也会出现较大差异,并且对于受累节段数与NVM左心室心功能间的相关性仍有争议[18],阮琴韵等[19]研究表明受累节段与心功能呈负相关,即受累节段数越多,患者心功能越差,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时间可能更早,而且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故出现临床症状的年龄对NVM无诊断价值。NVM主要是心肌的形态学改变,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NVM患者心脏的特异性改变(图1),并观察其有无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对临床的筛查和确诊有重要作用。对于早期未出现整体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对心肌小梁、隐窝、心内膜及房室腔结构改变等进行评估,动态观察受累节段的室壁运动情况,超声新技术对NVM患者局部容积和局部心功能进行分析,敏锐地评估NVM患者左心室心功能改变。

1.1.1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在NVM诊断中的应用从最初的形态学研究发展到如今对其形态及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总结出多个NVM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1990年,Chin等[20]首次提出NVM的超声诊断标准:于左心室不同水平测量肌小梁基底部至心外膜的间距X及肌小梁顶部至心外膜的间距Y,将比值X/Y做定量分析,X/Y≤0.5。该分析方法复杂,未在临床上应用。2004年,Stöllberger等[21]提出:从左心室心尖水平到乳头肌水平,如有一个平面显示3个以上粗大的肌小梁不与乳头肌相延续,且周围存在充满血流的小梁间隙。该标准制订不够全面,操作性不强,在临床上应用较少。随着对NVM认识的逐渐加深,诊断标准随之更新。2007年,Jenni等重申了成人孤立性NVM的超声诊断标准:①不合并其他心脏畸形;②具有典型的两层不同心肌,即外层的致密心肌和内层的非致密化心肌,其间可见深陷隐窝,收缩末期非致密化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2.0(成人>2.0,幼儿>1.4);③病变区域主要位于心尖部、侧壁和下壁;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及深陷隐窝之间有血流灌注并与心腔相通(图2),而不与冠状动脉循环相通。该标准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2012年,Paterick等[23]提出:①在多切面和不同心室水平下,评估整个心动周期中非致密化肌小梁和致密层心肌厚度;②尤其在中段和心尖段的短轴观、心尖二腔观心尖四腔观及心尖长轴观辨别两层心肌;③在短轴观上于舒张末期测量各节段两层心肌厚度,非致密层与致密层心肌厚度比>2.0;④任何心室功能和心肌机械指数异常伴随以上特征则可做出诊断。该标准较之前的Jenni标准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即测量两层心肌比值从收缩末期改为舒张末期测量。舒张末期测量两层心肌比值更符合目前NVM的诊断标准,其原因为:①在舒张末期观察和测量两层心肌更为精确,且这样符合常规的房室和室壁测量惯例,也能与心脏MRI的诊断统一;②若在收缩末期测量则受到收缩性的影响,未致密化心肌基本不收缩,而致密化心肌在收缩末期增厚明显,由此将收缩末期计算得到的比值作为标准会导致NVM的过度诊断,尤其对收缩功能障碍者,更容易过度诊断。但新标准的准确性还有待大样本检验。

1.1.2超声新技术在NVM诊断中的应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超声心动图发展较快,这些新技术为NVM诊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诊断NVM可以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的改变来观察判定: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声学造影(形态学评估):尽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不是诊断NVM的首选方法,但其能更加清楚地显示心脏房室腔及小梁结构,明确受累节段,观察有无心内畸形和血栓[24];心脏声学造影增加了心肌结构的对比度,提高了心内膜显示率,使粗大的小梁结构及小梁间隐窝更为清晰。②组织多普勒及斑点追踪技术(功能评估):两者均能定量评估心室的整体和局部功能,早期发现心室功能异常,以早期治疗。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二尖瓣环或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评估心室长轴方向的整体功能,而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可以定量评价心脏节段性功能异常,从基底段到心尖段其应变及应变率呈现梯度逐渐降低,该特点还有助于鉴别扩张型心肌病。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新近发展的一项心功能检测技术,无角度依赖性,时间分辨力高,可重复性好,能够更为准确地定量心脏的局部和整体功能,可以监测到NVM患者的收缩应变、应变率、旋转及扭转均降低[28]。Nesser等[29]研究发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与CMR在定量左心室容积变化方面有着更高的相关性,重复性及一致性较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量化心肌功能。③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形态功能评估):能够较全面地观察心脏形态,通过三维容积扫描显示感兴趣区的立体形态和空间关系,诊断效能与CMR相当,直观地显示出NVM患者粗大肌小梁和深陷隐窝的空间位置关系。在功能方面,常规UCG的心功能测值是在假设几何形状的前提下得到的,而NVM患者心腔扩大形态改变,且存在节段性运动异常,若仍按照常规方法测量心功能,测值必然不准确,而三维超声心动图消除了这一缺陷,使参数值更为准确和客观。

1.2其他影像学技术在NVM诊断中的应用当UCG图像受患者肥胖或肺气干扰、显示不清晰,或同时要排除心尖部血栓等继发改变时,可以选择心脏磁共振(cardiacmagneticresonance,CMR),因其具有三维重建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在NVM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CMR对NVM的诊断主要参考超声的诊断标准[31]:类似于超声所见,病变心室扩大及相应的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粗大肌小梁及深陷隐窝,尤其是心尖部心肌的改变尤为明显;注入造影剂后,首过灌注可以判断心肌缺血情况,延迟强化可见非致密化心肌的线状或花瓣状强化,是心肌纤维化的表现,造影同时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血栓情况。最后一个重要指标即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NC/C),由于CMR在收缩末期不好区分两层心肌,所以测量时期选择舒张末期,另外在比值标准确定上未达成统一,Petersen等[32]提出孤立性左心室NVM的CMR标准为舒张末期NC/C>2.3;而Fazio等提出舒张末期NC/C>2.5。左心室基底段心肌很少受累,闫朝武等[34]利用这一特点测量残存致密化心肌厚度(C)和室间隔基底段厚度(VS),计算C/VS并分析NC/C和C/V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C/C和C/VS呈负相关。Jacquier等[35]提出在舒张末期测量左心室肌小梁质量,如超过总质量的20%以上即可做出诊断,此标准应用性差。CT可见NVM典型的两层心肌改变,粗大的肌小梁和小梁间隐窝,尤其是注入增强对比剂后结构形态显示更为清晰,但是只能看到形态方面的改变,并不能对该病进行诊断[36]。冠状动脉造影时大多数NVM患者的冠状动脉并无明显性狭窄,此检查主要是排除缺血性疾病。PET和SPECT对于NVM的大部分节段可以显示出局部心肌灌注缺损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除UCG和CMR外,其他影像学技术在NVM的诊断方面无特异性的指标和统一的诊断标准,故无确诊价值,但有助于临床上的排他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述影像诊断标准主要针对孤立性左心室型NVM,由于右心室正常情况下存在很多粗大肌小梁,在诊断过程中难以鉴别,故目前对右心室型NVM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37]。在上述诊断标准中,无论是UCG还是CMR,尽管明确提出了两层心肌的确切比值,但当比值细微上下浮动时,这一数值并不是诊断NVM的唯一突破,此时应根据患者有无相应的临床表现来支持影像学诊断,这一点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要紧扣临床,才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2影像学技术在NVM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2.1影像学技术在NVM鉴别诊断中的应用①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临床上NVM与DCM极易混淆,误诊率较高,两者均有大心腔、二尖瓣反流、心功能减退、血栓、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等特点,但UCG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NVM典型的两层心肌结构,突起的肌小梁和深陷的梁间隐窝并与心室腔相通。CMR测值中,DCM的球形化指数较高,而左心室型NVM一般仅限于左心室增大。DCM与NVM在整体和局部方面存在差异,形态学上DCM是弥漫性的室壁变薄,NVM未受累节段的心肌仍比DCM更厚,在功能上DCM呈现弥漫性的心室壁动度减弱,NVM呈现节段性的收缩功能减低,组织多普勒及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进行节段性分析。②缺血性心肌病:在UCG中均会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表现,NVM患者心电图表现有时与缺血性心肌病极为相似,但NVM典型的心肌形态学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以此与缺血性心肌病相鉴别。③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HCM也有粗大肌小梁,但无NVM典型的隐窝结构和两层不同的心肌结构。由于近场伪像干扰,UCG在观察心尖上有一定的劣势,心尖HCM较难与局限于心尖的NVM鉴别,但心脏声学造影及CMR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2影像学技术在NVM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2.2.1早期诊断NVM的心肌改变是不可逆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较高,故NV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UCG及CMR可以早期诊断NVM,从而指导早期干预,预防疾病迁延和急剧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技术等均能对心肌分节段定量评估收缩功能,防止整体心功能正常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NVM患者漏诊。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6篇

灵活多变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归纳有以下四种:一是个别解决法,每一个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要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即病例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每个人的理论看法和诊断依据;二是分组讨论法,先是各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一起课堂上讨论案例,教师的作用是汇总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分析各个小组对案例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以及讨论的不足之处;三是智囊团法,邀请有经验的医学影像专家分析案例,具体就是临床上遇到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权威医学影像专家给予点评;四是角色扮演法,由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2]就是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医生给予病人诊疗,在这一诊疗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这位“医生”的医学理论基础及言语举止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先期的文献学习,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案例教学法对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充分理解消化和临床应用理论起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的医学影像研究生接受效果,广泛地征求医学影像研究生在案例教学法教授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尚待改进提高的地方,给出开展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具体过程

在前期国内外文献整理和解析的基础上制定归纳出案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病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组织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根据案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适合单人独立完成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适合分组讨论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临床上遇有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适合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案例,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在实施过程中的每天课程结束后,及时地观察和访谈一些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了解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实施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不足,认真总结,从教师层面进行改进,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发放研究者自编的有关案例教学法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三、研究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必须要求真实、有代表性,具有启发性,具体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动态跟进、开放深入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加深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理性认知程度。好的案例选择也更应遵循一定原则,主要包括:代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完整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客观性原则等。[3]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案例可以取材于日常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真实病例,能对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有启发作用的代表性病例。对于每个病例,在课前均需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准备,以使病例更加适合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另外案例可以具备一定的兴趣性,以便更好地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具体来讲,就是根据教学理论的授课重点选取典型的临床病例,授课教师有重点地叙述病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籍贯、民族、职业等)、病史、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这些都有利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记忆,授课教师通过惟妙惟肖的讲述也会增强案例的丰富色彩,案例选择的得当,才能真正地协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而在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不等同于随便举例子,而更应该是一个可进一步研究探讨动态、开放的过程。因为医学影像学研究生并不一定能把握住案例中所包含的所有理论知识,教师应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启发式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提问,采用开放性问题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以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而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主动地、更富有个性地掌握医学影像学的理论知识。以往的医学影像学讲授的教学重点只放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医学影像案例教学的关键点不是为取得那些固定格式的原理或原则性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进而更好地促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实现培养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医学影像学能力的目的。

四、研究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师生间通过广泛交流,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法也提出了一些感受和建设性意见。首先,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是有必要的,可以推广。其次,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的方式,能提高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再次,案例的选择必须针对性强,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安排好讨论的时间,讨论确保充分。

五、结论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7篇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加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解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深刻、更亲切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快地进入一种想象的领域,强化或延长移情的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能产生共通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文字与影像发生作用的一个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对语言的认知是一种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归类的心理过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基于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对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的形成,因此图式理论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维基百科,图式是思想或行为的有组织的模式,是一种心理结构或前认知概念,它表达世界的某个方面,或组织和感知新知识的系统。这个概念指出,图式实质是一种认知结构,是我们理解机制进行信息处理时所依赖的认知单元,这种结构能大大加强我们对语言理解的速度与深度,使复杂的语篇呈现出条理和逻辑。何庆华提倡的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就强调图式理论的作用,她认为教学原则应为:(1)向学生明确此次阅读的教学目标;(2)建立段落图式;(3)明确作品阅读的内容;(4)开展阅读活动,包括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生对策略使用效果的反馈;(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阅读教学课堂。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可适当修改为:(1)明确教学目标,并作好相关预习,准备背景知识的PPT;(2)了解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对主题有一定了解,对篇章结构有一定把握;(3)阅读前,学生以PPT形式向同学展示所准备的背景材料;(4)开展阅读;(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老师可以博客、BBS、QQ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也可利用校园网提供一些共享资源。

济慈《夜莺颂》的文字解读与影像阐释

英美文学课堂作为二语习得的场所,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习得环境是一种课堂环境,自然情况下的语言习得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鲜明差异,学习内容包含不同的语言风格,认知方式,而诗歌作为语言的精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风格适合于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同时,诗歌又是情感密度最大的一种文学形式,负载着最大密度的审美,但精炼的语言,纷繁的意象,浓缩的文化象征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在我校使用的教材《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笔者按不同文学体裁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统计(表1)。从表1看出,教材较为强调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这也是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课程相比有其独特内容之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新奇感延长了对审美的感知,不同于散文类作品。笔者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为例,阐释诗歌所蕴含的美既体现在对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又在制作精美的课件及坎皮恩导演的电影中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讲解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段落图式强化学生对这首诗歌的认知。

诗人济慈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美和把握美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抒情高手,而且还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这首诗创作于1819年,当时他生活困窘,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情绪较为悲观低落,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痛苦人生的复杂心理。当时他寄寓于友人家中,一天清晨坐在树下,看到一只正在筑巢并发出婉转低呜的夜莺,在灵感的驱使之下,不到3小时诗人就完成了这首英国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诗人试图在想象中忘却现实的烦忧,随着夜莺的美妙歌声进入一个欢乐和理想的世界。然而,随着歌声逐渐隐去,诗人又从美好的幻境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但思维还萦绕在刚才的幻觉中,他还在困惑于刚才的心理变化:这究竟是幻觉,还是醒着的梦?声音消逝———我究竟是梦,是醒?诗歌在两个问号中结束,但它给读者留下的遐想空间中却充盈着对理想的美的追求。在预习《夜莺颂》时,对诗人济慈生活的时代背景,主流思潮,个人经历,他的哲学思想及写作风格都应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一些他擅用的修辞手段也需要提前掌握,如通感(Synaesthesia),典故(Allusion),隐喻(Metaphor)。济慈擅长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来写作,读者要体会到他诗歌的妙处自然也应知晓通感这种手法的精微,如“Tenderisthenight”(夜色温柔)、“Softdark”(柔软的黑暗)等,可对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通感的使用。典故中,大量引用《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营造出神秘神圣的宗教氛围,也渲染出古典文学的意境。他对形象、意境和音韵的锤炼对后世的唯美主义都有着较大影响,这是语言图式方面的准备。济慈本身贫穷坎坷的经历,多病的人生,短暂生命中对美的热切追求,以及“Beautyistruth,truthbeauty”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主题方面的内容图式,诗里的夜莺象征着欢乐和幸福,代表一种永恒的原则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认为诗歌应是美的体现,而美是真实的,诗人应以最完美的艺术手法来描绘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因此,他精致的诗句中渗透着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类崇高思想的敬仰。这首诗歌从想象到现实,又从现实到想象,从历史到当前,迂回循环的结构形成了诗歌的段落图式。学生理解到这三个图式后,便能较好地把握这首诗了。可参考济慈的传记片《明亮的心》,这部传记片视角锐利,从它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诗人的一生,其中有男主角朗读《夜莺颂》及其它作品的片段,从诗人吟诵的作品中可直观欣赏到诗歌的格律节奏美。如同诗人的作品,这也是一部需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觉,也充分带动和满足视听触嗅味觉的电影。影片每一个细节提供的丰富感觉相互牵扯和碰撞,璀璨情诗让全片的浪漫华丽色彩热烈燃烧,男主角细腻温婉的情感唯美又不流于伤感、不陷于欲望,是一部新派文艺剧情片的典范,本片入选了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第 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蓝与紫激烈冲撞的画面自有其独到之处。在观看画面时,学生不但从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画面、音乐、音响等因素中捕捉形式美感,还从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中感受思想美感。多媒体画面艺术是融合了感性与理性、思想与创意、情感和美感等的综合艺术体,其功效是使多媒体教学能产生完美的认知活动,整体提升教学境界。其具体体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等现象或过程中,促进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同时,对三个图式的认知也有益于对作家审美精神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

当然,这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在课堂上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电脑操作员和课件播音员,课堂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创意。同时,多媒体课件常会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或是内容编排主次不分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也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堂中,它的核心观念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不论教学方式、工具怎样改变,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知识为目的,所以不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革,始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二是提高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做出的课件乏味无趣,不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课堂活动,整个课堂都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如果教师无法熟练掌握这一技术,不但不能使多媒体技术造福学生,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像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CT表现1.典型CT表现:CT平扫病变通常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肿块,密度均匀,与邻近肝实质分界清楚。注射对比剂后行动态CT或螺旋CT多期扫描,动脉期肿块表现为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最终呈较低密度。中央的星状纤维瘢痕组织,临床上也称为瘤巢,动脉期不强化,但随着增强时间的延长,瘤巢的低密度区逐渐强化而呈等或高密度,该征象FNH的特征性CT表现,表现典型者甚至可以确诊。2.不典型CT表现:(1)无中央瘢痕:一般而言,中央瘢痕的出现有助于FNH的正确诊断,但并非所有病例均可见典型的中央瘢痕。李增荣等[7]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FNH后发现,仅14例可见中央瘢痕。有些病例,中央瘢痕可能很小,以至于难以显示,尤其是对于直径较小的病变。刘方颖等[8]报道肿块中央瘢痕的显示率与肿块大小有关,肿块越大显示率越高。(2)中央瘢痕不强化:中央瘢痕动态增强CT检查延迟期强化是FNH比较具有特征性的征象。少数病例中心瘢痕在CT增强扫描时未见强化,这可能与瘢痕中增生血管腔的闭塞有关[9]。(3)密度不均匀:FNH血供非常丰富,因而病灶内很少见到出血和坏死[10]。若肿块体积较大,则可能因液化坏死而表现为不均匀密度肿块。(4)脂肪浸润:FNH脂肪浸润十分少见,只在少数文献中有所报道[11]。一般认为FNH中的脂肪是患者基础疾病(包括酒精中毒、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以及蛋白质吸收不良等)所致,即肝脏脂肪变性。(5)假包膜延迟期强化:病理上,FNH无包膜,但部分FNH周围可见假包膜形成并延迟期线条样强化。假包膜的形成机制一般认为与肿块膨胀性生长,周围正常肝实质受压有关。(6)钙化:一般而言,FNH很少见钙化,表现不典型者亦可见病灶中心或周边出现钙化[12]。(7)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有些病灶可显示供血动脉,位于病灶中心或周边,粗大而扭曲。

(二)MRI表现Mattison等[13]认为典型FNH的MRI表现具有如下3个特征:(1)肿块在T1WI及T2WI上均表现为等信号;(2)中央瘢痕在T2WI上为高信号;(3)除中央瘢痕外,病灶其余部分信号均匀一致。但符合上述特征的FNH比例不高,有关文献报道约为9%~50%[14]。FNH的常规增强MRI表现与CT相似。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瘢痕并非FNH的特异性征象,中央瘢痕也可见于血管瘤、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腺瘤、肝细胞性肝癌、富血管性肝转移瘤和Budd-Chiari综合征(或其他血管病变)中的再生结节[15]。

二、FNH的影像研究进展

(一)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传统US检查因其无放射性、价格低廉、检查方便、适用性广等优点已成为肝脏疾病首选影像检查技术,但US和CFDI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仍没有达到增强CT或MRI的水平。CEUS是一种通过注入对比剂将微细血管特别是肿瘤血管动态和清晰地显示出来的新型技术。在US检查的基础上,经外周静脉注射对比剂,增强人体的血流信号,实时动态地观察组织的微血管灌注信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并对病变的良恶性的进行鉴别。国内外许多报道已经证明CEUS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甚至已经达到了与增强CT/MRI相媲美的程度[16-17]。对于较小的病变(<3.5cm)其敏感性、特异性亦分别高达93%、100%[17]。如今,在许多医学中心,CEUS已和增强CT、MRI一起列入肝脏的三种常规影像检查方法。

(二)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elastography,UE)生物组织的弹性模量(硬度)依赖于其分子组成以及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其生物学特性紧密相关,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往往存在弹性模量(硬度)的差异,UE正是利用这一原理从而无创地提供组织弹性这一基本力学属性的全新技术。许多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纤维化和肝脏肿瘤均可导致肝脏组织硬度的变化,UE技术使检测肝组织的弹性变化成为可能。自2003年[18]首次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以来,其临床价值逐渐体现。目前,UE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前列腺和甲状腺等方面,而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方面的研究尚少。Ronot等[19]报道UE有助于鉴别诊断FNH和肝腺瘤,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

(三)能谱CT传统CT检查主要依靠病变的形态、密度、增强后强化方式等影像特征对病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多为定性研究,很少进行定量分析[20]。能谱CT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CT相比较,它能提供40~140keV连续能量的图像,优化肝脏与病灶间的对比度,突破了传统CT采用的单参数和混合能量成像模式[21-22],能更清楚地显示微小病灶,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帮助更大。单能量图像还能够有效规避射线硬化伪影,从而获得更准确的CT值。能谱成像不仅能够观察人体解剖的形态学信息,还能够通过综合混合能量图像、单能量图像、碘基图、水基图和钙基图等物质分离图像,对病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了解其组织病理信息[23],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国内外有关能谱CT对FNH的研究报道尚少,郁义星等[24]回顾性分析16例FNH后认为,CT能谱成像对肝癌和FNH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能提高FNH的诊断准确性,国外尚未见能谱CT诊断FNH的相关研究报道。

(四)MRI肝特异性显像MRI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虽然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等优点,但目前MRI对FNH的诊断仍然主要集中在对比增强磁共振检查,表现典型者甚至可以确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MRI对比剂,属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对比剂,其优点是反映肿瘤的血供特点,能有效地提高MRI的诊断水平。但也存在着分布无特异性,进入血液循环后迅速分布于细胞外间隙,然后很快经肾脏排泄的缺点。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商品名普美显)是一种在Gd-DTPA基础上通过添加脂溶性乙氧基苯甲基(EOB)而形成的新型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除具有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和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的双重性质外,还具有经胆道和肾脏排泄(各占50%)的特征。在了解肝细胞功能状态的同时,对显示肝内外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与通畅情况等也可提供丰富的信息。Gd-EOB-DTPA肝脏MRI增强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以及肝细胞特异期(肝实质期)。早期动态扫描的基本原则与Gd螯合物类非特异性对比剂相同,通常情况下,肝细胞特异期于注射后20min扫描肝实质可达到最大强化。Gd-EOB-DTPA肝脏MRI增强动态期的强化特点与Gd-DTPA类似,即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呈高信号,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或稍低信号。在肝细胞特异期,由于FNH仍具有肝细胞的功能,可摄取Gd-EOB-DTPA,所以表现为高信号或等信号,中央瘢痕由于没有肝细胞,不能摄取Gd-EOB-DTPA而表现为低信号。除此之外,FNH胆管功能发育异常,不能与周围正常胆管树相通,影响了对比剂的胆管排泄,从而使病灶强化可持续4h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均报道了采用Gd-EOB-DTPA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对FNH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有望成为FNH的首选检查方法。

三、治疗及进展

一般认为,对于影像学表现典型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无症状FNH患者,可定期随诊复查、无需干预治疗。对于结节直径>5cm、有压迫症状、性质未明,不能排除肝细胞癌(HCC)、肝腺瘤或病灶有明确增长趋势者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切除术或腹腔镜下切除术是治疗。血管异常是FNH的主要病因,大多数FNH由肝动脉供血,据此可认为:闭塞这些异常的血管可获得治疗或控制FNH的效果。国内阎洁羽等采用碘油-博来霉素乳剂和聚乙烯醇微球(PVA)超选择性栓塞肝动脉(TAE)成功治疗FNH患者21例。国外学者的个案报道也证实了TAE治疗FNH的可行性和安全性。TAE治疗FNH的指征为:病灶有增长趋势、有压迫等相关症状、不宜实施外科切除者,或有外科治疗指征、但患者拒绝接受外科治疗者。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各种影像设备(CT、US等)的导向下,频率为460Hz的射频波可以使组织产生等离子振荡,震荡的离子之间相互碰撞产生的热量可使局部温度达到80~100℃,在快速杀死局部肿瘤细胞的同时可使肿瘤周围血管凝固并形成一个反应带,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射频消融治疗FNH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患者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对FNH外科手术治疗的有力补充。国内刘俊等采用US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FNH1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外尚无此类报道。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