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论文6篇范文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论文6篇范文

时间:2022-06-26 03:34:17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论文6篇

第一篇:拓展训练对职业素质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教学实验法

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由同一个教师对14个班(前半学期7个班,后半学期7个班)进行拓展模块课程的授课,时间为2013年9月—2013年12月一个学期9次课,共18个课时。

1.2问卷调查法

在对授课的14个班级学生上完拓展训练课程后,对团队协作等十个维度能力素质是否有提升的认可度调查。共发放问卷602份,回收问卷589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517份,有效率87.8%。

1.3数理统计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根据企业需求的角度提出来的,是员工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和企业之间要无缝衔接,而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就是无缝连接的接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大会,大会主题工作文件指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

2.2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培训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培训载体(项目),对受训者进行体验式的一种培训。这个培训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复杂,过程中受训者会遇到设定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会感觉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不适,因此会暴露出隐藏在受训者身上的一些问题(如胆小恐惧、团队协作意识差、缺乏责任心等等),然后受训者会在培训师或者教练的引导、控制以及队友的帮助和鼓励下顺利完成挑战,克服困难和挫折。最后培训师通过对活动的评价和总结让受训者有深刻的体会和难忘的经历。

2.2.1拓展训练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

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团结协作的精神、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力;可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克服恐惧、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操作能力和果断、自信、敢为的优良品质;此外还能提高学生就业生存认识能力,以及感恩心理,从而减少对社会不满情绪等。而这些品质和能力基本上属于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范畴。

2.2.2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开设情况

我国从1995年引进拓展训练以来,随着受训人数越来越多,各大城市素拓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拓展训练受训人群也从军队、企业、单位开始逐渐走入到学校当中。而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最早进入课堂的是北京大学。2002年,北京大学开设了供本科生选修的以“体育综合素质训练”为名的拓展训练课程。目前开设的学校越来越多,但是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以浙江省为例,目前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本科学校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和浙江科技学院6所,高职学校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5所,一共11所,占据浙江省高校总数的1/5左右。

2.3高职院校拓展课程的设置

2.3.1拓展训练课程项目的选定

拓展课程项目的选择方面主要根据场地器材条件和培训师实际情况而定。设定过程中应当要以团队合作项目为主,个人挑战项目为辅。可以在高校开展的团队合作项目有很多,包括:“破冰”、“求生墙”、“盲人方阵”、“生死电网”、“七巧板”、“雷区取水”、“突破雷阵”、“无轨电车”、“风火轮”、“极速60秒”、“挑战五分钟”、“卓越圈”、“交通堵塞”、“过河”、“激情传递”等等;个人挑战项目包括:“信任背摔”、“攀岩”“、空中抓杠”等高空项目。以上团队协作项目中大多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操作也比较方便,可实施性强。

2.3.2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

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拓展训练课程设置为例,上课年级为大一新生,上课周期为一学期9次课,每次课2课时,共18课时。课程内容、项目介绍以及教学目标见表2。2.3.3学生对拓展训练课程的体验和认知通过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14个上完拓展模块的行政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一共602名学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342人,对团队协作、沟通、责任感、创造力、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实践操作、集体感、感恩、积极进取十个维度的能力素质进行授课后的提升认可度的统计分析。每个维度最高得分为5分,最低为1分。发放问卷602份,回收问卷589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517份,有效率87.8%。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通过表2可以看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14个班级学生在上完9次课的拓展模块课程后,对自身团队协作等十个能力素质方面提升的认可度最高值为集体感4.9,最低值为创造力3.9,平均值为4.46,均大于3,说明认可度高。

2.4拓展训练师资培训

2.4.1拓展训练师资培训重点

拓展训练师资培训的重点有三个环节:项目操作—过程控制—结果评价。在以往的培训中,受训者往往只重视项目是怎么操作的,因为他们认为应付上课这就足够了,至于过程的控制只要讲好规则就可以,而结果的评价大多都不会。其实拓展训练的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如果项目操作过程中,培训师不能控制住全场,对团队或者个人的一些情绪波动,甚至是一些突发的意外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可能整个项目将无法顺利完成。而结果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和懂得这个项目的意义所在,引导学生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将所感受到的,所学体会到的真正领悟进去。

2.4.2拓展训练师资培训途径

拓展训练师资的培训应该采用集体培训和个人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及内部互相学习提升的模式。现在拓展培训师的培训有很多,机构也有很多,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地方和项目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将外面的资深培训师请进学校进行培训,这样更具有针对性。

3结论与建议

通过拓展训练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后的调查得出,拓展训练能够有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在拓展课程的项目选定上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开设课程要尽可能考虑器材的简便性;同时应该设有两副以上的背摔台和求生墙,并可以分开建设,能够解决上课时的互相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培训应该注重的三个环节:项目操作—过程控制—结果评价以及培训途径:采用集体培训和个人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及内部互相学习提升的模式,

作者:刘立军单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践

一、重视对待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多把重心放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上,那是因为我国的高等院校一直都是以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来进行分类的。但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所需求的社会人才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使得需求人才的层次更为细分化,类型也更加的多样化,加速了高等院校的对自身的教育定位,使得本科院校也细分而产生了5A的理论型本科院校于5B的实用性本科院校的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问题也被大家所关注。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定位同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高度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所不同,因此仅简单地将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直接套用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显得有些牵强,由此看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就显得有些单薄。

二、改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教育地位和作业科学定位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愈来愈大,职业教育的建设不仅在人力强国,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业,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改善民生的教育的良好载体。但是纵观文献,职业教育的研究,仅仅停留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层面,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少之又少,而应用型本科院校顿河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又有很大的差异。

1.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深刻的认识他所带来的深刻作用,缔造出现代本科职业教育的社会良好环境氛围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确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要进行战略性部署、设计、统筹的规划,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整合模式职业教育的建设,使得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在科学的、系统的规划下避免重复建设的有序进行。协调有关职能政府单位加强横向联系,推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对职业教育的模式建立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引导从政策上和舆论上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形成一种“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理念,从根本上使得职业教育的参与者(教师、学生、社会力量)感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加深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营造快速发展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现代的职业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存在着政策缺位、指导不利的状况,同时也存在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现象。人力资源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能上存在着交叉,分别肩负着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同时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分离,劳动市场的用人信息和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不衔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分离。因此需要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的衔接与统筹,尤其是加快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关联性,进行学籍互联、学生互换、证书互通的新机制,建立本科职业教育发展和各类技能型人才开发的新通道,建设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构建外部开放、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本科应用型职业教育体系,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有门”。

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就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学校专业设置和布局不合理,办学模式缺乏灵活性;课程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和生产技术更新;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强;在校生素质不高,给学校安排教学工作、实现培养目标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造成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缺少特色,缺少吸引力。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隐形教育课程建设

当前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完成主要通过显性职业素质课程来实施,或称“知识性的、理论性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获取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教科书的“关于道德的知识或道德的观念”,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属智育范围的知识性德育,往往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愿望,缺乏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适当引导,教育过程缺乏愉悦性,教育效果缺乏持久性,教育方法缺乏激励性。因此,必须着眼于挖掘学校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特别是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对道德责任能力培养的作用,才能提高德育实效。

作者:边国慧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高职语文课程需要重新定位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该意见确立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求高职学生要具备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职场要求和职业素质,如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作为公共基础课,其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在高职语文教育培养中应该结合专业要求和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局意识、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等职业素质,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认识尤为重要

在高职院校由于学校领导对语文教学的不够重视以及教学任务重这些现实状况导致很多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照本宣科,对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更谈不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设计,而目前高职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和高中非常类似,知识的选取也和高中重叠交叉的甚多,结果是教师授课缺乏激情和亮点,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首先领导要齐抓共管,领导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尤为关键,触动教师提高教学认识,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领导亲自听课或者组织教学比武并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能让教师切身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特别是让教师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最终也就达到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的目的和效果。

三、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职语文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要从高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在教学中以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为主线,掺杂历史、哲学、艺术修养等学科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内在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求教师要经常对所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学习,让教师清楚所授专业的学生需要提升学生哪些职业能力,从而结合这些不同专业的职业素质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找到真正的对接点。譬如,旅游类专业对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而一些管理类对应用文写作和总结报告的要求较高,那么,教师就应该根据这些不同的素质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进行相应的教学训练,从而达到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如果有些专业对于语文方面某个模块的要求相当高,以至于通过简单的模块渗透无法达到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那么还可以设定专门的某个语文教学模块选修课,从而让学生有更大的提升职业素质的平台和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对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在授课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需要普通话和表达能力的一些专业,教师在授课中就应该让学生多进行练习,教师给学生创造情景和设置要求,并进行评定和引导。如需要写作能力较强的专业,就要多分析讲解写作方法和要点,并根据行业要求设计范文,然后布置与其相关的写作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针对作业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评,最终达到预期的设想和目的。

四、加强校园语言文化建设

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渠道,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其他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内涵,如开展交往礼仪情景剧大赛,普通话朗诵大赛,话剧大赛等活动,从而让学生对社交礼仪、语言魅力及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更多的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作者:李奇年单位: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第四篇:金融类职业素质优化设计

一、金融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良好的思想作风

金融院校的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作风,任何金融工作者必须贴近群众、服务客户,实事求是,否则一事无成。

(二)掌握法律法规

金融人才必须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熟悉并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金融业务。

二、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

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业务素质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准金融工作者素质的基础。实践证明:服务质量高客户才会满意。对于每个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来说,要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作为一个奋斗的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培训,咨询等充分理解金融法律和法规,对经济金融政策做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各种金融业务操作流程;能够掌握金融技能,将来能够快速、高质量地处理日常的金融工作。所谓的业务素质,主要是指金融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应该掌握从事金融业务所需的金融知识、基本理论,作为准金融工作者应掌握金融业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承担各种金融工作,经济和金融理论基础扎实,在将来的金融岗位上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一)熟悉金融理论

按照金融行业标准,金融实践技能是以金融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本领。从金融类本科院校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应以金融理论为基础,根据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和实务。第一,用金融思维理解金融理论。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要用马克思哲学的方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学习金融理论,掌握逻辑法、实证法、比较法和系统法;此外,还要掌握一些技术性的方法,如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历史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金融人才要以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具体的金融思维学习并掌握金融的理论,完善金融应用技巧,提高学习效果,真正理解金融事物(对象),培养金融思维,有利于金融人才从较高层次观察金融事务,以金融思维指导具体的金融工作。第二,通晓金融的基本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基本理论是提高学习和研究金融的要求,具体包括:一是财政和金融的基本概念,如货币,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等;二是金融基础理论,如货币本质,货币功能,银行的性质。这些都是在金融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构成金融的基石;三是金融发展理论是以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为依托,在金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实金融学科的前沿理论。金融院校大学生必须努力在授课过程中学习这些前沿思想理论,培养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以所学的一般规则为将来从事金融工作实践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熟悉金融发展理论,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把握金融工作,提高金融分析能力,并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四是金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金融实务必须用金融理论来解释和说明;同时以金融实践不断丰富金融理论。金融院校的大学生只有熟悉金融理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金融实务。第三,理解金融应用理论。金融院校的大学生将来从事的金融实务工作是以此为基础,金融应用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工作的运行规则及完善问题,对金融实务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有直接的影响和指导金融实践。致力于运用金融问题的理论有两大类:一是金融通则、金融制度、金融规范等金融规范的完善问题;二是金融规范、金融制度的创新问题。对金融理论的应用是金融领域的特定范畴,是与基本的金融理论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金融应用理论是最直接、最适用的理论,但也包含许多政策的规定,对此,金融院校的大学生就在学校期间应不断了解、熟悉金融应用理论,要达到准确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二)掌握操作电脑的技能

随着金融网络化的不断深化,在金融行业中已实现了计算机化操作和管理,在电脑使用上很多金融员工还停留在加,减,乘,除的运算水平上,离金融电算化的要求较远。所以,金融院校学生的当务之急是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学会编制金融业务程序,为金融企业解决存储信息,培养其利用网络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三)能用外语交流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国际金融不断深化的态势,给越来越多的金融人才提供了机遇,与国外同行交流越加频繁,客观上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外国的语言。语言是探求新知识的工具。身处金融是经济核心的社会,要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趋势。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懂一门外语,是无法在开放的经济社会立足。在金融经济时代,不掌握一个或更多的外国语言,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很难有成功的金融人才。我们的金融工作者是金融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学习,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开明形象,以适应国际金融的挑战。

三、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一是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提高学习能力。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三是加强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抗挫折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要有坚强的意志,努力工作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存能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可以说是现代金融业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金融业的核心作用,首先需要高质量的金融专业人才,包括具有优良心理素质。否则,金融业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难以真正发挥其核心作用,反而会造成金融风险,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钱、财富、虚拟资本的交易市场,不仅金融人才要应对惊心动魄金融市场变化的测试,而且还要能够抵抗各种财富和金钱的诱惑;要持续开拓、创新,满足社会需求的金融服务,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谨防金融风险。因此,面对金融业的发展特点,金融从业人员容易遭受挫折,特别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某些情况下,金融风险的出现与员工无法抵挡诱惑是分不开的,与心理素质的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培训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反映在一个或两个方面,而是全方位的。加强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是使用心理测试和其他专业的手段加强学生素质,进行潜在的情绪分析和研究,将教学手段和心理辅导及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加有针对性;二是结合金融行业需求,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建立标准,心理素质训练计划要适应金融行业需求,具有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三是加强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师要去观察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同时,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简单的、粗放的思想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四、金融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责任之心和良好的文化素质。

作为一个金融“窗口”,银行等金融机构自然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为“窗口”增光添彩。提高文明素质,除了自觉遵守行内的规则和条例,还要保持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语言文明,服务热情,注重投诉的处理方法,树立良好的形象,还应该通过参与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陶冶情操。实践证明:为了让每一个客户真正体会到高质量的服务,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窗口”的文明程度。

五、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应该有创新意识

目前,人类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金融经济时代转型。金融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当代金融人才的创新意识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第一,金融企业面临传统技术创新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具体到金融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使其可持续发展。不言而喻,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资产的增值潜力和经营业绩更加扑朔迷离。传统的金融技术无法应付这种变化。金融企业应从技术秘方、品牌权、定价、计算机软件、市场开发、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研发,因此技术创新呼唤创新的金融人才。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挑战。当今是金融经济社会,金融创新浪潮正席卷全球,金融业务不断创新。金融创新已从第一代(现金,银行存款和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发展到第二代(即,金融衍生工具)了。在现阶段,一个新型的金融工具随时会进入市场,参与操作。如果国外一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推出一些新的“组合”的衍生工具,如:“ABS”、“MBS”、“CDOS”、“CLO”、“CBO”;新的房地产金融衍生工具和通货膨胀的衍生工具。这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如果操作得当,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并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相反,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导致破产,灭顶之灾。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金融工作者不能及时,准确,快速地揭示风险信息,进而难以提出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金融工具创新呼唤创新型金融人才。第三,信息技术对传统经济金融的冲击。信息产业是新一代的生产力,是推动从工业经济向金融经济过渡的主导产业,信息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全球卫星通信和互联网的实现,传统金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这种信息技术革命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型金融人才。

六,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具备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承担起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未来金融工作的重任。第一,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康是做好工作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金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难以胜任金融工作。因此,每个学生应注意锻炼身体,对自己的各种生理素质进行优化,培养运动的习惯。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才能为做好未来金融工作奠定基础;第二,学生要有好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关于记忆,要做到记忆准确、记忆敏捷、记忆持久。换句话说,要看学生是否记得快而准;第三,金融人才应具有高水平的思维和想象力。衡量标准有三种基本类型:依托逻辑进行思维和想象;依托形象进行思维和想象;依托灵感进行思维和想象。衡量思维和想象力的标准有四个:思维与想象的基础性;思维与想象的广泛性;思维与想象的深刻性;思维与想象的综合性。

作者:曹艺王玉忠李广福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第五篇: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

一、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能力绝不仅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而更多地体现在职业能力和就业态度之中。在经济迅速增长、技术迅速进步、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当下,毋庸置疑,用人单位对于聘用人才的挑选将更加严格。因此,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职业素质。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技术、产品和劳动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使职业的转换越来越快,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多次转岗或者重新选择职业的考验,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而职业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自身的知识、能力等素质进行有机整合,以进一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劳动分工和科技发展,使职业内涵趋向于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而技术进步又导致简单工种向复杂工种发展,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迅猛发展,使学习由原来的终结型向终身型转化,而竞争机制又促使一元型职业向多元型职业转变,这就要劳动者不仅要有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创新创业的能力。因此,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不仅能使劳动者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应有的经验,还能使劳动者建立克服困难的胆识和信心,养成勇于实践和创新创业的主动精神。

二、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素质教育效果不明显。

本课题组在对设计公司员工进行访谈时,他们对当前职业素质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提出了一些看法,十分中肯。有的认为,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能力,如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其专业技能之所以不突出,主要是所学的专业软件和其他专业没有太多的不一样。有的认为,由于自我认识的不足,导致许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没有在学校中养成,如许多学生毕业时,还未能体会到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有哪些;许多学生上岗时,才知道没有很好地进行所学专业的素质训练。

2.职业素质教育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连贯性。

一是职业素质教育缺少整体的计划和安排。如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只偏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虽然开设了“两课”和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第二课堂也进行了各种素质教育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仍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和得到具体落实。二是职业素质教育没有面对全体学生的就业需求。近年来,学生的学习从追求升本科转变到以就业为目标上来,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熟悉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就业去向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的教育教学都没有从这个出发,“以就业为导向”还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三是传统的素质教育难以全面涵盖职业性特色。如由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虽然以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社会实践等内容为主,但职业针对性不强,难以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

3.职业素质教育没有涵盖学生在校的全过程。

原则上讲,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学习、实践、内化的过程,只有长流水、不间断,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目前,高职院校只重视一年级的活动开展,不重视或弱化二三年级的活动,认为大三就是找工作,忽视了就业前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如职业道德中的守时教育和诚信教育等。

4.职业素质教育没有全员参与机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素质教育往往是学工部门的事,一般由他们组织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活动,而其他老师则上好课就行了。于是,部门之间各行其是,互不往来,这种缺乏全员参与的作法,如何能达到深化职业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

三、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

1.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一是以严格的日常管理为抓手,强化诚信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加强考勤管理,严抓学生的上课、参加活动的考勤工作。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比较散漫,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才能除掉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这对于促进他们养成守时观念,更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加强制度教育,让学生认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按规则行事,出现违纪违规时要严格处理。通过这些日常管理,使学生在守时、守规中,逐步增强诚信意识。二是以专题教育活动为平台,推进学生的诚信教育。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往往无法受到监控,无法保证他们作品的真实性。为此,可以安排“诚信应考的承诺签名”“抄袭作品就是小偷”“敢做敢当”等专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诚信的后果,促进他们进一步树立诚信意识。三是以建立档案为保障,推进诚信教育机制的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和会计专业一样,如果诚信意识淡薄,弄虚作假,就会影响到他们是否能成功就业。从这一点出发,从入学起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档案包括如下内容:学生考勤情况、学生考试有无作弊情况、学生违规违纪教育和处分情况、学生作品诚信比赛情况等。要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逐步树立诚信档案的权威,以此成为企业录用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2.以适应社会为目标,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首先,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和心理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心理普查,不但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心理普查并做好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其次,开展“共同进步”活动,促进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共同进步”活动是一种以小组或宿舍为范围开展的每个星期或每个月的谈心活动。通过这种有目的地谈心活动,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克服盲目自大的缺点。第三,开展“挫折教育”等团体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引导人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追求得到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人变得消沉,情绪低落。因此,正确应对挫折,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防止和克服消极情绪,正确地面对人生、社会和工作。

3.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加强适应素质培养。

其一,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积极开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自我拓展的引导,让学生千方百计地争取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中,以较为硬性的规定,组织和设计各种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如班集体、系学生会组织的辩论赛、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模拟招聘、小品晚会、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其二,以实践学分为教育机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单靠引导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应该要有制度的约束。在学分制中引入实践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取得2个到3个学分,并形成相应的报告,就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其三,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日常训练活动相结合,推进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的培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在大一学生中开展班级“每日一故事会”“每周一作品交流会”“每月一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趣味运动会”“表现自我舞会”“团队历奇拓展训练”等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作者:揭英荣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六篇:企业对职业素质要求及评价

一、调研方法

调研主要采用网络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电话交流,走访企业,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问卷46份。个别访谈100多人次,主要为调研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在企业工作的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召开小型座谈会5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质的要求是此次调研的重点。我们主要通过对企业校园招聘人才资料信息和企业问卷调查反馈信息来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对企业招聘人才的信息材料进行汇总整理,我们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是很重视的,许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条件中都强调职业素质。对企业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是在问卷中列出职业素质的20个相关选项,请企业根据重要性进行选择。为此项调查问卷中企业选择情况统计表。从以上调研分析我们可发现,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每一个职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必备要求。从企业招聘人才的基本要求和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列为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他们希望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在企业走访中,我们发现企业最青睐有强烈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员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张宁,2009年毕业后进入某汽车4S服务站做一名普通的喷漆工,他爱岗敬业,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努力钻研,两年后被提拔为车间技术主管。

第二,吃苦耐劳,有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调查显示,91.3%的企业把吃苦耐劳作为招聘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许多企业在招聘面试时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愿意到第一线工作?是否愿意从基层做起?有的甚至明确招聘来自农村或贫困户的学生。如柳州天晟模具有限公司的公司负责人曾明确地对我们就业办的教师说:“你们推荐的毕业生最好是百色、河池地区的,因为那些地区的学生特别能吃苦。”同时,调查发现,企业非常欣赏对待工作积极主动,有强烈的进取心,追求不断进步的毕业生。

第三,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其能否胜任本职工作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挑选人才时的重要指标。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把成熟的技术与成功的设计引进、消化、付诸实施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问卷调查中,80.4%的企业认同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人才最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

第四,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调查显示,82.6%用人单位都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作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之一,要求个人在团队中懂得尊重他人,要有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各种各样的人合作,建立并维护高产出率的团队合作关系,使整合的团队能够产生最佳的业务效益。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基本道德要求。调查显示,93.5%的企业要求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诚实劳动、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第五,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今时代是信息密集时代,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是劳动者素质的灵魂。调查显示,78.3%企业已经把毕业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招聘人才的标准之一。那些不善于学习,没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是不受企业欢迎的。此外,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遵纪守法和规则意识、服务意识、生产现场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评价

为了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总体评价,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了“很高”、“较高”、“一般”和“较差”四个单项选项,请企业给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38%的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较高”;46%的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持“一般”的态度;只有12%的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很高”,还有4%的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较差”。可见,企业对目前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是基本认可的,大多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但调研结果也显示,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质“很高”的认同率较低。用人单位认为目前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跳槽频繁,缺乏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和诚信品质。有的毕业生强调追求个人价值“,这山看着那山高”,频繁跳槽。我们在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有的毕业生一年内换了3-4个单位。有的毕业生不讲诚信,单位为他提供培训机会,培训完后他就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此类行为非常不满。

第二,不愿立足一线工作,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如模具设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后,一般都要求从一线做起、从学徒工做起,熟悉制模生产流程,而一些学生认为做模具很辛苦、很脏、很累,没到半年就离职了。有的毕业生理想化情结过浓,对待遇、工作环境过于看重,不安心本职工作,过分注重眼前的实际利益,缺乏奉献精神。

第三,学习和适应能力差。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东西毕竟有限,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但有毕业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无法掌握工作岗位对新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有的毕业生对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认识不够,认为企业管理太严,缺乏安全生产、节约、合作、严格遵守纪律等认识,难以适应企业。

第四,职业心理素质差。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从众心理严重,自我控制力和耐挫力差,缺乏顽强的意志力和毅力等不良心理。有的在工作中稍有不顺心就轻易放弃。如在调查中,一企业负责人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他们同时招了某院校的几个毕业生,工作后有两个学生因对工作不满意辞职了,而其他学生也产生了动摇心理,最后集体辞职。这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较大损失,也给母校带来不良影响。由以上分析可见,企业不仅需要专业动手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更需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创新能力,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广西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高职教育在深化改革中,要紧密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切实把人才培养工作转到“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工程,重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广西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作者:叶燕莫坚义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论文6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xlw/zyszlw/64738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