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场经济审美思维范文

市场经济审美思维范文

市场经济审美思维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一直都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物质世界的结构是有规律的,运动和演化也是遵循一定法则的,符合了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和物质运动、演化的法则,这个客观物质世界就是和谐的、稳定的,反之,就是矛盾的、对立的,矛盾的、对立的客观物质世界就是不稳定的,就是一个不美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定律、规律都是和谐的象征,和谐了的事物或现象其定律和规律才能成立,才能真善美。不和谐则定律或规律就是错了,不仅谈不上美也谈不上稳定。工程更是如此,和谐了才能既真又善又美,工程才能稳定。人才的培养首先培养人的世界观,培养人对世界的认识,尤其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因此,审美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应成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思维的培养便成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世界充满了美,没有审美欣赏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创建现代化的美好世界,也不可能成为现代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提出的目标虽然也包含着对审美的要求,但在措施方面的规定却显得不够具体,在执行上又显得力度不够,尤其工科院校往往重视的是理工、外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忽视人文知识的内容,更谈不上美育的培养和教育。尤其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疲于应试,无暇顾及文科和美的培养。

建国初期,为祖国建设而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的口号,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又逐渐为大家认同的“学好外语和计算机”,便有了出国或就业的大好门路,这样,培养审美思维相关的美学理论和实践教育根本排不上日程。各高校尤其工科院校为了装点门面,往往招收某一方面特长生,组织有关的校队去参加相关的比赛,以此展示各高校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由此,高校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出现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影响这些特长生所学专业各科课程成绩,另一方面,整体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因此,也就达不到国家对大学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二、审美思维与提高创新能力的相关性

1.审美思维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科技发展一日千里,21世纪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各种科技发展迅速,大到航天探月,探索宇宙;小到纳米科技,细菌病毒。在探索宇宙时,飞船遨游太空,眼前充满了美;探索纳米或细菌病毒的微观世界时,更是妙趣横生,美不可言。在实现这些科技工程装置的每一步,都必须合乎科技规律,合乎规律的事物就必然是美的。不合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就谈不上美。又如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相对论,爱因斯坦用了一个相当美的质能关系式E=mc2来表达,它既向人们展示了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关系,又给人以数学语言的美感,后来为原子弹爆炸证明了该关系式及其理论的正确性,展示了一个合乎规律的伟大工程的实现。它进一步说明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审美方面也具有相当高的素质。现代化的工厂,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桥梁大坝,等等,有哪一项工程能离得开科技,又有哪一项工程不需要美。没有合规律性的高审美思维素质人才,如何能胜任时展对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时代要求高校理工科应加强大学生审美思维的培养,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2.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合目的性与审美客体的合规律性的契合,才能使审美主体人产生审美愉悦。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生活的快速改善,人们追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目标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美。科技的发展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也越来越清晰,即审美主体要求的目标按照客观规律可以实现。审美主体是人,审美客体是人们要实现的目标,二者的契合没有高超的审美思维素质的人如何能完成呢!因此,审美要求水平的提高促使工科高校必须加大对大学生的审美思维的培养和审美素质教育。

3.科技知识和理论的发展与审美理论的发展表明二者既有各自独立性,又互相交融。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许多自然现象存在和变化的规律被人类认识,而这些规律性使人们深深感受到符合存在和变化规律性的自然现象,表现出和谐并给人以审美愉悦,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学也快速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揭示了大量美的事物是符合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性的,美是事物合规律性的表观反映。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美学的快速进步,可以说美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与审美既在独自学科中发展,又互相交融,共同进步。历史证明,每一时期科技革命都同时带来美学的飞跃和美的繁荣。许多自然科学家,同时都有相当高素质的审美素质。另外,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现人类本身的形体结构和认识水平与客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变化规律存在着相关性,因为人的形体本身就是物质性的,它是地球物质的一部分。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元素组成与地壳物质的元素组成惊人地相似。另外,人的形体在长期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共存中,为适应环境,其结构也与周围的客观对象的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人体许多部位符合黄金分割率,而具备黄金分割律的客观事物就给人以美感。可以认为,人类的形体结构和物质性与客观事物结构和物质性的相关性是人类产生美感共鸣的基本条件。一些美学家和科学家对美的现象已经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量化描述,并要通过审美活动过程揭示人脑的神经活动机制。同样,一些科技理论的探索,一些工程的设计,哪一个能离开美呢?例如,对污水厂的臭气处理系统设计,在考虑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同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设计是否结合结构造型学、彩色学与自然生态学和民族风情等特点,要求建造师有创意的建设出传统建筑难以实现的造型和曲线的工程构筑物,使其工程建构筑物美观大方。所有这些,不对高校工科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审美思维教育和实践,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就难以胜任现代科技工程建设工作的审美要求。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丰富多彩,对自然和人工事物和现象的观赏能力也在提高。审美欣赏已走向平民大众,对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都会出现评头品足,这就要求设计者或者研究者所搞出的东西不仅要经济适用,还要美。各种建筑物和工程建设的投标除了满足使用功能外,还应有一个美的效果图,以展示最终的建构筑物的审美效果,这些效果图往往是取得投标成功的重要手段,不经审美素质训练的科技人员恐怕难以担此重任。

可见,科技创新能力与审美思维密切相关,因此,高等工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思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需要。

三、提高工科学生审美思维的途径

为实现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首先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所需高层次人才的素质要求,各级主管教育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审美素质培养对国家所需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没有审美素质教育的高校工科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审美思维适应不了当今高科技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高等工科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其次,在工科院校应普遍开设美学课程,过去长期对开展审美素质教育存在认识问题,多数高校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程建设。往往以特长生组建各种艺术团体取代普遍地审美思维教育,而忽视审美方面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育。实质上,只有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审美类课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才能培养和开阔大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在课程建设和课外活动二者中,前者是基础和核心,课外活动应该围绕课程建设开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活跃大学生的审美思维和科研创新无疑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为高校审美素质的提高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审美素质。所组成的各类艺术团体是为学校创牌子,至多只是少数学生受益。使全体学生享受到良好的艺术素质教育,才是普通高校审美素质教育应该发展的道路。因此,普通高校尤其工科高校应普遍开设美学课程,最起码应以选修课或以讲座形式提高广大学生对美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对其理论的一般了解;配合审美课堂教学适当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对美的兴趣,使广大学生在学科交叉,理工与美的交融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上,二者之中应以课内讲授为主,课外实践为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对高科技人才的渴求。

结语

为实现教育方针提出的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和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审美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获得国家高素质建设人才所必需,牵涉到国家高速发展是否有后劲的大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各级办学者的重视则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