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管理范文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管理范文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管理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意识”,造就综合性人才

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与配置相结合的方式。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确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思想,不要把人才数量作为衡量竞争实力的唯一标准,关键是如何使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且要立足于自己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改变观念,建立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系统,造就综合性人才是个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知识、技能、品德、体质等。现代社会环境中人才除了应具备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强健的体质外,如何强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同样不容忽视。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配合,创造一个展示个性和创新能力的环境。

二、逐步调整人才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

建立人才配置指导中心,从宏观上把握人才资源的产业布局。促使人才向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合理流动,增加第三产业人才的比重,壮大高、精、尖产业的人才队伍,逐渐达到人才资源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缩小人才分布的地区差异。首先,给予中西部地区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和一定的倾斜政策。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并且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现有人才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待遇,稳定人才队伍。其次,走东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共享之路,打破人才流动的地域性、政策性束缚。

三、建立人力资源的开发制度

制定优化人力资源的开发政策。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开发。开发是对人的能力的发现、鼓励、提高和科学地使用。由于人力资源是具有能动性、高增值性的特殊资源,因此优化人力资源的开发政策,是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的重要环节。

优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首先在于优化我国的教育政策。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为了从整体上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我国人力资源低下的状况,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

四、建立人力资源的流动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我们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为此,政府应制订宽松的、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法规,并努力做好人力资源流动的服务工作。除提供必要的场所,中介服务外,还要广泛开展人力资源流动中的、仲裁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努力将人力资源流动的服务范围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流动方式上,不拘泥固有模式,力求多样化。大力提倡以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通过上述政策,尽可能改善和缓解人力资源性质、专业、层次在部门之间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使人力资源的分布、人力资源结构比例等与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相适应。

五、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

人力资源所拥有的价值并将价值通过劳动转化为资本的特性,是建立人力资源使用制度的必备条件。人力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入,形成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在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投入是与人力资源所形成的价值成正比例关系的。而人力资源价值又与其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也是正比例关系。因此,必须要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政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由于受地域、行业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确有不少配置的难度及复杂性。必须明确,调整和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要确保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集中表现在数量上配置的合理性,部门、行业及地域分布上配置的合理性,全社会各类职业上配置的合理性,人才专业结构上配置的合理性等等。

六、强化人力资源的投资政策

人力资源的投资,就是在人身上所进行的旨在增加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技能的投资。人力资源的投资,包括人口生产、教育、卫生保健、人力迁移等项目。其中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投资。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源的投资一样,是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投资。由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持有的能动性,其生产潜力远远大于其他物质要素,因而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率比任何物质资源投资的回报率更高。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1900年至1957年,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倍,利润只增加3.55倍;人力资源投资3.5倍,利润却增加17.55倍,利润增加是人力资源投资的5倍。1919年至1957年的38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额有49%,是人力资源投资的结果。由此可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会推动经济加速增长,带来经济收益的大幅度提高。

此外,还应学习借鉴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