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引入风格淳朴的民间传统艺术,其本质并非让学生片面、生硬地追求与模仿艺术形象上的原始与荒蛮,而是通过强化这一方面的学习来实现对其内涵的理解和精髓的升华,借以充实自我艺术创造,使民间传统艺术在创新中与现代意识发生碰撞,达到审美层面上的互补和统一,焕发非一般的光彩。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延续。

民间传统艺术在历史车轮碾过后,雄健的底蕴越发显现出来了,其将思想理性有机融合到鲜活的艺术形象中,用以宣扬正面历史人物形象、进行道德教育。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生价值理想,决定着民间传统艺术家肩负着启蒙教育的责任,而民间传统艺术那一股“寓教于乐”的独特方式与亲和力,不时启迪着人们的道德理念、人生价值和审美情趣,这便是民间传统艺术隐于艺术形象下的潜在价值,也是现代艺术教育中得以突围的亮点所在。

二、民间传统艺术对高校

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1.教育模式--灵活创新。

为实现民间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程的高度结合,可一面组建以兴趣爱好为基点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剪纸、陶艺等民间传统技艺,再将这些学习成果带入课堂中进行交流探讨,互相促进学习,拓展课堂范围;另一面还可邀请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人走入课堂,为学生演示传统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讲述技艺的发展历程,也可借机向学生传达一些民间传统艺术正面临失传的现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投身于传统艺术事业。此外,还可尽量挖掘本地民间传统艺术教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来感染学生,增加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2.教育思路--广泛拓展。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成就了高校教育形式的深刻变革,足不出户也可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媒体元素与文字一起带入高校美术课堂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来引入入胜,同理,民间传统艺术的形成过程、传统艺术作品的制作工艺等也都能在一方屏幕上得以生动呈现。不难发现,生活的周遭尽是可以取材的传统艺术素材,民间传统艺术的气息早已弥漫大街小巷,悄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只要用心发现,有意识搜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唾手可得,当艺术走下高不可攀的神台,紧密结合到生活点滴中,才能真正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产生引导作用,才能在生活这一不竭源泉的滋养下获得更为鲜活的生命,焕发更为绚丽的光彩,这对高校艺术教育思路拓展大有裨益。

3.教育理念--打破传统。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在以一线城市这样的局面要好一些,一般都是取得了办学许可的才可以办学,但是在对这些培训机构的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近培训机构发生事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些事故还特别严重:有学生因为培训费用和培训单位发生矛盾的,有学生因为培训机构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的,也有在培训招生中存在严重违规违纪的等等问题。这些都无不说明加强管理对于现在的艺术培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实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视而不见。如何才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还是需要对艺术培训,或者说是整个培训市场加以规范,采取有问题不回避,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解决问题。第一,解决的是规范化办学的问题。这个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有达到了主管部门规定的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主管部门就应该给予发放相应的许可证明。如果采取“疏”的原则,只要管理到位,一定会出现一批对艺术教育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培训学校或机构。第二,是关于制度建设问题。涉及到培训的问题很多,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化建设,就培训的管理而言,难度会很大。

比如关于培训的收费问题,很多培训机构没有标准,想怎么收就怎么收。这一点在高中的美术培训中尤为突出,三个月的培训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收费的昂贵让许多学生家长苦不堪言,无法承受,但是苦于对学生成才的渴求也无可奈何。几个月的培训,培训机构的开支是多少,利润几何?这些难道就没有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吗?想来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关键是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只有有了制度才可能做到规范。当然制度的建设还应该做到全面和具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制度才具有可操作性。第三,关于管理。有了制度就需要有力的执行,不执行的制度也就是一纸空文。所以,加强培训机构的管理是促进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要加强培训机构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因为在近几年都有培训机构在安全方面出问题,这给我们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给那些只为利益不为学生的培训机构敲响了警钟,不重视制度建设和不重视自身管理的培训机构终究不会得以生存而被社会摈弃。其实,管理问题也就是一个重视程度的问题,我们的管理者往往重视的是学校教育,对于校外教育相对放松,让许多培训机构和学校的自由度太大,这或许是造成现在艺术培训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每个学生,无论男女,种族,残疾与否,都应该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的思维被区分为7种思维形式,它们分别是语言的、逻辑的、音乐的、空间的、体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以及对自我的认识等智力表现形式。依据加德纳的这种理论,教师将所有的学生大致根据智力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视觉型学生,听觉型学生,阅读型学生,动作型学生,语言型学生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分别在不同的方面有所擅长,如视觉型的学生会对画面敏感,可以更快掌握创作技能;语言型的学生擅长对历史的研究和对审美经验的总结;动作型的学生肢体语言能力相对较高。对于不同的学生,美国教育试图尽最大可能给予其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公平的成绩评估,DBAE教学理念的施行,促进了这种平等观念的实施。这就改变了以往只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在视觉艺术课上得到教师赏识,拿到较好成绩的状况,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用自己所擅长的思维形式表达对艺术的理解,从而爱上艺术,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这就让视觉艺术教育成为一个具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人文学科。它以讲授本学科的全面知识和发展本学科的整体智能为宗旨,在学校中与科学和语文等科目处于平等的地位。具体到这种教育理念的实施,美国的学校把每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落实到了实处和细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和这一理念吻合,校长和教务人员会常常到教室听课,并随时提出对课堂活动的意见,以确保这种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

自由创造精神

席勒说:“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在美国的视觉艺术教育中,自由创造的精神深入人心。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开始制作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时,作为教师应该学会适当的保持沉默。对比国内的教学经验,当学生开始进行美术创作时,作为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详尽的指导,否则,就可能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在美国如果一个教师喜欢在学生制作作品时指手画脚,则会被看作没有专业素养的表现。美国人的观念里,“帮助”只有在被请求时才应该给予,否则则被视为某种意义上的骚扰,这和美国人对独立自主观念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在美国,一个人在出手相助前,一定会先问准备帮助的对象:你需要帮助吗?得到允许才可以伸手帮忙,否则,即被视为打扰和不尊重他人。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创作自由会被充分地尊重。美国的审美教育观念深受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认为,“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是不同的,儿童有着自己总结经验和思维的方式”。教育界对这种观念的认可使美国日渐形成了一个“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环境,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和社会教育,都非常注重儿童主体性的发挥。

在美国的教育家看来,儿童应该有机会在毫无干涉的情况下接触和探索不同种类的绘画或音乐。在此期间,任何人给予他们过多的示范、观摩、建议,都有可能会使儿童过早形成固定的他人的思维模式。因为这样就遏制了他们自己的艺术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会在他们日后的审美过程中形成桎梏和枷锁,无法进行自主的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加德纳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艺术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在美国视觉艺术的审美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无论年龄大小,都被给予了广阔的自由自主的空间,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思维模式。对于初期的视觉艺术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大量接触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并且教育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自由传达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理解和再创造。以“梵•高的《星空》”这一课为例。学生在学习这幅画的历史和美学价值之前,先要对它作出自己的评价判断,而后尝试创作表达自我感受中的《星空》。在此过程中,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的观点和创造都是珍贵的,重点是表达了自己的独立看法。

如果教师把自己的判断和想法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很有可能重复教师的评判,画出教师所感受到的星空,这在无形之中磨灭了学生珍贵的创造力,使他们成为人云亦云的所谓“权威”的传声筒。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基础美术课堂上时有发生,十分值得我们深思。

在美国人眼里,艺术根源于艺术家的自由创造,即使无意识的自由创造也是独特的艺术表现,如美国行动派艺术家杰克逊•波拉克的滴洒艺术就是这样。同时,艺术也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现和宣泄。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仅需要能够理解、感知艺术作品中所渗透的作者的情感,而且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和审美经验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通过自己的创作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自由传达。艺术就是创造,复制不是艺术。从美国政府对版权的保护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于原创的重视,对于自由创造的尊重。

这给予了艺术创造以良好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在我的美国课堂里,学生会对模仿自己作品的人说:“请你不要拷贝我的画,这是我的想法,你要有自己的想法。”由于确认了艺术是情感的创造性表达,所以在美国,视觉艺术的教学不会只针对艺术作品进行逻辑性分析,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努力构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在这里,自由创造的精神让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多元化特征

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能够强烈感觉到这个国家的多元化特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兼容并蓄、开放包容是美国社会公众心理的主要表现。美国的多元化特征正反映出公众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心理。且不说种族的多元,文化的多元,饮食的多元,生活方式的多元,就连酒店里的水龙头设计都是多元化的。

初来美国时,常常需要询问服务台才明白它的使用方法。这种多元化特征也无一例外地体现在视觉艺术的审美教育中。首先是教育标准的多元化。就像美国不同的州可以拥有不同的法律一样,美国的州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教育标准,连各个州的教师资格标准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二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美国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内容不是关于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某种文化的艺术,而是涵盖了世界范围的题材广泛的多种艺术形式。研究美国不同州的州立艺术教育标准,会发现无论哪一个州的艺术教育标准都涵盖着不同文化来源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观点,任何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都可能被放在美国的参考教材中。美国文化坦然接纳外来艺术作品,并且乐于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找到与其自我审美情感、审美经验互相认同的部分,对之进行审美理解和再创造。和美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多元化一致的是:走访美国的地方艺术节,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些美国本土艺术家在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制作着非洲风格的木雕或者南美风格的壁画。

严格来讲,每个国家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来源。其三是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美国的学校喜欢接纳具有独特个人教学风格的艺术教师,学生也期待在课堂上经历别出心裁的教学过程。事实上,这些学生也确实有机会体验各种各样的艺术学习经验。他们可以坐在地上听课,可以创造自己的课堂游戏,可以躺在地上作出真人填充壁画,也可以趴在博物馆的地上对着自己喜欢的作品发呆。有的时候,教师还会在课堂里加入力量游戏的内容,让一些精力过剩的学生可以发泄过剩的精力。其四,创作材料的多元化。谈到视觉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艺术媒介的运用,美国的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最大范围的可能性。几乎所有学校的视觉艺术教室都配备有多种质地和色彩的纸材,多种画笔和颜料,多种针对不同材质的粘合剂,多种陶土及烧制陶瓷的电锅炉,多种不同肌理的细碎材质:纽扣,丝网,马赛克……大多数出现在传统及现代艺术作品中的媒材在美国一个普通的视觉艺术教室里都可以发现。作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会接触的综合材料运用,在美国的中小学就已经广为普及。

美国社会公共审美教育情况

艺术博物馆美国的艺术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艺术资源库,即使与世界驰名的欧洲艺术博物馆相比也毫不逊色。除去古根海姆这种私立的艺术博物馆,大多数艺术博物馆在美国都可以全天候免费参观,或者把每一周的某个半天划分为免费参观时段。笔者看到在那些著名艺术博物馆的免费参观时段里,参观者往往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因为这里是视觉艺术审美教育重要的教育基地。

笔者看到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前,每逢周末,都会有超过2条街区的长队等待入馆参观。艺术博物馆是视觉艺术活动主要的场所,随时要为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提供资源和服务。博物馆会根据馆内每个时期的展览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课外课程,除了给学生提供免费参观讲解,还会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课程素材,一般为数据图片、视频资料和艺术复制品等,以方便教师把艺术博物馆的活动课程带入课堂,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审美教育活动。2009年冬天,美国明尼苏达州立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走进卢浮宫”的展览,展出来自法国卢浮宫的一些珍贵艺术品。其间博物馆举办针对各级学校的“卢浮宫之旅”活动,和招募的艺术教育志愿者一起安排了大量的适合不同艺术层次的有关此次展品的课程,并把这些课程送入该州的各个学校。在美国,博物馆里经常看到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影。参观艺术博物馆是视觉艺术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随时拿出画笔,在这里停驻临摹。

几乎每个美国大学都有自己的视觉艺术博物馆,即使规模较小的大学也不例外,较大的综合性大学还会拥有两个以上。这些展馆拥有一定数量的馆藏艺术品,但其主要任务是举办多种风格的艺术展览,并结合展览邀请相关艺术家为学生举办讲座,为视觉艺术交流和审美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艺术家和艺术工作室

美国的视觉艺术家在美国的审美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除却一部分在学校担任教职的艺术家之外,还有一些专职的视觉艺术家,包括画家,雕塑家,陶瓷艺术家,首饰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等,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在自己的所属业界已经卓有成就。这些人中很多人的工作室对外界开放,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观,也可以请教和学习。其中一些工作室定期对学校开放。届时,艺术家会带领学生参观并一起进行艺术创作。这就给学校教育增添了更直观更有趣味的艺术实践教育。我所任教的学校,每一年都会到不同艺术家的工作室参观学习实践。一些艺术家还会走进学校,举办短期艺术培训和教育讲座,给学校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注入鲜活的力量。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在动画教学当中,如何让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艺术品的评价标准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西方和东方对艺术品的理解是不同的,因为他们具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点在动画教育教学中也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在表现形式上会以社会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主题,是表达美好且积极的审美感受。而资本主义对于艺术品的表现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对于艺术品的理解,它与大众化、社会进步发展是相违背的,艺术品的表现并不主导体现作品的美感,而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艺术的美感。谈到艺术品的评价标准还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美国制作的动画《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票房之高并获得极大的反响,这些题材都是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中国动画却没有他们的影子。那么如何使我们本土的文化能够符合受众的审美标准,让本民族文化传承在中国动画的大家庭中,使得中国动画符合更多的受众群体,这时学校的教育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二、艺术品的装饰性在动画教育教学中的表现方法

(一)艺术造型装饰感的教学方法

在动画的造型教学中,运用艺术品造型的装饰感是一种常用的夸张抽象的教学表现方法,与之相悖的是写实手法,在通常情况下,在动画教学中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高的艺术表现力。在造型的教学方面,就以绘画作品的艺术造型来分析装饰感在动画教学中的应用。在动画作品中具有装饰感的造型是对美的主观感受,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提炼和概括,这种装饰性在教学中则表现为以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做出一种变形和夸张,也就在一定层面上演变成图形语言和符号特征的装饰感。在课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大量的临摹练习,大胆进行创新提炼,活跃课堂的气氛,对良好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艺术色彩装饰感的教学方法

艺术造型的装饰感需要弱化三维空间的透视感,在线条的运用中来表现装饰美。在动画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色彩不局限于本身的真实色彩,采用大胆创新的色彩表现手法,色彩单纯、明快、对比强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颜色,表现作品鲜明的个性,使作品表现得更加单纯、而不简单,指导学生在色彩的搭配上遵循美的法则。

三、艺术品的设计元素在动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艺术符号元素的教育教学

从国内外的动画发展来看,西方越来越多动画师在创作中开始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设计元素,把中国民族化的标志性符号元素用来设计动画的制作。在动画教育领域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当中。传统文化更是动画艺术创作的力量源泉,了解了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元素,有助于掌握本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开创动画民族的创新之路奠定了新的道路。因此,应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从艺术品的审美层次上教育和疏导学生,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艺术符号元素。

(二)人文内涵的艺术符号元素的教育教学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汇集在此,这些传统文化都集中在民间美术形式当中。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精华,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这些艺术符号元素恰恰是我们动画专业每一位学生都应当熟悉和了解的。具有人文内涵的符号元素图腾符号,例如在器皿上的鱼形纹,以及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人文符号——龙凤纹。龙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而凤,代表的是高贵、如意吉祥。如龙凤呈祥、龙头凤尾这样的成语。还有代表权威的“饕餮纹及夔纹”,以及代表富贵平安的“如意和祥云纹”、麒麟、中国结、十二生肖等艺术符号都是中国动画应该去充分借鉴的艺术资源。将本土艺术符号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动画的教学中,挖掘属于本民族人文内涵的艺术符号元素,发挥本地区生态物质文化的特色,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动画教学之路。

(三)艺术品传统符号元素的教育教学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完全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发展走向了多元、融合、生态的发展趋向。尤其是21世纪初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精神,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并且要求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要体现整合性,突显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关注艺术与幼儿生活及经验的关联性。

(一)学前综合艺术教育的整合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逐渐重视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的经验,提倡学前艺术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注重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关注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成性,有利于儿幼儿整体性的和谐发展。学前综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实现艺术领域内各艺术门类的的综合,也可以实现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间的综合,也可以是不同领域的内容都围绕一个核心整合在一起的超领域综合。《纲要》(2001)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纲要》(2001)的提出,明显地体现了学前艺术教育的综合倾向,更多地着眼于儿童的发展安排教育内容。

(二)学前艺术教育突显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关注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个性化表现,旨在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经验。例如,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课程以“主题”的形式建构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艺术教育的生活化、经验化,教师努力发挥儿童的课程主体地位,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坚持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以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前艺术教育内容突出关注艺术与生活及经验的关联性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艺术。学前艺术教育只有与日常生活连接,才能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艺术创作的素材与灵感,不断提高艺术能力和丰富内在情感,而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幼儿才能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所以,学前艺术教育将幼儿的生活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起点,并且积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事件进行认真观察、聆听和反思,感受其声音和图像的节奏、韵律、秩序、结构,不断发现其变化的规律和形式的奥秘,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和创造力。《纲要》中规定,要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使艺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还应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园外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教育内容,设计情趣化、生活化的艺术主题活动形式。

二、当前学前艺术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来,学前艺术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学前艺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功利化、技艺化倾向,存在着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实践相对滞后,学前艺术教育地域差距比较明显等问题。

(一)学前艺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功利化、技艺化倾向尽管幼儿教育工作者都清楚艺术教育应该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然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艺术教育功利化的现象,如迎合家长要求,或者幼儿园自身的利益等。家长和社会大众在评价儿童艺术教育质量时往往只关注幼儿的学习结果,如儿童画得怎样、唱得怎样、跳得怎样等显而易见的“效果”,而不关注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学习过程。简言之,家长衡量的标准在于幼儿的艺术技能技巧水平。因此,有的教师为了让幼儿能有“好”的表现,仍过于注重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

(二)学前艺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实践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很多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开始遵循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特点与规律,重视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鼓励幼儿的自由表现与创造。然而,由于理念到实践转换的过程较为缓慢,加之传统观念与先进理念的矛盾复杂,教育体制、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不少幼儿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时与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比如,幼儿教师知道儿童是艺术学习的主体,应给予儿童自由表现和创造的空间,可还会在实践中经常代替儿童思考和行动,过于强调幼儿艺术学习的结果。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五.美国艺术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性研究框架,根据课题组实际收集整理的西安当地民间“非遗”音乐资源为实验性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共4节(8课时)的讲座课,由一名教师分别在西安两所高校(师范类、非师范类各一所)公共艺术课堂开展试讲,同期进行问卷调研与意见反馈。选定音乐类型包括:西安鼓乐、蓝天普化水会音乐、阎良特技唢呐、周至厚畛子山歌、高陵洞箫艺术、周至殿镇八卦锣鼓。讲座由一名主讲教师主持,并邀请民间音乐传承人承担讲座中音乐演示及部分内容的讲解。讲座调查问卷分A、B卷,各40项五级态度量表,以参与讲座课的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A问卷旨在调查学生选课的动机,设计“在什么情况下会更多参与课程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会积极主动进行课程学习、不愿意参与课程的主要原因、选择音乐课程的主要原因”等问题。B问卷收集学生参与本次讲座课的体验,问题包括“对演讲者的评价、对听讲者自身的评价、讲座内容、学习兴趣、音乐体验、欣赏习惯、学习经历、音乐爱好”八个方面。两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

二、数据分析

A问卷对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2%学生会因为“教学内容有趣、实用”,89%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的教学”来选择课程。而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三种倾向:“希望得到好成绩(87%)、学习让我感到快乐(85%)、希望理解教学内容(83%)”,显示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多来源于“内因”。与之相比,仅有少数学生受外界的动机刺激而更多参与学习,如“在课程的资金投入很多(35%)”和“希望学习表现超过其他同学(43%)”。学生选择音乐课程的原因更多与个体兴趣相关(“有利于个性培养与丰富”83%);其次为知识获得(“课程内容总体感兴趣”、“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都为76%)。同时,35%学生表示:会因“不喜欢该课程及学习内容”而选择不愿参与课程。因此,兴趣动机是影响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决定性内因,而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课程参与持续性的重要因素。B问卷旨在获取学生对系列讲座课程的态度反馈。从课程内容看59%学生表示“能理解讲座内容、61%学生表示在自愿条件下愿意全程听完讲座。大多数学生在讲座之后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出正面评价“讲述内容的要点始终清晰(76%)、能感到不同内容间的关联(78%)、内容与标题、主旨一致(83%)、讲座方式与内容的结合恰当(81%)”。从教学组织方式来看,对于音乐传承人走进课堂的教学模式,83%的学生认为“讲解、演示很有意义”。同时,76%的学生表示:“讲座内容促使我进一步思考”。63%的同学表达了“我有兴趣再次参加同类型讲座或课程”的愿望。可见,学生对音乐“非遗”的课程内容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及期望值,有组织、有计划地课程实施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就音乐欣赏习惯而言,86%的学生表示“我每天都会听音乐”,音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对音乐欣赏渠道存在较大差异,与42%学生选择“我曾自费购票观看音乐会、演唱会”相比,83%的学生表示“我喜欢把音乐存在手机、电脑上”。但喜爱音乐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听音乐最主要的原因是“会调节心情”(79%)。即使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非艺术专业学生,仍有65%的学生选择“我在学校选修过音乐类课程”,上述关于“欣赏习惯”的调查数据明显表现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谈及音乐爱好,学生听说过的音乐风格类型占前三位的是“轻音乐(82%)、摇滚(78%)、古典(74%)”。显而易见最喜欢的音乐类型也是轻音乐占56%,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排在古典(33%)、摇滚乐(27%)之后列居第四。学生对于“没怎么听过也不愿意去尝试的音乐”表现较集中,42%的学生选择宗教音乐、37%的学生选择戏曲。可见受流行音乐的冲击,加之学校对本土音乐文化渗透不足,学生对此类音乐的认同受到挑战。问卷结果显示:“非遗”音乐授课的形式是否生动,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学有所获,这些都决定了课程的价值。用学生期待且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将成为吸引他们对“非遗”音乐文化感兴趣的理由。因此探究“非遗”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完善“非遗”音乐内容在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展开方式,是本研究的基点。

三、研究发现

(一)以师生对话为平台展开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不应仅限于对学生进行简单音乐知识理论或技能的“培训”,更不应被视作专业课堂之余的“放松场所”。而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丰富文化体验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将讲授的过程看作是与学生地位平等的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的过程,首先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变。尤其对于音乐学习者,他们不是简单的存储知识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音乐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并在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对话中获取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以此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及评价能力。例如:在周至殿镇八卦锣鼓的讲座中,由周至的鼓乐引申至中国鼓的文化功能,将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文化现象,作为传递“鼓励”、“激励”的精神力量与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在讲座中引入对音乐价值及音乐本质的讨论,分析音乐是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风土民情、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都密不可分,从而产生多样的音乐风格,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偏好。由此阐述,音乐不仅唤起人们情感共鸣,产生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通过对此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能主动通过已知的材料探求未知领域的音乐,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去审视不同类型的音乐[10]。

(二)以音乐体验为中心围绕教学

音乐需要通过自身体验而获得感悟,纯粹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理解。本次系列讲座课的调查结果也说明:参与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产生更多积极的认同。“非遗”音乐的传承多为即兴的口传心授。以往的教学过多地定位在“演奏正确的音”,而忽略“即兴演奏是一种音乐进行思维的基本方式”。然而若将课堂进行单纯依照书面记谱衡量,以西方音乐为唯一参照物,这将与地方性音乐“传承”的方式是不相符的,公共艺术课堂应该包容“不同的声音”、分享“不同的观点”,以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厚畛子山歌的传承人吴松军先生,在讲座中演唱二十多首不同内容、风格的山歌,形象地将厚畛子山歌南北荟萃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这样近距离的“听”山歌,“学”山歌,使学生还能接触到音乐本体之外的其他东西,提高了参与度。高陵洞箫的传承人胡永汉先生现场展示了高陵洞箫极具特色的“双音代唱”、“喉音”的吹奏技巧,这样的技艺如果作为音乐概念仅依靠文字去解释,学生将无法体会洞箫音乐丰富的表现力。结合讲座之后调查问卷反映的结果:83%的学生认为艺术家的讲解演示十分有必要。因此,创造真实的学习场景,学生将容易获得与音乐相关的若干亲身体验。当然,鉴于“技能的掌握并不能代表知识传授的方法与技巧”,且传承人由于尚不了解高校教学的具体情境,很难设计完整的教学内容,本讲座课并未将传承人置于课程的完全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则可以利用自身的语言及教学经验引导课程的发展方向,弥补以往过度依靠教师自己进行演唱、演奏“原汁原味”的地方音乐而造成的低效率教学。课程的设计应涉及理论、欣赏、技巧,且改变“单一性”,强调“差异性”,形成注重以“体验与参与”为基点的公共艺术课程观念。

(三)音乐与人文融合升华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是要求个别学生掌握演唱或演奏的技能,而是要让更多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非遗”音乐的传承不应局限于“教”与“学”,“欣赏”也是一种传承方式,若没有观众,“非遗”自然会渐渐消失,因此它们的价值是对等的。“非遗”音乐的显著特点表现在它的地域性,它是深受当地文化影响并存在于文化中的一种现象。因此,“欣赏”还应包括占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文化理解”。如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蓝田水会音乐,它反映着蓝田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价值。只有对其文化的深入理解,才能感受到音乐最真实的面貌,音乐才有被理解的可能。

(四)音乐与多媒体科技结合拓展教学

采取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实施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周至殿镇八卦锣鼓及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均属于百人综合节目。其中的大型乐器是无法在课堂进行演示的,就可以用播放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同时播放视频也成为课堂中无法还原真实演出场景最好的替代方式。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加直接生动地学习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可以播放蓝田水会音乐坐乐、行乐的视频资料,来体会音乐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主奏乐器带来的音乐风格的变化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形成,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若能结合教学方法并考虑学习者的因素,将对引导学生学习动机,产生注意起到重要作用。在多媒体的内容选择上教师还应去探求视觉文化给学生所传达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观,将课程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与兴趣方向扩展。例如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击缶而歌》,作为周至殿镇八卦锣鼓讲授的一部分。既介绍与鼓同源的“缶”,又再次强调“缶”与“鼓”“激励”、“鼓舞”的相同文化功能。震撼的画面、强烈的视觉刺激能加强学生对鼓乐内涵及外延的深刻理解。多媒体技术也成为课后拓展的有效途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目前欣赏音乐渠道多是从网络获得,因此若能借助网络平台,利用课后的资源,将其成为课堂活动的必要部分,是符合学生音乐参与习惯的更好方式。

四、结语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不明确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等,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品位,塑造人格。而一些高校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手段,而是以专业化的要求对待教学,使公共艺术教育变成专业化培训,其培养目标没有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

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

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灵活采用专兼结合方式,在稳定专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民问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走出去”,如进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宽艺术教育教师视野。通过“请进来”,开展示范课观摩、聘请艺术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学习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