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范文

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范文

时间:2022-07-01 03:19:19

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处方药杂志》2015年第五期

1资料与方法

1.1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开胃进食汤口服,方剂组成:佛手、山楂、麦芽、苍术、石菖蒲、龙胆草、枳壳,由江阴制药提供的中药免煎颗粒;每2日1付,分6次,温开水冲服。对照组:选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0mL,每日2次。连用2周为个1疗程,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2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治疗后食欲与食量恢复或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95%。显效:治疗后食欲与食量明显增加,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70%。有效:治疗后食欲与食量均有好转,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30%。无效:治疗后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每组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经比较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n=56)36127198.21a对照组(n=56)249111278.57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为“不思食”、“不嗜食”、“伤食”、“恶食”、“厌食”、“食滞”等范畴。王烈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小儿厌食症病机关键为脾虚食积;病因主要为素体脾虚,加之喂养不当,偏食嗜食,饮食失节以及病后失调等诸多原因所致;病位在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厌食病初在胃,久则及脾,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气机不畅,乳食积滞,食积日久,复又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纳失常,进一步加重乳食停滞。而《幼幼集成•食积证治》云:“夫饮食之积……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所以中医药治疗重在调理脾胃。

开胃进食汤方剂组成为佛手、山楂、麦芽、苍术、石菖蒲、龙胆草、枳壳,具有健脾益气、开胃进食等功效,方中佛手健脾开胃理气为君,山楂、麦芽健脾消食化积为臣药,其中山楂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麦芽能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苍术燥湿醒脾、和中调胃,石菖蒲开胃宽中、进食消胀,龙胆草健脾、清热除烦共为佐药,枳壳行气宽中开胃为使药,全方运脾开胃,脾运复健,胃纳得开,饮食自入。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佛手、山楂、枳壳对胃肠平滑肌呈双相调节作用,有利于排除消化道的气滞和食积。佛手能明显增强回肠平滑肌的收缩,抑制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山楂可加强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平滑肌的强烈收缩,拮抗阿托品引起的肠平滑肌的舒张;枳壳抑制十二指肠收缩。佛手、山楂、枳壳又能促进胃排空、小肠推进。

石菖蒲对胃窦、幽门环行肌有兴奋作用。山楂、麦芽、龙胆草能增加胃酸、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能增强蛋白酶活性、胰脂肪酶的活性,达到消食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麦芽提取物对约氏乳酸杆菌JJB3、SNZ10和罗伊氏乳酸杆菌MNZ8、KNZ4在胃酸环境中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用作乳酸杆菌制剂的过胃保护剂,使乳酸菌以活菌的状态到达小肠,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本研究中,开胃进食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食欲、增加食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充分表明了开胃进食汤在治疗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治疗中应结合饮食结构调整,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多吃蔬菜,忌食肥甘厚味,疗效更佳。

作者:丁利忠 孙丽平 冯晓纯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脾虚食积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zgcfyzz/67480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