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急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范文

急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范文

时间:2022-05-11 11:36:28

急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年第四期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是由于皮肤及黏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急性荨麻疹的治疗临床上以抗组胺药为首选,目前抗组胺药物种类较多,但一些抗组胺药不能快速控制临床症状或不能理想控制病情[2]。奥洛他定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我科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临床应用奥洛他定治疗急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病例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1.1.1入选标准①符合文献[3]急性荨麻疹诊断标准;②病情反复发作,病程1d~3周;③皮损全身分布;④患者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1.1.2排除标准①年龄<14岁;②明确对药物成分及化学结构类似药物有过敏史患者;③并发感染、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休克、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患者及高空作业者、吸毒及酗酒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治疗前1个月内口服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⑥治疗前2周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⑦治疗前2个月内曾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患者;⑧临床治疗观察期间失访或更改治疗用药者;⑨荨麻疹型药疹患者。

1.1.3入选对象共入选157例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其中治疗组86例,男40例,女46例,年龄14~76岁,平均(37.70±14.45)岁,平均病程(1.7±0.5)周;对照组71例,男34例,女37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38.50±17.37)岁,平均病程(1.9±0.6)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用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服用奥洛他定5mg[商品名:阿洛刻,日本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富士工厂生产,国药准字号J20100143],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服用西替利嗪10mg[商品名:贝分,鲁能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20000379],每日1次口服。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持续1周停止药物治疗,疗程1~4周,分别在治疗后1、2、3、4周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评估治疗1h后主要临床指征(如风团、瘙痒、呼吸困难及腹痛)的改善状况以及不同时间点(治疗后10、20、30、40、50、60min)内皮肤瘙痒的缓解情况。最终完成临床治疗和随访观察者共计157例。

1.2.2观察指标临床痊愈率;治疗1h后风团、瘙痒、呼吸困难、腹痛的情况;治疗1h内不同时间点皮肤瘙痒的缓解状况。

1.2.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价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与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双侧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若有单元格的期望计数<5,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否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1、2、3、4周后,治疗组痊愈率分别为48.84%(42/86)、67.44%(58/86)、79.07%(68/86)和87.21%(75/86),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28.17%(20/71)、49.30%(35/71)、69.01%(49/71)和71.83%(51/71)。两组在治疗1周后痊愈率和4周后痊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周和3周后两组在痊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有效率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治疗后1h两组患者主要临床指征评估治疗后1h主要临床指征(风团、瘙痒、呼吸困难、腹痛)缓解情况:治疗组上述4种症状的痊愈率分别为31.40%(27/86)、86.05%(74/86)、5.81%(5/86)和5.81%(5/86),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12.68%(9/71)、64.79%(46/71)、1.41%(1/71)和1.41%(1/71)。治疗组2项临床指征(风团、瘙痒)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和腹痛痊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有效率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治疗后1h内不同时间点皮肤瘙痒缓解情况评估在治疗后10min时,两组皮肤瘙痒均没有任何缓解。治疗组在治疗后30、40、50、60min时皮肤瘙痒痊愈例数(14,23,11,4)高于对照组(0,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瘙痒痊愈例数合计为52例,而对照组为12例,两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2.4不良反应治疗组有8例出现轻度头晕、倦怠,2例出现心悸;对照组有29例出现倦怠、轻度嗜睡、乏力,9例出现明显嗜睡、心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10例(11.63%),对照组38例(53.52%),但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好,最终顺利完成整个试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3讨论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目前仍以抗组胺药为首选。快速起效的抗组胺药物对于及时、有效地控制急性荨麻疹的症状至关重要。奥洛他定是具有H1受体拮抗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国外有学者[4]研究认为这个药物可能抑制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水平,进而阻止体内肥大细胞脱颗粒,最终抑制组胺和其他炎性递质释放到血液中,但其确切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研究中,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周痊愈率和第4周痊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提示:奥洛他定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优于西替利嗪,并能缩短病程。此外还发现,在治疗1h后主要临床指征(包括风团、瘙痒)的改善上,治疗组的痊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但呼吸困难和腹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奥洛他定吸收不受任何干预因素影响,药效比较稳定[5];相反,西替利嗪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药物降解速度快,疗效不稳定[6],这也许是治疗组药物发挥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可能原因。此外,还有国外学者报道尽管奥洛他定和西替利嗪都是第二代抗H1受体的抗组胺药物,但前者是一种混合拮抗剂,含有竞争和非竞争抑制成分,很可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的白介素(IL)-6、IL-8及组胺相关的各种信号通路,而后者仅是一个含有竞争抑制剂成分,这样在发挥药效时前者作用机制比较广谱,疗效发挥显著[7-8]。另外,为了观察两种药物的起效速度,本研究还观察了在治疗1h内不同时间点两种药物对皮肤瘙痒的缓解情况。发现在治疗30、40、50、60min时间段,治疗组的皮肤瘙痒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组,多数患者(56/86)瘙痒在40min内缓解,而对照组多数患者(23/71)在50min后缓解,两组在治疗后1h瘙痒痊愈率上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结果表明,奥洛他定起效时间短于西替利嗪,在缓解皮肤瘙痒程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后者。

本研究还发现,奥洛他定的不良反应轻微,仅表现轻度头晕、倦怠,极少数患者出现心悸,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也显著低于西替利嗪,两者在不良反应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奥洛他定治疗急性荨麻疹时起效快,明显缓解皮肤瘙痒,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持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微,此药值得临床皮肤科医生推广使用。本研究患者例数有限,观察时间相对短,很可能存在某些局限性。

作者:朱晓玲 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急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lcpfkzz/69330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