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特点探讨范文

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特点探讨范文

时间:2022-06-15 10:54:27

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特点探讨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7年第1期

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肠道门诊2015年1~12月诊治的409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性腹泻好发于夏秋季,好发于青年及中老年以上人群,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病原菌检测显示主要是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志贺菌等致病菌感染。尽早诊断,给予抗炎、调节菌群紊乱、止泻、止痛、止吐、退热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提高临床医生对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的认识,可有效地增强防控意识,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感染性腹泻的防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以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临床特征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峰。患者每天排便3次及以上,多为水样便、黏液便、血样便等,严重者会继发脱水、休克等。在中国,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现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粪便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感染性腹泻的诊治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肠道门诊2015年1~12月诊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409例,年龄14~70岁,平均(31.25±12.43)岁,病程1~6天,平均病程(3.12±0.83)天。入选标准:腹泻≥3次/天,伴有粪便性状异常;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排除标准:伴有免疫缺陷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等基础性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化疗药物、杀伤白细胞药物。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依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2-1997)。

1.2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所有患者的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特征及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患者的粪便培养结果以明确病原菌。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性别及年龄分布

在409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男200例(48.90%),女209例(51.10%),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年龄分布,14~20岁31例(7.58%),21~30岁112例(27.38%),31~40岁58例(14.18%),41~50岁43例(10.52%),51~60岁84例(20.54%),>60岁81例(19.8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5.30,P<0.05)。

2.2发病时间分布

1~3月份共3例(0.73%),4月份50例(12.23%),5月份62例(15.16%),6月份63例(15.40%),7月份66例(16.14%),8月份69例(16.87%),9月份45例(11.00%),10月份47例(11.49%),11~12月份共4例(0.9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3.14,P<0.05)。2.3临床特征及转归409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腹泻占100%,腹痛265例(64.79%),恶心呕吐212例(51.83%),发热141例(34.47%)。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192例(46.94%)。病原菌检测阳性标本89例(21.76%),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0例,44.94%),包括产毒性16例,致病性14例,黏附性8例,出血性1例,侵袭性1例,其他病菌包括沙门菌属12例(13.48%),副溶血弧菌8例(8.99%),志贺菌4例(4.49%),主要是以上4种致病菌感染。感染性腹泻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给予抗炎、调节菌群紊乱、止泻、止痛、止吐、退热等治疗后,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

3讨论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不同国家和地区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病原菌会有所不同。在全球范围内,感染性腹泻位居传染病病死率的第3位,仅次于呼吸道疾病和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人群对感染性腹泻普遍易感,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高峰[1-4]。本研究资料显示男性及女性对感染性腹泻均易感。从年龄分布上,21~30岁占27.38%,可能与青年人社交活动多,外出就餐机会多,尤其是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就餐,有更多机会与各种致病菌接触有关。北京市朝阳区2008—2011年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中有可疑饮食史的总体率为13.8%,同时,51~60岁及60岁以上2个年龄段分别占20.54%、19.80%,这可能与中老年人生活比较节俭,剩余的食物不愿轻易丢弃,经常放到冰箱中保存后未充分加热即食用或直接食用有关。而其他年龄段,因上述发病原因不明显,故发病人数较少。本研究中,发病时间高峰出现在4~10月份,也就是夏秋季节。因这段时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各种病原体繁殖、滋生快,更容易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饮食;同时,由于气温高,人们多喜欢进食一些生冷食物,而这些食物未经高温处理,使得附着在食物上面的致病菌很容易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感染性腹泻发病人数明显增多。

患者在症状及体征方面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这些都是机体的正常反应。当有致病微生物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后,人体的正常防御机制通过胃部的恶心呕吐及肠道分泌的肠液增加引起腹泻将致病微生物从消化道排出。同时,由炎症引起的胃肠道痉挛导致腹痛,并且炎症也引起部分患者发热。从治疗方面,无论患者是由于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都可以使用整肠生和双歧三联活菌等活菌制剂,因为正常肠道存在的正常菌群对致病菌等有抑制作用,感染性腹泻患者增加活菌摄入可以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同时可以使用十六角蒙脱石等胃肠黏膜保护剂等止泻。而有细菌感染指征的患者可使用利复星、依替米星或头孢唑肟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可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在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大小便情况,跟踪和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对于重症感染性腹泻,应提高护理级别,重点监测,若患者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皮肤苍白、四肢发冷、精神萎靡、脉搏细弱、尿量减少、心跳加快等,及时通知医师,积极协助处理,保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饮食指导,入院后绝对禁食,待患者症状减轻、无呕吐时,可指导患者流质饮食,少量多餐。腹泻停止后,可指导患者进食酸奶以调节肠道菌群,进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适当给予优质蛋白饮食[8]。对于腹泻次数过多导致肛周皮肤炎症患者,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局部清洁、消毒,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9]。

健康教育也是感染性腹泻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包括对患者及家属开展肠道传染病知识宣教,指导患者与家属进行必要的消毒隔离。指导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提高外出饮食预防意识,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不洁饮食[10]。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对患者进行致病菌的培养及检测,未做病毒及寄生虫等检测,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只有21.76%。结果显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占优势,其次是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及志贺菌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占感染性腹泻的很大部分,其中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及检测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往往对门急诊医生的诊治帮助不大。因此,门急诊医生需要根据夏秋季节、高危人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同时,由于感染性腹泻多发生于夏秋季,患者多有不洁饮食史,建议疾控部门加强饮食卫生宣教,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管,从而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规范登记和报告,对群体性突发的感染性腹泻事件要追寻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对于社区感染性腹泻流行规律应深入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黄芳,邓瑛,曲梅,等.2010年北京市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9):820-824.

[2]王久伶,王晶,涂银萍.797例急性腹泻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2,34(6):479-481.

[3]缪晓辉,冉陆,张文宏,等.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12):705-714.

[4]刘海霞,张静.2011年中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现状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4):328-332.

[5]吴钶,马建新,崔树峰,等.2008~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急性腹泻患者就诊情况[J].首都公共卫生,2012,6(4):154-158.

[6]李玉玲,王晓文.成人急性腹泻抗菌药物治疗最佳适应证的探索性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8(2):253-256.

[7]张艳玲.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医刊,2011,46(8):35-36.

[8]刘弘,罗宝章,吴春峰,等.上海市急性腹泻及饮食行为危险因素现况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5):456-460.

[9]张丰,杨芬,海恒林,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4):16-18.

[10]钱学贞,雷平光,甘艳军,等.我院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护理对策研究[J].海南医学,2017,28(2):334-335,336.

[11]张殿香,李长利,田春芳.诺如病毒腹泻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分析与控制[J].中国医刊,2012,47(1):57-59.

[12]王永怡,陈文,王姝,等.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新认识[J].传染病信息,2010,23(1):51-54.

[13]吴晓芳,纪蕾,徐德顺,等.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6):437-440.

[14]叶翠,孔祥永.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J].中国医刊,2013,48(2):23-25.

[15]林东昉,齐绪林,徐晓刚,等.细菌感染性腹泻2380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2):103-106.

[16]俞顺章,柳启沛,郭红卫.当前值得注意的食品安全问题[J].上海预防医学,2008,20(6):265-266.

[17]陈晨,高永军,丁凡,等.2005-2012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695-697.

作者:邢建刚;李全瑞;罗艳丽;王晶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特点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