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儿童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范文

儿童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范文

时间:2022-03-01 09:37:35

儿童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2016年第一期

摘要:

[目的]探索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机构干预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vMan5.1软件对检索的25篇中文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文献各研究因素的OR和95%CI进行合并,结果显示,近视(OR=1.36)、好动(OR=1.27)、非核心家庭(中小学生、高初中学生和0~14岁儿童的OR分别为1.24、1.80和4.46)、男性(OR=1.46)、年龄小(OR=1.16)、不知道伤害可以预防(OR=1.56)、危险行为(OR=1.28)、性格外向(中小学生、高初中学生和0~14岁儿童的OR分别为1.48、5.47和1.52)、左利手(OR=1.65)、不进行安全教育(OR=2.61)、危险环境(OR=1.80)、非独生子女(OR=1.98)是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城镇、母亲学历低、学习成绩差、家庭关系差和父亲吸烟等尚不能认为是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25篇文献相关研究因素分析,共有12个伤害危险因素,5个尚不能认为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危险因素;伤害;meta分析

儿童青少年伤害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是我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儿童青少年伤害不仅发生率高,而且致残率也高。近年来,大量关于儿童青少年伤害研究的文献发表,让我们逐渐掌握了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为确切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收集了不同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1月所有的有关儿童青少年伤害危险因素研究的中文论文,并通过meta分析对研究因素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以“儿童”或“学生”或“青少年”,“伤害”,“危险因素”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google学术”等常用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1月伤害发生的相关文献,未手动检索灰色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6篇。

1.2定义

1.2.1伤害的定义根据文献[1],伤害的定义为,到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校医室、诊所等)进行处理,诊断为某一类损伤;由孩子本人或他人做紧急处理;因损伤休学半天以上。有以上三者之一的认定为伤害发生。

1.2.2伤害的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并结合文献,分为交通伤、跌倒/跌落伤、碰撞/挤压伤、硬物击/砸伤、扭伤、刀割伤、锐器刺伤、烫伤、烧伤、爆炸伤、溺水、电击伤/触电、骨头/刺卡喉、动物或昆虫咬/抓伤、中毒、意外窒息等常见伤害,不包含特殊伤害。

1.3方法

1.3.1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文献纳入标准:①资料完整;②伤害定义的标准一致;③能提取为研究因素的OR和95%CI;④研究的设计类型为横断面调查设计;⑤研究因素的赋值明确。文献排除标准:①特殊伤害类型;②重复发表的文献;③数据不完整、不清晰,不能提取有效数据。

1.3.2文献的筛选和信息提取2名评价者各自独立完成文献阅读、纳入和评价。阅读文献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以确定是否符合纳入标准,遇到分歧时,通过2名评价者讨论决定取舍。文献纳入完成后,提取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期刊、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或学段、调查总例数、伤害例数、设计类型和研究方法、研究因素和研究的效应值。

1.4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Q检验对各研究因素的一致性进行检验,I2>50%认为存在实质的异质性,异质先通过亚组分析,如结果仍不能同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同质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别采用两种模型计算各研究因素的合并OR和95%CI,比较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判断研究结果稳定可靠性。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检索到96篇文献,按照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25篇文献纳入本次meta分析,全部为横断面调查设计研究。累计观察182459人,伤害发生40018例。文献内容涉及浙江、山东、广东、广西、湖北、云南、安徽、北京、上海、陕西、江苏、河北和广东深圳共13个省市,分别发表在国内14种杂志上,硕士学位论文3篇。文献提供的信息见表1。

2.2一致性检验结果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左右利手和独生子女的一致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资料来源的“年龄段或学段”对异质危险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中的高初中学生亚组、家庭类型和性格因素通过亚组分析,一致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城乡、年级的中小学生亚组、视力、活动爱好、性别、母亲学历、年龄、学习成绩、伤害认知、危险行为、家庭关系、安全教育、危险环境和父亲是否吸烟14个因素结果均不一致,并且通过亚组分析也不能达到同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见表2。

2.3各危险因素的效应合并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各研究因素进行合并分析,其中近视、好动、非核心家庭、男性、年龄小、不知道伤害可以预防、危险行为、性格外向、左利手、不进行安全教育、危险环境、非独生子女是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居住城镇、母亲学历低、学习成绩差、家庭关系差和父亲吸烟尚不能认为是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级研究因素经亚组分析,中小学生组和高初中学生组结果不一致,结果运用应慎重,见表3。

2.4敏感性分析分别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各研究因素的合并OR及95%CI,见表4。比较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其中年级、母亲学历、学习成绩和父亲是否吸烟结果相差比较大,研究结果不稳定;年龄因素虽然在两种模型中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结果却完全相反(OR随机=1.16,P<0.05;OR固定=0.98,P<0.05)。其他13个研究因素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研究结果稳定可靠。

3讨论

本次纳入的25篇文献[2-26]的研究设计类型均为横断面调查设计研究,伤害标准[1]一致。通过对25篇文献的研究因素进行提取,共提取18个相关危险因素,经meta综合定量分析,其中近视、好动、非核心家庭、男性、年龄小、不知道伤害可以预防、危险行为、性格外向、左利手、不进行安全教育、危险环境、非独生子女等12个研究因素是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城乡、母亲学历低、学习成绩差、家庭关系差和父亲吸烟等尚不能认为是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左右利手和独生子女的一致性较好外,其他研究因素均不同质,其中年级中的高初中学生、家庭类型和性格研究因素通过亚组分析,一致性较好。其他因素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的可信区间较宽,结果更为保守。年级按照文献资料来源的“年龄段或学段”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中小学生的年级研究因素经随机效应模型合并OR及95%CI为1.44(1.14~1.83),高初中学生的年级研究因素经固定效应模型合并OR及95%CI为0.88(0.82~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果的意义截然相反。多个文献研究显示初中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4,14,17]和小学[4],小学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4],因此可能是初中学生伤害的高发生率,导致中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伤害发生危险性增高的假象,年级结果运用应慎重。初中阶段即性成熟的少年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是个性发展不平衡,心理成熟相对滞后,出现明显的心理矛盾,表现出自信和怀疑、尊重和轻蔑的感情,冲动易怒,社会认知比较浅并缺乏经验,对环境危险的预见不足,同时学习压力小,喜欢剧烈运动并挑战自我,喜欢独自出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危险行为,导致初中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是巩固和完善少年时期已形成的心理特征,已经处于独立生活的节奏,并开始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责任心,升学成为高中生心理活动的中心,相对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打闹玩耍,并能够从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出发来确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因此高中生伤害发生率低于初中生;小学生受父母的呵护和叮嘱较多,接送上学,不善于挑战新鲜事物,因此,伤害的发生低于初中学生。

经meta综合定量分析发现,近视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发生率高于视力正常儿童青少年,近视儿童青少年戴着眼镜活动不方便,摘掉眼镜看不清,增加了活动和社交时受伤的风险,导致其伤害发生率较视力正常儿童青少年高;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可能由于男生好动,喜欢刺激性的活动和游戏,加上性别造成的心理特征,家长和老师经常鼓励男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主动性和担当,导致男生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机会比女生多;性格外向和好动的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活泼调皮、喜欢打闹冒险以及接触危险因素较多有关;生活中,大部分人善于并习惯用右手,因此生活设备和用品、公共场所设施、体育器械等都是按照大部分人的习惯设置,左利手(即左撇子)儿童可能由于不适应而使伤害发生率增加,也可能与左利手儿童在脑神经发育方面的某些特征有关;非核心家庭伤害发生率较核心家庭高,非核心家庭往往是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儿童青少年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和呵护,缺乏情感支持,父母对儿童青少年疏于管理和未能及时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导致伤害发生率较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宠物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被宠物猫狗造成的伤害发生率增高,改善饲养宠物等室内危险环境有利于降低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发生率;非独生子女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率较高,非独生子女兄弟姐妹较多,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更多地受到父母和亲友的关心,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伤害发生率较低;家长不知道伤害可以预防及不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则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率较高,相对而言,家长对伤害认知较好,就会对儿童青少年增加关注和关心,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更多地向儿童青少年讲授预防伤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近视、好动、非核心家庭、男性、性格外向、左利手和非独生子女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具备以上特征的儿童青少年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该引起关注。预防伤害的发生需要儿童青少年、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的努力,学校通过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伤害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伤害的认知水平,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建设安全校园环境的力度并加强伤害预防性干预;家长对家中地板实施防滑保护,将药品和农药等危险品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对家中电源进行保护等,以消除室内危险环境;社会呼吁民众出行控制车速,遵守交通规则,遇到学生让一让等,以改善周围危险环境;最重要的是儿童青少年应该提高伤害的认知水平,学会识别危险环境、自我保护,改善不良行为习惯,减少危险行为,最终达到降低伤害发生的目标。•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王声湧,池桂波,汪宁.伤害流行病学[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8(4):505-512.

[2]杨道余,王映辉,陈廷瑞.苍南县中小学生伤害现状调查及负担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7):11-14.

[3]陈娜.城市中小学学生伤害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4]李晗文.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2009.

[5]刘伟佳,张维蔚,麦锦城,等.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11-312.

[6]严志玲,王萍,韦琳,等.柳州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8):892-895.

[7]司达敏,刘筱娴,李激.麻城市农村某社区7~14岁儿童伤害发生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6):391-394.

[8]卫理,黄亚琴,施宁宁.宁波市江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741-742.

[9]何俊,徐守先,杨波,等.曲靖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5):565-567.

[10]邱玉刚,刘春兰,于建乐,等.潍坊市儿童伤害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9):779-781.

[11]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等.社会经济状况与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关系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2):3-6.

[12]俞敏,钟节鸣,丛黎明.浙江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89-592.

[13]黄芬,郝加虎,姚应水,等.中小学生伤害的分布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40-41.

[14]何朝,孙昕霙,赵瑞兰,等.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6):874-876.

[15]姚应水,叶冬青.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49-52.

[16]黄志伟,艾东,金岳龙,等.芜湖市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6):712-714.

[17]王德全,陈思东,周卫平,等.中学生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1031-1032.

[18]时颖,焦淑芳,谢瑾,等.北京市0~14岁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684-686.

[19]黎三凤,刘茹添,曾晓琴.芳村区0~14岁儿童伤害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106-108.

[20]何志辉,程朝霞.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4):5-8.

[21]李绍华.蒲城县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09.

[22]周德定,卢伟,李延红,等.上海市0~14岁儿童伤害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3):234-237.

[23]柳艳,何广立,吴晓军,等.镇江市1~14岁儿童伤害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0):915-916.

[24]薛玲,庞淑兰,刘瑞庚,等.唐山市农村地区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6):45-47.

[25]施东华,方为民,刘筱娴.麻城市农村某社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3):336-339.

[26]王虹,刘筱娴,刘一心,等.深圳市0~6岁儿童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6,30(4):354-356.

作者:刘晓晓 叶开友 高红梅 徐瑞芳 赵锦江 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儿童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hjyzyyxzz/6879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