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小板体积探解范文

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小板体积探解范文

时间:2022-11-28 05:00:03

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小板体积探解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

目的:了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分布水平。方法观察12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120例IFG者和120例血糖正常者(健康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MPV、血脂差异。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糖尿病组、IFG组的BMI、FPG、MPV、血小板分布宽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0.01);MPV与BMI、FPG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糖尿病和IFG者中MPV水平明显增高。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空腹血糖;糖尿病

血小板为血液重要的有形成分,其异质性较强,一般体积较大的血小板含较多致密颗粒,相对于体积较小的血小板更年轻、更具生物学活性。血小板除参与凝血过程以外,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发展及血栓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可反映血小板活性,MPV大的血小板可产生更多的促凝血因子,进而导致血栓。临床研究表明,MPV增大会增加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事件[1]的发生率,心血管高危人群的MPV也往往增大。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期,控制不好可进展[2]为糖尿病。临床已有报道,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3]患者都存在MPV增大的现象。本研究通过测定健康、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MPV等血小板参数,旨在探讨空腹血糖(FPG)与MPV之间的关系。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就诊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共360例,其中糖尿病组120例,IFG组120例,健康组120例。糖尿病组男66例,女54例,年龄44~78岁,平均(56.8±5.7)岁;IFG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45~79岁,平均(57.1±6.3)岁;健康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43~78岁,平均(56.6±7.2)岁。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瓣膜病、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所有患者检查前2周内未使用任何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IFG为FPG5.6~6.9mmol/L,糖尿病为FPG≥7.0mmol/L。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标本采集

所有研究对象禁食12h后于清晨空腹抽取5mL静脉血,其中2mL一管用EDTA-K2抗凝,用于测定MPV、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小板参数。另外3mL一管用肝素抗凝分离血清,用于测定FPG。

1.3仪器与试剂

MPV、PLTSYSMEX等血小板参数检测采用日本五分类血球计数仪XS-2100,应用激光散射计数技术测定。FPG检测采用日立H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在2h内完成。

1.4评价指标

统计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小板参数,主要包括体质量指数(BMI)、FPG、MPV、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分2Pearson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临床资料及血小板参数的比较

与健康组比较,糖尿病组、IFG组的BMI、FPG、MPV、PDW、TC、TG、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IFG组比较,糖尿病组的BMI、FPG、MPV、TG水平明显升高,HDL-C明显下降(P<0.01)。详见表1。

2.2相关性分析结果

MPV与BMI、FPG呈明显正相关,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0.01),详见表2。

3讨论

IFG为糖尿病前期,是介于健康人群及糖尿病患者的中间状态,具有进展成糖尿病的风险性。[4]IFG被证实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可加重动脉硬化表现,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根据[5]2002年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8岁人群IFG的患病率达1.9%,大约2000万人,而当时糖尿病患者仅有3000万人。据我国近年来调查显示,IFG与糖尿病人群的数量均有明显上升趋势,IFG与糖尿病发病率分别由1994年的3.2%、2.5%上升至2007年的5.3%和[6]9.7%。由此可见,早期控制好IFG,了解影响IFG的相关因素对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血小板活化与聚集则是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基础。血小板活性升高可造成型[7-9]2糖尿病患者处在血栓前状态,对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均有促进作用。MPV代表循环池内单个血小板平均体积,体积较大的血小板活性较强,含有的致密颗粒则较多,可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与β凝血酶球蛋白,使血栓烷A2的生成增多,因而加大了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MPV的检测方便、经济,故被作为血小板活化的常用标志物。本研究中,糖尿病组的MPV显著高于IFG组及健康组,而组又显著高于健康组。等的研[10]IFGThomas究也显示,随着血糖的上升,MPV逐渐增大,糖尿病患者的MPV显著大于健康人群与糖耐量异常人群,MPV在糖耐量异常阶段已有增大趋势。可见在糖尿病早期,甚至是未发展为糖尿病之前的空腹血糖受损阶段,这部分人群已出现MPV改变。MPV是重要的血小板活性指标,根据IFG组的MPV显著高于健康组可知,IGF时已经存在血小板活化,且活化程度随病情的进展而加强。本研究通过对MPV与其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MPV与FPG呈明显正相关,即血小板活化程度越高,空腹血糖受损越严重。由于血小板的黏附与集聚,导致外周血小板消耗加大,刺激骨髓再生形成体积较大的血小板,使外周血小板形态学发生改变,引起血小板增大。而大体积血小板代谢旺盛,易黏附、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加大了伴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FG人群的BMI、血清[11-12]TC、TG、SBP、MBP、MAP等均有显著上升。本研究中,经相关性分析得出,MPV与BMI、FPG呈明显正相关,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0.01)。提示,IFG时,MPV除了与血糖有关外,也与血脂代谢紊乱及肥胖关系密切。而肥胖属营养代谢性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肥胖脂肪组织的分化转录基因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敏感,造成血糖水平的上升。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则以TG升高与HDL-C降低为主要特点。脂代谢紊乱可导致胰岛细胞“脂毒性”,造成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糖代谢障碍,引发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缺陷。可见,对于IFG人群应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以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发生几率。[13-15]

4结语

综上所述,IFG组相对于健康组的MPV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前期同样存在血小板活化,而MPV增大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损程度的预测因素。研究发现,既往2型糖尿病与新诊2型糖尿病相比,具有更高的。故建议对老年人群除了常规检测[16]MPVIFG血糖外,还应检测MPV的变化情况,以对糖尿病的产生、发展及预后提供预测依据。

参考文献:

[2]姚有华,潘毅慧,杨芬红,等.空腹血糖受损中老年人血糖变化及转归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4):115-116.

[3]方瑾,肖建新,李晟,等.老年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3):319.

[5]丁光明,吴仕英,杨婷,等.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1):4654-4655.

[8]杨硕,郝维敏,刘敏.血小板参数变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的关系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9):945-947.

[11]马艳,刘雅,欧阳凌云,等.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J].四川医学,2011,33(10):1508.

[12]周洁,向红丁,陈伟,等.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10):740-741.

[16]许文亮,池一凡,武越,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7):586-588.

作者:张肄鹏 张青 王强 蔡长争 周海燕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小板体积探解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