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慢性肺心病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范文

慢性肺心病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28 10:23:33

慢性肺心病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慢性肺心病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有效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定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M测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有效实施,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满意度;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系中老年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1],中医属“痰饮”、“喘证”。有文献报道[2],50%~60%的冬季住院患者均系中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困难,肺功能损害日渐加重,甚至并发肝肿大、消化系统瘀血、全身凹陷性水肿等不适,常因劳力性心累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积极系统的治疗与护理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收集了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入住本院呼吸内科的100例慢性肺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2.1±19.3)岁;病程4~20年,平均(11.5±6.1)年;其中,合并II型糖尿病13例,高血压病21例,帕金森氏病3例。排除患有精神类疾患及语言表达障碍者。

1.2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病史、年龄、性别、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给予慢性肺心病疾病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疾病病情观察、健康宣教以及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2.1病情观察与辨证施护

(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与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嗜睡或谵妄、定向障碍、兴奋或反应迟钝、昼睡夜醒、双手扑翼样震颤以及球结膜充血水肿等早期肺性脑病症候群,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之一,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处理;若患者自觉心悸、胸闷不适或呼吸困难加重,应考虑是否并发心衰,立即给予坐位或半坐卧位,低流量吸氧,准确执行医嘱,严格记录24h出入液量;若患者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应观察其是否出现脱证。

(2)咳嗽咳痰与呼吸的观察。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肺主气”[3],慢性肺心病患者多伴有舌质暗淡唇青紫、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以及咳嗽咳痰等气血不足表现。我们首先要察看患者咳声大小、持续时间、痰量、痰色及性状,以判断患者咳嗽咳痰的难易程度和呼吸道是否通畅,一旦出现痰液黏稠或咳嗽无力而不能有效排痰时,及时给予中西药物氧气雾化吸入,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并置患者于舒适体位下进行体位引流,以达到稀释痰液、促使痰栓脱落而排痰顺畅的目的[4]。其次,我们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率、深浅度及呼吸音变化。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不同的呼吸状态和不同的症候群判断疾病的虚实:呼吸深大气促,提示酸中毒,中医属实喘;虚喘见于呼吸中枢受抑制致呼吸浅慢;病员出现呼吸困难、重度紫绀提示小支气管痉挛;吸气性呼吸困难考虑呼吸道梗阻;点头样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呼吸中枢衰竭。我们要根据患者疾病的虚实,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措施。

(3)舌象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舌质、颜色与舌下筋脉变化,可及时掌握患者是否存在气滞血瘀、心气亏虚等心肺功能变化。一旦患者舌质呈暗紫,舌边瘀点瘀斑,舌下筋络增粗,则可能气滞血脉瘀阻加重,可给予肺俞穴处拔火罐、艾灸以及低流量氧气吸入等,以使其气滞血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保持呼吸顺畅;一旦出现舌光苔剥,要着重观察是否发生缺钾等电解质紊乱,及时汇报主管医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4)脉象的观察。注意观察脉的沉浮、迟数、洪细与强弱等,可及时判断病情变化。若脉细涩,则心阳不振,气血不畅;脉迟或细数、结代者,考虑心阴血虚。一旦患者脉象异常,立即给予吸氧的同时,给予针灸三阴交、肺俞、心俞、内关及神门等,达到强心、止咳平喘、镇静安神等目的。

1.2.2氧疗护理

据文献报道[5-6],慢性肺心病患者以1~2L/min的氧流量,持续吸入15h以上25%~29%的氧气,即可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病人生存率。氧疗作为治疗肺心病的一种主要手段,我们要反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持续低流量吸氧的目的,严格把握吸氧浓度和流量,嘱其勿擅自加大氧流量;及时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口唇、指趾末端、皮肤及巩膜颜色,必要时遵医嘱给予50%酒精湿化瓶过滤氧气,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通气功能。

1.2.3生活护理

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清洁安静,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流畅的空气,室温控制在23℃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并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因感冒加重病情;限制探视,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时间;协助患者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将常用物品放置在其方便取用的地方,尽量减少患者体力消耗及其活动量;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以保持患者口鼻腔清洁和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减少心脏负担,增加肺活量,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定时协助翻身扣背,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2.4饮食指导

肺心病患者由于胃肠道瘀血,大多伴有食欲不振,不思饮食。中医学认为[7]“肾主水”、“咸伤肾”,故在饮食指导上,我们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少食生冷油腻食物,以防寒湿生痰、便秘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避免高糖食物,以免引起痰液黏稠不易咯出。

1.2.5特殊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慢性肺心病患者往往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多、咳痰不净且二氧化碳潴留,应慎用镇静剂、麻醉剂以及催眠等药物,当必须使用时,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抑制和咳嗽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在遵医嘱准确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之前,需详细询问用药史,并密切观察药物毒副反应;使用利尿剂类药物过程中,要预防低氯、低钾性碱中毒致缺氧进一步加重,以及过度脱水致血液浓缩、痰液黏稠而排痰更加不易等不良反应。

1.2.6中医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的重点是避免情志失度。中医学认为[8]“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复、经久不愈以及对疾病的不了解,易急躁紧张、恐惧、思虑过度甚至悲观失望,常常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要重视患者情志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对有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心理疏导[9],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并让治疗成功好转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信心,避免其忧思过度情志失调,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1.2.7肺功能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有目的地指导有效的肺功能锻炼,可获得最佳呼吸功能,发掘呼吸功能潜力,增加呼吸运动效率,从而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指导患者调整呼吸,用鼻腔吸气,然后屏气5s,再用嘴将肺内的气体缓慢呼出。每天练习5~10次,每次练习30min。肺功能锻炼的同时协助拍背排痰,可及时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气功能。

1.3评分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定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3讨论

慢性肺心病因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而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因肺肾脾等三脏虚弱引发机体正气不足,当外邪入侵时易出现风寒风湿、痰饮滞留且心气受损,属“肺胀”、“咳嗽”、“痰饮”、“喘证”等本虚标实之证范畴[10]。该病病程较长,易感风寒、肺伤气弱、痰饮留滞而反复发作,急性加重且经久难愈,患者常因咳嗽咳痰、心悸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等不适,严重限制了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显著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此外,有研究显示[11-12],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因病痛长期折磨而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往往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过旺,心率加快及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中医理论认为,若“怒、喜、思、忧、悲、惊、恐”等七情情志过激,将导致患者心血耗损过度,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致血脉阻滞[13]。本研究以中医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慢性肺心病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给予“以情胜情”的心理干预与情志护理,调节患者全身经络及腑脏阴阳平衡,达到“喜胜忧”的效果,减轻或消除患者忧思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由此可见,慢性肺心病疾病常规护理虽然也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效果远低于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产生的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有效实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吕胜琴,左晓蓉.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101-1102.

[2]禹晓玲.肺心病患者焦虑心理及护理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3):259-260.

[3]黄丽萍.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4):329-330.

[4]朱永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J].中国中医药讯,2011,3(16):369.

[5]汪晔,潘银芳.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15,8(10):76-78.

[6]姚成芹,姚成花.浅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5,4(28):1306.

[7]陈霞.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性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体会[J].新中医,2013,45(6):1401-1042.

[8]吕珍凤.浅谈情志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284-285.

[9]雷蓉,龙霖,赵莉,等.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食道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30):394-397.

[10]李建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2版)[J].中医杂志,2012,53(12):1075-1077.

[11]阿尔孜姑丽•阿不都热西提.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301.

[12]李金兰.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7-8.

[13]郭云,张凤云.肺心病的中医临床施护方法浅论[J].光明中医,2015,6(30):1319-1320.

作者:何洁月 李素容 陈柯 单位: 南充市中医院内一科 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慢性肺心病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xuezazhi/cbyxyxb/69845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