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2-04-11 03:03:04

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意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产业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实现“三市三区”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总产11万吨,油料总产2万吨,蔬菜产量24.5万吨;柑橘产量60万吨,茶叶产量1.7万吨,生猪出栏80万头,水产品1.6万吨。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业增加值增长4.8%,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20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

一、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1.进一步建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柑橘、茶叶两大主导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认真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双百”工程,柑橘、茶叶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抓好农业品改工程,实现“园相改观、品种改良、品质改善、管理改革”。大力提升以国家柑橘农业公园、中国宜红茶博览园为示范的柑橘、茶叶两大农业主导产业。新建精品果园1万亩、高效茶园8000亩、安全菜园2000亩,新增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个,完成50家规模养猪场污染治理减排任务。对当年新建柑橘连片1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连片茶叶500亩以上的高效茶园、连片蔬菜200亩以上的安全菜园,经验收合格的补助业主5万元。对当年高标准柑橘品改连片1亩以上的农户(业主),每亩补助500元。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培育一批管理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设施农业主体,对当年新发展连片5亩以上智能化标准设施农业基地,每亩给予5000元补助。对连片新发展标准化大棚设施农业基地10亩以上,每亩给予2000元补助。对按标准化、机械化、相对连片种植粮油2000亩以上,并进行秸秆综合收割利用,被评为放心粮油基地的业主,每个奖励5万元。积极扶持放心粮油服务社发展,对当年新增为市级放心服务社的,每个奖1000元;对当年新增为省级放心粮油连锁店的,每个奖励2000元;当年晋升为市级粮油精深加工企业的奖2万元;对整村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丰产仓的村(达到300户以上),每村奖励5000元。凡新建或改建红茶“三化”加工生产车间,引进现代工艺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有高标准参观走廊,在全市居领先水平,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新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6个。

2.进一步加强建设农业品牌体系。完善各类农业标准建设。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生产需要,修改、完善、提升现有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抓好10.2万亩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蜜柑)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市实际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实现农业标准体系全覆盖。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产地环境检测,建立健全监测结果通报制度和质量诚信体系。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等违法行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推行农产品条形码制度,加快建立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3.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流通体系。支持城乡商业连锁经营、农资物流配送、专业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办好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农商、农超对接等活动。大力支持柑橘、茶叶、水产等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对推行电子村务、集成电子学务、拓展电子商务、优化电子服务成效显著的村及个体,按网络营销额评选先进村10个、先进个体5个。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实现农村综合服务社全覆盖。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销售本地农产品。对销售本地柑橘的,给予一等奖1名5万元、二等奖2名各2万元、三等奖3名各1万元的奖励。对销售本地茶叶、生猪、水产的,按产业分别给予一等奖1名3万元、二等奖1名2万元、三等奖1名1万元的奖励。对基地面积1000亩以上,联结农户300户以上,订单金额在500万元以上,履约率在80%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按实际履约金额分别给予第一名5万元、第二名4万元、第三名3万元的奖励。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收购、加工、销售本地农产品给予收购资金贷款财政贴息,贴息期限一年,全市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每个企业贴息金额不超过5万元。对当年出口本地农产品且自营出口额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奖励2万元,达到2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奖励5万元。

4.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村级农技推广员和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广农业1+X多元化社会服务机制。加快“透明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结合村级社会化管理服务平台,创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式,推行农业生产服务进网格。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农技推广员,对选拔合格并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达标的农技推广员,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不断强化灾害天气预警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能力。

二、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5.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巩固省级环保模范城创建成果。落实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开展新一轮“绿满”行动,推进重要节点、道路沿线、园区集镇绿化彩化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陆渔生态休闲示范带,充分发挥五眼泉、聂家河、王家畈、潘家湾等山区乡镇山水生态优势,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度假名镇、风情小镇、魅力茶乡和土家山寨。积极引导松木坪、松宜矿区由资源消耗、单一结构向创新驱动、多元发展转变。新增造林2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20万株,争取项目资金2500万元以上,建产业基地4000亩,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8.57万立方米以内。对当年集中连片发展特色农业(含苗木、花卉、金银花)500亩、200亩、100亩以上的业主,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争创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市,开展生态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绿色示范乡村2个。对当年获省级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乡村的乡(镇、村),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奖励。在全市评选十佳美丽宜居村庄,每个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

6.强力推进农业环保工程。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持续改善和提升空气质量。实行中小河流“河长制”,重点抓好清江、渔洋河、九道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推进清洁乡村工程,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统筹抓好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完成清洁能源入户2000户。

三、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7.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创新流转机制,探索“大户托管”等多元化土地流转方式。对单个经营主体利用流转土地(林地除外)进行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30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各类经营主体,优先安排农田水利、农业开发等建设项目;自主投资实施农田标准化整治、高效农业等建设的,按用于整治、建设的贷款额度给予贴息2年,全市年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村、组为单位,当年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林地除外)2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工作经费20元。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份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当年吸收入股土地面积1000亩以上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进一步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当年荣获部级、省级、市级示范社的,分别奖励每社10万元、5万元、2万元。鼓励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贷款发展农业生产,对金额在10万元以内的小额涉农贷款,按贷款协议按期还款的,市财政给予一年的贷款贴息。经省、市认定的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优秀家庭农场,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奖励;全市评选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每人奖励5000元。经市认定的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20佳家庭农场,每个给予1万元的奖励。

8.积极推进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建设。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和活力。农业(经管)、林业、国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建立融农村土地、林地、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农村产权资源,集农村产权资源信息收集、政策咨询、产权交易为一体的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9.不断深化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全面推进乡镇“一府三中心”改革。在总结姚家店镇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使之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更加切合群众需求。抓好全国农村集体水权制度改革、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综合功能

10.在高效生态中提升现代农业。把“城乡一体、共建共享”理念贯穿全过程。围绕柑橘、茶叶两大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项目向示范样板谋划,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引领,推动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高标准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全国第一的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充分利用宜红茶品牌和全国百强产茶大县优势,筹备规划中国宜红茶博览园。加快农业观光园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经验收达标,每个奖励5万元。市场向线上线下延伸,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以土老憨、天人果汁、丰岛集团、宜红茶业等龙头企业为核心,衔接国内外市场,着力提升我市柑橘和红茶等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借助“宜农网”“中农批”“阿里巴巴”等交易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对当年晋升为部级、省级、市级、市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2万元、0.5万元。对成功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产品向品牌绿色提升。围绕生态绿色不断出精品、创名牌、做口碑,进一步放大蜜柑、宜红茶、土老憨等品牌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使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

11.挖掘城乡旅游资源,加快休闲旅游业发展。以陆渔生态休闲示范带建设为引领,规划建设10条乡村休闲带、50个旅游休闲园、100家生态休闲农庄,实现“一线穿珠、线线相连、处处美景、全域公园”。以完善功能配套、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为重点,推进荆门山文化旅游城、天龙湾游客接待中心、清江古镇二期、青林古镇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旅游名镇、旅游名村、4A景区,争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对取得、、省、国家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资格的企业(业主)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

12.打造清江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依托秀美清江山水,逐步融合生态农业、休闲工业、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产业,以生态休闲、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生态农业体验、生态旅游服务等综合康养服务施设建设为重点,以宋山森林公园为核心,新建环宋山健康养生片区和临江休闲度假片区。建立大宋山国际健康城、清林古镇、三江康养新区、国家柑橘农业公园等清江康养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库。形成“宋山医养、青林水养、红花食养、石门心养”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国绿色健康产业清江示范带和部级康养产业实验区。

五、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1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争创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和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示范工程,争取水利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九道河、渔洋溪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大溪、九道河等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整治末级渠道79公里、堰塘661口,完成26个村饮水工程巩固提升。抓好松宜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新修农村公路260公里,新建农村安保工程50公里,巩固提升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104项,新增及增容配电台区90个,新建改造农村中低压线路649公里,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增加一批农村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编制10个村美丽乡村规划。继续实施农村智能广播“村村响”工程,实现农村有线电视全覆盖,全面推动农村光纤“户户通”。

14.着力推动新型村镇建设。全面推进“一主两副多极”带动战略,打破镇、村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推进镇村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宜洋城乡统筹示范带,推动红花套、高坝洲、陆城、姚家店、枝城等沿江乡镇组团连片。市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000万元,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力。依托新一轮“三万”活动,整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和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强基础、兴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水电、道路、环境等功能配套,提高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水平。广泛开展以“美丽家园”建设为重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5.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不断推进社保扩面。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加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设立5000万元救急难基金,充分发挥救急难、托底线的功能和作用。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实施慈善助医、慈善助学、慈善助困等项目。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推行医养结合模式。加强残疾人维权和同步小康工作。

六、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6.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转换投入方式,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严格执行国家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

17.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进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开展定单、定向、定岗培训。继续组织开展劳务品牌创建,加强农民工外出就业服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000人。保障进城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险、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权益。

18.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技术(柑橘)示范基地和院士工作站的优势,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项目,着力延伸柑橘、茶叶产业链。加强与省农科院共建农业专家大院建设,扎实推进科技成果的中试示范与推广转化,力争主推新品种20个、集成新技术40项,开展科技培训300场次,实施测土配肥100万亩(次),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

19.全力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以全市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战场,制定并落实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帮扶措施。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严格落实政策,抓好异地扶贫搬迁。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不断深化精准扶贫网格化,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住房改造安居、产业发展扶持、保障就业兜底、教育助学扶智五大工程,确保减少贫困人口8288人,实现4个建档立卡村整体脱贫。

七、坚持法治文明意识思维,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20.提高农村依法治理水平。进一步深化村级民主建设,切实保障村(居)民自治高效运转。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聚集民意、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教育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维权,推动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强服务、促自治。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过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和农村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21.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文化生活。加快建设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各类文体设施进村组、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继续推动文化下乡,广泛开展“农民读书节”“舞到山乡”等群众文艺活动。抓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形成一批国家、省、市级的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镇创建梯队,使文明创建在全市蔚然成风。

2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开展“五大行动”建设,使之党润民心、法润民权、德润民风、福润民生。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坚决查处和纠正涉农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推动市直部门加强“双联双促”,乡镇干部落实“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连心”,村组干部强化包组联户,党员建立“1+10责任区”,构建服务型党组织全覆盖的连心体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意见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yijian/nygzyj/6909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