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范文

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2-03-22 04:24:15

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

各乡、镇政府,市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中、省、市直驻北安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充分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决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使全市教育事业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急需解决。全市各级党政组织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抓质量就是抓教育发展的核心,就是抓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改善民生,就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而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办好北安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坚定不移地促进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重视学前教育,到2013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75%。要关心特殊教育,扩建市特殊教育学校,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要抓好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少年入学率继续保持100%,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继续保持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高考录取率在省平均线以上,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力争达到35%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达到12%以上。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到1:1。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投资兴办各类民办教育机构。

二、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将社区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通过建设社区家长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室等途径,为未成年人道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大力发展幼儿教育。要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不断提高办园质量,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70%的乡(镇)要兴办好中心幼儿园,30%的乡(镇)要办好幼教中心。

4、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按照《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2010年完成5所市内学校及1所乡镇省级一类学校(二中、四中、八中、铁东小学、和平小学、通北第二小学)的标准化建设。到2012年完成9所市内学校(北安三中、铁路中学、庆华学校、兆麟小学、北岗小学、健康小学、铁西小学、铁路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及通北二中、二井镇建华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完成城郊乡、东胜乡、赵光镇、石泉镇、海星镇、杨家乡、主星乡、通北镇第一小学和第三小学、二井镇自民学校的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水平,完善学校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组不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要认真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青少年体质健康工程”。要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严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要开展好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6、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加大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建设力度,提高“校校通”档次,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7、不断扩大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加强与国内教育先进地区交流与合作的同时,要积极推动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以推动教育中心城市建设。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力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8、努力提升普通高中建设水平。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推进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发展。筹集资金为北安一中建6300平方米的综合楼、北安三中684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铁路中学6160平方米综合楼。对于薄弱普通高中,政府要在经费投入、条件装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普通高中均衡有序发展。

9、切实提高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要从幼儿园、小学、初中抓起,夯实基础。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北安一中要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在教研、科研、管理、质量提高等方面起好引领和带头作用。大力开展各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科排头兵。实行封闭式教学管理,每学年对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质量检测和质量跟踪。

10、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逐步扩大优质生源比例。加大对优秀生的奖励力度,利用1-2年时间彻底解决我市学生远离家乡异地就读问题,吸引外地学生来我市就读。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成立市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划拨专项经费、捐资助学、减免入学费用等有效途径,努力解决贫困家庭高中生的就读问题。

四、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壮大职业教育实力

11、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档次。要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努力构建具有北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依法加大投入,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保证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规模快速壮大,质量快速提升。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主要用于支持职业学校更新实训设备和改善办学条件。市政府每年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少于50万元,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师资培养培训、课程教材开发、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等项目建设,并确保学生年人均经费逐年有所提高。市政府要设立助学扶贫基金每年不少于10万元,用于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财政部门每年要在教育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对中职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及时按照社会需求科学地设置骨干专业,设置学前教育、汽修、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畜牧、机械加工、数控技术、俄韩日语等专业学科。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更新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力争1-2年内投资300万元,建设机械加工和数控技术2个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广泛拓宽就业渠道,保证“出口”的畅通。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紧缺技能型人才订单培养,结合“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民增收致富。要面向城镇在职职工、初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广播电视教育,进一步发挥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的作用,逐步实现面向社会、开放的、终身化的网络职业教育。

1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职业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

五、不断完善投入和保障机制,努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13、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确保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政府新增财力、财政超收部分,优先投入教育。

14、适当提高教师补助标准。要针对教师长年超负荷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付出大量心血,而班主任津贴标准一直过低的实际,每月给予班主任补助100元。公办幼儿园班组长参照班主任补助标准执行。

15、依法征足用好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必须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税务机关要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严禁挤占、挪用教育费附加。严禁以教育费附加抵顶教育经费拨款。城市维护税的5%要用于教育支出。

16、确保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的专项经费。按照《中共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的实施意见》,市、县人民政府要对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城市教育费附加的10%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根据《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要安排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为鼓励各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北安市高考奖励基金,每年不低于60万元。

17、建立名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励制度。市政府奖励北安名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名师5-10人,优秀教学工作者5人(其中校长3人),每人奖励一万元。对省内外来我市工作的省级以上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市政府将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安家费。

六、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8、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出台《北安市中小学教师考核办法》,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评优晋级、岗位聘任、职务聘任中实行“一票否决”,建立起“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制度,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9、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要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坚持多元并举,强化师资培训。要切实加强教研机构的人才队伍、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指导、研究、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教研部门要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方针,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实现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终身发展能力。5年内,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要分别达到100%、100%、98%,其中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占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占70%以上,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要达到40%;逐步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省、市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

20、强化校长管理。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校长选拔聘任制度,打破地域、年龄、身份(要至少有3年以上的教育工作经历)的界限,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的原则对校长进行选拔聘用。要完善校长考核制度,建立优秀校长评选、表彰奖励制度,对超龄的特别优秀的校长,要适当放宽任职年限。要落实校长任期负责制,使校长的责、权、利相统一。要完善校长培训制度,通过组织骨干校长参加高级研修、到省内外著名学校挂职锻炼等途径,在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重点提升校长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建立开放的后备校长遴选、培养制度,建立一支复合型校长的后备队伍。

2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市编办要加强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按照事业发展需求核定配齐教师编制,着重解决农村教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和高中课改后教师缺编问题。教育局要按照《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实施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合理确定教师职务比例结构,压缩非编制人员。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多元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职业自律和自我发展。要积极吸纳省内外名师和重点院校毕业生到本地执教,对于急需的专业人才可暂时超编聘用,逐步消化解决。

22、提升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水平。每学期初,教育局可根据各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和学校网点布局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特别是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要制定教师、干部定期交流制度,区域内公办学校之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要定期交流和轮岗。城乡学校之间要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加强城乡之间教师、干部的交流,切实提高农村师资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支教人员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予以优先。在教师评优、晋级时,农村教师所占比例不得少于30%。

23、提高教师待遇。要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教师待遇。组织人事部门对在教书育人、教研科研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纳入市级拔尖人才管理。

七、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环境

24、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真正担负起本区域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政府每年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集中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市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每人每年最少要为教育办一件实事。要建立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各直属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及党政领导任期政绩考核,作为评价使用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全面落实乡镇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四项职责,认真抓好本乡镇的教育工作,市政府每两年评选一次尊师重教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市直部门先进个人。

25、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组织部门要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班子建设,把真正了解教育、懂得教育规律、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并不断加强培训,提高他们领导教育、培育人才的素质水平。要把发展教育事业和培养干部结合起来,建立教育系统干部培养、使用的良性工作机制。

26、坚持依法治教。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教学督导工作,加强政府教学督导机构建设,落实编制、职级、待遇、办公经费。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教育督导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并把督导结果向全社会公布。

27、努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将教育事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切实给予重点支持,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优质服务,真心实意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执法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严格查处各种侵害师生合法权益、扰乱学校正常秩序的行为,为广大师生提供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到学校进行各种名目的监督检查,坚决禁止以任何名义对学校违法进行罚没处理。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被举报文档标题: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意见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