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年教育意见范文

学年教育意见范文

学年教育意见

1、主要目标

——中心工作。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在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上下功夫。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代化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

——幼儿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保持98%,积极实施0-3周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深入开展幼教科研工作。认真完成省优质园转评工作,巩固完善幼儿园管理体制,规范办园行为,加大园长和保教人员两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保教质量。

——小学教育。小学“三率”继续保持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入学率达99%以上。深化小学课程改革,彰显办学特色,优化课程超市建设,巩固小学双基基础,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水平。

——初中教育。初中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9%以上,升学率达96%以上。全面推进初中课程改革,规范教育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教育。高考主要指标继续保持镇江市领先水平,积极推进高中课改,针对08新方案实施情况及时总结,主动应对,努力提高语数外与选修课程的匹配率。切实增强培优拔尖补缺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提高名牌高校的录取比例,提高本二以上录取比例,努力完成700名本二高考指标,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的升学愿望。

——职、成教育。积极争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省扬中职教中心争创*省四星级职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成人教育中心校直接面向经济建设,认真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培训转移900名农村劳动力。全市城镇企事业单位全员培训率达48%,组织各类从业人员实用技术培训达5万人次以上,成教中心自培率达20%以上。拓展和提升社区教育,深入开展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主动为社区建设提供教育支持,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推进终身教育。

——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积极支持金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全市自学考试报名人数稳定在1000人以上,学历未达标的教师自考报名率达95%以上,努力提高社会自考毕业率。

2、重点工作

㈠巩固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1、促进城乡学校优质高位均衡发展。巩固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成果,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努力彰显扬中地方特色。要继续完善校内各项设备设施,把投入重点放在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继续做好布局调整工作,有序推进新一轮调整方案的实施。均衡师资配备,形成城乡师资有序流动、良性互动的局面。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在抓好使用上下功夫,切实抓好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工作,切实加强各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

2、提高职成教育现代化水平。省扬中职教中心以创建省四星级职中为目标,对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步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突出专业建设,使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无缝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职能“零距离”对口,形成我市职教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实行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养。要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工程。大力开展社区教育,认真落实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实验工作,油坊镇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3、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水平。按照教育现代化实施标准,继续完善中小学信息化基础建设,继续推进电子政务、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创建力度,增加城域网教育信息资源总量,积极参加优秀校园网站、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观摩、教学软件制作等评比等活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

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深化“好习惯伴我行”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地抓好养成教育的细节、常态和过程管理,编写养成教育地方教材。深入持久地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开展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整合各类专项教育资源,综合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科技等教育。加强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以敬业、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抓好学生团、队组织建设。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校外教育功能,推进中小学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以班主任为重点的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5、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完善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制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卫生保健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兴趣活动为载体,以组织竞赛为杠杆,三位一体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设“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6、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召开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和初中课改研讨会。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课程计划的规定、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的规定、考试评价的规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展基础教育课改“校校行”活动,小学课程超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组织新课程实施教学视导、研讨咨询和检查评估活动,促进新课程要求走向常态。普通高中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组织高三教学五认真调研。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进一步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2009年省扬高中统招指标50%分配至各初中,完善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

7、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加强省课改专业实验点和课改实验学校创建工作。重点建设好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和镇江市级示范专业,提升专业文化建设水平。深化职业学校“订单教育”。

8、加强教科研兴教工作。重视课改背景下教研(备课)组工作制度建设和评价改革研究,开展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实施衔接研究。加强各学段教学调研和质量监控,做好第二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测试、分析、评价工作,发挥测试结果对改进教学的作用。教科研人员要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加强实践和行动研究,要紧盯高考各学科成绩的提升,强化高考指导责任。精简课题,提高质量。杜绝未经请示的非官方的教科研活动。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服务型的教研队伍。

9、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形成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格局。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先进(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等工作。做好职业学校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和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㈢深入实施“三三三”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0、深化“三爱”师德师风教育。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深入开展向模范教师学习、表彰师德标兵和优秀德育工作者等活动,抓好教师行为规范教育,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测评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11、推进“三大”教师专业提升活动。围绕“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和“教师如何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两大主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以研读《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两本专著为重点,开展教师专业知识大学习活动。以教师全员参与优质课评比和课件制作评比、试卷编制和考试、自制教具展评选、职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等,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大练兵活动,促进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素质。

12、开展面向教师的“三关心”行动。各校要按照《关于“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行动实施办法》要求,全面启动“三关心”行动,落实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积极为教师办好事做实事。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3、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全员聘用合同制度。根据编制要求、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加强校园内岗位设置的规范管理,建立教育系统人才市场,发挥工资、职称、评优等人事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由超编学校教学岗位向其他学校后勤岗位流动。健全学校内部绩效评价机制,使收入分配向教学骨干、业绩突出者倾斜,努力做到优劳优酬,优教优薪。

14、加大拔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规范和完善拔尖人才展示课和公开课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科沙龙建设,开展“枫叶杯”教学比武竞赛,举办新一期“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培训班。加快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做好优质教师招聘和引进工作,鼓励高中、职中骨干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召开拔尖人才建设工作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拔尖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

㈣高扬管理主旋律,促进学校内涵和品牌建设

15、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规范学校管理行为。抓好校长、教师《管理规范》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执行力,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责任,细化管理制度,营造人人参与管理氛围。职教中心要开展贯彻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学生管理规范》《后勤管理规范》专项检查,加强学生实习管理。抓好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各类功能教室的常规管理与使用,细化管理规章,注重平时考核,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提高报务质量。学校食堂服务向公益服务、无利润化过渡,进一步弱化经济效益,强化成本核算,提高伙食品质,确保食品安全。

16、强化以教学“五认真”为重点的常规管理。强化教职工向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要质量的意识。深入开展教师教学“五认真”的学习、培训和检查,强化备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中常规要求的落实,努力提高管理工作实效。完善高中年级部管理和晚自习管理,做好高中学生午间管理工作。树立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典型,努力构建管理长效机制。

17、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以创建“平安校园”和治安综合治理为载体,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点抓好校舍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积极创建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各校要开展一次消防自救演练,认真检查接送学生校车车况,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学校警务站(室)建设,实施幼儿园及部分学校技防建设,完善校内技防设施,构筑治安防控体系,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

㈤关注民生,强化保障,大力营造教育率先发展的环境

18、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上,按在校生10%的比例,每年1000元/生标准发放普高学生助学金;按每年1500元/生标准为中职学校

一、二年级在籍学生发放助学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19、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巩固省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成果,规范学校、幼儿园各类收费行为。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严禁各类公办学校以“校中校”、“校中班”和“一校两制”等名义招生并乱收费。严禁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重点班、提高班等,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政策。

20、落实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争取财政加大教育投入,依法做到“三个增长”。坚持抓好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基金、企业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足额征齐、专款专用工作。全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落实闲置教育资产处置政策,推动非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化解工作。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小学校办企业要加快改制速度,做到快速、公平、彻底,不留后遗症,将资金用于事业发展。加强教育经费使用过程的管理、监督和审计,提高教育经费的管理水平与使用效益。

21、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突出教育督导工作重点,开展对《*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执行情况的专项督查,发挥教育督导评估导向功能,促进学校重视内涵建设,配合做好第三次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和使用、预算内公用经费安排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专项督导工作。加强教育督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㈥加强教育自身建设,增强率先发展的创新活力

22、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先进性建设,坚持发扬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导向,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优秀中青年干部。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班子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好教代会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工作。重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加强干部考核工作,完善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强化法人的工作责任,实行责任延续追究制度。

23、抓好教育行风建设。突出教育行风、政风建设重点,着力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择校、分班、有偿家教等问题严明纪律,按章办事,确保公平、公正。做好信访工作,及时查处信访举报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教育系统稳定。

24、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解放思想与遵纪守法的关系。坚持教育不断线,发现问题不护短,纪律处理不手软。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坚持开展活动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制度约束与督促检查相结合,事前预防与事中审察相结合。深化预防职务犯罪、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继续做好政府集中采购与审批、基建工程招标、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行为。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25、做好教育法制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规范办学行为、收费行为、从教行为和行政行为。实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开展教育法制培训、考核、竞赛等活动,重视教育法制理论研究,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化教育系统政务、校务公开工作。

26、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教育新闻宣传领导,完善学校信息报送、新闻宣传考核制度。做好教育报刊通联工作,提高宣传的质量与层次,加强与省、市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宣传先进典型、解读教育政策、分析引导舆情。办好教育网站,完成《扬中市志教育卷》送审稿。

27、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勤廉型机关。坚持机关干部定期学习、深入基层调研制度。本着实际、实惠、实用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深化“三走进、三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与基层学校、教师和群众的联系。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强化综合协调、服务基层、督察督办,提高工作效能,精简文件、会议,改进文风、会风。做好统战、保密、档案、史志、工会、共青团、老干部工作。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