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行政管理探讨(5篇)范文

高校行政管理探讨(5篇)范文

时间:2022-10-18 05:10:37

高校行政管理探讨(5篇)

第一篇: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与人员素质探析

摘要:

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以服务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时代要求。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梳理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与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高校办公室高效行政管理需要高素质的办公室人员。

关键词:

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一、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

高校办公室是由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组成的一整套运行体系。高校办公室主要工作内容:一是负责综合协调学校党务、政务、事务和机关部门、院部等单位之间的关系。二是负责组织起草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要点、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及学校领导报告、讲话。三是负责学校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和接待的组织协调,做好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校专题会议的组织安排及会议纪要,做好会议决定与其他重要决策落实的督查督办工作。四是负责参与和牵头学校全局性重要问题的调研,负责学校重要信息收集、综合和报送。五是负责处理信访中的重要问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六是负责学校对外合作、联合办学等校外联络协调。七是负责学校领导的工作联络与接待、领导日常工作日程和出差、出访的安排与协调。八是负责学校内外党政往来文件、公文的批办,审核签发学校重要文件。九是负责学校办公室经费管理和用款签批。十是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同时也都有自己相应的目标。对于高校来说,为保障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切实提高各办公室的行政管理。一是在管理方面,办公室人员不能仅仅做一个执行者,而是要充分与学校领导沟通和交流,要充分了解工作内容。因此,要把行政工作做得更好,就必须是一个有眼光的决策者。二是在实践方面,办公室人员不能简单地满足于传达领导的命令、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而要认真思考和内化工作内容,评估工作效果。真正的协调需要充分进行沟通,行政部门间应主动做好上与下、左与右、里与外的沟通,做一个有规划有行动的执行者。三是在服务方面,办公室人员充分发挥“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作为全校主要行政部门,最忌讳的就是处处显示自己的权力,不要把行政部门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府作风带到工作中来。尤其在高校这种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更要注意对人才的尊重,要努力把行政工作做得更有人情味,发挥人才优势。

二、高校办公室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一)思想上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性。因为高校办公室具有很高的政策性,因此,办公室人员必须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相关党的思想,学习和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始终要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党性,坚持原则,具有全局观念,既不做有违政策的事情也不损害群众利益。

(二)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与领导沟通是办公室协调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室人员不仅要善于理解领导的工作指示,还要善于得到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办公室人员要熟练地运用人际沟通的技巧,保持平易近人的作风,善解人意,和同事们愉快地一起共事。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项管理工作做好。

(三)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语言文字是沟通与协调的基本手段。只有正确、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让各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准确无误,才能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保持信息的通畅,保证人们思想、行动相互协调。尤其是现在是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必须严谨校对。

(四)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信息时代,电子无纸化是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要求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技术,能及时处理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而不会耽误工作。事实证明能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刻录机,并且对以上机器具有简单维修技能的办公室人员更受领导的重视。

(五)具有整理和保管好各种基础资料的能力。工作资料的保存、分类、归档、保管,都需要较好的记忆力和时间分配能力等综合能力。文案类工作繁杂,如何整理领导急需的材料和如何清理已经失去时效性存档的材料是办公室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事务繁杂而遗忘重要的材料而造成工作事故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更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

三、高素质人员对高校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围绕以办学目标为中心的,推进办公室行政管理需要一整套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并且该机制应该由校区办公室和涉及各职能部门的多单位、多平台以及社会各用人单位(企业)办公室等共同参与建设和维护,因此更要需要稳定。所以,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高校办公室的工作开展至关重要。一是高素质人员可以最快理解和执行上级领导决策。高校内部往往部门繁多,每个部门的人员素质都不尽相同,要想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高校各部门办公室人员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都需要校办人员给予开会培训和讲解以及演示。办公室人员要始终能够坚持做到“三不”原则,即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推诿扯皮,还要做到“三有”原则,有回声、有举措、有落实。二是高素质人员可以快速整合有效资源执行学校相关政策。高校办公室人员必须要把人力资源和办公资料、所需资金、信息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平时就要做好沟通和训练,上级领导决策后可以快速整合相关任务落实人员和各部门资源的集中与分配,达到高效率高标准。三是高素质人员需要稳定性和持久性。人是高校竞争的决胜因素,人的潜力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办公室提高行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提高办公室人员素质,减少低素质成员数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合理化办公室工作激励制度、不间断学习和培训协调使得人员素质一直保持在相应的岗位上对高校办公室的稳定和持久至关重要。高素质人员需要做到“六个心”:小心,细心,耐心,恒心,信心,爱心,努力完善自己,要谦和诚恳做人,需要一颗包容的心,积极进取,要有团队协作精神。需要做到“十小点”:微笑多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做事多一点,理由少一点,脑筋活一点,效率高一点,行动快一点,嘴巴甜一点,肚量大一点,领悟力要强,执行力要快。

四、结语

总之,高素质的办公室人员对高校的办公室行政管理以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办公室想要立足和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办公人员,而且必须不断地对办公室人员再培训,一定要舍得智力投资,充分要认识到只有有了高素质的办公室人员,才会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发展要充分意识到不仅需要办公室人员在管理知识、技能教育的方面,还要持之以恒树立他们的现代意识、职业道德及良好的工作作风等。同时还需要有高校办公室的人员相应合理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激励水平越高,员工的积极性也就越大,办公室工作效率也就会更高,从大的宏观的角度来看,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充分把本部门的工作高效落实下去,是高素质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从小的微观的角度看,如何充分协调高校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素质人员的能力体现。而高校办公室亦可以在高素质的人员高效率的工作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秀章.论高校办公室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其特征[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

[2]王强.提高高校办公室协调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

[3]高伟娜.提升和改进高校办公室工作研究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0

作者:宋强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党政办公室

第二篇:提高行政管理的新途径探析

摘要:

我国的行政管理经过了五次的改革,在历史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对行政管理的效率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情况,接着介绍了我国目前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见解,希望可以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效率有所作用。

关键词:

行政管理;效率;途径

一、我国行政管理概述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越发成熟,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行政管理历经了五次的改革,第一次改革发生在1982年,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第二次改革发生在1988年,主要目的是为了理顺市场关系,提升行政效率;第三次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第四次改革发生在1998年,这次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国企改革,政企能分开,提升办事效率;第五次改革发生在2003年,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升。

二、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政体制的改革没有很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

我国自改革以来,关于行政体制的改革就从未停止过。到目前为止,先后进行了五次行政体制的改革,在不同时期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发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发展中存在的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依然含有计划经济的身影,在解决经济问题的时候没有运用经济手段解决,而是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我国行政体制效率的提升。

(2)行政管理法制建设落后

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制度中,对行政管理的约束主要集中在事后的程序,而对于事前的事情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对于行政程序的公开程度也较低,大众普遍没有参与到行政管理之中,这就制约了行政的民主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行政的民主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3)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落后

在我国现有的管理方法中,还是过分的强调行政手段,对于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的使用力度不够重视。故而,在面临新的问题的时候,对于行政管理手段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需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经济思维和法律思维的建设,使其适合新时代的要求。

(二)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权责不明,市场监管不到位

我国许多行政机关在进行经济管理的时候,没有做好自身的定位工作,由市场调控的主体变成了市场调控的对象。在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时候,有些地方政府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只想着为自己地方谋福利,没有从全局出发。

(2)行政管理的存在众多的细节缺陷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包含所有因素的体系,在其中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根本没有规定,这就为行政管理隐患埋下了伏笔,将来需要加强对细节的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体系,使得我国的行政管理上一个台阶。

(3)行政审批制度建设落后

我国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度还存在缺陷,在审批的制度中很难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这很容易就造成行政职能的履行滞后。这种落后的根源还是地方保护主义的意识强烈,没有整体意识。

三、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新途径

(一)改革机构

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对我国目前的行政机构进行优化,是提升行政管理体制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目前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政府的管理往往包含着官僚主义的因素,而官僚主义往往会导致效率的底下。我国官僚主义的产生有历史因素的影响,历史上曾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是到了现在消极的影响更大。官僚主义往往导致人浮于事,权力过分集中等等不利的影响。要使得我国的行政机构能够有效的进行运作,我国的必须进行机构的改革,破解官僚主义的作风。在保证日常的行政管理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要着重调整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将不必要的部门裁撤,将可以合并的部门进行合并,促使部门之间的衔接更加精密,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在行政部门领导的设置上,要对副职领导的数目进行严格的限制,人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同时也不能过低,过低会造成事情挤压,也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升。在当前,要从头再设计一个行政机构已经完全不可能,我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对现有的行政机构进行改革,促使其发挥自身的功效。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我们不能全部否认它的合理因素,在这种行政体制的管理之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故而,在整体上应当给予肯定。但是,我们也应当发现,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源于计划经济时期,而我国现在施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演变过来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当加以改善。由于现在国际上对大政府的理念比较推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被扩大,而政府的行政权限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和大众的日常生活相关。为了防止政府权限的扩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改善政府行政职能的同时,应当加大对政府职能履行的监管,使得政府的职能履行在合理的情况下进行。

(二)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艺术行政

领导在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部门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领导者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所在领域的发展状况。在我国,行政领导是权力的一种体现,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领导体系,提升领导的行政管理水平显得十分的突出。要使得领导的行政管理水平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必须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提升领导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领导管理体制,不断创新领导的行政管理方式,促进领导作用的发挥。一个单位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一个单位的领导才能,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根本就没有效率可以探讨,领导者要提升自身的修养,能够确保带领团队进行协作,认真听取团队的心声,凝聚人心,提升效率。作为领导,需要充分的了解现代管理理念,把握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确定信息理念、时间理念,领导者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去提升单位的行政效率,这是领导的一个重要修养。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领导应当做到倾听基层的声音,总结经验教训,调动整个部门的办事效率,提升办事的积极性等等事项,促使行政管理的效率提升。

(三)健全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和相关法规建立

健全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得所有的工作都有法律的依据,使得所有的细节都能得到规范。日常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是提升行政效率的有效保障,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包括:公文审批制度、岗位职责制度、考核制度等等,对于这些行政制度的建设需要加强对细节的研究,使得整个行政管理能够有效的进行。现代的行政管理强调法制的建设,即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进行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是运用法律手段,对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管控,使得整个行政管理都处于法律的监控下,确保行政管理的公信力,确保行政管理的效率。

(四)实施激励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

在众多的行政管理制度中,激励制度是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激励制度是对行政工作的一种肯定,可以有效的激励人员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如果有一个人获奖,那么这就使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使得大家可以积极工作,也能提升行政工作的效率。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基本动机就是人的需求。人的动机会激励一个人去完成任务,这就使得人的办事效率大大提升。根据这个原理,行政管理中出台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提升工作效率,促使整个行政运作体制效率提升。

(五)逐步实现管理技术中的办公自动化更新

办公的方式或者工具是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人在行政管理中固然很重要,但是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在行政领域中引入智能手段,可以有效的确保行政效率的提升。在办公中使用电脑进行操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了有效的提升办事的效率,我国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电子管理手段,使得行政管理的效率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可以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使得我国的行政效率大幅提升。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就是要实现政务处理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政务处理方式向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转变,使得政府的各个部门办事效率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建成高效、廉洁的政府。

(六)其他的有意做法

除了以上规定的做法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其他的有益尝试,提升行政效率。我们可以对行政人员思想进行更新,是他们树立时间观念,改变其一如既往的生活习惯,使得行政效率可以大幅提升;我们还可以突出重点,对于重要的事情先办优办,对于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后办缓办,这样也能提升行政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达强,刘怡昌,许文慈,等.行政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6.

[2]周晓英,王英玮.政务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8.

作者:刘晓菲 单位:内蒙古大学

第三篇:高校行政管理保密工作探讨

摘要:

高校是国家事业单位的特殊一环,伴随学校校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中保密工作面临管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文件等内部资料管理松懈、网络管理不到位、忽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带来的保密新问题等严峻的局面。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保密工作现状和高校保密工作的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高校;保密工作现状;保密工作新问题;保密工作建议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社会局势的不断变化,保密工作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进行了新的修订,对保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定。高校是国家事业单位的特殊一环,伴随学校校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保密工作面临新的严峻的局面。将高校的保密工作做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高校保密工作现状

1.1保密意识淡薄

从近几年高校泄密事件中不难看出,“无密可保”和“保密与己无关”的意识仍然存在于许多人的观念中,甚至有些高校领导也片面地认为高校没有定密权限,因而高校工作并不涉及国家机密,日常工作没有保密的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保密工作的相关规定。

1.2文件等内部资料管理松懈

有些高校没有严格执行文件流转交接制度,涉密文件资料管理不够严格,如:各级党委政府下发的涉密公文、资料,涉及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各类政策文件,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参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会议材料,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资料,涉及重要的商业机密的校企合作重点建设项目资料等,常常摆放在办公桌上,涉密资料复印、销毁也未能很好地履行审批、登记手续。还有,有些人员进出重要部门办公场所没有严格控制,也没有在保密要害部门及要害部位配置监控器或报警器。

1.3网络管理不到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高校逐步实现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办公,通过建立校园网络办公平台处理学校的文件流转、教学、科研等大量工作。但是高校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依赖程度越高,网络泄密的隐患就越大。

1.4忽视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带来的保密新问题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教师出国学术交流、国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生校际间学习交流等日益频繁。如何在对外交流和合作过程中把握好“尺度”,做到“可交流”的交流,“该保密”的保密,是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2做好当前高校保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2.1广泛宣传教育,强化保密意识

抓好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保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政管理人员保密意识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利用报刊、知识竞赛、讲座、宣传栏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信等现代传播手段和方式,大力宣传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大家不放松警惕,时刻绷紧“保密一根弦”。

2.2加强涉密及内部文件资料保密管理工作

高校应认真落实、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切实加强涉密及内部文件资料保密管理工作。一是要加强涉密和内部文件资料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等各个环节全过程的保密管理,确保万无一失。二是要加强保密等要害部门部位和办公场所保密管理。高校要按照规定设立机要室、保密室等,并在重要涉密部门等重要办公场所配置铁门、铁窗、保密柜、监控和报警器等。外来人员未经确认和批准,不得擅自进入保密办公场所,确保保密要害部门和办公场所安全。

2.3加强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及网络安全保密工作

2.3.1要加强涉密计算机的保密

管理工作涉密计算机必须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介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准处理国家秘密、学校内部信息和其他未公开的公务信息。

2.3.2要严格管理非涉密内部网络的使用

高校内互联网计算机不得储存、处理、传递重要数据、重要文件、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等信息。

2.3.3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专人专管专用

完善信息设备、网络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培训,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专人专管专用。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安全形势教育,大力普及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保密科技知识,强化安全保密技能,规范技术操作行为。对涉及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网络安全保密法律法规和保密防范措施的教育培训。要严格执行《普通手机使用保密守则》,加强对涉密人员使用普通手机的保密管理。

2.4加强对学校外事工作管理

对学校各项外事活动,要严格按照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并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与国外专家、教师、学生等进行交谈、学术交流、提供资料和介绍情况等,均不得涉及国家机密。聘请外籍教师任教要向主管部门做好报备工作。教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等,均不得携带密级文件、资料、照片等。

2.5加强高校保密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应从行政管理人员中挑选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同志担任专兼职保密干部,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坚强有力的保密干部队伍。

3健全保密各项制度

高效、高质量的工作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支持。要做好保密工作,高校首先要根据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密织“保密一张网”。

3.1建立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

高校应在坚持一把手对保密工作“负总责”的基础上,明确一名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学校日常保密工作,把保密工作融汇到学校各项工作中,防止出现各种失、泄密问题,并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抓落实。

3.2严格执行公文处理流转制度

严格规范公文收发、传阅、借阅、复制、归档和销毁等各个流转环节的保密工作。秘密公文收文一样要严格按照签收、登记、审核等程序进行处理。学校领导传阅、批阅密级文件后,管理公文人员应及时收回,坚决不能让密级文件留在办公场所过夜。严格密级文件借阅程序,做好借阅文件登记,写明借阅者、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

3.3完善接待管理制度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接待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会客室或接待室,也可以临时使用会议室,用于接待进入学校办公场所的外来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来人员直接进入办公室办事,特别是不得进入属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办公室,带走涉密及内部文件。特别是在开展对国外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更应注意时刻牢记保密原则。

3.4监督管理制度不松懈

高校应严格执行保密检查的相关规定,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内部的保密工作进行检查。既要对学校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和保密情况进行检查,也要对学校各专兼职保密人员保密情况进行检查。拓宽“保密体检”覆盖面,既要检查保密法律法规落实执行情况,也要检查保密装备、设备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从制度、防范、投入、人员等各方面剖析原因,对症下药,补齐短板。

4结语

随着高校的不断建设发展,高校的保密工作责任也越来越重。学校领导和相关保密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和利益高于一切”、“保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担当起高校保密工作重任,坚守高校各项保密工作防线,把各项保密工作抓实抓好,推动高校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新形势下做好高校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5.

[2]赵红.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密工作[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9.

[3]廖芳,殷铁铭,陈科.浅议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密工作[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12.

[4]贾兵.浅谈当前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1.

[5]陈慧.浅议做好新时期高校机要保密工作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2010,4.

[6]冯捷.浅谈高校的公文管理与保密[J].科教文汇,2014,10.

作者:陈琳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探研

摘要: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在高校行政管理中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职责不明、绩效考评的标准和目的不明确、缺少与绩效考评机制配套的激励机制;其症结在于: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绩效考评的结果没有反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建议:责权明晰,科学划分权力、科学化绩效考评制度、多元化利用绩效考评制度.

关键词: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的风向标,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备受关注与亲睐.近年来,高校行政管理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呈几何型增长,随着研究的深入,又细化出很多分支,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绩效考评制度出发来考察其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意义;现行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职责不明、绩效考评的标准和目的不明确、缺少与绩效考评机制配套的激励机制:其症结在于: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绩效考评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反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建议:责权明晰,科学划分权力、科学化绩效考评制度、多元化利用绩效考评制度.

1绩效考评概述

1.1绩效考评的基本概念

绩效考评是指通过科学的标准、合理的程序,将需要评定的事项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等步骤标准化、数值化,通过一定的量化标准予以体现的评价过程.它是现代管理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考核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密切的行业相关性.

1.2绩效考评的基本方法

常见绩效考评方法包括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及360度考核等,具体内容如下:(1)平衡记分卡(BSC).BSC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综合考量的一种评价体系.横向来看,它把关系到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成四个基本的板块,即财务、客户、流程以及成长;纵向来看,它对组织内员工进行分层研究,横纵结合正是BSC的优势所在,是对于员工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2)关键绩效指标(KPI).KPI是绩效考核的基础,也是绩效考核的关键.KPI是把具体的工作流程中每个阶段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解而有指向性的设定的考核标准.它的特点就在于流程性与系统性,同时在标准选取过程中遵从精简的原则.(3)360度考核.顾名思义,360度即没有死角,要对员工全方位地进行考核.它所包括的内容包罗万象,只要会对工作产生一丝一毫的间接影响都会被列入考虑的范围,这个评估体系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很多指标具有主观性从而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以上是三种主要的考核方法,也是实际中使用最基础、最为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还有其他的考评方式,不再一一列举.

1.3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必要性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是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校是一部运作复杂的社会机器,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法人组织,其具有独立的生存机理,同时也是人才高度密集的社会单元,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具有必要性,值得研究.绩效考评制度是现代管理制度体系中较为普遍使用的一项制度,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管理体系当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事务中也是如此.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保证行政管理工作既有序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助于高校完善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

1.4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指标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有很严格的权力级别划分的.根据《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高等学校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三类.而其中,管理人员应当包括校内各组织机构、内设机构、院系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职位与行政级别对应,分为9个等级.绩效考评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晋升的主要依据和途径,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设置的指标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绩效考评的指标都会分为几级指标,一级指标笼统地区分工作量和工作表现,即从工作的质、量分别进行考量.再将每个一级指标细化为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指标的确立应从个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政策水平、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去衡量,有了基本的指标后,根据情况制定具体评分规则,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果.根据这一结果或持续的绩效考评情况决定工作人员的职务晋升.

2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高校行政管理实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际应用过程中,绩效考评制度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与其制度的完善程度并不相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职责不明.高校在行政管理中,由于内部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归属并未随着机构增设作出合理的重新分配,造成部分部门权力交叉,遇到问题时,程序繁琐,且部门之间存在互相争权夺利或者互相推诿.也有部分权力悬空搁置,导致行政事务执行不力.另外,还有部分事务,行政部门仅享有权力,而出现问题时,责任不明晰,这样对于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权力分配情况而制定合适的、科学的绩效考评标准产生了阻碍,使得绩效考评制度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权力结构、责任分配以及工作情况和质量,从而导致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核难以实现科学性,更难达到公平性.

(2)绩效考评的标准和目的不明确.高校每年都会按照惯例对一年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但是由于绩效考评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很多的考评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绩效考评应有的作用,无法督促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反而因为形式化的绩效考评制度而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考评指标、标准的不科学以及考评目的的不明确.很多高校的绩效考评都简单地将考评指标分为四个档次: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这样的考核标准过于主观化,缺乏更为客观的衡量指标,而且考核标准的合理性也值得推敲.

(3)缺少与绩效考评机制配套的激励机制.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引导人们按照组织或个人所追求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2]绩效考评制度,既要针对成绩较好的员工要予以鼓励,从而使其工作更上一层楼;更要对工作绩效较差的员工给予激励.但从目前来看,绩效考评制度过于机械化、简单化,甚至成为了员工工作业绩优劣的评价记录.在很多高校缺乏对于绩效成绩较差的工作人员的激励制度,很多人会因为绩效差而承担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很多的高校都有规定,连续绩效考评不合格或者连续绩效考评较差的会有失去工作或者职务会被降低的风险,这样就失去了绩效考评本身督促工作人员的积极意义.适当的激励机制更加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

2.2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症结

(1)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绩效考评的本质就是具体工作的标准化、数值化及量化,无法量化或者没有实际量化的工作就基本丧失了绩效考评存在的意义.高校行政工作与其他行政工作一样,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无法通过具体的数值来衡量,从不同的侧面、角度考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且很多工作无法采用非黑即白的标准,是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带的,所以,对于高校行政工作量化是很困难的,方便于量化的只有工作的结果,那就跟行政工作中看“政绩”一样,引导人们只在意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2)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绩效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经济、高效、高质的.而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过程中,不同的价值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这就会存在价值取舍的问题.价值取向过于主观的标准不仅仅因人而异,更因时而异,时间跨度如果足够短,就容易在短期内对同一样的工作作出肯定、否定结果,如此的不确定性会让行政工作的进行举步维艰,在工作中的不作为、互相推诿也必将常态化.高校行政管理中,不仅仅面对公平与效率的取舍,同时还有服务与管理的取舍.追求效率是管理学中一项较为重要的衡量准则.而高校行政管理,具有服务职能,却由于过于行政化、“官本位”思想等的影响,管理职能取代服务职能,而使得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缺位.高校行政管理本末倒置,以为强化其管理职能和统治职能,弱化社会服务职能,服务意识淡薄,许多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将其他法人组织内部的管理理念完全照搬,从而出现水土不服,不仅仅制度闲置.就是对于高校大量的人才也造成了闲置,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3)绩效考评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反馈.绩效考评的作用不仅仅是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评价,同时应当通过绩效考评的指标与绩效考评结果结合,了解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反馈到以后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更好地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标.这是绩效考评制度作为一项制度的应有之意,通过绩效考评制度将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构建成一个不断循环、能够新陈代谢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样通过一年一度的绩效考评制度,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从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再考核再修正,形成一个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系统.但实际情况却是,高校的绩效考评只重视一次的考评结果却忽略了考评结果的有效反馈,没有真正发挥绩效考评的上述真正作用.

3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优化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现状及其症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3.1责权明晰,科学划分权力

合理分配权力、义务、责任,合理优化程序,使得各部门有效衔接,权力不重叠,责任无推诿,这样,在制定绩效考评指标标准时更能够具有针对性,切中要害,使得考评制度不会被架空,能够起到作用,同时也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也给工作评价提供了一个合理、科学的依据.

3.2科学化绩效考评制度

(1)考核指标的统一与差异性.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既要有统一的指标但又需要有差异性.因为行政工作本身的特点,绩效考评要做到一视同仁,具有公平性,否则将失去绩效考评制度的意义,同时,行政工作纷繁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作出不同的处理.因此,绩效考评的指标需要根据行政事务的差别而具有差异性,但差异性的存在不能使最终总的考评结果失去整体性.

(2)指标与标准的科学化设置.绩效考评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指标的设计与评价标准的设置.指标与标准设置的合理性决定了绩效考评制度的价值与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地位.指标一定是最能够体现行政事务本身特点的,结合合理的评价标准,绩效考评的结果就能够正确反映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恰如其分.

3.3多元化

利用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制度不是单一的一项制度而孤立存在,而应当纳入所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综合考量其作用.很多高校为了考核而考核,但是考评结果不仅仅是一项考评结果,其应当充分利用,发现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行政管理的优化.另外,将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更好推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贵昌.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2]王敏.基于综合激励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民族大学,2010.

作者:杨猛 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

第五篇:信息时代下高校行政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强大,现在正是信息化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都得到了发展及合理运用,各个企业行业、教育方面都实现了网络信息化,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也使得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样,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也正在全方位地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进步,该文就研究一下基于信息时代下的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关键词:

信息时代;高等院校;行政管理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计算机网络技术都在我国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为网络就像大海一样,容纳量大,信息广泛,可以满足现在人们的各种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也增添了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设备,由于这些设备的加入,学校的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培养人才,也促进了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1信息时代对于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

目前,信息时代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代表着国家发展的迅速,以信息技术为主,有着开发创造的意义。当这种技术被引进到学校教育方面时,它就表明了信息时代对这个社会的影响是越来越明显的,并且也影响到了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等方面,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还提高了办事效率,以下通过几方面来研究信息时代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影响。

1.1节省人力资源

在信息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依靠计算机信息网络来创建一个高校信息管理系统,领导及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清楚地看到校园的各种管理决策及其学校人员的变动、科研项目的开发等一系列情况,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收集学生信息及学校工作人员信息,以及对于学校各年的档案进行归类、收集、编写等功能,打破了以往传统的通过人工方面工作的模式,大大节省人力资源,也节省了学校的开销,同样也可以通过创建管理系统,从而发现学校各院系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1.2提高管理效率

该高校的领导方面可以通过此信息管理系统与各部门的职工进行信息沟通交流,这样,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地减少,因此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管理效率和办事效率。其中各部门之间也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交流,可以使得交流更加方便,管理系统的运行可以使行政管理工作方面更加地提高管理效率。

1.3部门之间合作更加融洽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高校内部人员可以使彼此对彼此的管理机构有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跨部门传递文件,使得各部门机构有了更密切的交流方式,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机会,这不但提高了管理效率,还使得各部门工作之间更加融洽,使各部门有密切的合作。

1.4信息资源使用便捷

在计算机网络中,各类资料一应俱全,就像是资料的海洋一样,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书本及资料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并且这种资料还可以在网上相互传播,可以跳过行政、学院、位置等障碍,实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图书馆、学校及个人之间的互联,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1]

2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使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使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决了管理人员在工作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等。但是,由于这些信息还不够成熟,使得在信息技术上行政管理工作也存在了一些小问题。

2.1计算机技术更新太快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技术更新超快,但是就是由于这些问题,使得高校行政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技术更新太快,学校的管理系统更新跟不上,这就造成了系统出现了一系列的BUG,也有的工作人员思想还停留在旧观念中,不太懂得信息技术是什么,所以在信息技术更新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对于学校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所以就会导致后台系统中的数据失去准确性,所以这也会导致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降低,也对信息管理系统自身数据造成了危害。

2.2对于信息技术不重视

这个是极少高校中出现的问题,但是还是存在且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往往对于学校的硬件设备的投入远大于对于软件方面的投资。现在是信息技术网络时代,应该要跟上社会的步伐,对于信息技术有一个足够的重视,更应广招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进入行政管理工作当中。此外,有些高校领导人对于计算机的概念认识不足,认为计算机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工作,导致计算机方面工作人员在行政工作方面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整个行政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的进程。

2.3行政人员工作意识淡薄

实现信息化的同时也会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调动,这方面就会导致行政人员疏忽自己的职责所在,同时,多重管理还会导致工作人员内部产生矛盾,管理工作人员很难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对学校和学校工作研究管理方面,这样使工作人员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意识模糊,从而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2.4对于数据整理工作不重视

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同时,会导致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一种错觉,那就是所有的工作都是电脑做的,从而对数据整理分析方面有所疏忽,比如对于学校和学生信息的录入,工作人员在录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分心,所以这也导致了后台系统对于信息的不完整或者错误程度,由于信息没有经过仔细检查,这导致了学生在查询自己信息的时候发现自己信息错误而给学校及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带来负担。[2]

3信息时代的高校行政管理对策

3.1加强培训,广招人才

对于为了更好地发展信息化行政管理,这必须很好地掌握网络信息更新的点点滴滴,并且现在目前高校工作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对于网络没有太大的认知,很难执行这一理念,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对于在校工作人员网络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也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他们的意识,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主动招纳一些擅长于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为学校行政管理方面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

3.2统一规划建设学校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对于信息时代高校行政管理首先就要统一规划并建设一个适合本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各高校由于系统不一样而无法互相传递信息这一问题。所以,从高校行政管理方面出发,统一建设各高校信息管理教育系统,是提高管理行政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

3.3做好对于收集整理工作

目前现代的信息数据库系统技术强大,只要录入人员认真,系统就会对于数据的分析整理方面都可以做一个准确科学的信息整理,从而解决了人为手工的数据整理,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等。[3]

4结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进了计算机信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对于高校培养我国社会人才创造了基础,这也大大推进了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新.浅谈信息时代的高校行政管理[J].教育界,2012(34).

[2]黄春妍.浅谈信息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J].青年与社会,2013(9):117-118.

[3]陈远.互联网时代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6(3):242.

作者:刘宇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行政管理探讨(5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xzgllw/69894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