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行政改革思想与实践管窥范文

行政改革思想与实践管窥范文

时间:2022-07-22 04:34:26

行政改革思想与实践管窥

一、张居正行政改革的思想和实践分析

1.匡救时弊,必行改革。

在张居正出生之前的正德年间与张居正生活的嘉靖年间政治荒诞,国家的当政者无不收受贿赂,上行下效造成国家政局混乱、经济萧条、朋党成风、军事废弛的局面,而且当时的明朝边境时常会发生小范围的战争,国家无不存在着危机。张居正看到这种局面决心实施改革,将明王朝从这种危机局面中挽救出来,因而张居正针对国家存在的危机局面将国家的政治局面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皇族宗室内部骄奢;朝廷官员腐败宦官把持政权;吏治因循守旧;边境防备多年失修;国库多年亏空。张居正对这五个方面仔细分析认为想要解决政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改革是必行之路。张居正认为天下的一切事物走到极端必然要发生改革,改革也就是因此而触发的,他认真总结历代改革的成与败。他认为夏商周的王道昏庸被秦朝代替是历史的必然、秦朝的暴政被汉代替也是历史的必然、宋朝的颓废带来了一系列的改革最终被元朝代替。张居正认为人类的发展过程是兴亡代替的,如果明朝继续颓废被后代的朝代所代替是不可避免的,他为了维持危在旦夕的明王朝决心改革。他主张“随时制宜,因民立政”,任何政策和制度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年代,当政者万万不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古往今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法令。法律和政策变化无常,但是必须坚持一个要点就是接近于民众,使民众容易理解和接受,否则再完美的改革最终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2.悉遵成宪,更化宜民。

改革是救世的良策,那么如何实施改革才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改革目的,什么样的改革标准才最实用,张居正思考着。经过不断的分析和实践,张居正认识到“:改革首先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据时代的特点而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的是要为民服务,根据时代的变化而灵活做出调整。”张居正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著作,16岁中举人、22岁成为进士。在仕途的上升过程中他饱读经书,总结历代改革的成败得失,最终总结出“天立君子,以民为本”。由此可以看出张居正的改革无不以民为本,在他的改革中始终坚持着“民为贵、社稷为轻”的思想。但是明朝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影响从而形成极端君主专制的体制,因而张居正要想实施改革阻力重重,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张居正在出任首相的第三天就开始积极与皇帝协商并与赞成改革的大臣商量改革对策。但是朝中的反对派必定占多数,他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思想来推行改革,历陈改革的必要性和当下政治的黑暗,最终通过借“法祖”的威严来推行改革,他的这种改革方法也就成为了改革史上的一大创举。

3.宫府一体,百辟从风。

总结中国历代改革的经验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王朝的前期针对前代的弊病而实施一些改革主张;一种为王朝的中后期,为挽救朝廷于危难之中而实施的改革。前者的主要改革代表为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他们通过改革,改革前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从而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后者的改革代表有“王莽改制”、唐朝的“永贞革新”等。从这些改革中可以发现决定改革成败的一种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有皇权的支持,皇权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力量,封建王朝前期的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权者想要振兴国家,力推改革;后期的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皇权昏庸、无心改革。因而张居正认识到要想实施改革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将皇权与改革联系起来,否则改革将是一纸空谈。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的时候,皇帝年仅十岁,皇帝年幼无法处理国家政治,皇权实际掌握在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手中。张居正认识到若要取得皇权的同意,必须首先通过李贵妃的同意。恰逢当时,李贵妃不是先皇的皇后但是她想要把自己加封为皇太后,按照明朝的祖制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张居正了解到这种境况后,破格将李贵妃加封为皇太后,与先皇的皇后权力相当。由此,张居正博得了李贵妃的信任,但是仅仅这些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当时的明朝宦官当政。取得了李贵妃的信任还应该取得与李贵妃一道的宦官冯保的支持,才可以推行改革,当时的宦官权力甚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大臣的去留,因此张居正必须经过冯保的同意才敢实施改革,为此他通过各种手段来拉拢冯保最终与冯保结为兄弟。并且为冯保在其家乡建造牌坊,在坟墓的建造期间张居正多次视察并且给予了银两的支持还赠送了九颗夜明珠等其他珍宝无数。这样张居正与冯保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所以冯保在批阅奏章和接见其他大臣的时候毫不避讳张居正,因此张居正为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张居正宫府一体的改革策略,为其改革的推行提供有力保证。

4.治国之要,吏治为先。

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尤其是嘉靖以后,社会上积弊已久,腐败的风气非常盛行,朝廷多次颁发政令进行制止,但是都无济于事。当时的官僚各个玩忽职守、收受贿赂、草菅人命。张居正在目睹了明王朝的吏治腐败现象之后,认为改革必须改革吏治,朝廷上下之所以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吏治腐败。因此,张居正以改革吏治为突破口上书朝廷要求变法。在他的上书谏中他说“:天下的一切事情,最难的不在于立法而在于立法之后法令不能生效。”因此他要求朝中大臣都从自身做起,做吏治清廉的践行者。他认为:一本上书应该写成两份,一份送往存档处存档,一份送往内阁用于查阅。等到奏章批阅之后,两份同时发送。他设立了“考成法”用来考核官吏,因为在明太祖时候朝廷废除了丞相,中央设置了六部,但是又设立了六科侍从皇帝,实际上六部还是被六科所控制。他们在官场的恶性中相互推诿,没有一个部门会发挥实际的作用,因此张居正深恶痛绝,决心设置新的考核方法。考成法实施后,官场的腐败之风大大改变,中央政令基本上可以实行。

5.理财之道,固本清源。

张居正当政的时候国库亏空、国家财政在崩溃的边缘。因此张居正上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理财。封建王朝的国库来源主要有田赋和丁役,张居正出身平民他深深懂得平民的生活之苦。张居正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明朝中期以后的土地存在严重的兼并现象,大量的平民开始逃亡,因而一些地主抢占了大量土地却逃避徭役,因而造成了一些“豪民日富、国家日亏”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张居正开始清查全国的土地,对全国的土地进行实地丈量,对于在清查土地中不配合的地主和官吏进行严格整治。经过此次行动国家的田赋得到了彻底的整顿,朝廷的收入也大大增加。并且张居正在丈量土地的过程中还对徭役制度进行改革,推行一条鞭法。这个法令的推行为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张居正摈弃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注重农商并重。在理财之道上坚持开源节流,同时提倡农商并重、协调发展,从而为国家开辟了新的经济来源。在张居正看来农与商无所谓本与末,这两方面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因此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他主张培植国家新的财源,新财源的培育商业是主要途径,因而张居正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

6.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张居正在为政的十多年里推行的政治改革涉及多方面,张居正深知自己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结怨无数、风险是非常大的。他曾经说过“:孤数年以来,所结怨于天下不少矣,险夫恶党、显排阴嗾,何尝一日忘于孤。”张居正为了推行改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出鞠躬尽瘁的品质。在改革的过程中他秉公执法,对自己儿时的好友因为执法不力断然取消其俸禄,将其幽禁,直到好友去世。对于自己的把子兄弟的侄子冯邦宁也是毫不留情,当张居正取得冯邦宁的犯罪证据之后对其进行秉公处理,杖打四十大板然后革除其职位。张居正在执政的十多年里,不畏权贵为了社稷大事,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

二、结语

张居正留给后人的是其丰功伟绩,尽管有否定其改革的评说,但是却无法否定张居正为明王朝的政治改革所做出的贡献。他的改革思想发人深省,张居正为世人总结了永恒的真理,要进步就必须改革,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政令,政令要根据时代而变化并且要反映人民的需求,他的改革思想是我国改革界的不朽理论。

作者:白同葵单位:新乡学院社会科学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行政改革思想与实践管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xzgglw/64970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