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双相情感障碍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双相情感障碍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09 04:56:51

双相情感障碍社会心理论文

一、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方式和过程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的理论观点:

1.1单相抑郁障碍认知模型假设:适应不良的认知模式在个体遭受有压力的生活事件时,导致了抑郁的易感性。适应不良的认知模式包括:用消极的方式(包含无望感)来推断事件的原因、后果和自我价值的理论。Beck(1967,1987)提出了消极的自我模式,功能失调的态度和社会型自主人格模式。这种适应不良的认知方式增加负性生活事件所遇到的负面评价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对于自我和人生观的绝望和负面的看法,最终导致抑郁症状。

1.2心理学上的“躁狂防御模型”假设: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抑郁的认知方式与躁狂/轻躁狂存在着潜在的相关性,夸张的躁狂表现是一种防御机制或是潜意识对抑郁倾向的逆反应。该假设由Abraham于1911年提出,经过Dooley(1921)、Rado(1928)、Freeman(1971)、Klein(1994)的不断完善,并由Neale(1988)做出了认知行为方面的更新。该假设认为,生活事件可以视为对患者脆弱的自尊的潜在威胁,躁狂者是用过度感觉良好的方式来防御潜意识的抑郁认知进入意识。因此,躁狂并不是抑郁的对立面,在认知上更像是它的同类。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抑郁症和躁狂症均涉及类似的负面认知风格,情感发作类型的决定因素是相关的生活事件和患者对于无助感、自尊受挫的应对模式。个体使用认知的防御来应对自尊收到的威胁和随后而来的无助感,当防御失败就会导致抑郁症的结果。对于冲动性的认知方式,Kagan等1964年提出的沉思—冲动型(reflectivity-Impulsivity,简称R-I)认知方式,主要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做出决定时速度上的差异。根据这一理论,消极的自尊导致了高水平的冲动,与恐惧相关的情况使冲动增加。

2.成长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儿童期受虐史两部分。

2.1到目前为止有多项研究探讨父母养育史、依恋关系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大多数研究已关注到双相障碍患者的父母是否缺乏关爱和过度保护、过度控制。在早期的定性研究中,家庭亲密关系的缺失,专横的母亲,情感上或位置上缺席的父亲都与双相障碍有关。定量研究中发现,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有关联。双相的患者中在家庭中较少表达自己,这与双相和心境恶劣的共病相关。同时家庭凝聚力低的患者,其自杀未遂史明显较多。Rosenfarb等(1994)发现,双相患者的教养和依恋不同于正常对照组。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的患者感受到的母爱比正常对照组要少。在关于依恋方式的外显的自评报告中,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组对于母亲的依恋比对照组都少。Geller(2000)等对比了7~16岁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和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青少年、同期家庭和同伴特征组的社会对照组,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评估青少年和他们的母亲。结果表明,双相障碍的青少年与ADHD和社区对照组相比,他们在家长–亲子互动关系中有更多的创伤:感受到母亲的温暖更少,而感受到来自母亲或父亲的张力、敌意更多。同时,患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比ADHD的青少年朋友更少,社交技能更贫乏。Neer-en等(2005)在进行按照人口相匹配的对照后发现,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中双相障碍组比正常对照组感受到更少的温暖和接受,而感受更多的来自双亲的心理控制。冲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快速和侵略行为的倾向。大约30%的受过虐待的父母会对他们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这可能不仅仅是冲动性通过基因遗传的影响,也可能是严重的生活事件本身导致的。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儿童严厉、惩罚及否认、拒绝,缺乏情感温暖及理解,儿童比较容易出现冲动行为。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姚玉华等(2010)[7]的研究显示,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有一定联系。有暴力攻击行为的青少年与对照组比较,显示出较低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较高的拒绝否认、较高的惩罚严厉和过多的干涉保护。父母教育时惩罚过重过严可使子女产生怨恨、报复心理甚至进行犯罪活动。父亲的过分干涉可导致子女的情绪不稳定,喜欢挑衅,残暴冲动,更容易产生暴力犯罪;母亲过度的保护、干涉方式会加剧子女的情绪不稳定、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担忧。

2.2童年期虐待包括躯体虐待(physicala-busePA)和性虐待(sexualabuseSA)。国外相关研究已表明,童年期经历的虐待与双相障碍的发病有紧密联系[3]。Leverich等(2002)研究大样本的双相患者,发现双相障碍患者有较高的儿童期PA和SA发生率。在有童年期的PA和SA的经历者与没有虐待史的患者相比,有较高的终身患病率、发病年龄更早,和更快的循环频率。PA和SA还与自杀行为增加相关,PA史与躁狂增加的程度相关。有童年虐待经历的患者与没有童年期虐待史的相比,在病程上时间更长更严重。Neeren等(2005)根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症状以及家族史以及发病年龄,使用一个范围广泛的虐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根据人口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相比,双相患者报告在发病年龄之前来自母亲的PA和来自父母双方的情感虐待均多于同一年龄段水平。同样,Grandin等(2005)调查童年应激事件包括虐待(PA和SA),发现患者发病年龄之前发生的童年应激事件越多,提示发病年龄越早。同时,童年期的虐待也会对个体的冲动攻击行为产生影响。Andrzej等的一项研究测试了304名酒依赖患者,对酒依赖患者的冲动和社会心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曾遭受SA者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ImpulsivenessScaleBIS)总分和注意冲动分量表中的冲动性更高。曾遭受PA者,不论当时是否年满18岁,BIS-11的所有分量表中显示冲动性都较明显。这一研究的结果符合沉思—冲动型认知的理论,童年期受到身体或性的虐待可能导致一生的焦虑感受和消极的自尊,从而产生高水平的冲动。另外,研究显示童年被忽视的经历在攻击性的发展上有重要作用,不同的被忽视经历带来不同的影响。童年的情感忽视可能导致个体的情绪出现问题,尤其会以情绪失控的问题以作为引发注意的手段,所以成人后表现出容易被激惹的特点。躯体忽视的过程实际上使得个体的成长缺乏物质上的关注,可能会使得个体更多看重外部奖赏和资源,而童年期的这种不利条件可能会使个体发展出对社会地位、权利等外部物质的更多积极评价,但是个体可能无法习得适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8]。

二、其他因素

1.物质依赖以往进行研究的资料,均支持这个假设:双相谱系的症状代表了一系列危险的行为风险倾向,包括药物滥用。这种观点与双相障碍患者在滥用和成瘾的人群的集中度相一致(包括各种成瘾物质类型)。冲动控制障碍集中表现于具有寻求享乐和奖励的共同点,物质滥用可以理解为一种冲动控制障碍。冲动是情感高涨的典型特征,一方面躁狂状态推动了冲动行为,另一方面躁狂状态伴随着追求愉快感受的驱动力,使不断追求兴奋成为生活的主要部分。物质滥用到成瘾的转变由某些物质的固有的成瘾性引起,这一过程在双相障碍患者中可能发生的更迅速。特别是在轻躁狂或情感过盛的情况下,患者将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和做出足够的调整来顺应长期使用成瘾物,这是建立成瘾的必要条件。双相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之间的混合是不是偶然的,它们共享了生物学的基础并且相互增强作用[9]。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可以观察到酒依赖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受到损害的情况。调查显示在酒依赖和双相障碍的共病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人格因素一些研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与患者病前的人格特征有一定关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比正常人外向、神经质、强迫、追求完美、开放。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表现为冲动、寻求刺激、悲观、害怕不确定、依赖性强。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问卷(TPQ)结果显示,其一级亲属均具有冲动、寻求刺激、悲观的人格特征,并且这些人格特征也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因此这反映了具有遗传性的人格易感素质,即双相患者具有上述人格特征的生物学亲属们,虽然不表现为患病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会更容易发病。有冲动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罪犯与常模相比,具有高外倾性、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掩饰的特征。他们也具有比较外向、神经质、易冲动、寻求刺激、情绪起伏大和难以控制情绪,难以适应社会环境。

三、总结

童年经历的虐待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了自尊的建立与恐惧的形成;成年后的家庭,经济状况等,决定了人群生活质量。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格特征,无助感、自尊受挫的应对方式、负面认知方式,环境中的低社会认可和社会支持,这些社会心理学特点是导致双相障碍和冲动行为的共同原因。回顾近年国内外此类研究,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双相障碍和冲动行为共病患者的社会心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栾融融邹韶红佟钙玉张义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双相情感障碍社会心理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shxllw/66976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