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女子伤春意象的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女子伤春意象的社会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25 05:18:17

女子伤春意象的社会心理论文

一、产生“女子伤春”的社会因素及心理

认知科学认为,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世界中的事物映射到人们的脑海里,才会产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经验和相应的心理反应。而“女子伤春”正是社会环境对人有所映射时,促使人们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首先,春天的气候环境影响人的情绪。《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瞿明刚认为:“中国……气候的特征是季节分明。昼夜交替,物候既变化多端又呈现规律性循环……春秋的特征是‘变’”。[3]春天由冷转暖,但气候又不稳定,这种反复更轻易使人联想到自身命运的变幻无常。此外,暮春时节的残花落花让人们不禁感叹美好时光的短暂。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文中,有将春天娇艳的花朵比喻成女性的传统,如《诗经•桃夭》中所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杜秋娘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等等,这些都是把女性的娇媚与花朵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因为女性的美丽是短暂的,而春天盛开的花朵也是花期短暂,于是这种易逝的美丽就格外受到人们的珍惜。而女性在面对这种比对时,一方面欣喜无以言表,但更多的是担忧韶华易逝后的年老珠黄,所以女性则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对稍纵即逝的花样年华也显得尤为敏感:她们把握不住年华的流逝,对日渐远离的美好又无可奈何,加之古代对女性的束缚,让她们无法预知自身的命运如何,这些因素都能使她们滋生出自怨自艾的哀伤性格来。诗人们借用女性的柔弱唯美,通过女性叹息的口吻来抒发自身的悲伤抑郁,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汉书》记载:“春,令民毕出在野。”“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合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春天正是播种未来、物种繁衍的重要季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春天有生命、希望、生殖等象征意义。中国又是一个农耕国家,农耕文明对人们生活方式、意识心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农业活动与人们的生殖愿望相互映射,所以春天对女性的性心理有着特殊的意义。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中说:“女是阴也,男是阳也。秋冬为阴。春物得阳而生,女则有阴而无阳,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春天阳气开始上升,所以万物复苏,适宜播种。而女性在春天如此繁盛的季节,思春感春也是正常的。同时女性在父系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辅助劳动和照顾家庭,所以她们在春天适宜播种的季节中更容易感受到繁衍的压力。班固在《白虎通义•嫁女篇》中说:“嫁娶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流,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春季是万物繁衍的好时节,所以古代的青年男女就有春天相会的习俗,《周礼》有云:“仲春,令会男女。”《诗经•郑风•溱洧》描写的也是三月三日的男女之会。“春祭社棱不但是祈求丰收的仪式,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先民进行情恋活动的时刻,是一个开放性的男女狂欢的节日”。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体制下,女性则更希望在自己最美的年纪找到自己的终身眷属,所以在春天女性也寄予了殷殷期盼。春天是短暂的,而女性的如花年龄也是短暂的,所以,女性在短暂的婚嫁年龄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此一来,当女性看到残花落叶时,很容易联想到自身容颜老去青春不再时的伤感,这也从女性生理特征的本质上解释了为什么女子更容易“伤春”。

二、小结

文学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事物概念的象征意义进行联想和想象而创作出来的符合主观愿望的形象。女子伤春主题的文学意象是根据女性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的本质为基础,与流水落花这样的悲伤的春天意象相互投映而产生的。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下,女性更加注重自身的年龄和相貌。而春天短促的气候特征和季节性的生产生活习俗象征着繁衍和生命的含义。这就与女性心理相互契合而产生了女子伤春的文学意象。后人就通过这种原型意象,借用女性与春天之间的象征关系表达自身感情,因而“伤春”文学孕育而生。

作者:李信鸽隋赫楠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女子伤春意象的社会心理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shxllw/65668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