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口城镇化转型初探范文

人口城镇化转型初探范文

时间:2022-04-16 04:16:10

人口城镇化转型初探

一、发展转型:面向人的城镇化

加强基于人口城镇化的制度设计。未来新型的城镇化与传统的城镇化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口城镇化,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以人口城镇化为导向的中小城镇转型,来解决人口与经济、土地的不匹配,产业一空间特征不合理,就业密度、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不完善等问题。“城乡”两者之间要实现生产资料与人的充分自由流动,因此政府要对人口流量加以合理引导,率先在政策尤其是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上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市场化行为的协调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市场行为为基础组建城镇联盟的方式,使得城市与城市的公平竞争、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得到可能,通过快速化发展的交通工具,可以实现快速化贸易,多城市协作共进。

通过行政属性的弱化,使得中小城镇不再受到行政边界条件的过多约束,产生更多的发展要素、发展机会和更高的发展平台,从而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集聚更多就业人口,并且能在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为导向,在以后的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加注意人口与经济、土地的匹配对应的空间—产业互动发展,以产业—空间特征合理确定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密度分布,公平和均衡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机制,还有促进鼓励消费意识。简单说就是规划引导,促进就业,加强保障,鼓励消费。为了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笔者认为首先从城市规划的层面要有创新和突破,具体表现在:

1.形成社会经济、产业导向、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协调与并举,达到人口与经济、土地的匹配对应的空间—产业互动发展的目的。

2.注重扩大多元化的就业面。就业面的大小决定了城镇化的基本速度和质量。通过发展多元化经济来增加就业面,同时政府可鼓励民众创业,以达到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同时解决人口就业问题,最终实现以产业—空间特征合理确定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密度分布的目的。

3.加强与人口分布特征相匹配的公共配套供给。公共设施水平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样也是中小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今后的城镇规划应更加强调经济属性之外的人口特征与公共服务需求,力求达到公平和均衡的包括住房保障、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体化布局。

4.考虑建立与消费行为与能力相匹配的空间供应。消费模式升级也是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之一。而消费型经济是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今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只有进一步注重消费经济对城镇经济的影响,才能实现城镇经济的多元化与特色化,并能加强城镇经济的吸引力。

二、规划实践:落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内涵

笔者在南安市的规划实践中,初步探讨新形势下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模式。南安市位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地带,是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是泉州地区主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水源地。我们在《南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针对经济和土地城镇化过度超前、人口城镇化严重不足的不均衡状况,重点关注建立与经济、土地紧密结合的人口城镇化策略,即将城镇人口的发展与生产力空间布局特征相对应,促进三者耦合互动、协调发展。并试图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人口与经济、空间要素相匹配的互动发展模式针对南安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板块资源条件差异,规划提出极核带动、组合型城市、空间一体化等不同策略,引导三大板块以差异性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南安乡镇较多、乡镇发展差距大、发展平台分散等问题。以城镇空间增量保障产业经济发展,同时依托产业集聚和吸纳人口,使产业集聚和人口发展良性互动,保障公共服务,提高土地的经济效能和社会服务效能。实现人地对应,人口规模适度并与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2.以产业—空间特征合理确定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密度分布针对南安地区板块经济与地理的不同特征,我们试图打破城乡二元的分割和行政区划的限制,以产业发展的可能性来形成不同地区就业取向与就业岗位的密度,以此来制定差异化的人口发展策略。针对南安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将此定位为泉州都市区的后花园,严格控制城镇人口数量,发展绿色环保和特色休闲产业,控制人口总量和就业密度;中部结合中心城市基础和专业城镇建立以组合型城区为特征的空间一体化模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通过提升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的设置,推动农村人口、外来长期务工人员向城市人口的快速转变,并结合各功能单元的产业特征和空间条件合理分布;南部城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临港产业,实施空间一体化策略,引导区域相对分散的人口在主要功能节点和高密度工作岗位区(产业区、功能区)的集聚。

3.探索机会公平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以往的城镇体系规划更看重对城镇结构体系与规模的划定,规划确定的公共与基础设施出现资金不足与重复建设的双重尴尬。我们结合规划引导的就业岗位密度和人口集聚强度、消费需求特征进行生活与生产服务的配套,以点线结合的控制方法提高设施配置的灵活性;市域层面以公共设施布点控制为主,明确所要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规模和内容,实现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市政服务的梯度式、节点式延伸,形成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服务网络。既建立了共建共享、全面覆盖的服务设施网络,也提高城镇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更关键的是确保了各类人群对服务需求的公平和均衡。

4.探索建立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机制以市域发展战略为指导,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南安发展方向的人口管理和社会服务政策制度,结合产业和空间发展要求,针对性地制定市域城镇和功能区分级分类人口布局策略,完善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标准,配套相关政策保障体系,保障社会和谐,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五、结语中小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将是今后我国城市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环境、土地、能源的约束下,今后的城镇化道路将会在理念、规划、路径和实施措施上有着重大的改变。本文的主旨在于无论城镇化走向何方,只有以人为本,真正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并在此基础上鼓励消费,促进消费,实现就业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同步,才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启军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人口城镇化转型初探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rkxlw/64232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