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2-01-25 11:07:14

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教育的意义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教育,主要是人的教育,探究人性的基本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起点。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固根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强底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精神自信;三是明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指明前进方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也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作为教育工作灵魂。教育,主要是人的教育,弄清人性本身的实然和应然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起点。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起源于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人性假设问题的始基。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极为复杂,从普遍意义上,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诠释“人性是什么”,这是对人性的事实判断,回答了人性的实然状态;二是诠释“人性应该如何”,这是对人性的价值判断,回答了人性的应然状态。基于这两点,从内涵的丰富性上继续延伸,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还应包含理论演绎,即“以人性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和意义归宿”,[1]简单地回答人性是什么、人性应该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还不是完整的人性假设理论,只有把它放置在研究其他命题的原点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假设。在西方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占据主流地位的人性假设理论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产生了“虚幻人假设”、“自然人假设”或“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等理论,它们对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是解释人的行为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科学理论赖以建立和展开逻辑分析的重要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开始展开的核心判断,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人性假设理论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或者说对人性问题的看法是丰富的,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人具有自然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客观事实判断,是研究人类一切活动、分析人性的重要前提。第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还进一步指出,人可以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因而实践的观点又进一步丰富了人的本质的内涵。第三,人的社会本质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历史的变化发展中。因为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时刻发展着,而社会关系处于变化发展中,因此人的本质也必将处于不停的变化发展状态。此外,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理想目标,我认为这是对“人应该是怎样”问题的终极解答,这进一步丰富了人性假设理论的深厚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固根基: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能性点燃希望。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中,人的社会本质具有历史的、发展的特点,人的社会本质不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随着由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的社会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人不是单个的存在于世界的孤独个体,而是生存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因而人性本身具有可变性、可塑性的可能,具有向更善更美更成熟的状态发展的可能,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理论支撑,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存在价值和成功可能。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不成熟、立场不坚定的特殊阶段,人格的可塑性极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和坚定思想立场、提高道德修养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须性提供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人推上了历史主体的重要地位。《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解放全人类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成为历史的主体、革命的主体,担当改造世界的重任。人必须通过实践来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而认识反过来对实践又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必要要求。人作为历史的主体,需要通过间接经验的传授提升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提供有效的经验方法、正确的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从而真正实现人类的解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中,奠定了必要且重要的存在地位。

(二)强底气:为高校思政教育者树立精神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更好地提升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关键因素之一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当前,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不乏存在创新能动性不足、教育理念陈旧、自我价值感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追究其内在缘由,与该教师对思政课本身的价值期待,或者说对这门课会给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力这个问题的预期判断有很大关系。忽略人性假设理论这一根本前提,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人性本身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向更好的状态发展这一重要理论前提,是造成思政课教师主体性迷失的原因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不仅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提供支撑,也为思政课教师树立精神自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要坚定信念底气。广大青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4]在2016年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如是说。思政教师担当了大学生培养高尚品格的重要领路人,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信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具体实践帮助大学生端正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真正在一尺讲堂实现思政课程的重要价值。二是要增强能力底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提升思政课堂的有效性、吸引力,还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教学对象个性从而因材施教;思想育人的同时,加强实践育人,提升将说教融入实践教育的本领,真正增强自身的能力底气,努力用更丰富、更成熟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掌握课堂。

(三)明路径:为高校思政教育途径指明前进方向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彼岸,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命题和根本使命,是人处于“自由王国”里的最高级形态。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启发我们要时刻把人的自身能力发展放在首位,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成效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若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限于走形式、流于说教、模式单一,就起不到改善人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人的同时,更要理解人、关心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确保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关键。二是科学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心灵启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种多样,要真正达到启发思考、改善人性的目的,需要教育者尤其注重启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从灵魂深处展开人性思考,实现自我精神升华。2008年,一部德国电影《浪潮》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德国的一名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为了上好“独裁政治”这门课,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什么是“纳粹”,他决定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一次纳粹组织的模拟实验。他们推选独裁领导、设计统一的制服、口号、标志,模拟真正的纳粹。原本这只是一个教学模拟实验,没想到却激发了一大批学生对独裁统治的兴趣和热情,最终酿成悲剧。这是一部反思纳粹的电影,而这名老师的教学方法却引来不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他采用的模拟实验的教学方法,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起到了惊人的感染效果,让全体学生身临其境,甚至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中,我们尤其要重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打动学生心灵,深刻触动灵魂,扩大思政课的实际效果。三是合理开展实践教学,启迪学生融入社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课堂,而是要迈向社会,合理开展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社会性的人,要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创建和维护和谐社会的当代大学生,坚决不能让学生止步于课堂。思想育人的同时,更要实践育人。通过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重走长征路、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鼓励大学生团结协作、亲身实践、融入社会、体悟人生,这些都是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的重要途径。对受教育者是如此,对教育者本人更应加强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育与时俱进的大学生,也需要教育工作者时刻掌握最新最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单纯依靠课本、固守课堂开展思政课教学是不科学的,教育者应多开展调研、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走出课堂,从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并最终回馈给课堂、回馈给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真正实现德育树人的重要价值。

三、总结

从高校思政教育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假设理论对其的重要意义,让我们重新将人本身放在了教育的前提、过程和目标的终极地位上,一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遭遇的迷失、迸发的希望和沉淀的精华都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不断探索,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魏则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假设[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郭晓雯 黄寒微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理论对高校教育的意义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70201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