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3篇)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3篇)范文

时间:2022-08-05 09:34: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3篇)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摘要:

专题式教学是符合大学生的主体条件、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的理想教学方式。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应该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注意与中学政治课的衔接和创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框架和教学方式;在设计专题主题、选取教学案例、配置教学方法时,要立足现实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释力,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专题设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旨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实践中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长久以来,“原理”课面临着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问题。教师难免陷入了完成知识讲解和课堂互动讨论的两难之中。如何做到既能完成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又能增加课堂互动和讨论的时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任课教师,既要认清课程性质,把握教材精神、立足课程的教学目的,又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紧抓课程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专题式教学是在理解教材和教学要点基础上领会课程精神,根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综合教材内容后整合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从高校“原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等因素出发,专题式教学是符合大学生的主体条件、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的理想教学方式。

一、“原理”课专题式教学的突破口

(一)注意与中学政治课的衔接和创新

大学开设的“原理”课与中学的政治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原理”课需要注意与中学政治课的衔接和创新。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以下两个明显问题。首先,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衔接上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重复。在中学政治课中学生已经接触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关于唯物主义原则、辩证法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等等。高校“原理”课中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其次,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衔接上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重复。中学的政治课主要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对共产党、社会主义的热爱。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宣传、说教和灌输的特点。而目前高校“原理”课依然是采用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政治课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与中学政治课一脉相承的是,两者都应该坚持执政党执政理念的主旋律,都涉及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都应该侧重思想性和政治性,传播的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高扬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高校“原理”要继续坚持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把握课程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与中学政治课不同的是,高校“原理”课要在中学政治课基本原理讲解的基础上,更加立足社会现实,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解释社会现象,解答大学生实际面临的困惑,让大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例如,在高校“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一章主要讲授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基本原理在中学政治课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和掌握。教师在安排具体的专题内容时,应该抓住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条基本主线,联系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讲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等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原理”课程重点、难点突出,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根据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政治课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的特点,要克服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政治课教学衔接存在的教材内容重复和教学方法重复的问题,专题式教学就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框架和传统教学方式。

(二)突破传统教学理念

“原理”课由三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课传统教学理念是立足教材体系,也拘泥于教材体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独立展开阐述。“原理”课专题式教学应该突破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授课理念,不再对教材做全面撒网式的泛泛阐述,不再仅是对教材表面性知识的初层次阐述,而应该“抓大放小”,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围绕根本性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开展专题式的讲授,集中力量解决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而教材中出现的众多概念和知识点,可以简单讲解,甚至让学生自学。突破传统教学理念,还应大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专题式教学中略讲的概念和知识点可以放进网络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自学,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求。专题式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突出“原理”课的方法论功能和实践功能,改变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面面俱到的灌输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对教材的取舍和把握,突出重点和难点,采用专题教学,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解答学生的困惑。

(三)突破传统教学框架

传统教学框架立足传统教学理念,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开讲授。但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彼此在理论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不可分离,环环相扣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专题式教学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框架,专题的设计应当充分把握教材精神和课程目标,各专题之间应当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主题内容,还应具有贯通的理论逻辑,在专题内容的逻辑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考虑和设计,把握好三个组成部分间各个范畴和规律之间的逻辑关系。专题式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框架,在专题的选取上,要注重教材的相关性。例如,在设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历史观专题时,可以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教材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的实际运用,可以突破教材的框架,作为一个完整的专题来讲解。

(四)突破传统教学方式

专题式教学能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问题意识鲜明,既能有效解决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又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困惑形成专题讲授,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原理”课专题式教学除了立足课程重点、难点,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的实际困惑形成专题外,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案例专题式教学、问题专题式教学、讲座专题式教学、讨论专题式教学等。如案例专题式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能生动具体地阐述观点说明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问题专题式教学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对问题多方面的探讨,学以致用。讨论专题式教学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而案例和讨论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互动性,还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专题式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开阔的现实视野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专题式教学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时代感。

二、“原理”课专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原理”课不是一般的知识课,有其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原理”课专题式教学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魅力,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本质性、深刻性和思想逻辑性,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的形象和面貌。

(一)专题式教学要明确课程性质、教材精神和教学目标

充分认识“原理”课的课程性质、教材精神和教学目标,是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确立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所以,“原理”课专题式教学应该仅仅围绕课程性质、教材精神和教学目标,从感悟的启迪、知识的传授、信念的确立、行动的引导四个方面来选择和设计专题。

(二)专题式教学要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虽然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从思维形式和思想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命题(观点)、方法和体系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推进、浑然一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相互一致、高度统一的。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专题式教学要特别注意三个部分的联系,在专题的选取和设计过程中,重点阐述相关专题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专题间的联系和贯通,凸显各自专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原理”课专题式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二是必须重视对贯穿于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把握。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立场贯彻到全部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专题式教学要立足现实,解答学生的现实困惑

专题式教学在设计专题主题、选取教学案例、配置教学方法时,要有问题意识,立足现实,立足学生的现实困惑,重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现实问题,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这样才能凸显马克思主义的闪光点和当代价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长期从事“原理”课的教学和研究中,笔者总结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几个主要困惑。困惑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去将近170年,对当代社会现实是否适用?有何当代意义和价值?针对这一类困惑,专题式教学应该立足现实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当代社会出现的许多新生事物,增强对现实社会的解释力,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例如,在专题教学中以当前收入差距、“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如何处理好收入分配差距和扩大内需之间的问题。困惑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释。针对这一类困惑,专题式教学应该立足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明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规律的本质认识。任何不同的理解和解释都不能违背这个本质。困惑三:马克思是因为“仇富”才成为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吗?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针对这一类困惑,专题式教学可以详细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友谊,重在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信念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全人类解放的理想信念是完全一致的,引导学生思考青年应该怎样作出自觉和主动的人生选择。困惑四:什么是共产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其本质变没变?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变没变?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挫折,其前途还光明不光明?为什么说苏联版的社会主义是不成功的,西方的资本主义也是不成功的?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怎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针对这一类困惑,专题式教学要立足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立足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阐述中应该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突出讲解,如公民与市民的区别、蜜蜂的活动和人的劳动的区别、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共同体等,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真正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原理”课专题式教学应该以问题作为教学起点和着力点,以教师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性的思辨能力去获得学生的认同,凸显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起学生共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对“原理”课专题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性质为依据,注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政治课的衔接和创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框架,立足学生现实困惑,科学合理地设计专题主题、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只有这样,“原理”课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15-20.

[2]郭凤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70-73.

[3]鲍金.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内在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5(12):71-75.

[4]高宁,刘松乔.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类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69-72.

[5]庄文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6):49-53.

[6]叶启绩.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与整体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6-36.

[7]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修订中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9):11-15.

作者:林贤明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研究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用智慧和汗水不断探索着与我国实际状况相符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是中华文明在现实生活中的演化和汇集,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营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然性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发掘社会主义价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目的在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符合历史规律,可以说,二者的结合是必然的。

(一)历史的选择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地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更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在艰难的抗争时期,每一位爱国人士都在思考救国之路,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土壤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意志与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并与社会发展规律和解放全人类的目标、要求和方向相一致,因此,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壮大、斗争的实践需要,更是特殊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弊端进行审视后的正确选择。在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被彻底地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国家的主人,这说明社会主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使全民族得到解放和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无数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相互交织,如果要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推向前进,我们就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调节能力,同时也具备巨大的融合性和凝聚力,并呈现出以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相适应而形成的文化精神。此外,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才能在发展中减少阻碍,推动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文化的需求

弘扬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流转与传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儒家思想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注重天道自然。儒家思想基于现实层面,道家思想超越现实,“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二者并驾齐驱。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西方社会,无论是在经济或是科技发展领域,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这是因为,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其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源泉之一,必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哲学,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调能力和兼容性得以彰显,主要体现在对各种流派的吸纳、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认同等方面;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团结、共荣、交流的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凝聚力是国家和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并且能为我们提供精神资源和思维导向。

二、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性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相融合,并使之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文化背景和认知内容上存在差异,但在文化精神上却是兼容的,文化间的融合与共通是文化的进步与超越,同时,也为我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二者能够反映普遍规律、客观真理,并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历史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体系从未完全摒弃资产阶级发展的成果,而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寻求、吸收一切优秀的社会发展成果和一切对于人类社会文明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对各国工人斗争经验的总结,将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在一起,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首先,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思想早有体现,《荀子•天论》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PP.306-307)这一表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相契合。另外,《老子》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PP.9-10)。可见,老子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看成事物之间的普遍性规律,从对立统一的观念中追溯世界本原的问题。其次,中国传统哲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庄子•齐物论》云:“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3](P.66)彼产生于此,此依存于彼,这就是彼此相生相存的道理。《老子》中亦有:“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2](P.235)的观点。这说明事物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事物存在的状态是在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中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些观点都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相吻合。虽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所反映出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并不系统全面,但这些思想作为思维方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两种理论基于实践基础的有机结合。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世精华,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二)自然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

马克思在自然生态方面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在向自然索取与改造自然时,要认识并遵从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顺应自然”之处,老子认为“道”就是人类价值观念中的最高准则,只有顺应宇宙的自然规律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纯真状态,人、自然、社会才能健康和谐发展。《庄子•齐物论》曰:“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3](P.70)圣人把是与非合二为一,一切顺其本然而得其均衡,这才使得物与我并行不悖。自然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以人和人的意识而转移。《庄子•天道》则云:“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3](P.469)春夏在前、秋冬在后是四季的序列,万物化生从萌芽到消亡是变化的流转,但庄子所强调的“顺其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主张依事物本性自然发展,不对其加以束缚或改变,所以《荀子•解蔽》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1](P.286)。我们现在所强调的“顺应自然”是指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庄子•大宗师》曰:“渺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3](P.227)渺小是针对人的属性而言,伟大的只能是自然,人们应以敬畏的姿态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走向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也不能将自身发展凌驾于自然之上,真正做到尊重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坚守保护环境的准则,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在关爱与惠益中和谐共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我国在治国与建设和谐社会方面,也坚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基本观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逍遥游》是《庄子》中最重要的篇章,也是最能体现庄子本人思想的代表作,其中对鲲鹏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看透一切人世百态、不被外物束缚的描述,着重表现了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庄子主张人应该贴近自然、让自己的心合乎自然,人的自由是人的自然属性,束缚禁锢人的个性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庄子•天地》云:“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名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3](PP.406-407)博爱众人、普利万物叫做仁爱,行为随和是宽容,包罗万象是富足;保持天性叫做纲纪,天性是立功;遵循自然之道叫做齐备;不因外物挫伤心智叫做完美;一个人只要明白这几点心胸就会宽大。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体现了一致性。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织,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我们的民族传统注入了新的时代含义与活力。“古为今用”总结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出路,并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相适应、相协调的目标。我们将融合后的文化视为我国建设发展的价值内核,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作用,并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先进性,进而展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自古以来,“自强不息”始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品格。《周易•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P.8)《孟子•告子下》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5](P.805)《荀子•劝学》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P.8)司马迁《报任安书》则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6](P.2707)以上经典名篇均反映了这一思想。中华文化在经过夏商周的奴隶社会、秦汉的国家统一、唐宋元明清的兴衰的过程中,一直蕴含着支撑民族繁盛与民族进步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国人民在苦难与挫折面前坚定民族信仰与民族灵魂,让华夏儿女在灾难与侵略面前坚守民族的根基与国家的独立,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巍然屹立。中华民族现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文化和社会信息多样化、科技革命孕育新挑战、世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各个领域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等方面。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用攻坚克难、自强不息的精神迎接风险挑战,在不断战胜困难和挑战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既要坚持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二者的融合,便形成了新的精神支柱,支撑着我们不断地向前迈进。《诗经•大雅•民劳》中曾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7](P.548)之感叹,《诗经》中所谓的“小康”,描绘的是当时人民生活安泰的景象。在现代社会依旧有“小康”之语的描绘,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小康社会”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是每个家庭的“小康”。“小康”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描述。在当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天下为公”的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8](P.1413)儒家所阐述、所设想的大同社会带有民主、共享、和谐等方面的期盼。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观念相契合。“民本”思想由来已久,在西周初年“敬天保民”的观点就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提倡,《老子》第四十九章中提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2](P.194)。在六十七章中提出:“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P.367)意思是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和同情之心,具备俭朴、谦和的特质,只有这样,其统治才能长久,所领导的民众才会生活富足。《孟子•尽心下》中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P.955)《荀子•王制》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P.157)《庄子•逍遥游》中说:“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3](P.16)意思是那些才智可以胜任官职、品行可以团结一乡、德性能力可以投合一国之主、把自己看待成小虫一样的人,才能把自己真正融入到社会服务中。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应深刻意识到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样,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也提出要坚持依靠广大劳动人民,使人民在社会安定、公众参与的环境中平等健康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时展的客观规律,是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科学,是指导实践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我们只有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才能使之转化为综合国力,使中国更具国际影响力,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7]毛亨.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郑玄.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于东超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摘要:

当今世界,部分国家内部动乱,源于宗教而引发的恐怖活动日益猖獗。这就使得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与教育尤显得重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深刻地揭露了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宗教的发展规律,对于人的价值主体的体现有重要作用,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人文价值

宗教作为一种有神论的文化现象,具有一些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不具有的特点,如麻醉性和欺骗性。具体表现在,宗教给人以极大的虚幻性,该虚幻性已经留存于人们的思想中,当人们从事一定的社会活动时,从思想和行为上依赖于这种虚幻性;宗教还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一些宗教信徒为了自身的利益,努力维护自己所信奉的宗教而排斥其他宗教。宗教还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拯救灵魂,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人们依赖于宗教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求神问卜,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而宗教观,是一种宗教理念,是人们对宗教的一种看法以及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对待宗教的态度,还表现为在处理宗教问题时所遵循的基本方针和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宗教观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正确遵循规律去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提升自我认知理念。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主要代表作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等主要共产党人发展的对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发展历经波折,由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再到成熟时期,整个过程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经历了从有神论到无神论、唯心主义宗教观到唯物主义宗教观、唯物主义宗教观到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三次历史转向[1]。有关宗教的主要代表作有马克思的《马克思致阿•卢格》(1842年11月30日)、《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末—1844年1月),恩格斯的《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等。在《马克思致阿•卢格》信中,马克思批判了僵化的教条主义模式,主张抛弃现存的残酷事实,要求根据当代的斗争进行自我的阐明,相反也不能一味地反对现存世界,要勇于发现真理。鲍威尔在《论犹太人问题》一书中对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将人的解放问题和宗教的信仰问题视为等同。1843年,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文中批判了鲍威尔对于宗教问题的观点,主张消灭人类世俗社会的束缚,要求克服宗教问题的自私性,并且将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区别对待。在《莱茵报》任主编期间,马克思积极地参加了现实的革命斗争,不断总结经验,逐渐认识到黑格尔哲学信仰所存在的问题。黑格尔哲学承认宗教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的反映,马克思在参加革命战斗中批判了这种认识,提出这种反映是对现实的扭曲。要想加强对宗教的批判,主要是对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批判,批判那种把人异化的世界观,批判对人性扭曲的社会制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处于封建复辟状态下的德意志的政治统治。恩格斯写于1876年的《反杜林论》,是随着德国社会内激烈的思想斗争而产生的。该书批判了杜林的经验主义观点,恩格斯由此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否定上帝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杜林关于物质存在形式的观点。写于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有关宗教的一篇著作。当时俄国陷入“白色恐怖”中,统治阶级运用各种手段愚弄人民,使人民服从他们的意志,其中就有通过宗教迷信麻痹人们的革命斗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寻神”思潮。通过这篇著作的发表,列宁首先对马赫的经验主义进行了批判,同时也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宗教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其内涵体现了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宗教的发展规律[2]。

(一)宗教的本质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3]199宗教是基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而出现的,当时人们备受自然灾害的压迫而无能为力,物质和精神都达到一定程度的空虚状态,必须寻求一种寄托来达到自身的满足。总之,宗教使人通过某种幻想性得到灵魂的安慰,在宗教的世界中,宗教的本质体现实质上是人们思想的反映。宗教是反映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世界观,这种反映是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创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做了系统阐述,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幻想中,人们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4]

(二)宗教产生的根源

宗教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马克思在《马克思致阿•卢格》的信中指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在天上,而是在人间。”[5]实质上,宗教的根源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对现实的歪曲。随着历史的发展,被歪曲的现实已不能立足于社会中,此时宗教也即将消亡。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的产生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例如,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时人们寄希望于灵魂的安慰,自然宗教就应运而生。同样,由于社会异己力量的相互排挤而产生了人为宗教,由于社会苦难的现实,人们备受现实社会的压迫,没有自由,寄希望于宗教来解决一切问题,把自身寄托于神灵的保佑,这时宗教就会应运而生。宗教的产生还有认识论的来源。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唯心主义哲学……帮助宗教的僧侣主义。”[6]“科学的僧侣主义”和“宗教的僧侣主义”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扶持,促进了宗教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发展。列宁还在1915年的《哲学笔记》中指出:“人类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宗教)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于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7]这充分体现出在人类早期认识阶段,宗教作为一种形式已经留在人们的简单的想象之中,成为人们意识领域状态下的一部分。

(三)宗教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宗教……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3]200宗教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并不能教人如何摆脱苦难,它通过麻醉人的意志,让人们服从于它。宗教作为压迫人们心灵和思想的精神武器,给现实中处于苦难的人们一种慰藉,但是宗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人们获得自由与解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使人们从宗教精神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才能获得自由。列宁在《第二国际的破产》中指出:“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8]刽子手和牧师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秩序所不可或缺的两种精神武器,统治阶级利用刽子手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与暴动;牧师作为‘神’的象征,从思想上和心灵上愚弄人们,使他们屈服于统治阶级,然后通过宗教描绘出一幅使他们减少痛苦的幸福图景。所以,宗教不仅是人们精神上的良药,给人一种精神的慰藉,而且宗教还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精神棍棒,使统治阶级获得自身的自由。

(四)宗教的消亡

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2期上发表的书评中,马克思指出:“随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这就是说,人们的宗教观念也要发生变革。”[9]由此可见,社会制度的变革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变化的深刻根源,他们不再以过去那种超脱世俗的经验形式来对待现实苦难的世界,相反他们是尽量摆脱对宗教的依赖,选择逃离宗教的枷锁。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夏)中指出:“政治解放和宗教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3]173当然,随着政治国家的不断解放,市民社会被政治国家所取代,这时国家作为社会的产物一定程度上达到消灭宗教的地步。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宗教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慰藉。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私有制即将走向消亡,宗教也会随之消灭,但是宗教的消亡必须经过一个过程,是由社会的客观实际决定的,并非人为规定。当然,只有当人类能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只有当科学能够解决人们的现实苦难的时候,宗教才会走向消灭。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人文价值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在于对现实的批判,主张从人自身出发,立足于现实的人,揭露出现实中被压迫人们的苦难现状,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奠定基础[10]。

(一)指出宗教的本原,揭示人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199将人和宗教相区别,批判了宗教这种抽象的东西于世界之外,给人以安慰,人通过宗教来获得自身的救赎,宗教使人产生一种幻想。在宗教的世界里,将人的现实性看作宗教世界里的虚幻性,认为宗教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是合二为一的。因此,通过反对宗教给人带来的幻想性,进而反对给人精神慰藉的世界斗争,从而来达到反对宗教的目的。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只是由于一切宗教的内容是以人为本源,所以这些宗教在某一点上还有某些理由受到人的尊重。”[3]520尽管一些迷信对于人类的本质反映有些歪曲,但是必须意识到,一切迷信的最终本质也是反映人类的本质,所以人们接受宗教、尊重宗教,并且由于在现实世界中人的本质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人们需要依附于宗教的神的世界来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

(二)批判宗教的虚幻性,唤醒人自身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就是剥去披在人们身上的宗教外衣,使人们意识到宗教的虚伪性及其迫害性,让一切人都认识到人的真正本质。通过批判宗教,使人能够用一定的理性思维来思想,放弃对宗教的依赖性,进而建立起人自身的主体性,让人们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人是人的世界,并非宗教的世界。并且,宗教总是给人以一种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幻想的阴影下,人们会丧失意志,一心求神。通过对宗教的批判,马克思以“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1839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末—1844年1月),“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等命题中,升华出神圣的人性[11]。由此可见,马克思把宗教的批判看作人的价值主体的最高体现。

(三)抛弃对“神”的依赖,通过社会革命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3]200要想使人们实现幸福,获得自由,必须首先废除宗教,使人们抛弃自己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当代社会,许多宗教组织打着“治病救人”的旗号,到群众中宣传有关宗教的知识,说他们是遵从“神”的旨意来普降幸福的。实质上,宗教特别是邪教,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反而会使人们丧失理智,对自我没有任何信心,一切归顺于“神”,把自己的一切好运都归结于“神”的保佑、“神”的庇护。马克思通过对宗教进行批判,指出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唤醒人们的意识,使人们在无阶级社会时期真正放弃对“神”的信仰,遵循共产主义理念。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又作为现实的运动,它的存在对于消灭现存苦难的状况有着重要意义。应该通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渗透,让人们懂得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并不能依靠于宗教。

参考文献:

[1]凌亚男,华正学.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三次转向及其启示[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46-51.

[2]冯今源.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几点思考[J].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2008(3):99-1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4.

[5]马克思.马克思致阿•卢格[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6]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57.

[7]列宁.哲学笔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M]∥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48.

[8]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M]∥列宁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48.

[9]马克思.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2期上发表的书评[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10]裴飚.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世界宗教文化,2010(4):1-5.

[11]贺彦凤,赵继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人文意蕴及时代价值[J].理论探讨,2007(3):59-61.

作者:马文萍 靳凤凰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69697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