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关系范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关系范文

时间:2022-09-11 09:22:4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关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英勇不屈、不断奋进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晶,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升华。其时代特征突出、民族特性显著、内涵极其丰富、思想广博深刻、实践性系统性强,准确掌握其思想内容、理清内在关系是学习理解和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保证,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逻辑关系。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研究的必要前提。二者概念形成时间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先于“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从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已经开始,但如果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则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后,这一概念在党内逐渐流行起来。后经过1942年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观点在党内形成了共识。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提出及使用,与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中国共产党对思想的认识及评价过程密切相关。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并使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中共七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明确提、使用与确定。在1942年《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一文中提出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邓小平1943年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这一概念,彭真于1944年中央党校第一部整风学习与审查干部的总结中,也提出了“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思想”这一概念,七大党章正式将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思想是马克思主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由此,中共七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有机相连并同时使用,表明当时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新水准。

二者概念内涵的差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内涵,学术界的看法存在某些争议。其一为“等同说”,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种“理论体系”。例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鲜化、民族化、具体化,即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中被具体化;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就是指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其二为“包含说”,这种看法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有学者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第二种则相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表示了一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表示了一种文化成果相融合的理论成果,还表示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作为理论成果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被包含在其中。其三为“过程结果说”,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有学者指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还有学者指出二者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是指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过程结果说”,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各有其确定的内涵。同时吸纳“包含说”第一种观点的可取之处,基本观点为:“中国化马克思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结合表现为动态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和中“中国实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之间双向互动,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另一方面是“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二者的联系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基础,离开这一基础就不能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这两大理论成果的相互关系,是学习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求。关于思想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而独立成体系原因,是由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即由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拯救中国、复兴中华两大任务决定的。思想所完成的是拯救中国、获得民族独立的伟大历史使命。思想是在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过程中创立的,它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拯救中国的使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带领全国人民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完成的是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主要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近代中华民族这两大使命是并列的,在完成两大使命过程中分别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不能混为一谈,正如比喻的那样,它们是上篇和下篇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们具有内在统一性,真正坚持思想就必然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实现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运用。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都遵循着唯物辩证法原理,都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哲学观。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哲学著作,是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教训的丰硕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中的生动体现,它深刻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全面继承了哲学思想“,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理论起点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恢复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新认识,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生产力标准,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到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等方针原则的确立,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体现了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精髓。正如指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特征。

其次,二者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都坚持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为己任。思想最鲜明的特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者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曾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路线、纲领和政策,也就是为着全国人民和各方面利益而奋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离群众,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思想的这一价值追求。邓小平指出,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工作的最高标准。指出,要把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指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在出发点、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上的一脉相承性。再次,二者具有一致的理论品格,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要求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是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使理论符合发展变化的实际,实践的观点至始至终贯穿在思想之中,著作都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在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自己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坚持了马列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邓小平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拨乱反正中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向着正确方向行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思想束缚,不断突破旧思想观念,不断推行理论创新,取得了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理论创新是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前提,也是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线索与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涵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几代领导集体理论成果,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精神。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重大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来展开,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直接体现着学习的成效。在学习研究中,应以贯穿在三大基本理论问题中的基本线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为主线,理清思路,达到“提纲挈领”、“顺藤摸瓜”之功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是对三大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和展开,基本内容由以下四大部分构成: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总依据、总任务、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等事关全局的理论,主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性质、目标、任务等最根本的问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理论构成。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包括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主要包括文化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发展和繁荣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性、总体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包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生态文明理念、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理论。三是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理论,包括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以及内政和外交理论。我国国内有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问题,这问题本来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但又有国际因素,使情况变得复杂;国际上有一个时代主题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等问题。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理论,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依靠谁、谁是主体的问题和领导核心是谁的问题。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法宝,分析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理论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论述加强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以上四部分之间彼此紧密联系,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题,分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论证,基本理论为总布局理论、祖国统一和外交政策理论、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理论提供基础和确立方向,后者对基本理论实现具体展开,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中还要注意正确把握各个阶段理论成果之间关系。

作者:杨文英 单位:保山学院 政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关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mkszylw/67867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