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林业产业发展论文3篇范文

林业产业发展论文3篇范文

时间:2022-07-11 03:05:50

林业产业发展论文3篇

第一篇:退耕还林后续的产业发展

一、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发展现状

(一)研究区域的退耕还林实施规模

本研究选择了位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庆阳两市的泾川县与合水县,地貌地形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大陆性显著,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农业发达。1999年两县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至2009年两县已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分别为28.69万亩和44.75万亩。

(二)研究区域的后续产业发展现状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平凉市和庆阳市,凭借其独特的气候、地理等区位优势,成为种植优质苹果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苹果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成为甘肃省苹果的主产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市引入了以发展红富士系列为主的优质品种,逐步采用了套袋等综合技术,苹果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升,需求量也越来越大。1999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在以甘肃等三省作为试点实施后,两市苹果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118.34万亩扩大到2010年308.85万亩,苹果产量从2000年34.32万吨增加到2010年102.03万吨。

二、退耕还林后苹果产业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说明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苹果产业作为泾川县及合水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产业逐步发展起来。2011年至2013年,笔者参与了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工作,监测点涉及甘肃东部地区的泾川县及合水县,监测点选取了两县共10个行政村100个农户,采用了问卷与个案访谈结合的调研方法,收集到了较翔实的基础数据,笔者根据连续5年监测的数据筛选整理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模式之一的林果业的发展情况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1.被调查户的基本情况被调查的100个农户中,有2户因未从事林果业且其收入均在百万元以上,作为大户未纳入分析的对象。户主年龄在50岁以上59岁以下的占到一半,其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及以下居多,占到42.86%,家庭人口数以4到6人为主,占到65.31%,劳动力数量在2人以下的占到57.14%。2.退耕户与非退耕户的比较2012年,被调查的98个农户中,有4户为当地的养殖大户且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在数据分析中作为大户剔除,其余94户户均纯收入为3.77万元,其中林业收入所占比重最大,为40.77%;被调查的退耕还林户为80户,非退耕还林户为14户,退耕还林户户均纯收入为1.86万元,明显低于非退耕还林户的纯收入,这种差异主要是源于当地的养殖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被调查的大部分非退耕还林户都参于养殖,且以养殖收入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已高达为40.69%,而退耕还林户的参与程度较低,其重要的收入来源是林果收入,占比42.76%,次之的是其他收入。

(二)退耕还林户收入变化及结构分析

自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进入第二轮补助之后,退耕还林户的收入随之发生了变化,如表3所示,2008年至2012年,退耕还林户的户均家庭总收入由2.72万元增加至3.99万元,其中林果收入保持较稳定的增速,由户均0.63万元增加至1.64万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23.11%增长至41.05%;从收入结构看,自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户收入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2008年其他收入的比重高达54.44%,而到2012年林果收入已取代了其他收入的地位,成为退耕还林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他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可见,近年来苹果产业的发展为退耕还林户的收入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后续产业发展对农户收入的贡献率

贡献率常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其公式表述如下: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将此理论引入本研究中,可以清楚地衡量后续产业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作用与贡献,即各类收入对农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如表4所示,其他收入贡献率为非负值的有62户,占农户数的75.61%,其中贡献率在50%以上的有40户,占比64.52%;作为后续产业的林果收入贡献率为非负值的有53户,占农户数的64.63%,其中贡献率在50%以上的有27户,占比50.94%;家庭经营收入贡献率为非负值的有57户,占农户数的69.51%,其中贡献率在50%以上的有20户,占比35.09%。由此可见,退耕还林户所参与的后续产业为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较大,仅次于其他收入。

(四)后续产业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笔者通过对2008年和2012年两时期面板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分析过程中为避免异方差和自相关的影响。由前述分析可知,通过对比自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户收入的变化,随着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退耕户家庭收入提高,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外出务工为主的收入结构转变为以后续产业即林果业收入为主,而传统的家庭生产经营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这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从而助推了农户从事后续产业的积极性。

三、促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后续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持续有效的科技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参与后续产业的农户中,已接受苹果种植科技服务的比重高达79.27%,服务形式多为现场指导,由此可见政府对发展后续产业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为农户提高营林质量,增加后续产业的收入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持,但科技服务的持续性以及所提供服务的效果仍是参与后续产业农户所关心的事,调查结果中有高达67.07%的农户仍需要科技服务证明了这一点。

(二)苹果种植集约化程度低,亟待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与健全

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参与当地合作社的比例仅为12.20%,合作组织未建立是很多农户未参与的主要原因,在对其参与意愿的调查中,愿意参加合作组织的比例已超过50%,这说明随着农户参与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对商品经济的意识不断的提高,加之从事的苹果种植较分散,长期以来形成了丰产园较为零散,高产园数量十分有限的被动局面,新品种有样品无产出,有了产出却形成不了批量供应,果品的供应时常出现断档现象,集约化程度不高,致使规模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农户更多寄希望于专业化的合作组织帮助其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三)产品开发程度低,产业链有待于进一步延伸

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大部分果品主要依靠简易库和土窑贮藏,保鲜效果差,增值空间有限,而果产业仅集中于鲜果的销售和果汁的加工,精深加工缺乏技术及资金的支持,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不强,效益不高;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资源优势还未完全转化为商品优势。因此,在保证苹果产业产前(苗木培育)、产中(果树修剪、施肥、浇灌、疏果、套袋)的同时,需要进一步集合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多方的力量逐步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作者:乔娟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1.1林业产业发展的成绩

1.1.1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的规模与发展速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不仅在第一产业中成果显著,在第二、第三产业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态势下,我国的家具企业正不断增多,很多地板企业越做越大,规模和产值不断扩大,这也预示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此外,林业产业的规模扩大也带动了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很多待业人员加入到林业产业的队伍中来,有效解决了目前劳动力就业的难题。

1.1.2新类型产业不断增多。

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就是新类型产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如食品、花卉和旅游等新类型产业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此外还有制药业等其他类型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多新品种和新种类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正逐步走向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在林业发展的不同区域,林业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和产业带,进一步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产业集群的态势逐步确立。在不同的产业带中,会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品种特色。例如,在北方的林业产业主要形成了林业食品的产业群,在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带主要以发展地板产业和花卉产业为主,这也使不同的地带和区域有着不同的特色,形成了多种多样、分门别类的产业集群。

1.2林业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2.1林业产业的总体结构不合理,建设质量较低。

虽然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在加快,但是很多指标都处于较低的层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总体的产业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资源分布不均上,此外还存在着林业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很多林业资源都处于幼龄的结构层次上,可供开采和利用的资源较少,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得不到足够的供应,存在着明显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形成了我国林业产业中发展的主要矛盾。

1.2.2存在着发展上的误区。

在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方面,我国林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重视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忽略了发展的社会效益,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破坏的现象日趋加重。总体而言,我国现在仍没有摆脱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子,林业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恶化,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1.3生态建设亟需加强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下降,我国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很多林业管理部门正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型的品种和技术。但是,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很多居民缺乏必要的生态意识,再加上林业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导致生态破坏、盲目砍伐的现象严重,很多地方存在着偷伐林木的现象,进一步影响了生态建设,在治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导致生态建设步伐缓慢。

1.4管理和保障体系不健全

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共同治理,密切展开相互协作、综合治理,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但是,在林业产业的管理中存在着分工不合理、工作不协调等问题,导致林业产业发展的责任和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推脱的问题。具体说来,很多部门不能推行出一致性的意见和管理措施,再加上生态建设得不到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绝,林业发展管理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这些都是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促进我国林业产业不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目前林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积极转化林业资源的利用方式;二要转变开发利用的途径,加强人工林资源建设,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和种植面积,提高林业资源的总量;三要树立节约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

3结语

在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认识到林业产业发展的成绩,同时也不能忽视林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砍伐严重、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石德刚单位: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林业站

第三篇:林业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1会东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林业产业作为会东县的主要产业,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切实加强管理,探索实践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一是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林业建设中大力实施“生态会东、产业兴县”发展战略。从县政府到各乡镇政府,分别成立了林业产业发展机构,具体负责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建设工作,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林业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乡镇和部门落实”,合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结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林业产业等林业重点工程,立足会东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华山松、核桃、杉木、中华块菌等特色林业产业,科学有序的推动了产业发展。三是深化改革、多元化发展。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的政策措施,鼓励多元化资金投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和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元经济投入林业产业化建设格局。为林权所有者提供政策保障,调动各方投入林业产业建设积极性。四是依托科技,加快发展。首先,积极加强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技合作,在本地品种选优、新品种引进、繁育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及标准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森林食品示范基地建设等重点环节上下功夫;其次,制订技术标准,规范林业产业发展,先后有十多项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三是抓好林业产业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内引外联,不断开发升级新产品,打造名、特、优林产品品牌。五是配套资金、保障发展。县财政每年预算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产业发展方向上引导、政策税收上倾斜,支持品牌、基地建设,加强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扶持,积极鼓励和帮助林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能力。

2会东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会东县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和地方经济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全县林业经济总量小、比重低,优势支柱产业不强,林业总产值仅7.82亿元,在凉山州17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与森林资源大县地位极不相称。

2.1林业产业整体实力不强

“大资源,小产业”的矛盾依然存在,大企业少、龙头企业缺乏,林业专合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基地生产与产品加工脱节、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林产品加工粗放,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短,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2.2经营管理粗放,产值产量不高

基地建设品种混杂,苗木质量差,良种使用率低,林地生产力不高。多数乡镇对经济林重造轻管,甚至只造不管,林地产量、产值不高,林业产业经济还处在经营管理粗放,低水平的增长方式。

2.3林业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力不够

科技投入少、研发少、成果少,新品种、新技术转化推广利用率低,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不长。加工技术水平落后、粗放,林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创建意识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2.4产业发展体制改革滞后

林业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经营机制不活,没有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林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低,尤其缺乏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现代林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2.5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受国家政策和地方财力影响,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低,难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林区住房、交通、供电,通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职工收入增长还比较缓慢。

3会东县林业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

3.1自然地理气候适宜

会东县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境内地表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6%。山地间镶嵌有平坝、台地、山原等类型。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冬春干旱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暑,干湿季节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6.1℃,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323小时,大于10℃积温5120℃,无霜期262天,年平均降雨量1062.9mm,平均相对湿度65%。草地资源分布多与林地、农地交错镶嵌,乔灌草结合,类型健全,牧草种类多,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生物量中偏高,适宜发展多种畜牧业。会东气候温和,植被好,有多种动物繁衍生息的生态条件,其自然地理条件十分适合发展林业产业。

3.2林业基础资源丰富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13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4.8%,各类森林、林木活立木总蓄积560.86万m3,森林覆盖率42.5%,截至2013年全县已建成人工商品林128.3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150万亩,特色优势经果林基地21万亩,林药林化原料林基地8万亩、森林食品生产面积80万亩、林木花卉基地面积1.5万亩。充足的林木资源为发展林产加工提供了有力支持,是会东发展林业产业资源的重要优势和发展基础。

3.3劳动力资源富集

会东县是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41.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2万人,占总人口的92.51%,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为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4会东县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4.1指导思想

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为龙头,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切实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依托资源优势,以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为基础,以加工利用为龙头,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完善林业产业服务体系为抓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林业产业,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

4.2发展目标

《会东县林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要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快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步伐,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强县。到2018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力争达到11亿元,进入全州排名前五位,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收入3000元以上;到2020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14亿元,力争达到15亿元,进入全州前三位,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收入4000元以上。

5会东县林业产业发展对策

5.1发展华山松基地

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林业产业、生态功能区植被恢复造林、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等林业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华山松,打造特色优势经果林基地。新发展华山松35万亩、改造65万亩,至2018年基地总规模达到100万亩以上,2020年达到并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创新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华山松生产经营加工龙头企业,对华山松籽生产、加工、销售实行“基地+农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松籽产量、质量和效益,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坡,大力发展华山松,加强速丰林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华山松基地,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化发展。

5.2发展核桃基地

依托现有核桃资源,着力培育发展核桃产业。一是建立优质核桃采穗圃基地。建设优质核桃采穗圃基地200亩,培育生产高产、优质的本地乡土核桃品种。为广大林农提供优质的核桃嫁接苗和穗条(芽),切实解决全县核桃产业存在的良莠不齐、品种混杂、平均单株产量低、果质差等问题,充分提高核桃产量、质量和效益。二是培育壮大核桃生产基地。坚持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土地等,采取规模连片种植、林粮间作与零星分散种植(“四旁”植树)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建立“核桃产业合作社”,加强育苗、栽植、管理、采收、经营、加工、销售等服务工作。新发展核桃20万亩,改造10万亩。至2018年基地总规模达到20万亩以上,2020年达到30万亩左右。

5.3发展杉木产业基地

依托现有的5万亩杉木资源,在适宜发展杉木的高二半山区乡镇,新发展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5万亩,到2018年全县杉木面积达10万亩以上,2020年达到15万亩左右。把会东建成凉山州最大杉木采种基地和杉木用材林生产基地。

5.4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充分利用好全县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鼓励支持农户、林业职工利用林下资源发展生态猪、土鸡、肉牛、黑山羊、野猪、梅花鹿、野鸡等为主的林下特色特种养殖业。积极发展以中华块菌、华山松籽、松茸及木耳、蘑菇、香椿、老鹰茶等为主的森林食品、森林蔬菜,培育绿色、无公害森林食品。逐步形成会东特色的林下资源产品,满足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要开发产品加工包装,形成地方特色的“小礼品”,提升产品知名度。

5.5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业

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重点打造一批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旅游景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批“森林农家”、“森林景区”,开展观花、采果(采茶)、品鲜、生态疗养、观光休闲等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旅游,依托海坝、拉马、鲁南乡现有杜鹃花观赏景区和在建光伏、风电项目,加强花木、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维护物种多样性,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景区,培育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增收。

5.6加大林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力度

要进一步规范整顿木材加工经营秩序,整合做强木材加工企业,培育扶持规模大、档次高、品牌响、绿色环保的木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着力带动全县林产品加工水平的逐步提高,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5.7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以县、乡林业产业站、种苗站、科技推广站和林业工作站为依托,健全完善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具有现代林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林业专合组织,引导林农成立体系健全、营运规范、凝聚力强的林业专业合作化组织。把林农组织起来,引进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业主参与专全组织,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增加林农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5.8完善投融资政策。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特色经济林、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及林木良种选育推广、林区道路建设、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林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年增加。要整合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等多方面筹集资金支持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合力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二是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加大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的小额信贷支持力度,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开展以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

5.9完善科技保障

一是完善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支持和服务力度,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采取管理和生产经营相结合,选用乡土、优良适生树种,确保基地速生、丰产、优质,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强与农林类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基地建设,推广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合力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生态环境改善。

作者:王俊元胡定林侯俊单位:会东县新街林业站会东县林业局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林业产业发展论文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xzgl/cyfzlw/64871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