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

文学欣赏论文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1篇

合作课堂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范式,小组是合作课堂重要的物理基础。一般情况下,学生分为4~6人一组(以6人组居多)。在实验的学校中,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合作课堂有四个基本的组成模块:预习(导学案)、展示、教师精讲和点拨、当堂测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我生命的潜能,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目前,合作课堂已经在广西的一些中小学里进行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对在广西中小学实验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探索高职院校外国文学课程合作课堂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模式的合作课堂由四个基本模块构成:专题构建、导学设疑、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由于外国文学优秀的作品数量众多,文学流派纷繁复杂,针对课时有限的情况,合作课堂的新模式不采用传统的语文课或文学欣赏课以作家、国别、体裁、流派等形式来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单元的方法,而是通过专题设置的形式,以专题为主线综合学习文学作品,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前教师根据专题讨论的需要,投放讨论题,布置各小组自主学习——收集作品与文学评论等的有关学习资源,经过小组讨论,形成本组的讨论意见,在班上进行研究成果展示,师生共同对各组的展示进行点评。通过合作课堂,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职外国文学欣赏课程的合作课堂教学

(一)专题设置。

总的来说,专题设置应在课程定位的思想指导下进行。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外国文学知识,高职院校的外国文学欣赏课程的要求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外国文学欣赏的本质,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程定位可做如下设置:从文学本身的角度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自身魅力,培养对外国文学作品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会自主、合作学习。专题设置好了,才能使外国文学欣赏课堂得到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根据以上的定位,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专题设置的原则是:

⒈选择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专业等息息相关的内容。

例如,高职学生都是17~20岁的青年人,正处在青春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很正常不过的,但这个阶段他们对爱情的体验、经验也明显不足,有时看法可能会偏颇或偏激,以致可能会不太合理地、不太理智地对待爱情。外国文学作品中不乏优秀的爱情主题的作品,外国文学欣赏课可以开设一个“爱情专题”,专门讨论相关的作品,以期在讨论学习中,不仅学习外国文学知识,也使青年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爱情,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

⒉选择学生兴趣浓厚的内容。

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应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2013年好莱坞大片《虎胆龙威5》上演,这是由导演约翰•摩尔执导的一部硬汉形象的影片,片中主角约翰•麦克莱恩不仅有着顽强的毅力、超乎常人的技能,更有着俊朗的相貌、发达的肌肉,观众对约翰•麦克莱恩的硬汉形象印象深刻。而且,近年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中硬汉形象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类型,学生对这类电影也很感兴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设置了“硬汉形象”专题。

⒊兼顾文种、国别、流派。

外国文学流派繁多,作品风格各异,单靠课时数不多的欣赏课程难以全部学习这些作品,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专题设置时就要考虑到在专题中融入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爱情专题”就可以选择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分析,例如:英国的《呼啸山庄》《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的《茶花女》、德国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美国的《麦琪的礼物》、匈牙利的《我愿意是急流》,等等,作品风格各异,这样可以较好地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导学设疑。

导学设疑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专题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题目设置要合理,覆盖面要广,问题具有典型性。

例如“硬汉形象”专题可以给出如下导学题目:(1)外国文学作品的小说中有哪些引人注目的硬汉形象?(选定范围)(2)外国文学中的“硬汉形象”具有什么特点?(基本的人物分析)(3)怎么看待西方文学中的“硬汉形象”?(深入地的讨论)(4)除了外国小说作品外,近年来的西方影视作品有哪些硬汉形象?(铺陈,扩大视野)(5)硬汉形象的美学意义是什么?(升华,文学本质性的认识)(6)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硬汉”?(联系实际)这些问题覆盖教学内容的面广,也具有典型性,同时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此外,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一至两周将导学方案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予以准备。

⒉根据专题的需要,教师列出学习资源目录。

例如“硬汉形象”专题,教师可以给出下列学习资料单:(1)美国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虎胆龙威5》;(2)朱振武《论海明威小说的美学创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四期);(3)樊朝辉《浅谈〈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形象塑造》(《作家杂志》2009年第五期);(4)管军、罗小娟《国内海明威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山花》2011年第九期)等。布置学生按导学方案要求去分工合作。教师给出学习资源的目录,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快速地寻找到相关资料,以节省查找材料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寻找材料时出现的盲目性。

(三)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合作课堂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完成得好,合作课堂的学习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合作探究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导学问题阅读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小组收集资料和讨论环节,要注意引导小组的各个成员都要参与其中,避免出现学习小组中只有少部分或个别同学在完成课题、其他同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的情况,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作为“导演”参与其中,对学生的疑惑提示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问题。

(四)展示点评。

合作课堂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展示点评。这个阶段的做法是: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公布本组的答案及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小组代表发言是检验合作课堂学习成果的好方法。

⒈汇报形式灵活多样。

这个阶段各小组汇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进行演讲汇报,也可以采用PPT展示等图文并茂的形式,以促进课堂的生动性。因为高职学生入学后在学校学习了PPT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技术,制作PPT课件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工作。

⒉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上讲台锻炼的机会。

每次汇报发言轮流进行,使得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上讲台锻炼的机会。并采用以汇报带考试的做法,推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积极性。每个代表的发言成绩就是本组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这样可以激励小组的学习热情和激发代表的荣誉感,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⒊师生共同点评。小组汇报后由师生共同进行点评。点评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可以发现各个小组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甚至偏差的地方,及时纠偏。师生共同点评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考试由教师一人评判学生的做法,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以评促学,带动合作学习课堂的良性发展。

三、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外国文学欣赏课程中运用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思考问题、探索答案,都是由学生“主演”。但是,合作课堂教学不是放任学生去进行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下面几个环节上:导学方案的制订环节、引导学生讨论的环节和点评环节上的精讲点拨等方面。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品所呈现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讲解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外国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作品写作的文化背景不同,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容易导致在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意义上的偏差,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精讲点拨时要注意讲解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学习障碍。再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代表发言时的点评环节上进行把控。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独到、新颖的见解,在学生发言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课堂进行及时地把控,以免课堂发言流于形式或出现严重的偏差。

四、结语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应充分利用其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的目的。郭俊敏认为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心理素质”。邹积艳在研究中提出了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王秀娟就文学欣赏课程的性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赵志英、王爱峰从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文学类公选课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高职文学类选修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类公选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文学欣赏选修课是学生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接受语文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学重在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的记诵,真正能在文学世界中欣赏、体味,得到审美享受的机会并不多。王晓彬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现行的语文教育充满功利色彩”“,文学教育彻底远离了情与美,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也对文学失去最基本的兴趣”。郭俊敏认为,“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而“文学欣赏课是展示、发挥文学作用的最好形式”。文学欣赏课能“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作赏析,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个性”。罗杰文指出,文学欣赏课应重视培养审美情趣,并与审美文化教育结合,而其关键在于教师。

(三)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罗杰文还指出,文学欣赏课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并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教师应注意通过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人格不断完善。“这种与文学教育挂钩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得更加深刻和扎实,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更具恒久性。”席云玲、袁庆华等研究者具体分析了文学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谭莉萍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表述,提出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外,还应树立思想品德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四)文学欣赏选修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也通过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学欣赏课程在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充分利用文学欣赏这一宝贵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于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王世银提出,文学欣赏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样式,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文学欣赏课程是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二、开设现状分析

文学欣赏选修课在高职生学习生涯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其课程开设现状及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者纷纷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期改进课程的教学状况。陈萍、李连富认为,深化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澄清学生在以下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文学欣赏课与语文、文学欣赏课与专业课。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文学欣赏课的学习对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付玉东分别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学欣赏教学应当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相统一的原则,改革的途径主要是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树立批评意识、把握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朱建宏认为当今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存在以下问题:选修课发展不平衡、文学欣赏正受冷落;选课程序不够规范、教学环节缺少管理;选修制度不够健全、文学师资力量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加强文学欣赏课程价值认识;规范文学欣赏课堂教学管理;加大文学欣赏选修制度管理;配备文学欣赏课程优秀师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选编高质量的教材。马春志针对文学欣赏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要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重视学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万薇薇则针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刘丽娟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选修课的根本性矛盾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特定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之间的尖锐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求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三、教学改革研讨

传统的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重理论,轻运用实践;重讲授,轻参与。学生学习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学习兴趣。为适应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高职文学欣赏课程需要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王婷认为“教学内容应当突出文学文本的常识性、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文学体验的情感性,同时应选取一些贴近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文本”,“在理论讲授部分,应该注重深入浅出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课程也承担着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功用。万薇薇提出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选择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课篇目的制定,以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王丁在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并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万薇薇根据教学实践,设计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个人发言、教师评点、书面成文”。

(三)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王婷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动较为活跃的特点,提出应该采取和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陈娴娴具体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文学欣赏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如“采用头脑风暴法,激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何彩霞指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被学习”转为“要学习”,由灌输变为引导,包容不同观点,由“必须”转为“如果”。王晓彬提出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四)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冯华提出为提高教学效果,需引入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融文学、绘画、音乐、解说、视频技术为一体,声情并茂、图文流畅,使课堂生动活泼”,并介绍了多媒体软件应用于课件制作的案例。

(五)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王婷、万薇薇等研究者指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元化也需要建立与之相一致的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过程化,综合上课考勤及纪律、课堂活动参与度、课下读书笔记情况和期末考核五部分,从以知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转变,让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者将先进教学理论和思想引入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如樊洁、王芳《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何红梅《高职院校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探析》等。

四、学情学法研究

还有研究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要发挥学生在文学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许丽总结了“以文学的眼光赏析文学作品”、“走近作者的世界”、“入其内,出其外”及“体味深层的哲学意味”四种方法。闫灵芝在总结高职学生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高高职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稳定注意、感知形象、展开想象。万薇薇还提出要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等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作品并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五、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展望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3篇

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不是论证式、分析式的,亦即不是理论形态的。它也可以有结论,但结论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感悟,它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也无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同样也不可能作所谓的严密论证,因为中国古代本来就没有这样一套理论的、逻辑的论证体系和机制,也没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关于文学作品的结论也不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包括文学批评也会得出一些简单的诸如好坏、品级、风格特征的基本定位或定性结论,但这种结论于文学本体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不会在欣赏层面上影响后人或他人。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从根本上是体悟性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独立于人与现实之外的客观存在,不是文学的固有属性,而是文学与人的关系的生成,或者说,文学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不是自足的。中国古代人读文学作品,一方面是品文学作品,但更重要的是由作品而人生、而社会,即作品能否丰富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情感,能否加深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受与体验,是否对生活有积极的意义,是否可以改善人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更重视文学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作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之后,中国文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以称之为“转型”,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也发生了现代转型。其基本方式就是“懂”,即理解和明白,表现为逻辑性、可操作性、客观性和规律性等,最后的结果便是大家的阅读经验大致相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看法大致相同,当然,更深层的则是大家在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上的大致相同。所以,“懂”可以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模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对文学欣赏的一种言说方式,其深层的背景或思想基础就是理性和科学。

二在中国,理性和科学作为精神活动的基石、作为信念、作为主流的思维方式得以确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事,更准确地说,理性和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结果就是确立了科学观和理性观,“非理性”也是中国现代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但“非理性”不是源于中国古代,而是来自西方,“理性”和“非理性”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但二者并不是平等的。“非理性”作为“理性”的另一“元”,实际上是理性的衍生物,本质上属于理性的范畴。理性和科学构成了中国现代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基础,也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基本类型,正是在理性和科学成为现代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后,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模式才从根本上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化及社会模式。中国现代社会的一切方面都与此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教育等无不在深层上以科学和理性作为根基。文学和文学理论也是这样。胡适在文学理论领域最重要的建树是其提出的“文学改良”主张,“八条主张”实际上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胡适的这个主张是建立在对传统主义文学判断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中国古代有三大弊端:“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而呻。……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言之有物,这实际上是以一种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文学。陈独秀的文学理论更是这样,陈独秀在“五四”时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以一种决绝的态度提倡科学和民主,并最终使科学及其精神在中国取得完全的胜利。在著名的《敬告青年》一文中,他提倡“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对“科学”和“想象”的解释是:“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中国古代大体是“想象的”,最典型的就是“气”之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陈独秀认为,西方发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科学之兴,所以,“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他的态度更为坚定:“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把这种科学和理性运用到文学上,就是“文学革命论”:“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腐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三大主义”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要求文学像科学一样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深受这样一种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看到,“五四”之后的文学理论文章不再是简单的、叙述的、感想的、“说理”的,中国古代的所谓“说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讲“人之常情”。在文体上,中国古代文论具有“散文化”的趋向,这里所谓“散文化”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而是文体意义上的,如书信、作品序跋、诗话、小说点评、边缘化的史传,等等。但对于文学理论来说,这些都是附属性的文体。中国古代文论一直到近代裘廷梁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文章的出现,才开始了本体的文学理论文体。而且,中国古代文论文章篇幅多不长,而理论论证更有限,多是一些观点,且多是感想式的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论和事实的证据。提出观点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术来说,重要的不在于提出了什么观点,而在于如何论证观点和观点论证的有效性。中国古代文论并不是不想写厚重的文章,而是因为缺乏理性的逻辑分析和归纳论证,因而文章根本写不厚重。而中国现代文论则不同,文章有观点,有事实根据,有逻辑分析,体现为纯粹的理论方式。这显然是受西方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影响的结果。我们当然也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思想复杂的结果,但理性和科学正是造成中国现代思想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科学和理性的输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思想模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模式。在西方,理性精神在古希腊时期就确定了。“早在古希腊,人已被看作是理性的动物,人能认识和主宰世界的理性精神被看作人之为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文艺复兴之后,中世纪人对神的依附、盲从、迷信被人对自身理性的发现和肯定所替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不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科学的地位,而且也无限增强了人对自身理性的信心,用理性原则来建立一个新世界成为17、18世纪西方先进思想家的共同理想。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在那个时代,人本主义与科学或理性主义完全一致,理性原则可以说正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尺度。”

文学和文学理论也是这样。19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本质观一直是以“模仿说”为主流,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是西方文学的传统,伴随着科学和理性在19世纪达到高峰,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也达到高峰,成为主流的文学。现实主义强调反映、再现、典型、客观、写实,强调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其深层的理念便是理性与科学。西方文学理论一直以来的思路都是试图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小说?什么是诗歌?文学的创作过程分哪些步骤、文学欣赏的心理图式等问题,西方文学理论在19世纪之前实际上一直在试图建构一种无所不包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具有内在统一的、没有矛盾的、宏大的文学理论体系。西方文学理论一直有一个无须证明的前提,即文学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主张像剖析自然现象一样剖析文学现象,文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文学现象进行细致的解剖来最后达到对文学的彻底认识。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对于文学评论来说,古希腊时期还非常重视对作品本身的解读,但当解读遇到障碍时,便倾向于求助作者,因为作品是作者写出来的。在理性和科学的世界中,作者被当成了原因,而作品被当成了结果。所以,自文艺复兴以来,作者的意图在作品解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兴盛时达到顶峰。19世纪的西方文学评论基本上是在作者与作品之间做文章,直到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才开始摆脱作者的控制,专注于作品本身。

中国对西方思想的输入在总体上是滞后的。“五四”所输入的西方文化主要是西方19世纪的文化,正因如此,理性和科学才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及思维的基本方式。当然,这里面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原因,但科学和理性对西方文明的作用则是最主要的原因。科学和理性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及思维的基本模式,其对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在于,我们不再以一种“道”、“气”、“仁”、“韵”、“味”、“境”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而是以“客观”、“现实”、“反映”、“表现”、“内容”、“形式”、“典型”、“风格”、“体裁”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这样便导致对文学作品的逻辑分析、理论研究和意义解析与传统完全不同。在科学和理性的观照中,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是一种绝对的客观,其意义和价值就是固定不变的,只能通过研究和分析给予永久性的揭示。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理念中,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作出来的,所以,文学作品所有的意义和价值都与作者有关,考证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根据作品发掘出作者的意图,便是文学评论的最根本任务。从作品中明白了作者的意图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就是“懂”了;反之,如果没有看出来或者看“错”了、看“偏”了,就是“没懂”或“不懂”。所以,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一直在作者和作品的二维的层面上做文章,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红楼梦》研究中学者们一直热衷于考证曹雪芹的生平。

三所谓“懂”,大致来说就是理解或明白,包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通常被认为是作者通过作品表现的,它客观性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所以,所谓“理解”主要是指理解作者的表现,读者阅读和欣赏就是把作者在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发掘”出来,在“发现”中达到快乐即审美愉悦的目的。梁宗岱说:“一首好的诗最低限度要令我们感到作者的匠心,令我们惊佩他底艺术手腕。”这其实就是对“懂”的一种定义。“懂”的反义词是“不懂”,介于“懂”与“不懂”之间的是“难懂”或“晦涩”,朱光潜说:“我以为与其说明白与晦涩,不如说易懂与难懂。”“晦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认同“懂”,只是认为“懂”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它实际上是在“不懂”的意义上讨论“懂”。所以,正如“丑”属于“审美”范畴一样,“晦涩”从根本上属于“懂”的范畴,其深层的意识基础是理性,是从理性中衍生出来,仍然是现性言说的产物。臧棣在《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中认为,中国现代晦涩理论与“人们对‘含蓄’风格的期待和对‘纯诗’观念的倡导纠结在一起”,“和象征主义诗歌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学联系”。“晦涩理论的雏形实际上是从两种批评意识中脱胎出来的:一是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怀念;二是对象征主义诗学的共鸣。”[7]这是在具体的历史层面上而言的。实际上,晦涩理论还有更为深层的理论背景,就是科学的言说,理性的意识,是站在理性意识上对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反思。“懂”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范畴,是“五四”之后确立的,这从“五四”之后大量文学批评著作中使用这一概念中即可看出来。但有意思的是,翻检五四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文献,我们找不到专门讨论“懂”作为文学理论范畴的文章,哪怕只是提出一种观点的论文也没有,所以也无从考证是谁最早在文学理论范畴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显然,在科学和理性作为思想及思维方式被确立以后,“懂”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很多人在文章中都使用“懂”这个词,但对“懂”作为概念却缺乏研究和讨论。“懂”作为文学理论问题,其内涵实际上是在反题的讨论即关于“看不懂”以及相关的“晦涩”讨论中凸显出来的。谁最早提出“看不懂”的问题,现在已难以考证。在笔者查到的文献中,最早使用这一词的是鲁迅,1924年1月28日,鲁迅写作《望勿“纠正”》一文,他在文章的最后说:“有些人攻击译本小说‘看不懂’,但他们看中国人自作的旧小说,当真看得懂么?”鲁迅在这里实际上对“懂”提出了疑问。

“懂”的标准是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才叫“懂”?自以为“懂”了,其实未必真“懂”。这里面值得追问的问题还很多,可惜鲁迅没有深入追问下去。1920年代中期出现的“象征派”诗歌以及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欣赏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文学的理性主义提出了挑战,迫使文学理论探讨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就深入地涉及到了“懂”和“晦涩”的问题。而1937年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发表的一组“通信”,则是对“懂”与“不懂”问题的一次比较集中的讨论,它对于深入研究和探讨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的深层次问题显然是有推动作用的,它提出了很多文学欣赏的重大问题和根本性问题,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理论水平和思维条件下,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9]。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不懂”和“反懂”问题提出来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的科学、理性模式及其深层的理论基础都或多或少地开始受到怀疑,“懂”的绝对性在一定程度上露出了一丝破绽的缝隙。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科学主义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动摇,但显然不再那么坚定和自信了,至少在使用的范围上有所限定。事实上,对于现实主义包括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不论是批评还是欣赏,“懂”都是适用的,因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在写作理念上就是“懂”的,写作就是一种表达、表现或反映,写作的一切都是紧密围绕着表达而展开的,具有严密的组织和体系,读者可以对这种组织和体系进行解剖,从而理解和明白作者的表达。但现代主义文学就不一样了。现代主义文学当然也是形态各异的,既有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文学,也有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文学。相应地,从阅读和欣赏的角度来说,既有具有明确思想意义并以思想见长的现代主义文学比如存在主义作品,也有无明确思想意义并充满潜意识、无意识的感觉主义的作品,比如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特别1950年代之后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些作品本来就没有主题,没有结构,没有思想表达,没有固定的意义,本来就不是“懂”的,我们又如何读得懂呢?比如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作者自己都没有明确的表达,读者又怎么能知道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但不管是写作上的“反懂”还是阅读上的“反懂”,都不影响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杰作。中国现代文学自象征主义诗歌之后也开始了“反懂”的写作,只是它不像西方那样具有明确的“反懂”意识,冯至曾说:“诗首先要读得懂,可是有些诗不容易被理解。”“不容易被理解”更进一步则是“不能被理解”。比如李金发、何其芳的一些诗,它们不过是一种情绪或情感的表达,一种对生活、对生存的感受和体验,有内容但没有明确的思想或主题。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它们不是以寻求对思想的理解和沟通乃至共鸣为目标,而是通过阅读,激活其艺术激情,从而达到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人生、对生命进行感悟,对社会进行思索。读者在这里既是作品的欣赏者,又是作品的再创造者。

在对传统文学的欣赏中也有“非懂”的现象,但传统文学欣赏中的“非懂”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游戏文学的欣赏,比如对“宝塔诗”、“回文诗”、“藏字诗”等游戏之作的欣赏,主要是赏玩其形式,在把玩其形式的巧妙和机智中得到某种乐趣;二是对文学音韵和旋律的欣赏,比如诗文的咏诵,它主要是在词句的抑扬顿挫中得到一种声音上的听觉快感。这两种欣赏都不考虑文本本身的意义,具有“求乐”性、消遣性,因而是“非懂”的。但这种“非懂”不是自觉的,同时还具有某种特殊性,并不从根本上对“懂”构成冲击,“非懂”的文学欣赏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现代主义文学在写作上不像传统主义文学那样具有客观性,不再以社会现实生活作为客观的标准,在手法上多用象征、意象、夸张、意识流、荒诞等,现代主义文学有些作品根本就没有写作意图,有些作品的写作意图非常模糊和晦涩,再加上深刻以至于深奥,因而具有多义性,可以作多种解读。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模式和欣赏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使“反懂”成为一种与“懂”平等的方式。我们看到,当代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文学,一种是“懂”的文学,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创作方法的文学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学,其深层的理论基础是理性,而欣赏这种文学的方式主要是“懂”的;另一种是“反懂”的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的很多文学都是这种类型,其深层的理论基础是非理性,其欣赏方式则主要是“反懂”的。“懂”即理解,而“反懂”则是感受。“反懂”的文学欣赏对于文学解读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事实上,它大大地解放了作品对读者阅读的束缚,也大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使文学作品变得更加自由。对于“反懂”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它进行逻辑分析和理性解读,也即以“懂”的欣赏方式来欣赏“反懂”的文学作品。反过来,对于传统的文学作品,我们也可以不按其固有的意义来解读,也就是说,对于“懂”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按照“非懂”或“反懂”的方式来欣赏,这同样具有欣赏的“合法性”。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4篇

高职高专学生的群体特点为:获取知识渠道广、知识面宽,但不深入具体,一知半解,渴望被他人认同和自我实现,然而又存在迷茫、消极、矛盾的普遍心理。文学欣赏课程需要根据具体学情加以正确引导,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同感和参与感,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其全面发展需要。

2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文学欣赏教学是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学欣赏课程的教改研究和实践,以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促成医学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通。

2.1精选教学内容,发挥文学欣赏课程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文学欣赏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找准课程定位,打破教材建构,重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人文培养功用。在文本选择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经典,扎根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传承灿烂文明,另一方面也要把握时代脉搏,延伸、引入新内容,引导学生从当代文学(包括影视、网络文学)及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中汲取养分,吸收正能量。

2.1.1德育渗透用情感教育带动思想教育,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这是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1)爱国主义教育。首先,用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无不享誉世界、影响深远。第二,用爱国主义作家的事迹感染学生,通过对爱国人士的事迹讲述,学生心中深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第三,用爱国主义作品进行思想引导,由杜甫的《春望》、辛弃疾的《破阵子》,再到郭沫若的《炉中煤》、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学生受到一场场心灵洗礼,更坚定了爱国感情。(2)道德修养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诚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言行一致、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传统美德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优秀作品和作品中人物、作家的人格力量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增强人生责任感,加强抗击挫折和压力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素质。(3)职业素质教育。增强文学与医学的关联性和实效性,精选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人的传记,让学生在熟悉古代文案、学习古代医学大家的医德、医术、医理。同时结合当下的鲜活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央视新闻联播《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中介绍的乡村医生坚守贫困与清苦,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从而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认同,坚定职业信念。

2.1.2美育熏陶文学欣赏本质是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文学作品中蕴藏着的人格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等诸多美的因素。审美的培养是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美育是文学欣赏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杰出的文学家不仅以美的规律真实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假恶丑的鞭挞。成功的文学欣赏教学不仅使文学作品中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其中承载的思想、智慧、情感会伴随着流淌到学生的心中。

2.1.3智育启迪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学生以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2.2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文学欣赏是一种重体验、重感受,需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切身融入和参与的文学实践活动,唯此才能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2.2.1讲授法讲授法作为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用于向学生介绍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的体裁特征、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和进行欣赏的基本方法,这是学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证。讲授法还用于一些重要篇目的写作背景和重要作家的生平介绍,即“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2.2.2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前布置阅读篇目,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查阅资料并记录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征集、梳理,选择高频问题和典型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为证明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主动阅读和整理归纳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不用唯一答案、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路,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并善于总结,同时收获集体协作解决问题的喜悦。

2.2.3角色扮演法教师从戏剧和小说中初选几个片段,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1~2个进行改编与表演,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情境、体验生活、感受人物,学生分别以“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身份进入文本,对其中的结构、情节、人物没置进行删改和重新编排,使学生充分享受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和情感共鸣作用,激发再创造的兴趣,学生与作家、作品、角色间的交互作用得以深入,从而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提高想象、联想、应变、语言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2.2.4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述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病患的身心健康起到的积极影响,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从而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医护人员的耐心、爱心,全心全意为病患着想的精神,救死扶伤、不计得失的品质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无形的珍贵的医疗资源。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受学生欢迎。

2.3打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以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旨归;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将知识考核为主转变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检验学生文学感受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口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等,力求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主要包括包括:考勤纪律、讨论发言、朗诵训练、读后感(观后)写作等。

3结语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5篇

审美教育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和表现美的具体过程。提升审美感受力,首先要明确自然美育的教化作用。自然美是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美,欣赏自然之美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对青年心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教育影响,教育家的影响是难和它匹敌的。”文学欣赏课程在审美教育的实施方面,应抓住自然美育的教育契机,用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在古代诗歌当中,包含着大量歌颂自然之美的优秀作品。如苏轼的《春江晚景》一诗,通过竹林、桃花、江水、芦苇、野鸭等意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江南仲春时节的优美景色画卷。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眼中的美丽自然物象。对于诗歌中自然之美的欣赏,可以引发学生美的感受,对美的热爱之情亦不断提升。对于幼师生来说,审美感受力的提升不但可以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也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幼儿教师在将自身的审美感受传递给幼儿的过程中,间接的也激发了幼儿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在散文欣赏中激发审美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蔡元培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通过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以达到建立学生高雅生活情趣的教育目的。钟嵘在《诗品•序》中曾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文学作品体现了作家的真性情,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体验与感受的直接反映。在诸多散文作品中作家常常将主观情感寄托于外在景物之中,对散文作品内在意蕴的深层挖掘能够调动思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阅读者个人的审美情感体验。如朱自清的《春》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初春的山、水、太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细致的勾勒出江南春天所特有的风貌,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在散文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被带入到这幅优美的春景图中,被春光所陶醉,为诗情所感染,审美情感得以激活。《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建议中提到:“幼儿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审美情感体验在美的感知与欣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帮助幼师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为日后的幼儿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小说欣赏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

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人们美的心灵与健全的人格,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多种手段,在审美实践中达到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反映,以此为参照充分地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在审美领域当中,真、善、美是人类生活的三大基本价值,美与真、善是相通的,美离不开真、善,美又能达到真与善。在真善美的引导下,美丑观、善恶观、是非观、爱憎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得以确立,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文学当中的美相较于现实中的美更加典型、更加集中,对人的感染也更加强烈。小说作品是作家对现实的提炼与再造,反映着人类心灵的真善美,小说欣赏即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进行评价与取舍的过程。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这个外貌丑陋的残疾人,内心却无比真诚与善良,他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于爱斯梅拉达的身上,为了她的幸福可以牺牲一切。在极端的美丑对照之下,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作家对于真善美的歌颂与假恶丑的批判,作家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幼师生应明确价值观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导向作用,用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为幼儿树立榜样。《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幼儿教师应用自身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与纠正幼儿的不良思想,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在戏剧欣赏中促使审美道德的养成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审美教育在人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与道德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认为:“只要深入地认识那些美丽的事物,就可以用它来培养出美的爱好者和成熟的人道主义者”。人的本性中普遍存在着爱美的需求,而美中蕴含着善,受教育者在审美过程中被美所感染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善的引导,德性升华,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正如朱光潜所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审美教育提升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为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戏剧文学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其强烈的矛盾冲突作为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性。而戏剧人物的内在心理矛盾展示了其情感与理智的冲突,道德与欲望的对抗。在戏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延宕行为恰恰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克劳迪斯的罪行理应受到惩罚,但以恶制恶的方式势必无法真正消除罪恶,道德与责任拷问着王子的灵魂,使其复仇行为再三延迟。通过戏剧文学的欣赏,学生受到作品中善行的感化,审美活动实现了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修养得到逐步提升。审美道德的养成对于幼师生师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言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师德准则。《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幼儿教师:“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具备高尚的师德品质可以确保幼师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包容、尊重与关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结语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6篇

传统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满足教师讲授和示范需要来组织教学,缺乏有效的职业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模式则反其道而行之。文学欣赏课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依据诗歌吟诵、美文品读、小小说创作、独幕剧表演几个大的项目,将每个项目以任务的形式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围绕学生主体,满足学生能力训练和素质提升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进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例如,小说欣赏可以通过完成一篇小小说的写作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而剧本欣赏则可以通过分组角色扮演完成一个短剧或一幕剧的表演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2.以项目教学“六步法”为主导实施合作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文学欣赏课虽然不像其他专业课可以模拟职业岗位真实工作环境有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但还是可以按照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自主计划、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监控、自主评价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运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学生要完成诗词朗诵、美文品读、小小说创作、话剧表演等项目、任务,就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去收集有关学习资料,进行精心的策划,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组织实施。在整个教学实施中,教师充当好导演、顾问、裁判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好演员,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3.创新考核方式,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7篇

作为高职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业负担不是很重,很多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其实非常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到了学校后能做什么,之前的学习经验告诉他们来学校就是在课堂里学习,现在突然多出这么多自己可以把握的课余时间就觉得无所适从。因此,很多同学开始沉迷于网络,没了电脑,他们会无所事事,看着书本,他们会瞌睡连连,他们也知道这样的生活很不好,也不应该一直这样过下去,但与其离了电脑游戏无所事事,他们宁愿沉迷在游戏里,享受游戏带来的刺激,此时教师就应当给予引导和鼓励,带他们走出迷茫。高职学校的学生课余时间很多,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尤其是双休日很多同学会在宿舍睡上一天,甚至在网吧呆上一天,教师可以在双休日的时候提供一些优秀的影片让学生去观看,并布置一些作业,例如,让他们去查阅和电影有关的一些历史背景,对电影的内容进行延伸,利用我们的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提交作业,这样学生在双休日就有事情可做,也能引导学生自主去学习思考,并在这种娱乐的方式中获取知识,充实校园生活,提高校园生活的质量。平时学校也可以开一些关于影视欣赏的选修课,在集体的氛围里和老师、同学一起来探讨与品味艺术。有很多学校也会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多媒体教室播放最新的电影并在平时打出广告吸引学生前去观看,收取少额的费用。这无疑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假日休闲的方式。将优秀的影视融入学生平时的生活中,能帮助学生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生命的体验,向学生传送美的理念,开启学生的心灵和智慧。

二、电影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在安逸的时候不贪图享乐,在困难的时候能积极进取,勇敢面对,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一)优秀的电影能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职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他们敏感多变、自尊心强,渴望独立、渴望被人肯定,如果这种诉求一直得不到满足,容易造成学生精神上的压抑;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但由于缺乏处理与异性之间关系的经验而产生各种矛盾;再加上现在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中很多血腥暴力的场面也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扭曲。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一生。山东泰山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宫梅玲利用阅读来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宫梅玲老师不开药方只开书方,图书馆就是她的药房,通过阅读帮助学生走出困惑。电影也是一样,电影把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包括亲情、爱情、友谊、苦难、挫折等诠释出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学生心理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推荐学生去观看一些合适的影片帮助他们走出困惑,重拾阳光。比如,对于自己的学业和未来迷茫的同学可以推荐他们去看《乔布斯传》、《当幸福来敲门》,通过这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对于一些在感情上受挫折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看《泰坦尼克号》、《山楂树之恋》,告诉他们真正的爱情可以是轰轰烈烈也可以是平平淡淡的,爱是一种付出,而不是纯粹的索取;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看《阿甘正传》、《放牛班的春天》,鼓励他们重新振作,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春天。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出现的不同心理困惑给他们推荐不同的影视作品,让学生通过故事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使他们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内心的忧患得到排解。学生在观看影片心灵得到放松的同时,影片中阳光积极的一面也能逐渐被学生吸收,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内心世界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8篇

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正是由于对文学特征有以上认识,并针对文学欣赏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针对教学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二、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

(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作品,是指文学欣赏课程中所使用的文学作品,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初期文学欣赏者,要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对于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只有选择难易适合、内容丰富的教学作品,才能够促进学生很好的开展学习,并有效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