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缅甸围鼓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缅甸围鼓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07 12:04:56

缅甸围鼓音乐文化论文

一、围鼓及其学习方法

(一)围鼓教材《马哈基大》《马哈基大》歌曲集是我学习围鼓的教材,在缅甸凡是学习传统音乐,都会以这本歌曲集为蓝本。缅历1285年即公元1913年,吴禀丘大师汇编了这本名为《马哈基大》(Mahagita)的歌曲集。此书收集了缅甸蒲甘王朝上层名人和近代一些文人写下的曲子,这些曲子缅语称为“德钦基”(ThaChinGyi),意为古典音乐。德钦基德的歌曲类型,是把歌曲的来源和风格作为分类标准,乐曲类型包括:弦曲(Kyo)、布艾曲(Bwe)、德钦坎(ThaChinKhant)、瑜陀耶(YoDaYa)、巴骠曲(Patyo)、孟曲(Mom)等,都是如今广为音乐家所熟知和喜爱演奏的歌曲类型。《马哈基大》中的歌曲只有词而没有谱,但歌词是缅语的字母发音,所以只要懂得缅文和一些古曲的旋律特点,就能轻松唱出它的旋律。第一类歌曲类型:弦曲(Kyo)为最古老的音乐类型之一,主要由弦乐器弯琴伴奏或创作的歌曲。弦曲被认为是过去国王在宫廷城外游历时,在皇家游船上聆听的音乐。现存的弦曲共有13首被当代官方制定为古典音乐的入门曲,并按照演奏难易程度编排。佼星老师从《马哈基大》13首弦曲之HTANTAYA和THITA开始教我。他说围鼓的学习主要从这13首弦曲开始,它们是围鼓演奏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以后才能明白复杂乐曲的变化①。在缅甸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总共完成了3首弦曲的学习:第一首HtanTaYa;第二首ThiTa;第三首ThaYa。缅甸的音乐家把弦曲视为缅甸音乐入门的基础,所以在演奏这些基础乐曲时即兴和变奏都要受到相当控制,不能任意发挥。演奏这些基础弦曲时演奏者只要能记住鼓音的位置,按照节拍用一个相对均衡的速度演奏即可。

(二)鼓语拟乐的学习方法缅甸音乐并非采用西方的记谱系统。围鼓学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外,还有一套由许多拟声字组成的鼓语记忆法,学习者需要通过背诵特定音节组合的拟声,而牢记这些拟声组合所对应的音高和弹奏技法。在学习第一首乐曲时,老师要求我不停唱诵这些音节或是歌词,边唱边在围鼓上演奏出来,这种方式在缅甸被称为“巴萨塞恩”(pazathsaing)②。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可以将基本的音程、相对音高、弹奏技巧、音型的样式等记牢,并一代代传承下去。回顾当时的学习,13首弦曲中的最初几首是相对简单的,但当时的学习却非常困难,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语言交流的障碍和对五线谱视奏的依赖。在刚开始学习时,对于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我难以适应,也曾用过几次五线谱③,但这种方式很快就无法奏效,首先是老师本身的音乐思维是当地的模式,让我看的是五线谱,讲授时却不用西方音名表示,仍然以当地“几孔鼓”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短期内,实在无法让我把它们内化统一;其次,我逐渐发现五线谱只能作为主要旋律的提示,实际上与老师教授的曲目还存在很多差异,在教授每一首新曲之前,他都要播放以前他老师演奏的录音磁带,来确定曲目准确无误,而不完全依据出版的乐谱和其他围鼓老师的演奏。所以,最终我和老师都完全丢开五线谱,仍旧按照当地的口诀记忆。每学一首新曲,老师先把曲目演奏一遍,让我对整首曲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音响概念之后再逐句教。因为时间有限,老师很希望我能在短期内就有很大进展,学完13首弦曲,然而对我来说却是奢望。在学习时我常常忘记旋律片段,这让他非常生气,但之后又苦口婆心的一句句帮我回忆乐曲旋律。乐队成员们也因此常同开我玩笑说“脑袋又晕了,脑袋瓜不好用啊”。其实也难怪,缅甸的乐器演奏家通常都会演奏围鼓乐队中的每一件乐器。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围鼓、围锣或巧龙巴鼓都驾轻就熟,更不用说这些简单的基本曲目。比如,要学习围鼓首先要学习演奏缅甸竹排琴和围鼓乐队中的其他打击乐器,等到演奏技巧基本纯熟,也熟知乐队中各乐器之间的配合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分配每个人演奏乐器的角色,有些学生的技术娴熟天赋极好,老师就会让他们演奏围鼓。

二、围鼓乐曲HTANTAYA与THITA

(一)音阶HTANTAYA和THITA属于完备的七声音阶。缅甸功勋音乐家铎索妙恩志说道“缅甸的音阶与西方的不同,缅甸音乐的‘si’和‘fa’要比钢琴的固定音低。”“五声音阶是缅甸音乐的基础,后来才产生了七声音阶”④。TAYA、TEI、TAYO三个音是缅甸音乐中的基础音,相当于C、B、G,这三个音最后发展形成C、B、G、F、E五个音。缅甸的主要乐器围鼓和竖琴都有各自的音阶,但基础音都是这五个。

(二)调式特点缅甸音乐家吴禀邱在《马哈基大》中对古曲调式的有关理论指出,唱什么歌用什么调是规定好的。在古代,缅甸许多作曲家喜用弯琴作曲,所以古曲调式常用弯琴来定调名。弯琴用的尼因龙(Hnyin:loun)调式相当于西方古典音乐中的C大调。用尼因龙调式演奏时,缅甸音乐家认为它的音响效果像是对大象叫声的模仿,所以尼因龙调式又有象征大象的意思。《马哈基大》中的弦曲和布艾曲常用尼因龙调式演奏。我学习的HTANTAYA和THITA两首围鼓乐曲属于弦曲,也用尼因龙调式演奏。

(三)和声特点缅甸古典音乐里有三个基础音:TAYA、TEI、TAYO,要通过学习基础弦曲对它们进行反复的练习,包括练习与之相对的音构成的和声。与TAYA、TEI、TAYO匹配的音被称做TAYA、TEI、TAYO的伙伴,缅甸音乐家认为TAYA、TEI、TAYO必须和这几个音相匹配,不然就是不协和的。谱例3TAYA、TEI、TAYO的匹配音Fa、Mi、Do

(四)节奏节拍缅甸语“n-yi(那依)”为“节奏”,siwa(西、瓦)为节拍。各国“学界”普遍认为缅甸的传统音乐主要由偶数节拍构成,常以弱拍在前,强拍在后。以两首古曲HTANTAYA和THITA为例,它们都是2/4拍,伴奏乐器“西”代表弱拍,“瓦”代表强拍。在演奏时,伴奏者先击强拍“瓦”,演奏者从弱拍“西”进入。缅甸有三种基本节奏型:指钹节拍、板钹节拍、钹板同击。⑤HTANTAYA和THITA属于板钹节拍,古曲HTANTAYA和THITA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开头都是以民间流传的《节拍歌》(“SineWa”)的旋律开始,在缅甸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演唱。佼星老师告诉我,这首小曲是告诫学习者开始学习音乐时,要注意轻重、缓急。

(五)旋律表现手法学习围鼓,演奏者要哼唱记忆旋律。缅甸音乐的旋律与缅语语音有密切联系,只要懂得缅文、巴利文、缅文古诗韵和古曲的旋律特点就可以唱出动人的歌曲⑥。因此,只要将词的音韵安排得当,增加音的长短、轻重、高低,音乐旋律就已经成形。我在缅甸时,每天聆听佼星老师的夫人哼唱歌曲,歌曲的旋律婉转动听,就像在轻声低语。演唱缅甸歌曲要求唱腔自然,不讲究用大起大落的方式歌唱,这样的演唱方式要求在旋律上主要以级进为主。另外,缅甸音乐家们认为缅甸音乐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音乐旋律的长度和宽度。这是由于缅甸音乐主要不是为了建构复杂的和声,它们更钟情于创造优美的旋律⑦。旋律中装饰音的使用从基础弦曲第二首THITA就开始出现(见谱例5)。围鼓音乐在使用装饰音上还讲究个人的发挥。曼德勒著名围鼓演奏家星督望(SeinDuWun)演奏围鼓时娴熟的使用过滑奏技术,就像钢琴演奏的滑音技巧,技艺之精湛,让观者感叹围鼓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缅甸文化中的装饰艺术不仅存在于音乐中,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姐妹艺术中,如缅甸人民非常喜爱佩戴首饰,男人们还喜欢纹身,各式各样的佛塔也被装饰的富丽堂皇,就连装槟榔的盒子都非常精巧。所以,从这些文化现象可以观察到音乐与其他艺术存在着互相影响、彼此促进的关系。

(六)曲式结构HTANTAYA和THITA这两首古典乐曲旋律是随着歌词长短而变化,旋律的反复都在乐句内重复,节奏基本保持一致,这样的乐曲结构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变奏体。

(七)HTANTAYA和THITA的歌意解释在围鼓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传授的“鼓语”就是唱旋律音调。“HTANTAYA”和“THITA”没有具体意思,它们只是缅语的音调,意在模仿声音,正如上文已经提到只要懂得缅文、巴利文及缅甸的古诗韵和古曲的旋律特点,就能演唱《马哈基大》歌曲集中的动人歌曲。1.据《马哈基大》上介绍HTANTAYA是形容蝉振动翅膀的声音。书中这样形容,蝉振动翅膀响彻整个山林。这时,雨神唤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蝉振动翅膀发出“HTANTAYATEISHIN”的声音又飞回了蝉洞。2.《THITA》是形容鸟发出的声音。歌曲集中这样描述到,平静、清凉的湖面开着五颜六色的荷花,湖边银色的沙滩十分美丽,漫天飞翔的海鸥发出鸣叫声,那叫声就是“THITA”。

三、围鼓乐队中各乐器的功能及组合形式

围鼓乐队中乐器的组合形式,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旋律乐器和节奏乐器。旋律乐器以围鼓(PatWaing)为中心,围锣(KyeiWaing)、铓锣(MaunSain)、笛子(Palwe)、唢呐(Hne:)在乐队中互相配合。在音乐表演中围鼓、唢呐承担着领导及指挥的重要角色,并且唢呐吹奏的旋律在音乐中最为清晰明显。(一)缅玛呗佼星乐队(MyanmarPyiKyaukSein)的乐器定音(二)典型乐曲SanTawCheinTuneSanTawCheinTune中文翻译为《音乐时间》。本文主要以这首曲子来分析围鼓乐队的配合。这首乐曲属于围鼓乐队的传统乐曲,选自《马哈基大》歌曲集,配器由围鼓演奏家佼星和他的乐队成员共同完成。乐曲结构为:引子—A(4—11)—连接(12—15)—B(16—30)—连接(31—32)—C(33—43)—连接(44—46)—D(47—54)—E(55—68)—F(69—89)旋律都在每个段落内做变奏,每段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笛子常被用来演奏一些古典乐曲,在仰光的围鼓乐队中运用较少,但在曼德勒的围鼓乐队中使用却很频繁。以仰光的缅玛呗佼星围鼓乐队为例,他们的演出讲究宏大、隆重的场面,在音乐中加入了很多流行音乐元素,笛子几乎不参加演出。曼德勒升丁雷(SeinTintLwin)围鼓乐队却大量的使用笛子。曼德勒的民间音乐家接受外来影响相对仰光较慢,并且几乎不到国外演出和交流,相对封闭的生活和演出环境使他们对传统的保持比仰光的围鼓乐队要多。围鼓乐队中一般有两到三位唢呐吹奏者,也可以由一位交替吹奏三种型号的唢呐,比较常见的是两位唢呐演奏者,怎样编排完全是根据每支乐队的喜好和习惯。在隆重的仪式场合一般使用大型唢呐,如:庆祝丰收、佛事和皇家的大型活动。早期在祭祀神灵时,吹奏大型唢呐常由两个短鼓(Sito)伴奏。现在大型唢呐已很少使用,中型和小型唢呐运用较多。小唢呐常搭配单面花盆鼓来演奏,我在现场也经常看到的西方架子鼓在配合。在整个围鼓乐队中,围鼓和唢呐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乐器都在为它们伴奏和声。在围鼓演奏家心中,乐队必定要有唢呐的参与,技艺精湛的唢呐演奏家通常在乐队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巧龙巴鼓组负责配合围鼓打节奏,大钹(Lingwin)负责制造音响效果,大钹一般和首领鼓(Patma)搭配。除了以上介绍的主要乐器外,围鼓乐队有时还会使用西埵鼓(Sidaw)、排铓锣等打击乐器。但是,这样的乐队编排在当今的围鼓乐队中已经鲜有使用了。我在曼德勒的乐队中还偶尔看见他们使用排铓锣,围鼓乐队中的排铓锣类似缅甸掸族的排铓锣⑧。围鼓作为围鼓乐队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刚接触围鼓乐队不久的人来说,要真正听清楚围鼓的声音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唢呐的声音比较清晰以外,其他乐器都参杂在一起很难听出层次。现再以两支不同地区的围鼓乐队做简单比较来进一步说明围鼓乐队中各乐器之间的功能与配合。两支乐队演奏乐器的成员均为男性。仰光和曼德勒的围鼓乐队在乐器的组合中排锣和铓锣都增加了半音⑨,但是,他们各自增加的数量却又不同。据围锣制作师说是因为每个团队的定音并不相同。此外,佼星乐队没有使用西洋架子鼓,而是用短鼓同时承担了架子鼓的功能。星丁雷乐队除了使用短鼓以外,全套使用西洋架子鼓。佼星乐队围鼓是绝对的核心,星丁雷的乐队除了围鼓以外,唢呐也是乐队中的领袖,这是因为星丁雷已经年过6旬,已难以支撑十多个小时的演出。从乐队乐器整体的配合和功能来看,它们彼此之间形成了关系密切的逻辑圈:围鼓和唢呐位于中心承担着主旋律的演奏,围锣和排锣对旋律声部进行加强和补充,唢呐副手对唢呐主吹进行加强、配合,排锣又是对围锣的进一步支持。围鼓主奏后方是竹板和小碰铃,它们支持着整个乐队的基本节奏和速度。围鼓右边是巧龙巴鼓组,它们加强、补充着围鼓的音响和节奏。巧龙巴鼓组的首领鼓和卧式鼓又进一步加强、配合着巧龙巴鼓组的音响。短鼓是对整个巧龙巴鼓组的配合,也是对整个乐队低音鼓点的绝对支撑。以上是我观看仰光及曼德勒乐队演出后,所了解的情况及案头工作时的思考和分析。但是关于围鼓乐队乐器之间的配合、功能和乐器的调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围鼓乐队是一支复杂庞大的打击乐队,要学习和研究缅甸围鼓音乐文化,不仅需要深入了解缅甸文化,更需要学习围鼓乐队中的乐器和参与观看他们在各种活动场合中的演出。缅甸文化部在介绍缅甸音乐家时说“缅甸的音乐家不像西方的音乐家依赖于乐谱,他们的演奏是来源于自己的技巧和对音乐的记忆。这说明,缅甸的音乐没有那么精确,但从另一方面看,又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演奏家们即兴演奏的技巧和对音乐的想象。”

四、结语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与学习实践,对缅甸两首重要的古典乐曲HTANTAYA、THITA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到围鼓学习的一些特点和围鼓乐队中主要乐器的功能和地位。毋庸置疑,围鼓拥有丰富的表现力,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件独奏乐器,但它的价值和意义要在围鼓乐队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围鼓是缅甸古代的皇室乐队,围鼓演奏家是曾经的宫廷乐师,他们的地位尊贵,这些皇室派头在当今的围鼓乐队中还依稀可见。无论哪一支围鼓乐队,他们的演出开场曲一定是赞美乐队中的围鼓主奏。围鼓演奏家的名字前都有“Sein”前缀,缅文含义是玉石或宝石,意味着珍贵和闪闪发光。伴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缅甸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急速的变化。随着流行音乐的侵袭,缅甸的传统音乐变得愈加衰弱,面对日益减少的演出需求,围鼓乐队为了维持生计,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已逐步与流行音乐进行结合。在现今城市里,围鼓乐队已经变成了流行音乐的点缀,配合键盘、电吉他、架子鼓等现代乐器进行表演,这也是围鼓乐队吸收、融合新的文化元素的原因之一,以适应当代民众的审美和心理需求的必然选择。从2012年至今,缅甸国内环境逐渐宽松,对外也开始呈现开放的姿态,我用网络搜寻缅甸信息时发现已经有大量关于叙述缅甸文化、旅游方面的书籍开始出现。2012年之前的网络上却少有关于缅甸的书籍和资料介绍。所以,在这急剧变化的时刻,对缅甸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和价值的,而围鼓及围鼓乐队作为缅甸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和乐队,深入了解和学习更是必须。目前,对于缅甸围鼓乐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我们更深入的挖掘与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探讨。

作者:秦婕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缅甸围鼓音乐文化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yywhlw/66560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