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饮食文化认识情况的研究报告范文

饮食文化认识情况的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2-12-13 04:12:16

饮食文化认识情况的研究报告

1导言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饮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头等大事。如果说早期人类不懂用火也不知耕种的茹毛饮血的饮食不是文化,那么何为饮食文化?关于饮食文化的界定存在诸多不同说法,赵荣光、谢定源在《饮食文化概论》一书从宏观上给出了一个范围,认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1]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而“饮食状况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及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的综合反映,饮食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生活生产变化最明显的指[2]标。”受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广西饮食中的食材丰富多样,从而显现出广西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突出的地域特色。而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是广西饮食文化的代表地,自然具备广西饮食文化的共性特点,也必定有区别于广西其他市县的特征。此次问卷调查把着重点定在广西大学学生对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情况的研究上,目的就在于一方面可以方便抽样调查广西大学在校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事项的基本了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同学们对于南宁饮食文化发展的认识。笔者认为,此次问卷调查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让同学们对南宁饮食文化有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考察了同学们对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能力;其次可以扩展同学们的思维,对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再次则是引发同学们对广西民族民俗文化探索的兴趣,为宣传和传承广西的民族民俗文化建言献策。

2问卷设计和编制

2.1问卷选题的设计第一,被调查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学生的年级、专业、性别、民族、家乡、月伙食费、校外用餐次数等基本情况。第二,被调查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情况:包括对“饮食文化”概念的理解,对南宁菜的认识程度及形成原因,最能代表南宁的美食,南宁的节庆食俗及相关传说,南宁的饮食商圈的了解等内容。第三,被调查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发展的认识情况:包括饮食文化发展过程的制约因素,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宣传南宁饮食文化的活动,对学校是否开设饮食文化相关课程的看法,获知南宁饮食文化信息的途径等内容。

2.2调查对象受访者包括广西大学从大一到大四本科阶段的学生以及部分研究生共80名,主要考虑是方便调查,并且广西大学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南宁市乃至整个广西地区是具有代表性的。

2.3研究方法由于接近放假在校学生减少,很多同学在紧张复习备考阶段,不太可能进行网上答卷,为了了解广西大学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笔者一人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学校的宿舍、食堂、阶梯教室、体育场等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同学当面进行匿名答卷,当场回收。然后通过SPSS等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从而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实证性。问卷内容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也结合了开放式问题。

3结果分析

整个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80份,回收率是100%,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本次被调查的男生女生恰好各40名,各占被调查人数的50%。其中,大一新生为19名(23.8%),大二为9名(11.3%),大三为14名(17.5%),大四为12名(15%),研究生为26名(32.5%)。根据生源地划分,其中南宁本地为9名(11.3%),广西其他地方为40名(50%),非广西地区为31名(38.8%)。本文主要是把南宁本地学生与广西其他地方学生以及非广西地区学生的指标作对比,笔者从南宁饮食情况、南宁饮食习俗、南宁饮食商圈以及南宁饮食文化传播与保护四个方面总结出广西大学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认识,具体的数据分析如下:

3.1对南宁美食情况了解程度为了便于下文的内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一下在地方饮食中的兴趣倾向(见表1)通过列表可以看到,倾向于味道吸引的最多,达72.5%,选取饮食背后的风土人情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倾向饮食的整体样式和制作流程,而还有1.3%选择还有其它吸引点,可以作为日后的访谈内容,值得继续挖掘。为了探究同学们对于把饮食情况作为一种现象来看待进而分析其原因的能力,提出的“南宁饮食特点形成的原因”一题可见表2数据。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考虑到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占63%,考虑到食材特点方面占33.8%,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能够较准确地从自然条件角度出发来思考南宁地方性饮食特点的成因;考虑到社会因素包括认为历史承袭原因的占55%,认为是外来饮食融合的原因占32.5%,认为是由于本地人喜好形成的占了半数,由此得出除了从自然因素角度考虑,被调查学生还能通过南宁的实际历史条件、社会交流、及人为角度出发来思考;还有认为选项外的其它因素的占到2.5%,这就为下一步访谈工作提供了素材。其次我们可以再来看南宁的美食知名程度。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看法不一(见表3)由图示可知,在南宁本地同学中有56%认为南宁美食不太有名,同样认为不太有名的在广西其他地市和非广西地区的同学分别有55%和48.4%。比较突出的是,在非广西地区的同学中有38.7%不清楚其知名度,在广西其他地市的同学中这一项数值达到15%,但仍有5%的同学认为南宁美食是远近驰名的。总体观之南宁美食知名度在学生群体中还不算高,特别是除南宁本地同学外,其他同学对南宁美食并没有十分了解和接受。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答卷积极性,笔者设计了关于南宁饮食中两个截然相反的开放式问题。在“最吸引你的南宁本地美食”一题中被调查者普遍反映强烈,结果表明粉类制品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占到47.5%的比重,其中直接填写“老友粉”的占到被调查学生的30%,可见老友粉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同学。其它的答案五花八门,例如酸嘢、柠檬鸭、水果等,所占比率低,基本在1.3%。而另一题“南宁饮食中最奇葩或最不能让你接受的”的调查结果表明还是有5%的同学不能接受老友粉,并且对于南宁的食酸习惯也不是很看好,比较突出的是不能接受酸笋和酸嘢这两种特色酸制品的比例分别是2.5%和7.5%,认为“太酸”的也占了3.75%,其中还出现了一个令人捧腹的用网络热词写的答案——臭臭哒,可见是表示对南宁饮食中某些口味的委婉拒绝。而在这两题开放式问题中也有部分被调查同学表现出包容态度,给出的答案为“没有”,前一题认为“没有”的占30%,后一题认为“没有”的占25%。

3.2对南宁饮食习俗的了解情况南宁的节庆饮食习俗跟广西其他地市差别不大,比如春节包粽子、吃白切鸡,清明节吃五色糯米饭,七月十四吃鸭子和糍粑等属于最常见的。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在南宁本地同学中对南宁节庆食俗非常了解的占其总数的33%,比较了解但不全面的占到56%,说明南宁本地同学还比较关注和了解南宁的节庆食俗。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在非广西地区的同学中,只有3.2%的比率选择比较了解,另一方面在非广西地区的同学中有48.4%的不清楚南宁的节庆食俗。而大部分同学选择只是一般了解,因为没经历过。这也说明在学生群体中,地方性的食俗相对本地学生影响较大,而对外地学生影响不大,所以外地的同学们了解也不深入。在饮食文化传说方面,“粉”是南宁饮食文化的重要线索,诸如老友粉被赋予老友相聚的内涵,桂林米粉起源传说可追溯到秦始皇南征,“粉利”在过年的餐桌上象征着大吉大利等逐步发展成一种“粉文化”。被调查学生对于南宁的米粉传说故事的了解情况如下:在被调查学生中,“非常了解,有过调查”的只占了3.8%,“比较了解”的占21.3%,“略有听闻”的占了30%,“完全没听说过”的比率最高,达到45%。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对于南宁饮食习俗的传说、轶闻不算太了解,关注度比较低。因此,可以推测出在一定程度上南宁的饮食文化对于同学们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3.3对于南宁的饮食商圈的了解情况南宁的饮食商圈发展得十分迅速,餐厅聚集量大且人流量较多的如朝阳广场、万象城、新万达等几个地方。小吃街的存在也是南宁饮食文化得以发展的一个基础,如中山路、建政路以及距离本校最近的农院路等小吃街汇集了一些南宁地道的美食。对南宁饮食商圈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2.5%的同学非常了解,去过不同餐厅就餐,这些同学大多数是在校外就餐次数多的,有37.5%的同学认为比较了解,有41.3%的同学不太了解南宁的饮食商圈,极少光顾那些餐厅,8.8%的同学不清楚南宁饮食商圈的发展情况,因为这一部分同学没有尝试过。从数据另一个侧面反映,南宁商业广场的餐厅对在校大学生的宣传还不够,或者由于距离远、用餐消费水平高等原因导致超过半数的同学不太了解或完全不知道南宁的主要饮食商圈。如果说因为价格等原因主导了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那么小吃街相比那些商业广场的饮食消费就要低很多,也更吸引大学生前往。关于同学们对小吃街的印象笔者做了统计,认为南宁小吃街的美食“种类丰富,味道俱佳”的比率为35%,认为“种类重复,味道一般”的占43.8%,反映出南宁小吃街的美食缺少一定特色,因此小吃街的商贩也应该从食客的角度多开发些更有特色的小吃来争取商机。认为“没啥好吃的,不能叫小吃一条街”的占13.8%,这也属于小吃种类重复而衍生的问题,还有20%的同学从环境和食品质量角度考虑,认为南宁小吃街普遍存在杂乱无章,卫生堪忧的问题。

3.4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现状的了解南宁饮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速度是十分可观的,因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甚至普通民众开始把关注目光投射到饮食文化上,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和维护饮食文化的发展。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和漏洞,那么在校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如何,这是一道多选题,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卫生环境,认为需要改善的占57.5%,说明通过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看到大众对于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在于缺乏品牌的树立和宣传,这部分比例为55%。针对餐馆规范程度不高和餐饮业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因素考虑的各占41.3%和43.8%。还有28.8%的认为就餐地理位置布局不合理,22.5%的认为价格定制不合理。总体反映大学生对于南宁饮食文化发展存在的卫生、品牌、价格以及地理位置等问题有自己的反思和意见。对于南宁饮食文化的保护,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把饮食类项目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但目前在广西被列入饮食文化遗产项目还不是很多,属于南宁本地的也就更少,那么在这前提下考察同学们对于非物质遗产的关注度,笔者提出“南宁本地美食中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选)一题中,正确答案的设定是前三项“老友粉”、“横县大棕”和“扬美豆豉”,后边还有“粉饺”、“白切鸡”、“柠檬鸭”、“酸嘢”等迷惑选项。被调查学生中没有全部选对的,选择了“老友粉”的占56%,选“横县大棕”的占25%,选“扬美豆豉”的占22.5%,选“粉饺”的占15%,选“白切鸡”的占25%,选“柠檬鸭”的占23.8%,选“酸嘢”的占25%。一组组数据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太了解也不太关注的,作为文化的传承一代没有尽到认识和保护的责任,很多同学是基于听闻和日常接触到的食物来做判断而已。关于有利于饮食文化宣传的活动选择上,选择“旅游美食文化节”的最多,占到被调查学生的87.5%,可见大学生要进行饮食文化的宣传还是要落实到实际的亲身体验,才能激发兴趣,以便“现身说法”。其次有6.3%的选择“博物馆活动”,5%的同学选择“课堂讲座”,仅有1.3%的同学选择“书籍报刊阅览”。可见只有少部分同学倾向于通过展览活动和讲授渠道来参与饮食文化宣传。饮食文化的传播跟同学们关系较为密切的还有课程设置问题上,经过调查得知同学们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饮食文化课程的看法是:认为设置成为专业课非常有必要的占27.5%,说明同学们开始把饮食文化纳入到自身学习文化过程中,认可饮食文化在文化发展中重要地位。有58.8%的同学认为可以作为选修课,因为授课内容会吸引人,可见同学们对于有趣味性的、贴近生活的学科较有倾向。还有13.8%的同学认为没必要,认为只是个人研究喜好,说明这部分同学并不希望把兴趣爱好作为课程来学习,形成课程后为了成绩会背负有一定的压力。文化宣传和保护也得益于信息的获得,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手段和途径多样化的时代,作为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在校大学生,其信息沟通方式自然更多,但究竟同学们以何种形式为主获取关于饮食文化的信息,通过调查得知,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媒介途径获取信息的占72.5%,说明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世界以便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进而进行宣传。而通过家人朋友讲述的也不少,占了47%,但也说明同学缺乏主动性去了解。通过传统途径阅读书籍报刊和收发广告宣传单的分别占3.75%和26.3%,由此可见传统的途径信息更新较慢,也比较分散,导致文化信息传播也慢,所以大学生选择率低。而通过亲身体验获取信息的占45%,由此可见,同学们还是希望自身的实践来获取新知。

4结论

(1)在饮食基本情况方面,多数同学表现出对味道的兴趣,认为南宁菜的口味更偏酸辣。涉及到南宁地方美食代表和最具吸引力的美食方面,被调查学生一致高比率选择了米粉,其中以老友粉最为突出。除了南宁本地同学外,来自其他地方的同学多数认为南宁除米粉外美食总体知名度不高,也反映对在校学生对南宁美食接受和适应力不强。(2)对于南宁饮食习俗和传说故事的了解程度方面,南宁本地的同学了解程度普遍较高,而广西其他地市和外省同学处于一般性了解或者是不清楚状态,这从另一侧面说明同学们较少去挖掘和思考某种文化事象背后的成因和相关的介绍说明。(3)在考察对于南宁饮食商圈了解方面,大学生作为饮食消费的庞大群体应该会对饮食商圈比较关注,但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还是缺乏一定实践性的了解。但同学们对于饮食安全与健康的关注度还是很高,对于饮食商圈出现的卫生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解决意见。(4)在对南宁饮食文化宣传和保护方面,同学们能够从创新和传统结合的角度来考量。目前大学生主要通过众多网络媒介来获取关于饮食文化信息,大多数同学注重饮食文化中“老字号”的重塑,却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同学们更愿意通过亲身参与美食文化节这类多元丰富的活动来认识和宣传南宁的饮食文化,对于展览、书籍报刊等缺乏体验的项目缺乏兴趣。而同学们又对学校能够开设饮食文化类课程报以极大兴趣,说明学生了解文化过程来进行还是希望能够以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

作者:雷翘铭 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饮食文化认识情况的研究报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yswhlw/6838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