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协同创新下高校教育研究(3篇)范文

协同创新下高校教育研究(3篇)范文

时间:2022-12-07 02:33:23

协同创新下高校教育研究(3篇)

第一篇:高校设计专业协同创新教育研究

摘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科交叉式人才培养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目前,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观念根深蒂固,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交叉学科发展并不理想。要促进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须尝试解决学科交叉教育的机制问题。设计专业本来就是学科交叉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教学中涉及学科交叉与协调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文章从专业角度,对高校设计专业知识交叉与协同创新教育进行综述性分析。

关键词:

设计专业知识交叉协同创新

一、学科交叉、知识交叉相互关系简述

学科交叉是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简单的思想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设计专业学科交叉现象较多,如设计学与心理学。与学科交叉相比较,知识交叉是指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协同作用过程中的流动影响。学科交叉一定会推动知识交叉,但知识交叉的产生并不必受严格意义上的学科交叉条件限制,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实现。有效知识交叉对于学生的知识获取将产生有益的影响,使不同知识内容、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在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间既有输出又有输入。通过知识交叉流动可以将学习者培养为能动的、富于弹性和张力的、内涵丰富的创新教育受益主体。

二、学科交叉与创新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美国教育界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曾讨论过高等院校学科交叉教育的问题,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在20世纪后期就建立了跨学科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与教学单位;法国的学科交叉研究也十分活跃,特别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其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发展跨学科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我国的学科交叉和教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到80年代开始有较大发展。21世纪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推动跨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国内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涌现。北京大学建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浙江大学成立了跨学科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跨学科的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等等。这些跨学科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运用学科交叉的思维、方法,开展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代表了我国在发展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三、高校设计专业学科交叉培养实施的问题及难点

沈新尹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支持及启示》一文中提到:“对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的支持,其关键并不在于另设交叉学科科学部,也不在于划出专门的经费。关键在于确定和设立我们需要重点支持的交叉领域,这应是支持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形式。”这是自上而下推动学科交叉的一种方法,如果转换到个体高校层面,应首先投入较大资源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学科交叉的支持,进而带动其他学科交叉的积极发展。但具体到各个高校,由于各高校的历史与现实情况各有差别,各自的办学优势与特点有所不同,如果具体推进学科交叉的工作,恐怕鲜有可供套用的范式——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况下,为了实现相应目标所对应的资源调整,将会与原有的资源配置间发生冲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学科交叉本身,也事关科研资源配置、政府决策均衡以及学科评价体系的调整。学科交叉对科学和教育的作用已在各界形成共识,考虑到中国教育与科研的体制情况,学科交叉(跨学科)相应的落地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从学生培养和人力资源贡献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尽管各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专业设置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开设等主要方面都存在较明显的同质化倾向。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学的课程、所拥有的技巧、所形成的观念、所具备的潜力和知识体系都大同小异,最大的问题在于各大门类学科和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存在相互隔绝的现状,致使不同学校学生专业相似、知识结构相似、技能相似,当学生毕业涌入就业市场,一方面人才积压问题严重。毕业生很难从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过度的同质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各种有限资源的浪费、人才培养相对于社会需求的失衡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功能的缺失,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教育资源的配置博弈问题、原有学科的利益壁垒问题以及学科建制导致的隔绝问题等因素,导致培养具备协同创新能力人才的学科交叉工作虽然在部分重点领域进展不俗,但事实上很难落实到资源缺乏的高校与相应学科。同时,如前文所述,要求高校从建制或行政层级推动该领域的工作,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许多学校开始另辟蹊径,从课外学习组织入手,以设置实验班、素质提升班、开放实验室等形式促进学科交叉活动,加强知识交叉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青,廖碧波.大学教育资源配置主导力量及目标实现.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2]沈新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支持及启示.中国科学基金,1997(1).

作者:田飞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第二篇: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

摘要:

高校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利用高校自身人才优势,与产业协同,需要新的体制和机制,高校参与到产业集群的创新联盟必须以学科集群的形态出现,不能再以个别学科的形态出现。和产业集群相对接的是学科集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产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复杂的问题和高端技术难题。

关键词:

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学科集群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2011年,教育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利用高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推动高校、企业和政府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实现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深度合作。教育要面向国际前沿,实现科研领域走出去计划,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给高等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重视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协同合作,高校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利用高校自身人才优势,与产业协同,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高校要实现协同创新,需要新的体制和机制,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制度是保障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要实现协同创新要素的有效兼容。

一、文献综述

创新,即不断的变革和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事物。社会学中的创新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匪夷所思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经济学中的创新是指技术创新的集合。协同,即联合起来行动。包括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协同效应应大于合作。要产生“1+1>2”的效应,意味着不同的要素和机构,要通过机制和制度有效兼容。其次,协同需要黏合剂,协同的结果是共赢。集群,在《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意为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是对事物空间集中的一种描述。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后来,又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将产业集群解释为,产业集群就是指以某个强势企业或某几个强势企业为龙头的一群既独立自主有彼此依赖,既有专业分工又有资源互补的现象。它的核心内容涉及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问题。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协同创新模式方面。蓝晓霞(2014),中国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体现了梯度的特点,合作研发模式使用频率较高(83.2%),咨询服务和委托研发(40%),衍生企业模式(10%)。美国咨询服务和委托研发(25.1%),合作研发(12.1),衍生企业模式(66%)。在产业集群合作意愿方面。2007年加拿大统计局的《高级技术调查报告》中,只有22.2%的产业集群倾向于与高校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澳大利亚的类似调查报告也显示,只有1.6%的产业集群倾向于与高校建立创新联盟。在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因方面。英国政府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主导动因是获取高校的优势科研资源和获取高级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说明产业集群与高校协同创新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获取直接收益。从高校角度,2008-2009学年,剑桥企业研究中心对参与产业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人员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增强科研能力而不是获取商业利益。在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规模上。OECD的一份调查显示,绝大多数OECD成员国中,中小企业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比例不足10%。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企业当中,年销售额在5000万加元以上的占比为81%。

二、研究方法

(一)合作博弈理论

合作博弈也叫正和博弈,与零和博弈相对。是指相互博弈、妥协合作后整体利益增加,或者社会总福利增加。核心在于合作各方在综合博弈之后,达成妥协合作,实现共赢。

(二)案例分析与实地考查

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解析案例、查找资料等手段,最终表述、验证或是发现新的理论。实地考察是指选择受益于创新平台的企业,实地考查他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社会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三)文献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鉴别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以及政府在高校与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做系统梳理。

(四)规范分析与特色分析

高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很重要的就是政府的政策引导。本研究将总结发达地区的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的特色,再结合特定区域环境下协同创新的政府支持体系的影响因素、模式、重点和难点分析。

三、美国协同创新的模式、特点

模式是协同创新活动的实现载体,决定了协同创新的最终成效。

(一)美国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大学科技园模式。包括由大学组建的,如“斯坦福研究园”。由企业组建的,如“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由政府组建的,如“北卡三角研究园”。

2.企业孵化器模式。大多数为非营利组织,为中小企业和产品创新服务,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咨询协议模式(ConsultingArrangements)咨询有助于加强高校和企业的联系,是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在美国有30%的高校教师从事各类咨询工作。此类活动具有自发性、分散性和趋利性的特点,需要高校出台相应政策。

(二)科研成果转化方式

1.技术许可模式。大学要制定详细的专利许可扶持政策,特别要明确专利收益的分成比例。如美国的《拜杜法案》。

2.大学衍生企业模式。即利用大学的科研成果,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更具有成长性和创造性。总之,美国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第一,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和合作关系源远流长。政府、高校、产业集群各方对合作的持续推动和重视,使得合作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美国的许多著名高校建校伊始,就把服务经济作为办学宗旨,是高校的主动行为,并不断探索合作的新路径。第二,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专利法、技术创新法、拜杜法等,推动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合作研究,推动建立高校和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利益。而我国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缺乏技术层面的操作性,除了2012年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几乎没有其他的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扶持计划。

四、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在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协同创新”这一时代主题已经唱响。深刻解析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动因,是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逻辑前提。在开展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

(一)协同创新主体分析

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要追求合作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1.高校。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封闭的环境下搞科研已经不符合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高校只有和产业集群合作,才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何况高校也需要产业集群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应该依托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取长补短。

2.产业集群。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外,大多数企业自身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已经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方也愿意与高校协同,完成科技创新,投入市场获取收益。

3.政府。在高校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不同阶段,政府应该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以是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者、参与者和维护者。通过政策手段和财政手段推动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良性发展。

(二)协同创新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并以此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创新也成为高校、产业、政府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离不开创新主体的相互协同,要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和联合的作用,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协同创新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机制安排。“2011”计划就是试图把高校、产业和政府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推动创新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达到1+1>2,或1+1+1>3的最终目的。

(三)政府引导

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需要政府妥善引导。首先,动力不足。协同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知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以及利益驱动。但是,利益分配的方式和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合理的引导。其次,协同创新势必要打破机构和体制壁垒,实现优势互补。但是存在各个创新主体各自为政,创新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予以协同。最后,机制不完善。创新过程中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备,风险分担不明确,创新激励不充分,创新效率和效益难以评估等问题。严重挫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要在机制和制度方面,包括组织和管理问题;绩效评价问题;资源共享问题;信息沟通机制问题等,加以妥善解决。

(四)协同创新的类型和层次

高校和产业集群的合作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的合作,主要靠人才交流的方式推进,一般应用性的大学采用这种方式。另一个就是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一般通过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推进。以上两种方式具有阶段性、被动性的特点,不具有可持续性。最好的方式是,高校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不是简单的1+1,而是要创造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或是产业升级。是在“共同愿景”下开展协同创新,是双赢和可持续,是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

五、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

高校参与到产业集群的创新联盟必须以学科集群的形态出现,不能再以个别学科的形态出现。和产业集群相对接的是学科集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产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复杂的问题和高端技术难题。如城市的建设需要建筑、材料、交通、土木、规划和管理等众多学科的协作。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可以思维的启迪和碰撞。这种模式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明确了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的目标必须是企业的需求。

(2)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是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为目标,要可持续性地提高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3)协同创新要具有长效性和紧密型。这种国家创新能力层面上的结合,不是短期性为,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奏效的。所以这种协同创新必须是长效和紧密的。

(4)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要做到良性互动。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具有1+1>2的效果。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结合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二是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在认识方面。在评价研究成果时,往往以发表的刊物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为标准,极少关注实践价值和应用情况。还有就是在组织课题研究时,喜欢“单打独斗”。企业方面,不习惯把企业放到整个产业、地区或整个国家中做战略性思考。在机制和制度方面。包括组织和管理问题;绩效评价问题;资源共享问题;信息沟通机制问题等,必须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楚旋,吴宏元.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制度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03)

[2]蓝晓霞.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04)

作者:张永学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第三篇:协同创新下高校室内设计教育改革探索

摘要:

高校室内设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加强高校室内设计的教育改革,能够综合全面地提升和优化高校室内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在协同窗型的环境下,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的大的创新背景下,加强高校室内设计教育的改革,不断提升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整体创新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室内设计;教育改革;有效探索

高校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高校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结合协同创新的背景,有效地推动和提升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和优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和优化室内设计的课程体系,综合全面地推动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快速发展和稳步运行。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高校室内设计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性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综合性地推动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室内设计领域提供综合素养强、专业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一、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高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特别是在初期的时候,室内设计并不是一门专业,而是归类于艺术类课程中。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各个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单独性的系统化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旨在培养专业型的室内设计人才。当前我国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凸显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粗大条”。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个高校纷纷开设室内设计的课程体系,旨在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型的室内设计人才。但在当前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建构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在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中,我国不同高校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缺乏统一性,这使得在具体的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中,教学方法不统一、教材体系不统一、教学规律不统一等,这就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缺失,使得我国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难以真正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另一方面,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培养目标,所以针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比较粗大条,难以真正地提升室内设计的整体教学水平。部分院校在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时只提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及就业去向,而未具体明确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目标中办学特色不明显,缺乏专业特色和个性教育。

(二)室内设计教学体系具有严重的学校特色。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得到了绝大部分高校的重视。无论是艺术类院校,还是理工类院校,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的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教学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这些院校具有明显的倾向主义。在具体的教学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这些院校往往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在教学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具有典型的学校特色。一些艺术类的院校,在室内设计教育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则更加偏重于艺术学科,重视技艺轻视技术。这些艺术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品析能力,但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艺。而一些偏重于理工的院校,在教学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则更多的凸显理工特色。室内设计的教学体系偏重于工程类和理工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艺术造诣并不高,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此外,在室内设计的教育体系中,理论性的课程体系占据着较多的内容和时长,高校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和训练基地,即便是实验也仅仅停留在学校实验室。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较低,难以真正提升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养和专业技能。

(三)高校室内设计的教学力度和深入性明显不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室内设计方兴未艾,人们对居住、办公等室内设计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室内设计的快速发展。但在当前室内设计的供需矛盾中,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大于供给。虽然高校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的课程,但室内设计的人才的综合素养等难以符合工作需求,难以符合社会要求。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室内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室内设计的外延和内涵等都未能得到有效的深化和拓展。一方面,室内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技艺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更是复合型的学科体系的。室内设计需要同工程项目、水电施工、排水等联系起来。但在当前高校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明确缺乏室内设计教学外延的拓展。另一方面,室内设计更应该注重挖掘其内涵,不断深化室内设计的研究工作。室内设计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软件技术的更新换代上,更应该构建完善的“产学研”基地,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扎实室内设计人员的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社会需求的室内设计人才。

二、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室内设计教育改革的措施

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高校的室内设计教育不再是封闭性的闭环结构,而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协同创新的全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凸显高等教育的特色,不断提升和优化高校室内设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人才。

(一)不断优化和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性地改革教育模式。在高校室内设计人才的教育改革中,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高校培养室内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结合社会的需求,必须注重迎合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不断扭转教育观念,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性地改革教育模式,综合性全面性地培养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人才。首先,高校应该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方式的创新性。积极利用多元化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结合自身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改革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同时,在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还应该不断深化高校室内设计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紧密联系,提升室内设计课程群和各年级设计教学的配合协调机制。其次,在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应该充分提升学生的主动性。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考量对象,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未来的就业方向,不断深化就业前景中的教学特色及教学重点。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此外,高校在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还应该一并改革室内设计的服务支撑体系,为室内设计的教学改革提供完善的充足的服务体系,积极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创新教学服务模式。

(二)努力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在高校室内设计的教育改革中,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应该改变过去的封闭性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积极变革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体系。随着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室内设计人才的复合知识和综合能力是必要的“敲门砖”。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高校应该注重改革教学内容,创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室内施工图设计、室内设计表达、设计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诸多课程,使得学生得以掌握作为一名设计师应具备的工程制图和设计表达能力。此外,室内设计师一项综合性的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高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就业前景,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上,给予充分的灵活性,满足学生的自主性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三)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研究能力。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发展性很强的课程,与社会的需求关系紧密。在室内设计课程的教育改革中,应该努力提升和优化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室内设计教学所需的专业能力、设计能力、策划能力、工程知识等。这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理论技能和实践能力,只有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基础素养,才能培养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室内设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丰富,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该处于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进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人才。在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教师应该注重积极利用公共资源,不断深入学习,努力加强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室内设计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集中于教育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师队伍的完善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复合型的创新性的室内设计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爱莉,赵航.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室内设计教育改革的探索[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02)

[2]曾秋荣.室内设计之我见[J].现代装饰,2013(09)

作者:陈铁军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协同创新下高校民族旅游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

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高校民族旅游课程教学亟待以协同创新为切入点进行改革并导入实践。当前我国高校的民族旅游课程教学存在着重视不够,开课量小,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以及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构建“校政企研”多方多元互动协同创新的联合教学模式,明确教学定位,建设立体化教学平台等措施是高校民族旅游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协同创新;民族旅游;教学改革

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2011年,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励高校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提升创新能力及教学质量。教育部《关于全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对全面推进协同创新,不断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协同创新战略,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连接和集体创新,以协同创新方式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是不同创新主体之间打破行业壁垒、地域界限,有效整合资源,搭建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充分合作的创新平台,从而实现协同发展的行为。协同创新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策略,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及人才联合培养。因此,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民族旅游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1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民族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民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民族旅游专门人才。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经历初期发育阶段(1980-1991),产业迅速扩张阶段(1992-1999),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策略的推进,更是快步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1]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和边疆民族地区要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近20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旅游人数平均增速高于15%,旅游收入年均增速高于20%。旅游收入增长快于旅游人数增长,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旅游业发展平均水平。[2]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民族旅游专门人才,高校民族旅游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把高校的旅游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与当前国家、政府、企业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转变创新发展方式,形成创新协同的集成效力,引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文化产业的全面创新提升和发展。

1.2民族旅游产业经济结构调整需要

我国旅游产业自1978年发展起步至今,已经进入到由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发展阶段。旅游业在调结构、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综合性产业地位日益凸显,迈向了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大旅游产业发展崭新时代。[4]2015年1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开辟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业的新天地》报告提出的中国旅游业发展“515战略”,全面部署了2015-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的五大目标,十大行动、52项举措,“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将不断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在我国旅游业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整合提升民族旅游产业的拉动、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产生形成新业态,提升其产业综合能力和价值。要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培养既熟悉民族地区情况,又具有协同创新能力民族旅游的专门人才,改革课程教学思路和模式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高校民族旅游课程教学现状

2.1开课量小,课程定位不明确

国家旅游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旅游管理类本科高等院校共565所,其中大部分院校目前均开设了民族旅游类相关课程,如《中国民俗旅游》、《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民族旅游工艺品设计》等,但多数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选课开设,课时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占的比例极小。总体上,民族旅游类课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课量小,课时少,课程定位不明确,尤其在一些民族地区旅游院校内,民族旅游课程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定位仍比较模糊,未能根据本地区的民族旅游发展现状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这与我国民族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和民族旅游人才需求量的现状极不相符。

2.2教材少,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与我国民族旅游教学不足相对应的是民族旅游相关课程教材的缺乏,当前能查阅到的民族旅游教学专门教材不足10种,教材内容也相对偏陈旧,与我国繁荣的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我国民族旅游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积累,取得很多成果和经验,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民族旅游扶贫致富、民族旅游生态治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民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等,这些经验和问题都需要通过民族旅游的课程教学进行传达并思考,将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企业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将“政校企研用”协同创新策略切实的落到实处。

2.3教学方法固化,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大多高校的民族旅游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信息传递主体,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作业以及结课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定。总体上,民族旅游课程教学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单一陈旧。民族旅游发展的日新月异,智慧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等新业态的不断呈现和融合,民族旅游教学现有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当前民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3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民族旅游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多元协同,明确教学定位

民族旅游课程教学应在协同创新思路的指导下,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部门的沟通、互动及合作,根据多方的需求和信息确定民族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定位。当前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急需大量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民族旅游课程教学应定位为:凸显民族特色,服务现实需求。要不断完善民族旅游课程体系,适当增加民族旅游相关课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内的比重,尤其对于民族旅游发展重点区域的高校而言,更应从本土的民族文化独特性和民族旅游发展实际着手,创建特色的民族旅游课程体系,培养适用性专门人才。

3.2构建联合教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校政企研”多方联动,构建多元互动协同创新的联合教学模式。一是与地方市政府、地方旅游局、文化局等部门建立“校政”合作联盟,实现一线教学、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实际需求的对接;二是立足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优势,在旅游企业广泛建立实训基地,提供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搭建“校企”协同教学、人才培养平台;三是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与成果交流,强化“校研”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民族旅游研究和社会服务项目、参加民族旅游论坛和专业学术会议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专业竞赛活动等,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3.3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课堂教学、项目导入、社会实践”三大渠道,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推进民族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课堂教学要突破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模式,导入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设计田野作业、游戏体验、角色扮演、作品演示、分组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学主体双方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其次,可将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的实际项目导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用任务和项目引入新知识,在真实的案例项目情境中为学生提出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由此增加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最后,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多方合作,建设多样化的民族旅游实践教学基地,增加学生在民族旅游行政机构、民族旅游景区、民族旅游规划策划机构等单位部门实践的机会,让民族旅游课程的教学和实际应用结合更加紧密。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开展民族旅游策划、民族服饰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导游模拟大赛、民族美食节等多样化专业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实现“课堂教学、项目导入、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林,孙丽坤.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吴忠军,王佳果.中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报告.中国民族旅游研究(2010卷)[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3]李柏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30年:业绩,经验及趋势[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1(6):10~16.

[4]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N].中国旅游报,2016-5-18.

作者:杨艺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协同创新下高校教育研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xtcxlw/7004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