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理工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范文

理工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29 11:46:18

理工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发展和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尤其是以理工科院校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较好地整合了各方优势资源,并在政府、科技服务机构等大力支持下了探索出了一条现阶段我国发展亟待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加强对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高产学研协同的协同力和创新力,从而能较好的发挥高校功能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

理工科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就已经开始。直至1992年,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才正式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工程。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思想,并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能借助“协同创新”的理念促进“产学研”工程的发展与完善,达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深度配合,实现重大科技协同攻关的创新。

一、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的意义

1、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科教兴国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为社会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科学技术保障,其作用不言而喻;而理工科院校则主要从事地质探勘、城市规划、机械设计等专业领域研究,承担了国家大部分基础性建设,范围覆盖各行各业,所涉及的科研领域和人才培养区别于师范类、医学类、文学类、法学类院校,其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对当前我国提出的深入改革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由此可知,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能更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

2、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深水区,市场经济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原有的教育与经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关系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促使理工科等院校必须加强深化教育和办学改革,走出一条符合需求的发展道路。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了理工科等院校的智力、科技、人力等资源优势,在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理工科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并在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同时也扩大了自身影响力。

3、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研机构的需要

首先,同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企业间的优生劣汰、殊死竞争相比高校、科研机构压力要大很多,它们在此大环境中求生存可谓不进则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并希望借助新技术等有利资源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其次,科研机构介于两者之间,它的存在意义之一就是将所做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而科研项目又需要科研经费和科研人才。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恰巧为科研机构提供了人才、提供了成果转化平台等需要。

二、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的问题

1、协同上的问题

1)缺乏主导,难以协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由于组织机构、形式性质等方面的不同,易产生价值取向冲突、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称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直接或者间接地衍生出协同中的各种问题,致使协同参与者意见不合。此外,参与者之间是平等合作关系,则不存在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问题的协调上会产生决而不行、议而不决等问题。

2)利益不均,阻碍协同。利益是各协同参与者的共同动力驱动和共同愿景,如何合理分配利益是制约协同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调动协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由于协同创新的参与者组织机构等方面差异,势必在利益诉求上的差异,同时部分协同创新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导致利益分割不均,协同群体内部矛盾激化和分歧产生。

3)规定各异,影响协同。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来自不同单位和系统,参与者的组织关系、上下级关系、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都受各自条条框框约束,无疑增加了协同创新中的协调组织工作的难度。其次,参与协同者还受到不同地域背景的限制,这种跨地域、跨校区的干扰因素难以为协同创新的工作提供更直观的参与、交流和研究。

2、创新上的问题

1)缺乏目标定位。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缺乏目标和定位,往往会出现“小马拉大车”、“扬短避长”等问题。一是由于大多理工科院校没有结合自己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地域优势,而是习惯性地照搬或跟风;再者理工科领导在思想上易受到工科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往往较为单一,缺乏创造力,以致于开展此项工作花费了大量资源和力气但成效不大。

2)缺乏机制保障。大部分产学研协同创新或多或少都面临中途破产等危机问题。有的可能是因为资金短缺,有的可能是技术瓶颈,还有的可能是追求短期效益、合作意识存在分歧等等。不论何种因素,归根结底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缺乏科学、系统、有效的机制保障,难以达到协同效果,难免造成畸形发展,最终无法产生创新。

3)缺乏利益共识。前面提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驱使是协同创新的动力之一,面对利益为前提,协同者基本可以做到平等、互利、互补等原则,但是一旦遇到风险和责任,很可能协同者就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以求自保。由此可见,协同者之间只有利益关系和制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荣辱与共、利益共赢的思想观念,共同进退。

三、理工科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1、协同机制的构建

1)加强组织领导。产学研协同创新应充分借助政府、中介服务等宏观以及外部力量的推动协调。第一,积极发挥保障作用。由政府牵头,进一步完善落实国家、地方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方针政策,及时出台可行性方案;中介机构要凭借自身专业性、经验性特点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相关运行机制、操作模式等方面制度保障。第二,努力形成协同合力。在协同创新中不能只依靠高校一家之力,而是要努力打造政府、中介服务机构一起参与、共同担当的局面,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配合紧密、深度结合。

2)构建共同愿景。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否具有长期性,关键是各方面是否具有长期合作的动力。[1]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它们间协同的共同愿景。第一,坚持协同性原则。参与者要认识到各自的差异,对不同的文化价值进行包容和尊重,找准自己在协同中的定位。第二,互惠性原则。高校主要是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企业主要是在竞争环境下生存获取直接经济效益,政府部门主要是带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获得政绩等等;因此,在协同中要充分兼顾多方互利互惠。

3)坚持改革创新。当前,国外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日趋成熟,如美国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北卡罗纳州的三角科技、日韩的技术研究组和官产学研结合、爱尔兰和瑞典等国协同创新网络及联盟、欧盟的创新集群等。[2]这些典型成果案例都是打破了传统守旧的局限和约束。为此,我国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个参与者也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和制度的限制,以构建科学至上、效果最大化为原则,深入改革。

2、创新机制的构建

1)找准定位和目标。第一,结合自身特点为基础。理工科院校有着自己的办学和专业特点,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第二,结合地方需求,要善于结合优势政策,抓好发展机遇,充分结合所在地域的优势。第三,结合科学模式为途径。目前产学研模式主要有5种,即政府推动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主导型的产学研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联建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建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3]现实中理工科院校必须结合自己办学水平、科研能力等多方面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属于自己的模式。

2)完善机制和管理。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个科学系统,它包括若干内部子机制,如协同创新动力机制、选择机制、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4]为此,在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一是要按章办事,严格按照规则制定办事,发挥机制和要素之间的作用。二是要查漏补缺,做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能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真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不能停滞不前,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才能有所谓的创新。

3)加强人才和培养。第一,加强以人为本。协同创新需要的是一支富有创造力、生命力、战斗力强的队伍。针对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的培训和方式。第二,加强思想引导。人不是仅仅满足于生理上吃、穿的需要,更多的还是实现思想精神上的满足。为此,在产学研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教育,灌输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加强人文关怀。在协同中必要讲究方法,要将对人思想工作由显到隐,不能较为强硬的批评、给任务,而是需要给予更多的交流和心理辅导,使得他们对工作认知化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张泽一,王树兰.构建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刘悦伦,沈奎.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J].南方日报,2009(2).

[3]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J].科技日报,2001(9).

[4]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作者:郝佳佳 张萌萌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理工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xtcxlw/69849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