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协同创新下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协同创新下高校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2-08-19 03:22:30

协同创新下高校人才培养

摘要: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飞快,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协同创新模式,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我国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教育事业同市场需求相联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自身价值的发挥,实现本科教育稳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可以说,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就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只有全面地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教育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协同创新角度下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现实条件,才能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更为科学合理地协调高校、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朝着教育强国方向发展。这一理念并非是单纯的高校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协同创新的立足根本。

一、协同创新概述

就协同创新理论本质来看,其可以归到经济学领域范畴,但是理论基础较为剥脱,创新协同涵盖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内在协作联系,以及过程和绩效的多重互动。可以说,协同创新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经济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的协同作用,来实现企业整体协同效应。随后,协同创新概念逐渐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范畴,最初表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科研模式,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对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作用,激发主体创新能力,形成一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协同创新同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整合具有十分突出的内涵,诸如在决策方面,构建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在运行载体方面,三方形成联盟,能够更为充分地整合市场资源,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正是宣布“2011计划”的推行实施,进一步推动高校体制改革深化,将科研、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三方面整合于一体,以激发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鼓励高校科研创新,同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经济和文化紧紧联系的战略构想,面向所有高等院校,帮助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培养更加被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实力。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还需要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关乎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实践,我国众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尽管各个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一些本科高校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盲目地建立研究型高校,部分专科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谋求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寻找机会升级为本科院校,这种现象会造成中专院校补充大专院校名额,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致于最终的教育成效偏低。此外,部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严峻的就业市场压力。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义

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于盲目,同实际情况相背离。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同实践脱离。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最终培养的人才只适合理论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采用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理解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差和不足,缺少职业素质教育,以致于毕业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自然难以达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需要从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方式转变为引导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其二,从传统继承性思想转变为创新科研思想;其三,从教学理念以学科为核心转变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其四,从共性教育思想转变为个性化素质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导向,但是这方面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弱势部分。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需要同市场需求导向相契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优势。

三、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全所未有的优化和调整,相应的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要求

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校采取扩招政策,降低了入学标准,吸引了大量学生,逐渐朝着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量应用型优秀人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毕业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同实际生活和未来就业生涯联系在一起,满足毕业生未来就业发展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首先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目的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校、政府以及企业三方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开展培养工作,落实各方责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政府的指导和规划,在政策方面提供保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促使三者参与到协同培养中,提升协同培养成效。与此同时,应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协同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对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专业评价。

(二)实践教学规划

应创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教育理念,从教学、实践以及系统几方面开展协同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协同教学主体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与此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从多样化角度进行评价。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并非是对学生客体的评价,还需要从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多角度进行评价,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评价。此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评价体系的构架需要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制定,有待对评价方法进一步规范合理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仅是为了谋求高校自身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将更多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推动各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应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合理的路径方法,健全教育体系,促使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新灿,孙湧,徐人凤,李斌.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14):16-18.

[2]李望国,徐宝兴,饶丽娟.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3):198-199.

[3]马红梅.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下的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3,12(03):23-27.

作者:季春艺 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协同创新下高校人才培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xtcxlw/69723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