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范文

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范文

时间:2022-09-18 03:20:19

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中小微企业占据我国企业总数的95%,完成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0%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开发等成果。在竞争激烈及创新加速的环境下,中小微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短缺且高度分散使其难以抗衡领先者,并一定程度影响了创新的深度、广度及可持续性。为了突破自主创新瓶颈,中小微企业倾向通过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研究机构等主体的协同互动寻求更具持久推动力的创新模式,外部知识搜索已成为快速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随着传统线性与链式创新范式逐渐被网络化创新模式颠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从合作创新过程或协同创新结果角度探析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但协同创新能力更强调企业整合外部资源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协同创新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耦合互动及多样化协作,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协同优势的发挥。

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间绩效差异源于知识创造和利用机制的不对称,中小微企业相比大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更依赖于外部知识源,并在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由于中小微企业存在规模小、财务资源缺乏、创新风险承受力弱等“小企业缺陷”,理论上具有更强的外部知识搜索及创新协作意愿;另一方面,已有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吸引合作者、担忧核心技术外泄、缺乏良好的协同管理能力等原因,中小微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合作倾向或合作数量远小于大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通过外部通道搜索创新思想并使其商业化。中小微企业外部联结成员从企业间线性关系,逐渐拓展到企业与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大学、研究机构及服务机构等的外部网络关系,这些外部知识源的知识溢出或跨边界渗透对企业创新有显著影响。从外部获取的多样化知识链接促进中小微企业整合外部相似或互补知识,拓展现有知识基础及能力构成要素,进而缩小企业与外部主体的知识差距。以往对知识源的关注更多将之视为测度企业外部知识搜索宽度与深度的一种方法,但缺乏对外部不同类型知识源作用的分类探索,并且尚未将不同知识整合方式纳入到知识搜索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框架中。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均可追溯到开放式创新等理论,两者结合可以拓展创新资源与要素的获取机制,并通过模糊化创新活动的边界和柔性获取外部异质性知识资源。为此本文旨在解决三个问题:(1)外部知识搜索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有何影响?(2)如何整合从外部知识源中搜索得到的知识?(3)外部知识搜索如何通过知识整合机制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期望通过此研究一方面推动知识搜索理论的完善,厘清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另一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实践提供参考。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研究协同创新思想源于德国学者哈肯提出的协同论,指协同主体(如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或政府)通过要素互动形成创新合力并共同实现创新的协作行为。关于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能力,本文借鉴Persaud等研究将它定义为:创造新知识或整合现有知识以更有效地创造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能力,其包含知识创造与管理、管理运营效率、研发战略、创新效率等四个子维度。而国内学者对协同创新能力与合作创新能力不加区分,但前者的概念和范畴比后者更广,侧重考察企业整合外部相关方的互补知识或资源以实现创新的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协同、市场创新协同和组织创新协同等要素。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还可以理解为其与外部知识源通过交互作用及创新要素的耦合产生大于单独要素的整体协同效应,如解学梅等(2014)研究发现,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三维度对协同创新效应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关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层面的前因,如R&D投入、战略组织结构等;第二类,管理者层面的前因,如领导风格、社会资本、协调机制等;第三类,外部环境层面的前因,如与外部协同方的关系嵌入程度等。从上述研究可知,企业与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外部知识源开展协同合作尚未纳入协同创新能力前因研究范畴,这可能无法揭示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过程机理,为此本文构建外部网络层面的创新知识源与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理论关联。

1.2外部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知识的搜索与整合比内部研发更加有利于维系持续竞争优势。根据知识内容属性,可以将外部知识搜索划分为市场知识搜索和技术知识搜索两类,这两类搜索活动有利于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下解决创新问题或发现潜在机会。市场知识是关于市场的结构化信息,市场知识搜索是指通过对三类常见知识源(顾客、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的广泛搜索,试图发现新的产品设计方案、新的销售渠道、新市场或潜在市场及正在出现的商业模式等市场领域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满足顾客需求和偏好。技术知识搜索指跨越企业边界及现有知识基础,搜索与产品、工艺等相关的知识,中小微企业主要向外部知识密集型知识源(如研究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搜索技术知识。随着顾客需求变化加速,市场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市场知识搜索不仅关注顾客显性需求,还关注尚未得到满足的顾客隐性需求或偏好,为中小微企业进行新产品定位或开拓新市场提供条件。中小微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进行纵向合作捕捉行业上下游的专业意见和创新机会,瞄准某一特定或新兴市场领域,利用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与资源禀赋提升产品开发优势,并准确预测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及解决办法,提高创新成功率及研发效率。第二,市场知识搜索不仅帮助中小微企业了解同类产品市场趋势,还有利于其洞察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市场动向,为企业新产品上市及产品质量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中小微企业通过市场调查、行业研讨、经销商反馈等方式获取市场信息,吸取行业上下游的最新市场知识及借鉴竞争对手在创新方面的经验开发难以替代的新产品,促进管理运营效率及战略研发协同。第三,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市场知识搜索关注新兴市场顾客的需求及国内行情,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发现新的市场细分需求、顾客特定偏好或组织运营等方面信息,对企业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及创新质量提供保障。技术知识搜索帮助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源的技术知识溢出机会,促进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与全球范围内科技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及协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三方面影响。首先,中小微企业通过用中学、干中学、分享中学等多种方式从外部学研机构搜索与获取互补性技术知识。中小微企业自身研发实力较弱,通过技术搜索将高等学校(学)和科研院所(研)的知识基础与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经内部学习、消化和吸收科学知识以弥补中小微企业与外部知识主体间的知识势差,加速企业内部的产品创新与流程创新。其次,技术知识搜索可以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异质性知识,有助于企业突破现有思维束缚开发出更具创新性的全新产品。最后,技术知识搜索促进知识交换,知识交互产生的隐性知识又能帮助企业消化外部知识,并增加不同类型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重构与连接的可能,从而有助于提升创新活动的可靠性。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a:市场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H1b: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1.3外部知识搜索与知识整合“互补性”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Teece等学者将它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并提出“互补性资产”与“专用性资产”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与协同创新旨在发挥不同协作主体间的资源互补性或业务关联性的思路不谋而合。为此,借鉴Knudsen、魏江等研究从知识的冗余度和重复度维度,可将企业外部知识搜索获得的知识细分为互补性知识与辅助性知识两大类,前者主要指与企业现存知识基础差异大、且是企业创新所必需的异质性知识,后者指与企业专业领域和经验相匹配的同质性知识。互补性知识能促进产品长期绩效的提高,而辅助性知识对产品开发的短期绩效有正向影响;本文将对于前者的整合称为互补性知识整合,对于后者的整合则称之为辅助性知识整合。互补性知识与企业现有知识存量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市场知识搜索促进企业整合外部新获取的互补性知识和内部现有知识以促进新知识创造。首先,市场知识搜索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将分散的市场信息、想法与概念联结起来,通过与市场和顾客的互动确保知识整合及新产品开发的质量,并提高企业对知识的利用效率与知识整合效益。其次,从外部获得的客户、竞争者及供应商等市场类知识,能够拓宽中小微企业知识吸收渠道,从而提升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如从上游供应商处获得的专业意见和不同观点能够促进企业更容易创造出新产品,从下游顾客处收集市场机会、产品设计、分销渠道等市场知识,为组织对内外部知识整合提供来源。最后,新的市场知识增加,促进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为企业解决创新问题及抵御市场风险提供方便,提高了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外部异质性技术知识的搜索对企业整合互补知识产生革新性技术或产品起着关键作用。首先,企业通过技术知识搜索获得互补性资源,能够缩小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势差,容易针对产品或技术流程产生突发性创意及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其次,企业从外部知识网络中搜索到分散、无序的技术知识碎片难以发挥作用,将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部件知识以新的形式重新融合与连接后,容易形成新概念或新工艺。最后,企业员工通过与外部服务机构研发合作实现“干中学”,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技术利基范围,使组织更容易识别与消化外部知识,并通过互补知识在企业内部网络中流动、扩散与共享达到知识整合的目的。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a:市场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

H2b:技术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搜索对辅助性知识整合的影响主要表现有:首先,中小微企业通过市场知识搜索从外部获取与现有知识基础相关联的知识,为企业内部整合现有分散知识提供粘合剂。顾客或领先用户为现有产品改进提供相关想法与解决方案,同时供应商提供的市场知识对改进组织流程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知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通过市场知识搜索将外部知识整合融入组织现有的知识结构。其次,市场知识搜索可以收集行业内的用户、竞争对手等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市场信息,及时把握顾客需求动态及偏好变化,了解上游原料及生产设备的行情,对中小微企业降低市场知识的整合成本及促进内部知识的挖掘与整理有重要作用。最后,市场知识搜索能够在短期内增加中小微企业市场及顾客等相关知识的存量,促进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的描述以容易被市场接受的共同语言形式表达,并有利于激活企业内部已有的市场知识及整合相关资源完成产品开发。技术知识搜索能够获取与企业现有产品相似的知识或技能,从外部获取的同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强化中小微企业的核心能力。具体而言,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表现在:首先,通过研发合作、战略联盟、购买技术等方式搜索技术知识,方便中小微企业获取与自身的产品或工艺相关的冗余知识或实践经验,帮助企业理解与获取外部信息,促进对企业内部现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交叉和创造而产生新知识。其次,中小微企业根据创新知识需求在外部搜索与内部差距相对较少的技术知识,通过频繁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将知识融合到企业内部,并在与外部主体协同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复杂的隐性知识转移。最后,中小微企业通过搜索与现有专业领域匹配的技术知识,激活内部的相似产品或工艺知识,通过知识整合实现新旧知识的更替和知识的动态积累。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c:市场知识搜索对辅助性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H2d:技术知识搜索对辅助性知识整合有正向影响。

1.4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以往学者对知识整合的界定强调将具体的部件知识整合或连接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知识。外部知识搜索获得的多样化知识要素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提供了知识整合的便利,增加企业知识整合的联系与路径,促进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新颖性。一方面,中小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积极与外部市场类知识源建立知识联结,从外部搜索低成本互补性知识,通过将外部获取的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等知识重新组合并融于现有存量知识中,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及触发创新思维和产生新的知识,最终实现管理运营协同。另一方面,Yam发现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的技术知识搜索,可以获取与产品或工艺技术相关的互补思想、见解与技能,整合外部隐性或编码后的异质知识以拓展中小微企业的现有知识基础,提升知识创造及研发效率。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a:互补性知识整合对市场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H3b:互补性知识整合对技术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协同创新理论认为,只有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内在协同及综合集成作用,才能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进而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互动,企业对伙伴的资源和能力有更多了解,更容易在协同合作网络中汲取辅助性知识资源并熟悉这些知识的应用情境,促进企业现有知识与新知识的重新整合,提高创新响应速度和创新绩效。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强化对外部相似市场或顾客知识的搜索,将使企业减少市场搜寻中的盲目性,强化对企业与外部市场主体的知识连接理解和深度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管理运营协同。如中小微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等合作能够探索与利用已有市场或相关领域的市场结构、产品使用、顾客偏好、替代品等知识,以较小的成本付出解决产品上市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生产工艺能力及企业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在搜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通过技术咨询及技术培训等方式从外部获取的技术知识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企业内部创新所需的知识整合能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对外部技术知识源的辨识和搜索能力。由于外部知识主体习惯寻求与其具有相当知识水平或知识距离较近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27],企业通过冗余搜索缩短与外部知识主体的知识势差,并通过内外部协同研发提高企业的研发动力、创新效率及创新能力。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c:辅助性知识整合对市场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H3d:辅助性知识整合对技术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具有中介作用。综合上述分析,得到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样本描述鉴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事知识密集型的创新活动更为显著[11],本研究以单位企业的从业人员1000人或营业收入4个亿为上限,在浙江省软件开发、电子商务、通讯电子、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0个典型科技型行业集中调查,在问卷发放之前通过经信委系统获取符合条件的调研企业目录。通过质监系统及经信委系统进行现场调查、邮件调查等方式,向中小微企业高管团队或研发经理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15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得到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为31.3%。样本企业的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为了评估非被试者可能引起的偏差,本研究通过对参加调查和没有回应的企业进行T检验,结果没有发现两类企业在规模、企业年龄和行业类型上有显著差异。

2.2变量测量通过学术会议的专家讨论及问卷预测试等方式修订与完善测量问卷,结合相关文献最终确定外部知识搜索的10个测量题项、知识整合的12个测量题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12个测量题项,并用李克特7级量表对变量进行测量,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1)自变量测量:借鉴Yam等研究[3],市场知识搜索主要用从客户、竞争对手、展销会、供应商等方面的知识搜索指标加以衡量,而技术知识搜索主要衡量企业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知识主体获取知识。(2)中介变量:知识整合参考Knudsen、魏江等研究,分别从知识认知、知识融合和知识解构三个环节测量,测量题项分别为“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助性)知识的理解”、“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助性)知识的传播”、“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助性)知识的迅速掌握”、“将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助性)知识应用到实践”、“能对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助性)知识举一反三”、“外部获取的互补性(辅助性)知识促进企业原有知识的作用”。(3)因变量测量:借鉴温珂、Persaud等研究,从知识创造与管理、管理运营效率、战略研发、创新效率四个方面共计12个指标测量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知识创造与管理包括创新动力、创新成功率、创新团队能力、获取研发资源和创新知识的渠道4个指标;管理运营协同使用产品(或服务)质量改进、工艺技术改进、研发管理部门改进、研发资源利用效率等4个指标衡量;战略研发协同包括研发项目数量和承担复杂项目数量2个指标;创新效率协同包括研发成本降低和创新周期缩短2个指标。(4)控制变量:以往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对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规模较大企业倾向拥有更多的创新资源,本研究中的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企业人数及销售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前者在获取外部资源和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更强势,但也有研究提出不同意见。鉴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累积过程,中小微企业的年龄对其建立与外部知识源的联系与吸收整合行业内外知识具有重要表征作用。考虑到知识搜索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性,参考以往研究重点考察本研究中的信息技术行业(0)与非信息技术行业(1)之间协同创新的差异性。为此,本文对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三个变量进行控制: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行业类型,其中企业规模以企业员工数取自然对数,企业年龄以企业成立时间取自然对数。

2.3信度与效度检验(1)共同方法偏差防范与检验。为了减少问卷发放过程中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本文采用匿名调查方式,强调问卷调查的学术研究性质,以此减少社会称许性;同时,对个别变量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如对企业规模既要求被试主观选择企业在同行中的规模/地位,又要求被试填写销售额和企业人数等客观数字。统计方法上,借助哈曼(Harman)单因子检验法来检验本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的严重性,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并不严重。(2)信度与效度检验。信度是衡量量表测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本研究以题项相关系数(CITC)大于0.35,Cronbach'sα大于0.70为临界值。运用SPSS17.0对自变量和中介变量的问卷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知识搜索和知识整合各个测量题项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35,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大于0.70,即本研究的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在此基础上对自变量与中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各个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0,KMO值大于0.70,说明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具有较好的效度。由于因变量是潜因子型的构念,参考Wong等研究可知,多维构念维度层次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简单推论到构念层面[40],应先对因变量的二阶因子进行分析。首先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析出4个因子,累计解释变异为68.64%,KMO值大于0.70,所有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均超过0.70。在此基础上,对协同创新能力的每个维度均值做二阶因子分析,结果发现累计解释总变异为64.17%,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变量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0,总体均值的Cronbach'sα为0.87,说明因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见表2)。

3研究结果

3.1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主要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研究变量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本文所涉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研究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标准差在1左右,说明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2假设检验为了检验本研究假设,采用层级回归方法(hier-archicalregressionmodeling,HRM)加以验证。借鉴Baron和Kenny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原理三步法[41],首先对市场知识搜索—互补性/辅助性知识整合—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表4可知,在模型1到模型6中,依次验证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模型7中仅考虑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8在模型7的基础上加入市场知识搜索,结果发现市场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知识搜索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26(p<0.01),验证了假设H1a。市场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助性知识整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7(p<0.01)和0.30(p<0.01),据此可知假设H2a和假设H2c得到验证。在模型8基础上,加入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助性知识整合之后(模型9),市场知识搜索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从0.26下降到0.17,但回归系数仍然显著,据此判断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助性知识整合是上述关系的部分中介,假设H3a和假设H3c得到验证。同理,再对技术知识搜索—互补性/辅助性知识整合—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表4的模型10可知,技术知识搜索对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回归系数为0.26(p<0.01),验证了假设H1b。从模型3可知,技术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0.34,p<0.01),但是,其对辅助性知识整合的回归系数并未达到显著,因此可以判断假设H2b得到验证、假设H2d没有得到验证,并依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第二个条件判断假设H3d并不成立。在模型11基础上,仅加入互补性知识整合中介变量后,技术知识搜索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降低到不显著水平(0.12,p>0.10),据此可以判断互补性知识整合是上述关系的完全中介,即假设H3b得到验证。

3.3变量间的影响效果分析借助结构方程建模中的嵌套模型进行路径探索,发现限定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后的中介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效果如图2所示:χ2/df=1.714,GFI(0.910),NFI(0.905),CFI(0.902),RMSEA(0.071),TLI(0.904),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且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该中介路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较好。根据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估计值及显著性水平,这说明互补性知识整合完全中介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关系。各变量间的影响效果包括直接影响效果、间接影响效果及总影响效果三个方面,而总影响效果等于前两种效果相加。进一步分析可知,互补性知识整合对市场知识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95,对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关系的中介效应为0.111,中介效应加上外部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直接效应得到总效应为0.714;同理可以计算出辅助性知识整合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74。

4结论与讨论

4.1结果讨论第一,市场知识搜索对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助性知识整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知识搜索仅对互补性知识整合具有显著作用。由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中小微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纵向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便于企业从供应链上下游获得关键产品或零部件的互补性技术和知识,加强供应链前后端的战略合作;但是,中小微企业嵌入区域创新网络从龙头企业或竞争对手处获取产品或技术知识,跟随竞争对手搜索更容易获取渐进式改进所需的辅助性信息。鉴于当前我国技术创新中市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研发方向和技术选择的导向作用较弱,现行科研项目设定和评价制度更倾向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基础性研发活动,而企业更关注产业化的应用技术研究,导致两者在辅助性知识领域重叠的可能性较少,因而中小微企业更多通过与中介服务机构互动获得创新所需的科学性知识。第二,市场知识搜索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也通过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助性知识整合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知识搜索与知识整合是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前因变量。对中小微企业而言,从事创新活动需要跨界知识学习,建立与合作伙伴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联系,从组织外部获取与积累创新所需的技能诀窍知识,同时也需要将外部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梳理、评价和提炼,只有根据知识性质不同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系统进行重新组合或解构,并有效地应用于企业协同创新活动才能最大化实现知识价值。中小微企业通过外部渠道获得准确、可靠的产品信息与市场信息,避免与竞争对手重复开发与过度竞争,同时通过整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加快创新速度和创新成功率。第三,技术知识搜索直接影响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互补性知识整合对两者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与外部知识主体的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的知识溢出效应获取学研机构的优质人力与知识资源,丰富中小微企业内部的知识类型与结构,借助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合作等方式形成更多的创新方案与增加创新成果的类型。当中小微企业面临新的技术问题时,通常向学研机构寻求技术原理方面的协助,借助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开展基础性研究,并缩小与学研机构的知识落差。辅助性知识整合对技术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小微企业对外部科研服务机构的知识搜索并不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现有产品的渐进式改进知识,产业外的学研机构与产业内企业缺乏共同知识基础,加之传递隐性知识的费用和时间会随着企业与外部产学研机构的距离延长而增加,相反这些知识更多来自于行业内的市场与顾客等。

4.2研究意义理论上,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基于知识搜索理论视角将外部知识源划分为市场知识及技术知识两大类,分别从两类知识搜索角度揭示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制。其次,基于知识整合理论,建构了“知识搜索—知识整合—能力提升”的理论逻辑,分别从互补性知识与辅助性知识角度探究外部知识在中小微企业内部的整合机制及作用路径,拓展了以往有关知识搜索与创新关系的研究。最后,基于中小微企业情境,系统探索其与外部知识源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从外部知识搜索与知识整合的角度找到可能突破“小企业弱性”的新途径,丰富了知识搜索、知识整合及协同创新等理论的研究情境及应用范围。实践上,本研究对中小微企业利用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中小微企业要充分利用与外部供应商和下游顾客的垂直联结关系,获取对企业创新有帮助的互补性知识促进激进式产品创新,同时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动态信息以获取对企业创新所必需的辅助性知识,从而改进现有产品和提升创新效率。其次,针对外部科研服务机构的知识搜索方面,中小微企业应该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资源能力互补性及研发战略的协同性,发挥企业应用性研究与学研机构基础性研究之间的协同作用,建立两类研究在促进产品和工艺技术知识创新中的关联性。最后,针对外部不同知识源,中小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吸收能力和知识基础做好市场知识搜索与技术知识搜索的平衡投资,将外部搜索到的知识加以分类管理,并融合与重构到内部知识基础中,加大对自身研发能力投入以提升企业理解与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同时缩小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势差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4.3研究局限尽管本研究从数据采集到统计分析过程采用多种方法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研究假设基本得到了验证,但受条件限制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首先,除了本文加以控制的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行业因素外,还有其他企业因素、环境因素可能影响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未来研究应增加控制变量。其次,受研究条件局限,本研究选择中小微企业的横截面样本数据检验理论假设,创新能力测量数据可能没有反映外部知识搜索对协同创新能力影响的“时滞效应”,未来有必要借助纵向数据充分检验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能力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在借鉴西方学者相关研究基础上,改良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测量量表,未来需要通过扩充样本容量和研究情境来重复验证量表的准确性及权威性。

作者:奉小斌 陈丽琼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xtcxlw/67912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