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西合璧现象范文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西合璧现象范文

时间:2022-04-09 05:53:22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西合璧现象

[摘要]

在英美文学的小说、诗歌、戏剧等领域,都有为数不少的文学作品与中国的文学、文艺作品在主题或人物或风格或其他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举出英美文学中的一些作家作品、流派等,将其与中国文学中相关的作家、作品、流派等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打开文学学习的思路,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西合璧”

一、引言

“文学”二字,给人以一种高雅的“阳春白雪”之感;而对中国的学生而言,英美文学更易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进而对其敬而远之。英美文学这只“王谢堂前燕”如何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呢?对此,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师不妨来一个“中西合璧”,将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作一番比较研究。主观上,中西结合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路,加深理解;客观上,英美文学作品中有为数不少者,或在主题或在人物或在风格或在其他方面与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为“中西合璧”这一做法提供了条件。

二、多种体裁的“中西合璧”分析

不论是何种体裁的文字:小说、诗歌、戏剧等,在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两种不同的文学中,都可找到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的作品。

(一)小说

将中西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有些作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将其比较让人浮想联翩,洞悉万千。就流派而言,美国在东西部尚未完全融合、地区差距比较明显之时出现了以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为代表的本土主义思潮;而中国文学中虽无“本土主义”这一说法,却也有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等等,淋漓尽致地彰显着各地的特色。就具体的作家、作品而言,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经典《福赛特世家》描写几代豪门恩怨,人物之多、规模之大堪比中国的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英国作家斯威夫特与中国近代文学巨匠鲁迅同为讽刺大师,但前者的不动声色与后者的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却又截然不同;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中国古代作家兰陵笑笑生(笔名)的《金瓶梅》都因其中露骨的性描写而颇受争议、一度被禁,却又因其严肃的主题、高超的技巧、生动的文字而终获肯定,只是前者热情歌颂查泰莱夫人与其情人真实自然的人性,后者却严厉鞭笞西门庆及其情妇的荒淫无度。更值一提的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与中国作家张爱玲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两部小说的作者都是女性,都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缓缓讲述曲折动人的故事,诠释她们对爱情、对婚姻、对人生的看法和感受。二者都有对爱情的真知灼见,如《飘》中思嘉所沉思的:“现在,她依稀觉得,如果她过去了解希礼,她决不会爱上他;而如果她过去了解瑞德,她决不会失去他。”[1]1046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作者所评价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2]51这两段话都透露出一条无可奈何的爱情法则:人们对熟悉的、已有的人和事是不屑去珍惜的,却永远为那些神秘陌生、遥不可及者而心动不已。《飘》的女主角思嘉一直苦恋有妇之夫希礼,却肆意伤害对她一路照顾的丈夫瑞德,最后希礼的妻子病亡,思嘉却在她唾手可得之时幡然醒悟:自己并不爱他。而《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主人公振保亦是如此。留学英国之时,在妓女帐下初试云雨;后遇女友玫瑰主动投怀送抱,他却俨然正人君子,岿然不动;回上海工作,却又情不自禁为老同学士洪性感妖娆的娇妻娇蕊而春心大动,与“不可欺”的朋友之妻暗渡陈仓;当娇蕊向士洪坦白、为他而离婚之后,他却突然清醒地感觉到原先所置之不顾的伦理、社会的压力,断然与她一刀两断;明媒正娶娶了一妻,没多久就感到乏味,开始;在发现妻子亦与一其貌不扬的裁缝不干不净之后,更加无所顾忌,随意玩女人……总之,他在名正言顺的女友、妻子面前神色凛然,却把满腔热忱留给了不该碰的朋友之妻、风尘女子之类的角色。不管是思嘉还是振保,对他们来说,“山的另一边的青草总是更绿”,唯其难得,唯其非分,所以诱人。但同中有异,两部小说在层次结构、表现手法、认知视角等方面又大相径庭。《飘》在主要描写思嘉和瑞德的爱情的同时,又有思嘉与希礼之情、瑞德与贝尔之情、媚兰与希礼之情、苏埃伦与弗兰克之情等多条线索与之纵横交错,且战争的风云、时局的变幻、社会的状况亦穿插其中,既有情感纠葛,又有生存斗争;既有人与人的冲突,又有人与社会的冲突,层层叠叠,错综复杂,不失为一幅广阔、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相形之下,《红玫瑰与白玫瑰》结构单一,唯一的线索是振保与各个女人的瓜葛,写完一段情,写另一段……用笔专注,几无旁枝。除了与主人公的经历息息相关的少数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极少着墨社会历史背景。只有人与人的冲突,没有人与社会的冲突;但当中又还存在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冲突———个人与伦理、道德的冲突,如振保第一次嫖妓之后的负罪感和羞耻感,对女友肉体的极力抗拒,与娇蕊苟合之前的心理挣扎,等等。从表现手法看,《飘》中不乏大量的心理描写,对思嘉心理的描绘细致入微,有时更是长篇大论;而《红玫瑰与白玫瑰》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认知视角看,《飘》采用的是特定人物———思嘉的“限知式”视角,这使情节充满悬念,扣人心弦;而《红玫瑰与白玫瑰》则采用洞察一切的“全知式”视角,这使情节一目了然,明白易懂……

(二)诗歌

在英美文学中有些诗人、诗歌与中国的诗人、诗歌有不谋而合之处,亦不乏鲜明对比之处。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和中国诗人郭沫若都有一泻千里的激情和一气呵成的诗作,只是前者放眼美国的现实社会,而后者则更多浪漫瑰丽的想象和抒情;如以美国作家庞德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意象派诗歌与中国的古诗,都强调要在读者面前呈现具体、生动的意象,事实上,“意象派产生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中国古诗的影响不容小觑,以至于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曾经这样说过:‘读中国诗即可明白什么是意象派。’”[3]97但前者呈现的意象主要是给人一种强烈、短暂的感官刺激,而后者的意象除了有明晰生动的特点之外,还给人以咀嚼不尽、余味无穷之感,这又与汉字的含蓄隽永不无关系;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致亡妻》与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是表达对亡妻真挚思念的千古名篇,《致亡妻》中:“我醒了,/她逃了,/白昼带回了我的黑夜。”[4]149这样的句子令人唏嘘不已,而《江城子》中所表达的与亡妻阴阳相隔、纵使相逢亦不相识的未亡人之悲更是催人泪下,但《致亡妻》带有更多的神话色彩,梦想着亡妻被诸神所救、像仙女一样重回“我”身边,因为“在希腊人那里,神性高于人性”,[5]325在西方人的思想价值观中,“神”举足轻重,而把亡妻写得圣洁、飘逸如仙女,更是深深表达对其喜爱与崇拜;爱尔兰诗人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红红的玫瑰》中有这样的句子:“直到所有的海水都枯竭,亲爱的,/直到岩石在太阳下消融;/我都会一直爱你,亲爱的,/只要生命的沙漏尚能为继。”[6]244,245使人想起中国的成语“海枯石烂”,亦想起汉乐府中的《上邪》一诗,列举山峰消失、江水枯竭、冬日雷声、夏天飞雪、天地连接这些不可能出现之事物,发誓只有这些事物出现才敢“与君绝”,从而表达对恋人的忠诚、对爱情的坚贞。比较典型地代表了中西方思维习惯的诗作还有英国感伤主义的代表诗人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和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两首诗的背景都是夕阳西下之时、农夫荷锄归的情形,两首诗中都出现了农夫、牛羊、蝇虫等乡村常见之画面,然而却有截然不同的氛围和主题。格雷的诗在写到昏沉暮色之下的坟墓之时,便围绕其展开了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抒发了对埋在这些坟墓里的寂寂无名的生命的感伤:他们亦曾享朴素的家常之乐,如今只化为冰冷的泥土。然而,不论是位高权重者,还是美貌富有者,都请将藐视收起。因为他们之中,也许不乏治世之才,只因命运将其埋没;因为不管人生如何辉煌,死后终归黄土一抔……这样连篇的、深沉的哲思在王维的诗中是不见的,他只是在描写了黄昏之时各事物舒缓、闲散、归家的情形后,来了一句简短的抒情:“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7]50表达一种不知何处是归途的惆怅之情。可见西方人的思维更具有论辩性和系统性,强调进行科学的、明晰的说理;而中国人的思维更多的是点悟性和零散性,强调感物抒情,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且中国人比较安于现状,能够融入自然并自得其乐,能够“哀而不伤”,所以《渭川田家》虽然末尾点出一种淡淡的怅然,但与《墓畔哀歌》所渲染的那种浓重的哀伤还是相去甚远。

(三)戏剧

英美文学中的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一些戏剧的情节,都可以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找到其影子。如《李尔王》所反映的得势则人人谄媚、失势则儿女转背的残酷事实亦在中国的传统戏剧《五女拜寿》中有所体现;早些年曾在中国内地热播的电影《夜宴》更是被称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而大家最为熟悉的当属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中国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此二剧都是悲剧,都是讲心心相印的恋人因为家庭的阻挠而不能在一起,最后双双付出生命代价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两家有不共戴天的世仇;再加上罗密欧又误杀朱丽叶的表兄,更是仇上加仇,悲剧更加深化;两人不可能在一起,除了私奔,谁知又在准备私奔的过程中出了意外,悲剧发展到顶点:本来朱丽叶是喝下药水装死,却被提前赶来的罗密欧误以为是真死,罗密欧万念俱灰饮下毒汁,而醒了的朱丽叶一见死了的罗密欧,便也毫不犹豫地共赴黄泉……虽然此剧稍带喜剧色彩,如两人阳台相会的场景,但这与整个事件发展的大趋势相比显得势单力薄,微乎其微,扭转不了形势,左右不了大局,所以总的来说,情节是一悲到底。但是,不管有多“悲”,罗密欧和朱丽叶所代表的超越世俗的纯洁爱情却是一步步深化,从一见钟情到互诉衷肠到私定终身到双双殉情,爱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其最后的毁灭给人以悲壮之感,读者的心灵亦在这种情感的洗涤下得到净化,得到升华。相比而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恋人之死的结局之后又加上了一个“化蝶”的情节,翩翩二蝶,悠悠同飞,让人感到惊喜,感到安慰,但这种“大团圆”的结局又不无牵强,且或多或少淡化了整部戏剧撼人心魄的审美冲击力。

三、结语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体裁,“中西合璧”现象在别的体裁中亦存在。如在散文领域,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梭罗在其《瓦尔登湖》中投射出的那种遗世独立、万物有灵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先哲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等作品中就有很好的体现。而且,除了各体裁之间的平行联系,在中西之间还可找到跨学科的联系。如英国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作《当你老了》被谱上曲子,经由中国歌星莫文蔚等人的演唱,变成了一首广受欢迎的流行歌曲;而彭斯的“AuldLangSyne”译成中文就是“友谊地久天长”这首经典老歌……总之,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本文只是对其进行粗浅的列举和归纳,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中西合璧”现象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分析这一现象,中西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本质和特点得以凸显,而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距离亦得以拉近。这就给高校英美文学教师以启发,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来点“中西合璧”,因为“主体最感兴趣、最易接受的往往是那些既带有熟悉信息也带有陌生信息的对象。”[8]56将学生相对熟悉的中国文学和相对陌生的英美文学进行“合璧”,能让其对英美文学产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之感。

[参考文献]

[1][美]米切尔.飘[M].李美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3]刘萍.比较文学论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5]李吟咏.审美价值体验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崔钟雷.唐诗三百首精选[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

[8]周甲辰.传统文艺鉴赏理论的现代观照[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成敏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西合璧现象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zhlw/69085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