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先秦半两钱的书法艺术范文

先秦半两钱的书法艺术范文

时间:2022-03-07 02:44:46

先秦半两钱的书法艺术

一、“似变未变”的形体美

商周以降,大篆为先秦时代的主导文字,小篆为秦兼天下“书同文”的标准文字,把它们用到钱币上,正是事属必然。两钱,圆笔圆转,为典型的大篆。其1凝重肃穆,有似商周青铜礼器文字。其2“半”字与“半圜”的“半”字相类,“两”字省笔分脚,框内双人作“十”字,篆法奇古,有钟鼎韵味。这类濡染时代特色的书体,后世再难见到。秦朝的小篆规整端庄,法度严谨,使人想到秩序,想到规范,用于半两钱,体现了秦王朝天下一统,君临万方的威严。战国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空前活跃,都在历史舞台上竞相表现自己,史称“百家争鸣”。战国文字,上承商周,行用甲骨和大篆,这从当时的刀、圜,布各类货币上的不同书体就可以证明,而同时,社会的战事频仍,文字的“书无定势”,又不仅造成了六国的文字差异(许慎曰“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即使在一国之中,字法的变异,书体的参互也是常事。稍微注意一下,战国各种小方足布,单是“晋阳”二字,就有不下二十多种写法。就秦而言,所以使李斯“创”小篆,而不用现成的文字去通行天下,说明先秦文字的本身也不规范。基于此,作为文字载体先秦半两的书体,就必然不仅仅只是大篆一种。实物是最好的说明,6笔划细劲刚健,多方折,少圆转,有甲骨笔意,与同时代方足布中甲骨币文可互相映照。再看、10两钱,重笔方折,收笔以方,尤其是它的运笔,有明显波磔,应是“秦诏版”的书写风格,当属秦隶一类(我们常说“汉隶”,其实隶书并非汉代突然出现,它的发源在秦代,世称“秦隶”。“秦诏版”和“秦铜权铭”可为代表)。秦人用隶史有记载。

晋卫恒《四书体势》:“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者,篆之捷也”。但秦隶作品传世甚少,上述“诏版”是一种面貌。此外,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山土的竹简又是一种风格。它已摆脱了钟鼎文凝重神秘气氛,显得简洁便当,生气勃勃,可与楚帛书和银雀山汉简相媲美。这里的1、12两钱,笔划有波磔,运笔有取势。两钱的竖笔,尤其是“半”字中竖,肥润的拖势,可见秦汉简书的端倪。这样,我们在欣赏秦半两的大篆、小篆、甲骨的丰姿多彩之后,又耳目一新,享受到秦隶的美感。下面两枚钱另是一番趣味。的“两”字,从用笔到结体为标准的大篆,而“半”字却是典型的小篆,一钱之上容入两种书体,别开新面。小篆笔意跃然纸上,虽不及李斯小篆端正整饰,却多出几分朴茂和童真。清人戴熙论书曰:“古今书法,未变不足观;已变不足观;将变最可观”。先秦文字正当大变革,大发展,大创新的时代。老书体的改革,新书体的创立,孕育催生了书体、书写的万端仪态。我们称道先秦半两的书法美,首先就是它似变未变,未变将变的书体状态给人以无穷意趣。

二、率意纵情的书写美

笔划是构成文字的零件,笔划的书(刻)写最见创作者的心性。先秦半两多一钱一范,繁多的刻写工序留下了大量秦人的手迹。这些千钱千面的“半两”二字,或粗细相挤,欹止相依;或飘逸隽秀,沉稳老辣,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不天真率意,挥洒无忌。一笔下来,自然天成,几乎不作任何加工。稍加观察,其起笔、运笔、收笔清晰可见。3“半”的中竖和“两”的三纵笔,自上而下,收笔藏锋。两个字的横笔,重刀崩残而变粗。行刀的动态如在眼前。4“半”与“两”的中竖自上而下,收笔加重变方;而“两”的外框,下行提笔,锋芒毕见。其余的笔划也都起落分明,历历在目。笔划的自由从心,充分展示了刻工的个性和情趣。5瘦劲有神、飘舞斜曳的笔划,有如细柳临风,满眼诗情。6浓笔酣畅,水墨淋漓,宛然老梅当户,一派画意。这时的笔划其实就是“笔画”,赏字就是赏画,终而又是赏钱,令人兴味无穷。“半两”传形,是误书还是特制,已不必在意,单看它用笔恣肆、潇洒自如,其熟练,其老道,今之书家莫过如此。放任的笔法,率意天成。反映了秦人奔放豪迈、奋发有为的开创精神。

三、字法结构的变化美

论起半两钱的字法变化,泉界多注重“两”的不同写法,归结出“大人两”、“小人两”、“十字两”、“连山两”等等。又有进一步把不同写法作为断代的依据,而其实,这种办法并不可靠。这里的二十二枚先秦半两钱就有“大人两”、“小人两”、“十字两”。此外,还有双人一大一小“两”,应有尽有。“书无定势,字无定法”的先秦文字的随意性,只可欣赏它的异趣,不能当作规律使用。就字形看,大篆成团块状,小篆修长,但先秦半两并不完全遵从这个原则。“两”字成方,疏朗有神;0的“两”字纵长,顶天立地:9的“半”字横斜错综。结构各有特色。笔划的增损又是一种变化。4“半”字减笔,7“半”字增笔。“半”字中竖与上横相接,似出头未出头(甚至有的干脆不出头)。其中有的是信手而为,有的是着意安排。如7“半”字的赘笔,可能是刻写过程中,发现“两”字偏大,太重,就在已经刻好的“半”字上又加一横,以求左右平衡。0“两”中的“双人”,一个交笔纵长,直指框栏,一个刚交即止,并无上竖。这可能就是兴之所至。8的“羊角半”完全是由误书而衍化出来的神奇(见过这种写法不止一枚两枚)。“半”字首二笔两折倒写,成了两只地道的羊角。看它摆布得体,胸有成竹,全无中途改动的痕迹。宛如白石老人单刀治印,泼辣劲健。笔划边侧运刀崩出的残炸,形成浓厚的金石味。

四、钱文布置的章法美

秦人的文字书写和字法结构,可以纵横驰骋,放逸天成,但在钱文的章法摆布上却虔诚地遵守着传统的美学原理,并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是对称美。无论钱体大小,也无论做工精粗,都特别讲究对称。一类最为常见,左右两字周正匀称。其大小肥瘦,气质神韵都极为对称,显得平和稳妥。另类对称如、20,两字首部相向,下部外张,而、16又相反取势。它们都是在斜倚斜靠中求得对称,有动态美感。其次是对比美。0“两”大“半”小;1“半”大“两”小。以此形成反差,不平衡中求变化。构成对比的条件是多方位、多层次面的。2“两”字规规矩矩。“半”字随心纵意,首二笔左撇右撇还嫌不够,又把右撇向上再转个弯,更为夸张。这是工、写对比。钱面有限,手法无限,秦人设计多有匠心。8、20两钱,一反常规,“半两”二字左右换位,俗称“传形”。3“两”字上纵,“半”字下坠,是错落之美。更奇特的是4,“半两”二字一正一倒。看了一个字,须转180度才能顺看另一个字,世称“旋读”。把玩之下,顿生奇趣。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巨大、丰富为美(“美”字就是羊大),以敦厚、充实为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秦人崇信这种审美理念,意气风发,运笔如椽,对于钱面空间自要刚好用足。不管钱大钱小,都让字文尽量布满(为了彰显字文,甚至把穿孔留得很小)。放眼一望,雄健浑厚,豪气逼人。比较起来,后世汉代各种四铢半两,钱文大小仅与穿口等齐,那就另是一种境界了。

被举报文档标题:先秦半两钱的书法艺术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xslw/59263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